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作者:花生爸爸

我有位朋友在談到母子關係時講到這麼個故事:

他12歲那年他媽媽給他買了個電子錶。上初中後住校,同宿舍同學也有個相似的電子錶,結果不小心弄丟了。班主任找朋友談話,質問他電子錶是不是他偷的。朋友據理力爭,說是他媽媽給他買的,他沒有偷任何人的東西。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老師找來朋友媽媽,問她電子錶是不是她買的。朋友的媽媽居然說:“我不記得了,我不記得有買過電子錶。同學的手錶是不是你拿的?你拿的承認就行了。”

朋友說這是他至今最難堪痛苦的時刻,他和他媽媽的母子之情也產生了隔閡。朋友一直無法理解,他的媽媽為什麼會那麼說,不維護他就罷了,甚至連媽媽都懷疑他拿了同學的手錶,他的心理陰影一直留到現在。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信賴的人,而很多父母常常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在他們面前表現出對他們的不信任。

不被父母信任是什麼體驗

在網上有位網友道出不被父母信任的感受:從傷心到自我懷疑,再到如今的麻木、自卑、抑鬱,甚至懷疑別人說的每一句話。

另一位網友A分享了他的故事:

小學時,A同桌的鋼筆不見了,他被列為重點懷疑對象被叫到老師辦公室談話。沒有做過的事情A理所當然地否認。

老師將他爸爸叫到學校。來到學校,他爸爸不由分說就是一個耳光,“我們家又不是買不起鋼筆,偷別人的幹什麼?!”原來,A之前向家人提過想要一支寫字好看的鋼筆。

而之後,那支鋼筆在A同桌的書包裡被找到了。面對同學的道歉他已麻木。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孩子被冤枉如同被關入黑屋,恐懼、無助、焦躁,他渴望著父母可以為他打開一扇窗。然而父母所表現的不信任,又將孩子縛封於繭,終於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突圍的希望被無情絞殺。即便時光荏苒,給孩子留下的傷害也難以磨滅。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信任孩子

01輕易忽視孩子的感受

貴陽一位爸爸,他念三年級的兒子被老師草率地貼上了“小偷”的標籤。不希望孩子被冤枉的這位爸爸,決定為兒子走上“維權之路”。

然而,這位爸爸發現從老師、學校到當地教育部門都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他過於斤斤計較。

貴陽爸爸找到當地教育局尋求說法時,工作人員輕描淡寫地說,“就算老師冤枉了孩子,又有多大事呢?”

面對記者的採訪,教育局工作人員竟表示沒有造成心理傷害,沒有必要對涉事小朋友進行心理疏導。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有的成年人單純地認為孩子是“單純”的,傷害可以輕易被遺忘。實際上每一個信賴之人的言行都有極重的份量,會給我們永恆的快樂和深遠的傷害。而對於孩子來說最信賴之人莫過於父母、家人、師長,來自他們每一次不信任的表達都會深深烙刻在孩子內心深處。

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和情感,當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難免會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殊不知,孩子的心思細膩而敏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一生中留下印記。孩子能力有限,難以掀起風浪,因此他們內心感受易被忽視,家長不經意間就對孩子成長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02憑藉自己的閱歷,凌駕於孩子之上

我們的父母在學識和社會經驗上固然是孩子無法比擬的,然而有些父母憑此優勢,將孩子的話語始終當成兒戲之言,不重視、不尊重。

我小時候告訴爸爸“植物晚上放臥室會釋放二氧化碳”,他不以為然。當看到電視裡面講到這個知識時他才恍然大悟,“植物晚上不能放臥室。”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思維定勢讓成年人固化了自己的經驗,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隨著孩子認知健全、知識增長,他們往往能注意到被我們忽視的方面,孩子正好可以為我們查漏補缺。

被父母信任是孩子的底氣

在一期《朗讀者》節目中,馬伊俐在對話時談到自己的父母非常信任自己,她分享了高中時的故事:

高一時,馬伊俐的爸爸去學校拿學生手冊時,發現她的各科成績都很好,但思想品德那一欄卻是一個“差”,於是問老師,“這個差是怎麼回事?”

老師告訴馬爸爸:“你女兒和多名男生早戀。”聽到老師這麼說,馬爸爸當時特別平靜地說:“哦,好的,那你能在紙上寫下男生的名字嗎?”

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名字,馬爸爸看了之後,問:“還有呢?你不是說多個嗎?”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當時老師特別生氣,馬爸爸卻很平靜地說:“老師,我不跟你說了,我的女兒我最瞭解她,我還是跟校長去說吧。”

主持人董卿問她:“當時知道爸爸的反應之後,是什麼樣的心情?”

馬伊琍說,當時她哭了,第一是因為委屈,第二是感激爸爸對她的信任,也在心裡暗自下決心,要表現得更好,才能對得起父母的信任。

初中都沒有畢業的馬伊琍的父母,用自己的無條件的愛和信任,將馬伊琍培養成了一個獨立堅強的女性,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她將自己的演藝事業和生活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在信任中長大的孩子,無形中會多出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是孩子的心靈寄養,促使孩子在愛中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激勵他們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他們相信在最困難的時候身後站著最信賴的人,讓他們有源自內心的底氣向困難發起挑戰。

如何向孩子表達信任

01不輕易懷疑孩子

同事分享了他女朋友小艾的故事:小時候考完試,父親接到老師電話,說小艾考試作弊,手上寫滿了答案。小艾迴到家,父親沒有第一時間發難,而是詢問她考試情況——小艾的迴應自然而鎮定;觀察了小艾的小手——乾乾淨淨。在與老師溝通後才知道,原來監考老師認錯了學生。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的小艾大為感動。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當孩子做了“壞事”,不要輕易懷疑他,不要急著批評和否定,記得先探求事件的真相,聆聽孩子的內心

02 用心傾聽孩子

高中女生小梅被補課老師猥褻、性侵長達一年多。期間,小梅多次向父母要求換老師,父母卻冤枉她不思進取、不想學習。直到小梅強行提出安裝攝像頭,監控記錄下了補課老師猥褻她的全過程,父母才相信她的遭遇。

如果家人信任小梅,能用心傾聽孩子的內心,關心成績的同時,多一些心思去關注孩子本身,做一個好的傾聽者,與孩子深入溝通。這樣,事情還會到如此地步嗎?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17歲少女,要取信的卻是自己的父母,是多麼無奈和無助?父母寧願相信人渣,也不肯相信自己,是比其他不幸更加令人心碎的事實。如若是你,會不會認為自己的出生就是可笑的?!

身為父母,當你能沉靜地坐下來,目光清澄地注視孩子,拋棄自己的傲慢,那麼你就能聽到心與心碰撞和溝通的聲音。

03給孩子私人的空間

12歲的侄女告訴我,她不喜歡她媽媽了。因為她媽媽總是翻她東西。

跟嫂子溝通才知道,她發現侄女突然注重外表,會花很多時間在穿衣上。而且手機設置了指紋識別,朋友圈也屏蔽了她。

她擔心孩子沒學好,就找機會翻她抽屜,想找出什麼蛛絲馬跡。沒想到惹惱了侄女。

“媽媽是為了你好,媽媽擔心了做錯事。”“得了吧,這不是第一次了,你就是不信任我,才監視我!”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父母的窺探、監控甚至插手,是父母主觀上的關愛,但就孩子的主觀感受來說卻是擠壓了孩子的隱私空間,體現出赤裸裸的不信任

父母不信任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軟暴力”,雖不見血,卻刀刀紮在心坎上。親子關係在經不起考驗的信任中逐漸疏遠,直至兩顆心之間豎起一道冰牆。而喪失了信任的養育註定是失去控制的。

“為什麼不相信我?”你是如何摧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關於”對學習和生活現狀與期望”的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信任我”

每個孩子都希望被父母認可,都希望父母能夠時刻站在自己身後。

你的信任是親子間不斷裂的紐帶;

你的信任是孩子篤定的信心;

你的信任是孩子幸福的所在;

你的信任是孩子積極面對未來的力量。

請把你的信任給孩子,基於事實,站在自己孩子的身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