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新媽說育兒 2019-09-05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沒有休息時間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課程,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多種技能。但是對於一個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去玩耍、去豐富自己記憶的孩子來說,沒有休閒娛樂、沒有歡笑的生活,怎麼能稱得上是童年呢?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幸福感呢?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沒有休息時間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課程,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多種技能。但是對於一個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去玩耍、去豐富自己記憶的孩子來說,沒有休閒娛樂、沒有歡笑的生活,怎麼能稱得上是童年呢?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3.父母過度滿足孩子需求

很多家長覺得能夠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更幸福。因為在很多父母小時候,有很多的缺憾,比如說當自己非常想擁有一件禮物的時候,父母不買給自己,當時覺得很遺憾,當有一天父母給自己買了這個禮物,那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

所以當這些父母面對孩子的需求時,會不停地去滿足孩子,一旦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能隨時被滿足,孩子反而更難產生幸福感,因為太容易得到了。這也是孩子體驗不到幸福感覺的一個重要原因。

做父母的應當怎樣去做,才能夠讓孩子產生滿滿的幸福感呢?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沒有休息時間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課程,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多種技能。但是對於一個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去玩耍、去豐富自己記憶的孩子來說,沒有休閒娛樂、沒有歡笑的生活,怎麼能稱得上是童年呢?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3.父母過度滿足孩子需求

很多家長覺得能夠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更幸福。因為在很多父母小時候,有很多的缺憾,比如說當自己非常想擁有一件禮物的時候,父母不買給自己,當時覺得很遺憾,當有一天父母給自己買了這個禮物,那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

所以當這些父母面對孩子的需求時,會不停地去滿足孩子,一旦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能隨時被滿足,孩子反而更難產生幸福感,因為太容易得到了。這也是孩子體驗不到幸福感覺的一個重要原因。

做父母的應當怎樣去做,才能夠讓孩子產生滿滿的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去掉自己身上的“怨氣”

讓自己學會去公正的看待世界、寬容地對待周圍的人,做一個不抱怨、不埋怨的人,讓孩子也會慢慢的走出愛抱怨的怪圈。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沒有休息時間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課程,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多種技能。但是對於一個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去玩耍、去豐富自己記憶的孩子來說,沒有休閒娛樂、沒有歡笑的生活,怎麼能稱得上是童年呢?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3.父母過度滿足孩子需求

很多家長覺得能夠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更幸福。因為在很多父母小時候,有很多的缺憾,比如說當自己非常想擁有一件禮物的時候,父母不買給自己,當時覺得很遺憾,當有一天父母給自己買了這個禮物,那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

所以當這些父母面對孩子的需求時,會不停地去滿足孩子,一旦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能隨時被滿足,孩子反而更難產生幸福感,因為太容易得到了。這也是孩子體驗不到幸福感覺的一個重要原因。

做父母的應當怎樣去做,才能夠讓孩子產生滿滿的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去掉自己身上的“怨氣”

讓自己學會去公正的看待世界、寬容地對待周圍的人,做一個不抱怨、不埋怨的人,讓孩子也會慢慢的走出愛抱怨的怪圈。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給孩子多一點空間

孩子多學一點是挺好的,但是,我們還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TA把這段時間變得豐滿。讓他們自己在玩樂、和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一種幸福感,所以父母應該合理安排時間,給孩子留下專屬的私人空間。

"

女兒放學後在給同學打電話時突然說了一句:“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原來,女兒在和她的同學抱怨,自己放學後要參加各種補習的課程,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而別的同學寫完作業就解放了,空餘的時間特別多。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其實我聽到女兒抱怨自己的命苦很多次了,有一次我問她:“爸爸媽媽這麼愛你,想要什麼給你買到什麼樣的禮物,你什麼也不缺,你的生活就像在蜜罐子裡一樣,你怎麼總是覺得命苦?為什麼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幸福呢?”

後來我和老公說起這個事情,老公卻問我,你不覺得女兒的口氣和你抱怨的時候一樣嗎?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孩子沒有幸福感,其實主要是父母的原因。

當我們埋怨孩子不知足、總是覺得自己命苦時,有沒有反思過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在抱怨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幸福感的生活,卻還在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幸福感缺失的體驗,跟自己的父母有很大關係: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擁有愛抱怨的父母

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一個非常善於抱怨的人,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同事吵架了,和鄰居因為一點誤會發生了爭執,就開始不停地向另一方抱怨,或是打電話向周圍的朋友同事訴苦。那麼這些抱怨的聲音就會不斷地傳遞到孩子的耳朵裡,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變得非常愛抱怨。因為孩子天生善於模仿,尤其是自己的父母,TA最願意模仿的人就是爸媽的言行,如果父母經常抱怨生活,抱怨周圍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沉迷於抱怨。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沒有休息時間的童年

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課程,目的是讓孩子掌握多種技能。但是對於一個處於需要更多時間去玩耍、去豐富自己記憶的孩子來說,沒有休閒娛樂、沒有歡笑的生活,怎麼能稱得上是童年呢?長期處於重壓之下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3.父母過度滿足孩子需求

很多家長覺得能夠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會讓孩子更幸福。因為在很多父母小時候,有很多的缺憾,比如說當自己非常想擁有一件禮物的時候,父母不買給自己,當時覺得很遺憾,當有一天父母給自己買了這個禮物,那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

所以當這些父母面對孩子的需求時,會不停地去滿足孩子,一旦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能隨時被滿足,孩子反而更難產生幸福感,因為太容易得到了。這也是孩子體驗不到幸福感覺的一個重要原因。

做父母的應當怎樣去做,才能夠讓孩子產生滿滿的幸福感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1.去掉自己身上的“怨氣”

讓自己學會去公正的看待世界、寬容地對待周圍的人,做一個不抱怨、不埋怨的人,讓孩子也會慢慢的走出愛抱怨的怪圈。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2.給孩子多一點空間

孩子多學一點是挺好的,但是,我們還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TA把這段時間變得豐滿。讓他們自己在玩樂、和其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一種幸福感,所以父母應該合理安排時間,給孩子留下專屬的私人空間。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7歲女兒訴苦,什麼也不缺依然沒有幸福感

3.適當地限制孩子訴求

不要無條件地去滿足孩子的需求,而要適當地去滿足。當孩子提到3~5個訴求,我們滿足其中一個的時候,孩子就會體會到幸福。雖然當孩子提出訴求,我們不滿足時孩子可能失落,但是經過失落之後獲得的幸福,才會讓孩子心有感觸。這種操作反而會促進孩子幸福感的滋生。

你家的孩子感到幸福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