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為什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才開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呢?因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壞力有多大。家長面對六歲以前的孩子是有絕對的力量優勢的,就算給六歲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長也能輕鬆制服。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為什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才開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呢?因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壞力有多大。家長面對六歲以前的孩子是有絕對的力量優勢的,就算給六歲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長也能輕鬆制服。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但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青春期的孩子不僅會離家出走,可能讓你的“養老本”雞飛蛋打,還可能直接和你對打,誰能打得過誰真不一定。

其實,這不是育兒,而是家庭中的權力遊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掌權,黑的也能說成白的,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因為孩子根本沒有話語權。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逐漸衰老了,父母就會繼續用孝順來進行權力控制。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為什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才開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呢?因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壞力有多大。家長面對六歲以前的孩子是有絕對的力量優勢的,就算給六歲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長也能輕鬆制服。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但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青春期的孩子不僅會離家出走,可能讓你的“養老本”雞飛蛋打,還可能直接和你對打,誰能打得過誰真不一定。

其實,這不是育兒,而是家庭中的權力遊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掌權,黑的也能說成白的,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因為孩子根本沒有話語權。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逐漸衰老了,父母就會繼續用孝順來進行權力控制。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最不好搞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傳統,不在乎你怎麼說他。家長在這個時期小心翼翼的對待孩子,也是在為孩子成熟以後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年人、老年人的三觀大多數都是很穩定的,即使接觸了新的知識,他們也會用自己的經驗把這些知識過濾一遍,吸收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為什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才開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呢?因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壞力有多大。家長面對六歲以前的孩子是有絕對的力量優勢的,就算給六歲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長也能輕鬆制服。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但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青春期的孩子不僅會離家出走,可能讓你的“養老本”雞飛蛋打,還可能直接和你對打,誰能打得過誰真不一定。

其實,這不是育兒,而是家庭中的權力遊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掌權,黑的也能說成白的,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因為孩子根本沒有話語權。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逐漸衰老了,父母就會繼續用孝順來進行權力控制。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最不好搞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傳統,不在乎你怎麼說他。家長在這個時期小心翼翼的對待孩子,也是在為孩子成熟以後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年人、老年人的三觀大多數都是很穩定的,即使接觸了新的知識,他們也會用自己的經驗把這些知識過濾一遍,吸收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再加上我們大部人的父母還不如李教授推崇的這種父母,所以一直吃糠咽菜的我們看到原來還有人說給孩子應該吃白麵饅頭才健康,就會覺得這個人講的真是太對了,對孩子真的充滿了愛。殊不知這個世界上其實還真的是可以有“膳食平衡”這回事。

匱乏愛的人,是最容易被帶跑偏的,尤其是被這種看起來很高效的育兒方法帶跑偏,而現實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規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沒有哪個公式是可以套用所有的家庭的,不是所有孩子哭了你都可以坐在旁邊等他自己冷靜下來。

"

這幾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上的討論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最有爭議的一段話如下圖: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裡談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效的“脫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大以後不至於跟別人拌個嘴就跳樓,那你就要從小跟他“打預防針”,沒事兒就損他幾句,讓他從小體會這種被打壓被攻擊的感受,培養他的耐受力。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看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這樣做真正讓孩子變的“耐挫”的心理機制是什麼,以及這樣做的代價。

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無法識別你自認為帶“善意”給他的打擊和帶著惡意給他的打擊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長其實在無意識中就會說一些傷害到孩子感受的話,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範圍內的挫折,但如果家長有意識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時不時打擊我孩子一下,這是為他好。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樣就等於是給自己的對孩子的情感傷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家長根本把握不住那個所謂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你怎麼區分你這一句打擊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你在洩憤?或許事後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動機總結為為了孩子好。

而在這樣持續有意識的打擊下,孩子會逐漸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狀態,看起來是對別人的打擊“脫敏”了,實際上是孩子認為這些對他的攻擊,就是對他的客觀評價。他內心已經認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應。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評價對他的一生影響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也很難真的對自己滿意,就是因為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對自己的認識,長大以後很難動搖。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剛好可以成為一個人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呀?確實有些人會因為自我評價很低而不斷提升自己,但是這樣的提升是沒有幸福感和盡頭的,他一直在追逐,卻永遠找不到一個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位置,追到最後內心都是空虛的。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還有更多的人會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鬱了、焦慮了,甚至倒下了。回過頭來,想想,真的值得嗎?

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認可其實是因為李教授的育兒經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慮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兒方法去養孩子,一定會大大減輕你育兒過程中的辛苦,孩子也會變得更順從更聽話。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只是,這就是我們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初衷嗎?確實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為了炫耀,為了讓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帶著他全家鹹魚翻身,這樣的理念我覺得不能稱之為養育,該稱之為訓奴。

現在很多育兒經其實講的是: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的傀儡,以及如何發揮這個傀儡最大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其實都沒把孩子當人。他們無法接受孩子居然也會有喜怒哀樂,居然還在我很辛苦的時候要我陪著玩,要我哄睡。他們不認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是正常的無奈,而是要想各種辦法去馴服孩子的需要,讓孩子變成一個儘量不給大人添麻煩的物品。

“圓桌派”裡,李教授這段話後面還有一段,講的是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這一段和前面訓練小孩子的那一段對比來看更諷刺。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為什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才開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點小心翼翼呢?因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壞力有多大。家長面對六歲以前的孩子是有絕對的力量優勢的,就算給六歲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長也能輕鬆制服。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但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青春期的孩子不僅會離家出走,可能讓你的“養老本”雞飛蛋打,還可能直接和你對打,誰能打得過誰真不一定。

其實,這不是育兒,而是家庭中的權力遊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掌權,黑的也能說成白的,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因為孩子根本沒有話語權。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逐漸衰老了,父母就會繼續用孝順來進行權力控制。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最不好搞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傳統,不在乎你怎麼說他。家長在這個時期小心翼翼的對待孩子,也是在為孩子成熟以後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年人、老年人的三觀大多數都是很穩定的,即使接觸了新的知識,他們也會用自己的經驗把這些知識過濾一遍,吸收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再加上我們大部人的父母還不如李教授推崇的這種父母,所以一直吃糠咽菜的我們看到原來還有人說給孩子應該吃白麵饅頭才健康,就會覺得這個人講的真是太對了,對孩子真的充滿了愛。殊不知這個世界上其實還真的是可以有“膳食平衡”這回事。

匱乏愛的人,是最容易被帶跑偏的,尤其是被這種看起來很高效的育兒方法帶跑偏,而現實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規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沒有哪個公式是可以套用所有的家庭的,不是所有孩子哭了你都可以坐在旁邊等他自己冷靜下來。

李玫瑾教授談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從

至少我們在育兒的過程裡可以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所以先思考,而不是盲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