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幼兒園 讀書 心理學 職場咖啡廳 2019-07-26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三、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後果

接著上面的例子。

媽媽又問小寶:你搶玩具的時候,對小朋友做了什麼?然後呢?

“我推了他一下,然後他哭了起來,還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批評我了。”小寶說。

這是媽媽在幫助孩子思考搶玩具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孩子既知道了不好的後果,也知道了雙方的感受都不愉快。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鼓勵孩子思考積極後果,以及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媽媽說:“你能想想出一個好辦法嗎?一個你們倆都不生氣,也不用搶的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呢?”

不論孩子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你都幫助他增加了看問題的角度。

這三個步驟進行下來,就是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三、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後果

接著上面的例子。

媽媽又問小寶:你搶玩具的時候,對小朋友做了什麼?然後呢?

“我推了他一下,然後他哭了起來,還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批評我了。”小寶說。

這是媽媽在幫助孩子思考搶玩具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孩子既知道了不好的後果,也知道了雙方的感受都不愉快。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鼓勵孩子思考積極後果,以及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媽媽說:“你能想想出一個好辦法嗎?一個你們倆都不生氣,也不用搶的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呢?”

不論孩子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你都幫助他增加了看問題的角度。

這三個步驟進行下來,就是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如果親子關係良好,以後父母可以時常應用這個妙招。每當遇到難題時,就讓孩子開始腦筋,“你能想到什麼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很多時候,孩子的回答都會讓大人出乎意料。

你也可以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你來演被搶東西的小朋友,讓他練習自己想出的“好辦法”,幫助他理解不同行為會帶來的不同結果。

總結一下,幫助孩子尋找解決方法的基本步驟是:

1.家長提出問題,幫助孩子整理思路。
2.告訴孩子,我們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兩人一起把想出的所有主意都寫在紙上。如果想不出解決辦法了,提示一下:“你會說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或“你想做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4.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妥當的辦法,父母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新的問題,讓孩子繼續思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新的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給孩子進一步思考的機會。
5.如果孩子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是和小朋友商量“我先玩一會,再給你玩”,那麼你就給予他二級反饋,給這個行為命名。
“哇,這個主意不錯,寶寶,你這樣做,就叫會分享/會商議。“

讓孩子自由思考,思考的過程往往比想出辦法重要的多。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三、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後果

接著上面的例子。

媽媽又問小寶:你搶玩具的時候,對小朋友做了什麼?然後呢?

“我推了他一下,然後他哭了起來,還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批評我了。”小寶說。

這是媽媽在幫助孩子思考搶玩具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孩子既知道了不好的後果,也知道了雙方的感受都不愉快。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鼓勵孩子思考積極後果,以及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媽媽說:“你能想想出一個好辦法嗎?一個你們倆都不生氣,也不用搶的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呢?”

不論孩子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你都幫助他增加了看問題的角度。

這三個步驟進行下來,就是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如果親子關係良好,以後父母可以時常應用這個妙招。每當遇到難題時,就讓孩子開始腦筋,“你能想到什麼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很多時候,孩子的回答都會讓大人出乎意料。

你也可以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你來演被搶東西的小朋友,讓他練習自己想出的“好辦法”,幫助他理解不同行為會帶來的不同結果。

總結一下,幫助孩子尋找解決方法的基本步驟是:

1.家長提出問題,幫助孩子整理思路。
2.告訴孩子,我們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兩人一起把想出的所有主意都寫在紙上。如果想不出解決辦法了,提示一下:“你會說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或“你想做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4.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妥當的辦法,父母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新的問題,讓孩子繼續思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新的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給孩子進一步思考的機會。
5.如果孩子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是和小朋友商量“我先玩一會,再給你玩”,那麼你就給予他二級反饋,給這個行為命名。
“哇,這個主意不錯,寶寶,你這樣做,就叫會分享/會商議。“

讓孩子自由思考,思考的過程往往比想出辦法重要的多。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三、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後果

接著上面的例子。

媽媽又問小寶:你搶玩具的時候,對小朋友做了什麼?然後呢?

“我推了他一下,然後他哭了起來,還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批評我了。”小寶說。

這是媽媽在幫助孩子思考搶玩具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孩子既知道了不好的後果,也知道了雙方的感受都不愉快。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鼓勵孩子思考積極後果,以及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媽媽說:“你能想想出一個好辦法嗎?一個你們倆都不生氣,也不用搶的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呢?”

不論孩子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你都幫助他增加了看問題的角度。

這三個步驟進行下來,就是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如果親子關係良好,以後父母可以時常應用這個妙招。每當遇到難題時,就讓孩子開始腦筋,“你能想到什麼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很多時候,孩子的回答都會讓大人出乎意料。

你也可以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你來演被搶東西的小朋友,讓他練習自己想出的“好辦法”,幫助他理解不同行為會帶來的不同結果。

總結一下,幫助孩子尋找解決方法的基本步驟是:

1.家長提出問題,幫助孩子整理思路。
2.告訴孩子,我們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兩人一起把想出的所有主意都寫在紙上。如果想不出解決辦法了,提示一下:“你會說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或“你想做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4.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妥當的辦法,父母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新的問題,讓孩子繼續思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新的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給孩子進一步思考的機會。
5.如果孩子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是和小朋友商量“我先玩一會,再給你玩”,那麼你就給予他二級反饋,給這個行為命名。
“哇,這個主意不錯,寶寶,你這樣做,就叫會分享/會商議。“

讓孩子自由思考,思考的過程往往比想出辦法重要的多。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當孩子帶著情緒向父母發作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打壓情緒、直接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可能是“別哭了,給你買冰淇淋”,也可能是“他搶你東西,你就打回去嘛!”。

當你急於判斷孩子的想法、或者是贊他的揚想法,都可能會壓抑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的動力。而更壞的方法是批評打壓,這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說出內心的想法。

這些錯誤做法,既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會使親子關係難以親密。

古語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

運用ICPS的三個步驟:引導思考、提升感受力、構思解決方案,能夠幫助讓孩子發展出過人的情商和同理心。

父母這樣做,是教會孩子怎麼思考問題,遠比幫孩子解決問題更有價值。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
分類丨育兒技巧
字數丨3100字,閱讀約5分鐘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愛搶東西的孩子、暴脾氣的孩子,長大了會自然地改變嗎?

心理學家的答案是,不會。

我家阿寶上幼兒園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同坐校車的小朋友。

孩子父母都是企業高管,為人熱情有禮,小男孩也很活潑可愛。只是,每當和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總是會頻繁地與人爆發衝突。

原因是,男孩只要看中了別人的東西,總是要搶,搶不到就崩潰大哭。

其實,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並不少見,比如:

那些因為想拿回自己的玩具,而咬小朋友的學齡前兒童。
那些因父母不能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而啜泣、大哭、報怨不止的5歲兒童。
那些因為經常被性格更外向的同學捉弄而退縮的6歲害羞兒童。
那些被打了或是打了別人的孩子;
那些總是挑食或不好好吃飯;
那些經常把家裡弄得亂糟糟的孩子,等等。

面對孩子身上的大小毛病,父母父往往要麼厲聲訓斥嚇住孩子,要麼用糖衣炮彈哄騙一時,要麼就束手無策、任其發展。

究竟有沒有徹底糾正問題的方法呢?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指出,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正常、非正常的請求,總是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解決方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能掌握自己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化解。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發展社會能力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方法:

父母要以“能幫助孩子思考問題,並得出結論”的方式與孩子談話,即“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ICPS)法。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學會ICPS的孩子:

  • 在幼兒園裡出現行為障礙的可能性就更小。
  • 表現出的衝動行為和壓抑行為都減少了。
  •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

ICPS的方法被美國上萬個孩子證明了其成功之處。199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臨床心理學部把“ICPS”宣佈為全國的模範預防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從遇到問題時“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考慮行為的後果”,這三個步驟出發,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一、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讓孩子學會思考。

孩子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孩子溫柔而有耐心,注意觀察、傾聽。

媽媽問小寶: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第一步,幫助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是什麼。

“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他,因為這是我的。”孩子說。

如果孩子這時表現得急躁不安,家長需要冷靜。

要知道,孩子正在宣洩情緒,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話,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指責。

否則,他的情緒不但不能得到安撫,反面會愈演愈烈。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孩子穩定下來之後,要跟孩子進一步交談,瞭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覺得你在關心他。

“為什麼你當時一定要拿回來?”“因為那是我先拿到的玩具,我還想玩呢。如果給他搶走了,我就沒有了。”

在大人看來,這也許是沒有什麼內容的對話。但是,對孩子卻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能夠掌握描述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媽媽又問小寶:小朋友搶你東西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在引導他思考和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感覺很生氣,我像噴火龍一樣要噴火了。”小寶說。

“那你把小朋友打了,他會有什麼感覺?”

當我們問到有關感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時,很多小朋友是答不出來來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因此,這種能力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二、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父母要怎樣培養著孩子的感受力呢?

從自身出發,當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及時意識到自身的情緒狀態。

比如,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工作不順,回到家中卻會因為小事和孩子發火。

冷靜反思一下,如果在心情愉快時,你會因為孩子的小小過錯而罵他、甚至打他嗎?基本不會。

究其原因,是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也缺少認知。

下一次,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時,你不妨用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感覺很生氣,我也要變成噴火龍噴火了。我需要自己呆一會,你先去玩玩具吧。”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等情緒冷靜下來了,在和孩子談一談自己的情緒。

關於情緒,有五個常用的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每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這些情緒出現,或發現孩子情緒化時,就點明他的情緒之名。

“寶寶,別人弄壞了你的水杯,你是不是很傷心?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

“今天工作很累,而且很不順利,媽媽感覺很沮喪,需要休息一會,你能自己去玩一下嗎?”

父母還可以在交談時,應用更高級的幾組詞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或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龍”的遊戲:和孩子輪流發言編故事,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如果......那麼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邏輯訓練。

趁著講故事的時候呢,在有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來猜下,或者是描述一下,故事人物的感受,問問孩子他怎麼知道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能夠熟練地理解和使用高級詞彙的時候,他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三、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後果

接著上面的例子。

媽媽又問小寶:你搶玩具的時候,對小朋友做了什麼?然後呢?

“我推了他一下,然後他哭了起來,還去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批評我了。”小寶說。

這是媽媽在幫助孩子思考搶玩具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孩子既知道了不好的後果,也知道了雙方的感受都不愉快。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步:鼓勵孩子思考積極後果,以及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

媽媽說:“你能想想出一個好辦法嗎?一個你們倆都不生氣,也不用搶的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呢?”

不論孩子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你都幫助他增加了看問題的角度。

這三個步驟進行下來,就是一個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如果親子關係良好,以後父母可以時常應用這個妙招。每當遇到難題時,就讓孩子開始腦筋,“你能想到什麼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很多時候,孩子的回答都會讓大人出乎意料。

你也可以跟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你來演被搶東西的小朋友,讓他練習自己想出的“好辦法”,幫助他理解不同行為會帶來的不同結果。

總結一下,幫助孩子尋找解決方法的基本步驟是:

1.家長提出問題,幫助孩子整理思路。
2.告訴孩子,我們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兩人一起把想出的所有主意都寫在紙上。如果想不出解決辦法了,提示一下:“你會說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或“你想做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4.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妥當的辦法,父母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新的問題,讓孩子繼續思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新的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給孩子進一步思考的機會。
5.如果孩子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是和小朋友商量“我先玩一會,再給你玩”,那麼你就給予他二級反饋,給這個行為命名。
“哇,這個主意不錯,寶寶,你這樣做,就叫會分享/會商議。“

讓孩子自由思考,思考的過程往往比想出辦法重要的多。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當孩子帶著情緒向父母發作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打壓情緒、直接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可能是“別哭了,給你買冰淇淋”,也可能是“他搶你東西,你就打回去嘛!”。

當你急於判斷孩子的想法、或者是贊他的揚想法,都可能會壓抑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的動力。而更壞的方法是批評打壓,這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說出內心的想法。

這些錯誤做法,既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會使親子關係難以親密。

古語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

運用ICPS的三個步驟:引導思考、提升感受力、構思解決方案,能夠幫助讓孩子發展出過人的情商和同理心。

父母這樣做,是教會孩子怎麼思考問題,遠比幫孩子解決問題更有價值。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這些常用的“哄娃”習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家長需注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