長篇神話詩《孝子峰》後記

不完美媽媽 詩歌 萊陽 內刊主編 2019-06-28
長篇神話詩《孝子峰》後記

我不相信迷信,可是,我特別喜歡聽神話故事。

我的家鄉在膠東半島的大梨之鄉萊陽。

我母親的孃家,就座落在萊陽城東北面,山巒重疊的旌旗山下,那裡,大河繞山轉,奇峰飄雲煙;那裡,有許許多多動聽的神話故事。前面的長詩,就是我媽媽給我講過的許多故事中的一個,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個。

關於這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我曾在學生時期向我的同學講過,也在風清月朗的行軍途中,對我的戰友講過。

但是,不能不真實地承認,這個故事的光彩,有一段時間在我心裡曾暗淡過,這就是在現實中,許多人對中國傳統孝義的淡漠。

面對現實,我被一股巨大的濁流衝跑了,衝跑了,我看不到樹木,看不到高山,只見一排排烏黑的濁浪在咆哮,在翻卷。但是,無論時光怎麼流逝,風雲怎麼變幻,那故事中孝子的形象,卻仍然栩栩如生地躍動在我的心中,只是很少提起而已。

我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通過廣泛地接觸,感受到社會上對孝的許多荒謬理解有損於社會風尚和道德。印象最深的是年邁父母和已婚兒女的關係,在部分年輕人眼裡,老人的存在不是一種幸福,一種寬慰,而是一種負擔,一種麻煩。他們對待年邁的父母,吃沒好吃,住沒好住,氣沒好氣,更有甚者,把老人趕出家門,沿街乞討。

當看到或聽到這類事情後,我心中一陣劇痛,我不禁要大聲發問:難道當父母的都有罪過?難道飽受過無數艱難困苦的父母,就應該受到這種懲罰?!

不,應該受到懲罰的是那些外具人表,內如禽獸的不孝兒女。

在憤怒與思索之後,我想到了媽媽講過的那個動人的故事;想到了我所酷愛的詩歌,我決心用我心中孝子的形象和飽蘸淚水的筆桿,感化我們今天的兒女。

我現在已經這樣做了,只是由於水平有限,做的不那麼理想,望廣大讀者多提指正意見。

要向讀者告知的一點:我在寫作這首長詩時,曾與一位內行的同志談過自己的意圖,這位同志坦率地說:這樣是不是有點宜揚封建階級的“忠孝節義”。

現在我對這個問題再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想:社會主義的新風尚新道德,它在存在和發展,同其它學說一樣,都不是平空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的存在和發展,也有它的流和源。這種流和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會的“忠孝節義”。只是到了無產階級手裡,它又增添了新時代的特點,偉大的歷史學家范文瀾指出:

“儒學特別是宋明理學,極重倫理道德,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闡發,雖然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但某些精到之處也往往與人民的倫理道德有其同一性,排除它的封建毒素,打破它的階級侷限,批判地吸收它的精華,可以大大地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國通史簡編》第二冊119頁)。

所以,我們不要維護封建階級的“忠孝節義”。但是,我們不能不要社會主義的忠和孝,這種社會主義的

忠和孝,就是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就是孝敬撫養過自己的父母。

羊羔尚知跪育之恩,何況百靈之長的人類,一個對曾經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扯大的父母都視同路人的人,萬不可與他接近。那種人,不能算做人,只配稱做連禽獸不如的東西。

長詩在寫作中,得到所在單位領導及朋友們的熱情鼓勵與支持,並提過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見,在此深表謝意。

我十分股切地希望,在這首長詩與廣大讀者見面後,我們社會上的父母,都能成為真正的父母;我們社會上的兒女,都會成為真正的兒女。父母—能夠細緻入微地撫養著年幼的兒女,從小給他們一顆純潔的心靈:兒女—能夠孝心如火地瞻養著年邁的父母,讓他們幸福,康樂地度過晚年。

到那時,我將用我的心告訴我的筆,你為今天的社會和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