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自責,跟孩子治氣才是常態'

"

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心情不太好,就想著吃點甜食緩解緩解:寶貝,給媽媽拿支冰糕。

三歲半的閨女打開冰箱發現就剩一支了,就捨不得給媽媽了:我要吃。

媽媽開始商量:那我們一人一半。閨女不答應。

那你給媽媽留一點可以嗎?閨女搖頭。

要不你先讓媽媽吃,吃完了領你再去買。閨女還是搖頭。

本來就窩火的媽媽有點摟不住了:以前所有的冰糕都是你和爸爸吃了,媽媽今天吃一根你都不願意,好吧,你這麼不懂得分享,那媽媽也不跟你分享了!

說著就進屋了,就開空調了。

閨女一看媽媽沒動靜了,就麻溜的把冰糕吃完了。過一會見媽媽還沒動靜,就站在臥室門口晃:媽媽,我也要開空調。

不開,誰讓你不跟媽媽分享的!

說完這句話,媽媽突然反應過來了:我怎麼跟一個三歲半的孩子治氣呢?

"

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心情不太好,就想著吃點甜食緩解緩解:寶貝,給媽媽拿支冰糕。

三歲半的閨女打開冰箱發現就剩一支了,就捨不得給媽媽了:我要吃。

媽媽開始商量:那我們一人一半。閨女不答應。

那你給媽媽留一點可以嗎?閨女搖頭。

要不你先讓媽媽吃,吃完了領你再去買。閨女還是搖頭。

本來就窩火的媽媽有點摟不住了:以前所有的冰糕都是你和爸爸吃了,媽媽今天吃一根你都不願意,好吧,你這麼不懂得分享,那媽媽也不跟你分享了!

說著就進屋了,就開空調了。

閨女一看媽媽沒動靜了,就麻溜的把冰糕吃完了。過一會見媽媽還沒動靜,就站在臥室門口晃:媽媽,我也要開空調。

不開,誰讓你不跟媽媽分享的!

說完這句話,媽媽突然反應過來了:我怎麼跟一個三歲半的孩子治氣呢?

千萬別自責,跟孩子治氣才是常態

原創插畫

媽媽這個問題乍一聽還真是挺有道理的,還真是一個懂得反思的媽媽。

在日常講課過程當中,我也會講到類似的例子:一個媽媽和5歲的孩子吵起來了、打起來了,你說她的心理年齡是不是和孩子一樣大?我還會繼續補充:因為只有老虎和老虎、兔子和兔子才能打起來,因為它們勢均力敵,而老虎和兔子是打不起來的。

但是,今天我必須調整我的觀點了,之前我把這事看簡單了,用極高的標準要求普通人了。

這事必須從情緒的底層邏輯說起。我們的大腦其實只對接收到的刺激做反應,而根本不管這個刺激是誰發出來的。就是說,大腦本身是沒有能力分辨大人、孩子的,它不分發出刺激的人是三歲半還是十三,只要收到刺激就反應,該生氣生氣,該發火發火。而且,大腦連真的假的也分不清,電視、電影裡那些胡編亂造的情節也一樣能讓你有哭有笑。

要不要跟一個三歲半的孩子治氣,需要意識的參與,需要意志的參與,需要和強大的生理基礎做鬥爭駕馭好情緒。

一個人能意識到自己是高的,對方是低的,然後還能跟對方不一般見識,這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了,是需要長期的修行才能達到的。

所以,這個媽媽一點也不用自責,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普通人就是容易和比我們低的那一類人治氣,比如孩子。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氣,是越說越氣,越說越治氣,聲調也就高了,嘴皮子也就滔滔不絕了,呵斥、威脅甚至恐嚇也就都出來了。

這個媽媽做的已經很不錯了,情緒可以說基本沒有失控,也就是用了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是讓孩子體驗體驗罷了,真的已經做的很好了。

除了修煉,有沒有快捷方式來應對情緒呢?給這個媽媽支個絕招:轉移注意力。

情緒這東西,最怕相互激盪,一旦這個惡性循環開始,那基本就跟掉進沼澤地沒兩樣了,肯定是越掙扎陷的越深。

管過孩子的肯定都有體會:因為工作心情不爽,回家見孩子沒寫作業就很生氣,就會壓著火講上幾句道理,這時候孩子的反應一般是不會讓你滿意的,比如認錯態度不誠懇,比如找理由、找藉口;這時候你就會更生氣,然後就會更嚴厲的訓斥,孩子這時候的本能反應不可能是服輸認錯,而是會進一步的自我保護,要麼是犟,要麼是不說話,要麼就是哭;這時候你基本就摟不住了。

除了這種現實層面刺激的相互激盪,單純的想象也能達到這個效果,害怕的時候是越想越害怕,生氣的時候是越想越生氣,焦慮的時候是越想越焦慮。

怎麼轉移注意力呢?要強迫自己行動起來。眼看要打起來了就要強迫自己離開,在家生悶氣的時候要強迫自己去拖地,長時間悶悶不樂要強迫自己去跑步。

這樣做就能打破情緒的發生、發展規律,就能讓人從情緒的泥潭中脫身。

如果下次再剩一支冰糕了,媽媽要果斷的領孩子行動起來,穿衣服出門,超市裡有吃不完的冰糕。


有什麼疑惑儘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眾號收聽音頻內容,有不一樣的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