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
"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1 傷人的大吼大叫 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

上週,在一個線上課的微信群裡,一位媽媽吐槽自己的七歲的孩子越來越難管。

她說才剛剛開學,自己就已經被學校叫去兩次了。一次是因為孩子的暑假作業沒寫完,還有一次是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玩手機。

於是,她當天回到家,把滿腔的怒火劈頭蓋臉地發洩給了孩子。用她的話說,那一瞬間,她簡直氣得原地爆炸,始終都在用最惡毒的話吼叫孩子。

事情過後,她冷靜下來覺得自己的言行太過激了,準備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做最愛吃的火腿煎餅。

沒想到,當天晚上,孩子離家出走了。

她和老公像瘋了一樣地找,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詢問孩子同學的父母。最後終於在小區旁邊的街心公園找到了孩子。

“有的時候,情緒上來真的控制不住,如果有別的方法,我也不想總吼他啊!”

她說直到現在想起來,都還記得那天看到孩子的一刻,他臉上戰戰兢兢的表情。

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一名17歲的印度男孩因為在網上買了一副藍牙耳機,而被父母厲聲怒斥。

結果,男孩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了向父母道歉的話語,然後掛在家中的吊扇上,上吊自殺了。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裡曾提出過“有毒”的父母這個概念。

“有毒”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會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所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

傷人的吼叫,看似好像讓父母掌控了局面,但事實卻是,一切只會越變越糟。

02 “中毒”的孩子 無法健康成長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很多回答都讓人痛心且絕望:

“當你被傷得遍體鱗傷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孓然一身,就連家也不是你的港灣。”

“想拉開窗戶直接就跳,但內心僅存的一點理智拉住了我。”

“我現在沒自信,沒愛好,什麼也不想幹,混吃等死。”

父母的每聲怒吼和斥責,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 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曾做過一項實驗,通過實驗揭示:

如果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就相當於受到攻擊。他的情緒疼痛感在大腦區域所產生的反應,身體疼痛產生的反應幾乎一樣,神經系統可以體驗到近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換句話說,當父母對孩子咆哮怒吼的時候,孩子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是相同的。

就像一則故事裡說到的那樣,人生氣時說的話,就像釘子一樣釘在對方心裡,即便拔出釘子,傷口卻永遠都在。

  • 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大腦區域的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

孩子的大腦處在發育過程中,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非常強,如果他們的生活環境充滿了斥責和吼叫,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發展出適應環境的“求存模式”神經,並且通過不斷地刺激和重複,這些神經將變得越來越粗壯,最終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謹慎,膽怯,通過不停地討好他人,以獲取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 負面語言會成為孩子的心理暗示

蘇珊·福沃德教授曾說:“孩子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當父母對孩子不斷指責和打擊的時候,那些否定、評判和攻擊,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孩子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呢?自我實現預言,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是指一個人常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

基於人類的自戀本質,每個人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面,他都會為了證明自己說的這句話是對的,而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就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

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所以,父母對孩子吼叫的每一句話,都回轉化為孩子“內在批判聲音”,都是在預言他未來的人生。

  • 過激的情緒會使孩子形成攻擊性人格

在2005年-2007年,有一批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恆河猴還是人腦中,都存在鏡像神經元(包括運動前區的額葉,頂葉,以及頂下葉皮層)。

鏡像神經元使人類在生活中能夠像照鏡子一樣,通過內部模仿,辨認出觀察對象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能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因此,鏡像神經元又被稱為“大腦魔鏡”。

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從模仿中開始學習。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通過神經元的反射,內化到自身。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情緒過激,呵斥命令,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在極大程度受到父母的影響,並在頭腦記憶中留下痕跡,使孩子在日後生活中遇到類似情形時,也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將影響到孩子對他人和世界的感受,導致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缺乏參與感和同理心,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

《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表明,家庭中積累的憤怒對孩子青春期的幾乎每個重要時刻都有影響。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總有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其實是父母自己。

"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1 傷人的大吼大叫 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

上週,在一個線上課的微信群裡,一位媽媽吐槽自己的七歲的孩子越來越難管。

她說才剛剛開學,自己就已經被學校叫去兩次了。一次是因為孩子的暑假作業沒寫完,還有一次是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玩手機。

於是,她當天回到家,把滿腔的怒火劈頭蓋臉地發洩給了孩子。用她的話說,那一瞬間,她簡直氣得原地爆炸,始終都在用最惡毒的話吼叫孩子。

事情過後,她冷靜下來覺得自己的言行太過激了,準備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做最愛吃的火腿煎餅。

沒想到,當天晚上,孩子離家出走了。

她和老公像瘋了一樣地找,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詢問孩子同學的父母。最後終於在小區旁邊的街心公園找到了孩子。

“有的時候,情緒上來真的控制不住,如果有別的方法,我也不想總吼他啊!”

她說直到現在想起來,都還記得那天看到孩子的一刻,他臉上戰戰兢兢的表情。

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一名17歲的印度男孩因為在網上買了一副藍牙耳機,而被父母厲聲怒斥。

結果,男孩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了向父母道歉的話語,然後掛在家中的吊扇上,上吊自殺了。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裡曾提出過“有毒”的父母這個概念。

“有毒”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會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所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

傷人的吼叫,看似好像讓父母掌控了局面,但事實卻是,一切只會越變越糟。

02 “中毒”的孩子 無法健康成長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很多回答都讓人痛心且絕望:

“當你被傷得遍體鱗傷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孓然一身,就連家也不是你的港灣。”

“想拉開窗戶直接就跳,但內心僅存的一點理智拉住了我。”

“我現在沒自信,沒愛好,什麼也不想幹,混吃等死。”

父母的每聲怒吼和斥責,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 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曾做過一項實驗,通過實驗揭示:

如果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就相當於受到攻擊。他的情緒疼痛感在大腦區域所產生的反應,身體疼痛產生的反應幾乎一樣,神經系統可以體驗到近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換句話說,當父母對孩子咆哮怒吼的時候,孩子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是相同的。

就像一則故事裡說到的那樣,人生氣時說的話,就像釘子一樣釘在對方心裡,即便拔出釘子,傷口卻永遠都在。

  • 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大腦區域的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

孩子的大腦處在發育過程中,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非常強,如果他們的生活環境充滿了斥責和吼叫,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發展出適應環境的“求存模式”神經,並且通過不斷地刺激和重複,這些神經將變得越來越粗壯,最終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謹慎,膽怯,通過不停地討好他人,以獲取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 負面語言會成為孩子的心理暗示

蘇珊·福沃德教授曾說:“孩子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當父母對孩子不斷指責和打擊的時候,那些否定、評判和攻擊,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孩子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呢?自我實現預言,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是指一個人常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

基於人類的自戀本質,每個人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面,他都會為了證明自己說的這句話是對的,而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就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

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所以,父母對孩子吼叫的每一句話,都回轉化為孩子“內在批判聲音”,都是在預言他未來的人生。

  • 過激的情緒會使孩子形成攻擊性人格

在2005年-2007年,有一批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恆河猴還是人腦中,都存在鏡像神經元(包括運動前區的額葉,頂葉,以及頂下葉皮層)。

鏡像神經元使人類在生活中能夠像照鏡子一樣,通過內部模仿,辨認出觀察對象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能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因此,鏡像神經元又被稱為“大腦魔鏡”。

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從模仿中開始學習。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通過神經元的反射,內化到自身。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情緒過激,呵斥命令,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在極大程度受到父母的影響,並在頭腦記憶中留下痕跡,使孩子在日後生活中遇到類似情形時,也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將影響到孩子對他人和世界的感受,導致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缺乏參與感和同理心,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

《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表明,家庭中積累的憤怒對孩子青春期的幾乎每個重要時刻都有影響。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總有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其實是父母自己。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3 深層的改變 源於深層的發現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經常憤怒吼叫呢?

首先,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代代相傳。

就如我們剛才所說,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通過觀察他們來了解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的父母經常吼叫,那麼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孩子發脾氣。

孩子對父母是絕對的忠誠,這種忠誠不謂對錯,即便父母大發脾氣,咆哮苛責,孩子仍會在潛意識裡以他們為榜樣。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極力避免父母身上那些不好的行為,但意識層面的要求,會帶來潛意識層面的反抗。

或許在管教孩子這件事上,我們一直以來都做得很好,竭力避免用自己曾經承受的錯誤方式去對待孩子,卻會在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的時候,迅速被激怒,進而嚴厲斥責。

深入的挖掘就會發現,當年我們把房間弄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方式就是如此過激的。那一瞬間,我們聽到了父母的聲音,身體裡感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其次,我們經常會遷怒於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辛苦工作一天,經歷了地鐵的擁擠,結束了疲憊的一天。當你走進家門,看到你的先生正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孩子把玩具傾倒一地。你瞬間炸毛,怒斥孩子“說過你多少次了?不玩的玩具要收起來!”

看上去是孩子的行為激起了你的憤怒,但如果你靜下心去問自己:我到底是在對誰生氣?你可能就會發現,讓你生氣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正在玩手機的老公。你心裡的潛臺詞是:憑什麼我白天累得要死,回到家也不能歇著?為什麼你就可以什麼都不幹,悠哉地玩手機?家裡亂成這樣,你就不能收拾一下嗎?

當我們把怒火指向另一個人,而不是最初讓我們生氣的那個人,這就是遷怒。

在一個系統裡,能量都是自上向下傳遞的。因此,人們經常會選擇一個更安全的對象,比如孩子,比如寵物,來發洩自己的怒火。

看見了嗎?我們經常在用這樣的方式,欺負一個孩子。

除此,在我們的憤怒之下,其實還有其它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的憤怒其實來自於其他的情緒,比如恐懼、悲傷、無助、羞愧......

比如當我們用尖酸刻薄的話語指責孩子的不完美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感到羞愧,是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有瑕疵,不值得被愛。

再比如,當孩子把餐桌弄得杯盤狼藉,把食物粉碎得亂七八糟的時候,我們生氣咆哮,其實是因我們想到自己沒有一個自由自在、想亂就亂、愛玩就玩的童年,因此感到悲傷。

憤怒,會帶來力量。當我們的情緒自動轉化為憤怒的時候,就使我們忽略了痛苦和無助。當然,也使我們少了瞭解自己的機會。

最後,不能不承認,我們的健康狀況也直接影響著自己的情緒。

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同時,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情緒。身體健康水平出現問題的時候,人會變得焦躁易怒。

美國心理學會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媽媽的睡眠質量是情緒、壓力和疲憊的重要預警信號。

在我們的大腦中,杏仁核是負責感受消極情緒的腦區。腦科學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強杏仁核活動,並阻斷杏仁核的功能監控腦區和杏仁核本身之間的鏈接。也就是說,睡眠不足會導致更消極的情緒,並且會降低管理消極情緒的能力。

另外,睡眠不足還會抑制大腦對事件產生積極的情緒反應。

我始終相信,在這個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許多時候,父母之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沒有學會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

所有心理諮詢的過程,都是讓潛意識浮出水面的過程,當潛意識上升到意識層面,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看見,改變就會發生。

"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1 傷人的大吼大叫 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

上週,在一個線上課的微信群裡,一位媽媽吐槽自己的七歲的孩子越來越難管。

她說才剛剛開學,自己就已經被學校叫去兩次了。一次是因為孩子的暑假作業沒寫完,還有一次是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玩手機。

於是,她當天回到家,把滿腔的怒火劈頭蓋臉地發洩給了孩子。用她的話說,那一瞬間,她簡直氣得原地爆炸,始終都在用最惡毒的話吼叫孩子。

事情過後,她冷靜下來覺得自己的言行太過激了,準備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做最愛吃的火腿煎餅。

沒想到,當天晚上,孩子離家出走了。

她和老公像瘋了一樣地找,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詢問孩子同學的父母。最後終於在小區旁邊的街心公園找到了孩子。

“有的時候,情緒上來真的控制不住,如果有別的方法,我也不想總吼他啊!”

她說直到現在想起來,都還記得那天看到孩子的一刻,他臉上戰戰兢兢的表情。

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一名17歲的印度男孩因為在網上買了一副藍牙耳機,而被父母厲聲怒斥。

結果,男孩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了向父母道歉的話語,然後掛在家中的吊扇上,上吊自殺了。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裡曾提出過“有毒”的父母這個概念。

“有毒”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會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所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

傷人的吼叫,看似好像讓父母掌控了局面,但事實卻是,一切只會越變越糟。

02 “中毒”的孩子 無法健康成長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很多回答都讓人痛心且絕望:

“當你被傷得遍體鱗傷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孓然一身,就連家也不是你的港灣。”

“想拉開窗戶直接就跳,但內心僅存的一點理智拉住了我。”

“我現在沒自信,沒愛好,什麼也不想幹,混吃等死。”

父母的每聲怒吼和斥責,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 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曾做過一項實驗,通過實驗揭示:

如果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就相當於受到攻擊。他的情緒疼痛感在大腦區域所產生的反應,身體疼痛產生的反應幾乎一樣,神經系統可以體驗到近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換句話說,當父母對孩子咆哮怒吼的時候,孩子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是相同的。

就像一則故事裡說到的那樣,人生氣時說的話,就像釘子一樣釘在對方心裡,即便拔出釘子,傷口卻永遠都在。

  • 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大腦區域的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

孩子的大腦處在發育過程中,大腦的神經可塑性非常強,如果他們的生活環境充滿了斥責和吼叫,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發展出適應環境的“求存模式”神經,並且通過不斷地刺激和重複,這些神經將變得越來越粗壯,最終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謹慎,膽怯,通過不停地討好他人,以獲取自己內心的安全感。

  • 負面語言會成為孩子的心理暗示

蘇珊·福沃德教授曾說:“孩子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當父母對孩子不斷指責和打擊的時候,那些否定、評判和攻擊,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孩子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預言”呢?自我實現預言,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是指一個人常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

基於人類的自戀本質,每個人一旦說了一句話,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面,他都會為了證明自己說的這句話是對的,而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就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

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所以,父母對孩子吼叫的每一句話,都回轉化為孩子“內在批判聲音”,都是在預言他未來的人生。

  • 過激的情緒會使孩子形成攻擊性人格

在2005年-2007年,有一批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恆河猴還是人腦中,都存在鏡像神經元(包括運動前區的額葉,頂葉,以及頂下葉皮層)。

鏡像神經元使人類在生活中能夠像照鏡子一樣,通過內部模仿,辨認出觀察對象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能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因此,鏡像神經元又被稱為“大腦魔鏡”。

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從模仿中開始學習。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通過神經元的反射,內化到自身。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情緒過激,呵斥命令,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在極大程度受到父母的影響,並在頭腦記憶中留下痕跡,使孩子在日後生活中遇到類似情形時,也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將影響到孩子對他人和世界的感受,導致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缺乏參與感和同理心,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

《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表明,家庭中積累的憤怒對孩子青春期的幾乎每個重要時刻都有影響。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總有人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其實是父母自己。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3 深層的改變 源於深層的發現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經常憤怒吼叫呢?

首先,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代代相傳。

就如我們剛才所說,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通過觀察他們來了解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的父母經常吼叫,那麼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孩子發脾氣。

孩子對父母是絕對的忠誠,這種忠誠不謂對錯,即便父母大發脾氣,咆哮苛責,孩子仍會在潛意識裡以他們為榜樣。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極力避免父母身上那些不好的行為,但意識層面的要求,會帶來潛意識層面的反抗。

或許在管教孩子這件事上,我們一直以來都做得很好,竭力避免用自己曾經承受的錯誤方式去對待孩子,卻會在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的時候,迅速被激怒,進而嚴厲斥責。

深入的挖掘就會發現,當年我們把房間弄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方式就是如此過激的。那一瞬間,我們聽到了父母的聲音,身體裡感受到了父母的影響。

其次,我們經常會遷怒於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辛苦工作一天,經歷了地鐵的擁擠,結束了疲憊的一天。當你走進家門,看到你的先生正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孩子把玩具傾倒一地。你瞬間炸毛,怒斥孩子“說過你多少次了?不玩的玩具要收起來!”

看上去是孩子的行為激起了你的憤怒,但如果你靜下心去問自己:我到底是在對誰生氣?你可能就會發現,讓你生氣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正在玩手機的老公。你心裡的潛臺詞是:憑什麼我白天累得要死,回到家也不能歇著?為什麼你就可以什麼都不幹,悠哉地玩手機?家裡亂成這樣,你就不能收拾一下嗎?

當我們把怒火指向另一個人,而不是最初讓我們生氣的那個人,這就是遷怒。

在一個系統裡,能量都是自上向下傳遞的。因此,人們經常會選擇一個更安全的對象,比如孩子,比如寵物,來發洩自己的怒火。

看見了嗎?我們經常在用這樣的方式,欺負一個孩子。

除此,在我們的憤怒之下,其實還有其它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的憤怒其實來自於其他的情緒,比如恐懼、悲傷、無助、羞愧......

比如當我們用尖酸刻薄的話語指責孩子的不完美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感到羞愧,是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有瑕疵,不值得被愛。

再比如,當孩子把餐桌弄得杯盤狼藉,把食物粉碎得亂七八糟的時候,我們生氣咆哮,其實是因我們想到自己沒有一個自由自在、想亂就亂、愛玩就玩的童年,因此感到悲傷。

憤怒,會帶來力量。當我們的情緒自動轉化為憤怒的時候,就使我們忽略了痛苦和無助。當然,也使我們少了瞭解自己的機會。

最後,不能不承認,我們的健康狀況也直接影響著自己的情緒。

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同時,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情緒。身體健康水平出現問題的時候,人會變得焦躁易怒。

美國心理學會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媽媽的睡眠質量是情緒、壓力和疲憊的重要預警信號。

在我們的大腦中,杏仁核是負責感受消極情緒的腦區。腦科學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強杏仁核活動,並阻斷杏仁核的功能監控腦區和杏仁核本身之間的鏈接。也就是說,睡眠不足會導致更消極的情緒,並且會降低管理消極情緒的能力。

另外,睡眠不足還會抑制大腦對事件產生積極的情緒反應。

我始終相信,在這個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許多時候,父母之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沒有學會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

所有心理諮詢的過程,都是讓潛意識浮出水面的過程,當潛意識上升到意識層面,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看見,改變就會發生。

不吼不叫:如何用洞見和智慧,走出管教孩子的困境

04 重新開始 永遠不晚

曾有一名叫朱爾的三年級學生,寫了一首小詩《挑媽媽》,看哭了無數家長。

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天使,他們趴在雲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

他們選中了你,然後光著身子,義無反顧地來到了你的世界。

就像泰戈爾在《孩童之道》中寫到的那樣:

“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並不是沒有緣故。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裡,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所擁抱,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無條件的,毫無保留的。如果你的孩子對你咆哮,指責,甚至辱罵,你會在十分鐘後依舊走過去擁抱他嗎?

你不能。

但是,孩子卻總能用他滿滿的愛原諒你,用他有限的思維能力努力地去理解你。

父母不是不愛孩子,而是許多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正因為是至親,才會經常口不擇言。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走出舊有模式,停止語言暴力呢?

第一,學會自我觀察

自我觀察是指不帶對錯評判地瞭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動。當我們開始觀察自己,就越來越能瞭解自己的情緒以及背後的想法,進而會自動地減少吼叫。

正念就是進入自我觀察最好的方法。正念最初來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它強調有意識、不帶評判地覺察當下。

如果現在邀請你關注自己的呼吸,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習慣性行為,以及大腦中無法停止的聒噪:“現在幾點了?”,“晚上吃什麼?”“一天好像很快就過去了”......

我們總是不停地思考過去或者未來,這就導致我們總是處在焦慮之中。就像心理學所說,抑鬱,是因為對過去的失望,焦慮,是因為對未來的擔憂。

正念冥想,需要我們每天學習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具體的方法是,儘可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選擇一個讓自己舒服的姿勢,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然後再慢慢把意識擴展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發現自己的頭腦裡浮現出了各種想法的時候,只需要重新回到呼吸上。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什麼,就接納什麼,因為所有的想法和感受就像天上的雲一樣,總會飄走。

當你下一次又忍不住想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就關注你的呼吸,同時不帶任何評判,去審視和發現真實的自我。

第二,追蹤自己的吼叫,從而做出改變。

在一段時間內注意是什麼觸發了你的吼叫,以及你的反應。這樣可以增進對自己習慣和反應模式的覺知和接納,看到你你情緒背後的想法,並用理智分析,從而做出改變。

可以準備一個記錄表,分別記錄:

  • 觸發自己吼叫的事件

讓你吼叫的事情,可能是孩子亂丟玩具,不按時睡覺,挑食......通過事件的記錄,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某件事的反應會異常明顯,這就是觸發你吼叫的外部觸發器。

  • 你的情緒反應和背後的想法

如實地寫下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怎樣的情緒。事實上,許多憤怒的背後,蘊藏著許多其他情緒,找到它們是出離憤怒最快捷的方法。

在情緒的背後,一定是基於我們的判斷和想法。比如你因為孩子挑食而指責咆哮,或許是因為你心中有一個評判,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他就會生病。再比如你因為孩子不想上興趣班而大動肝火,或許是因為你認為,如果孩子沒有一技之長,今後就無法在社會立足。

  • 與你的想法辯駁

絕大部分讓我們憤怒的想法,其實都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運用認知行為療法的REBT相關方法,可以幫助你用理智和邏輯,降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比如你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好而暴怒,是因為你有一個不合理信念:孩子如果學習不好,那麼這一生將會十分糟糕。

那麼,你就可以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辯駁,向自己提問:

學習成績不好,一生都會糟糕的證據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學習成績很好?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究竟可怕在哪裡?

如果你堅持積極有力地與不合理信念鬥爭,直到證明它們是錯誤的,那麼,那些令你心煩意亂,憤怒不堪的情況就不容易再出現。

第三,父母需要轉變思維模式,重新看待管教。

孩子,不是父母的敵人。孩子需要父母給予關注、安撫、規範、引導......

作為父母,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把孩子解決掉。

管教並不等於要讓孩子承受痛苦,因為管教的意義是教育,而不是懲罰。

《正面管教》一書的作者尼爾森,提出了以尊重孩子為基礎的4C法則,它的核心要素是:

溝通(Communication)

選擇(Choices)

結果(Consequences)

連接(Connection)

在溝通層面,你首先應該和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做這件事,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的原因,並保證你的語言簡短而具體。比如,你說“不要亂扔沙子”就比“別鬧了,聽話!”要好得多。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而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同時,父母應該儘量放低身段,和孩子有目光接觸。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你要確保他聽見了你的話。

在溝通的時候,要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因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獲得鼓勵才能應對生活的挑戰。當孩子受到鼓勵時,會感覺自己被人理解,欣賞,從而更有心進取。鼓勵的重要性,就像德雷克斯反覆強調的一樣:

“孩子需要鼓勵,正好比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就沒法生存。”

選擇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對生活有掌控力,就不會大哭大鬧,跺腳,打架等爭奪控制權的行為。多給孩子提供選擇,就能減少吼叫和爭執,也可以加強孩子做決定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是重要的,他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比如,當你想要孩子洗澡的時候,你可以問他“你想現在洗澡還是吃完飯再洗?”,或者在他該穿衣服的時候和他說“你來決定今天穿什麼,是綠色的這件還是黃色的?”真心地給孩子選擇,並且說到做到,可以讓孩子們從心底對你信任,同時也更願意配合。

當然了,有些時候也會測試你的底線,哼哼唧唧,哭哭啼啼地懇求你,抗拒你。這也是家長最容易發脾氣的時候,因為當孩子沒有按照他們的想法做事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除了吼叫,還能怎麼辦。

這時候,就需要規則,以管教為基石,讓行為承擔後果。比如,你的孩子把薯片扔到地上時,你需要提醒他需要把薯片全部清理乾淨,今天才可以再吃其他食物,他可以選擇清理薯片,也可以選擇今天不再吃其他食物。

這個過程,父母還是要對孩子予以充分的尊重,保持溫和平靜的態度,畢竟不管孩子做出怎樣的選擇,最終是由他承擔結果。

管教的核心是連接,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感受到和你之間的連接,就更容易與你合作。所以,讓孩子知道你有多重視他,就格外重要。

父母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放下手機,關掉電視,真正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讓孩子選擇做什麼或玩什麼。父母要儘量配合孩子的想法,不要指揮和不止任務。

帶著好奇心看待孩子,真正地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一切。父母在這個過程,可以做孩子的一面鏡子,模仿孩子的表情和動作,跟隨孩子呼吸地頻率呼吸,你會發現,自己可以進入他的世界,感受到他的全部感受。

電影《阿凡達》中,男女主角常說這樣一句話:“I see you”,我看見你了。

就如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在《我與你》裡表述的一樣:你存在,所以我存在。即我的感受,必須經由“你”的看見,才開始存在。

看見,就是愛。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所以,別讓大吼大叫成為傷害,因為孩子的情緒創傷,真的會影響他的一生。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正因為有愛,每句話才要好好說。願每位父母都能用理解贏得孩子的信任,用溫和陪伴孩子前行。

那個孩子,是帶著愛和期盼來到你身邊的,不要辜負他的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