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老好人性格”,長期處於父母管教下孩子的典型性格特徵,他們沒有自己的喜好、脾氣以及性格,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會拒絕,早已習慣了屈服,都說人人喜歡“老好人”,可這個“喜歡”二字,到底是真心接受,還是純粹想佔便宜,這得打上一個問號。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老好人性格”,長期處於父母管教下孩子的典型性格特徵,他們沒有自己的喜好、脾氣以及性格,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會拒絕,早已習慣了屈服,都說人人喜歡“老好人”,可這個“喜歡”二字,到底是真心接受,還是純粹想佔便宜,這得打上一個問號。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控制慾危害大,為避免“慘劇”發生,父母要從三個層面正確教育孩子

1、不要“階級對待”

西方一位學者在中國任教三年之後感慨,沒來中國之前,總是聽人們說中國家長多麼溺愛孩子,可來了之後才發現,相對於溺愛,他們更喜歡把孩子當成“下級”。

這句話很形象,中國家長很容易沉浸在身份帶來的“快感”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直接下命令,孩子照著做即可,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說明,孩子只要反抗,不論出於什麼理由都是錯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跟孩子當朋友也許很難,但以相對公平的角度相處,完全可以實現,在小事情上多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必要的尊重。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老好人性格”,長期處於父母管教下孩子的典型性格特徵,他們沒有自己的喜好、脾氣以及性格,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會拒絕,早已習慣了屈服,都說人人喜歡“老好人”,可這個“喜歡”二字,到底是真心接受,還是純粹想佔便宜,這得打上一個問號。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控制慾危害大,為避免“慘劇”發生,父母要從三個層面正確教育孩子

1、不要“階級對待”

西方一位學者在中國任教三年之後感慨,沒來中國之前,總是聽人們說中國家長多麼溺愛孩子,可來了之後才發現,相對於溺愛,他們更喜歡把孩子當成“下級”。

這句話很形象,中國家長很容易沉浸在身份帶來的“快感”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直接下命令,孩子照著做即可,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說明,孩子只要反抗,不論出於什麼理由都是錯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跟孩子當朋友也許很難,但以相對公平的角度相處,完全可以實現,在小事情上多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必要的尊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2、學會認錯

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當父母向孩子認錯的時候,帶來的心靈衝擊力以及滿足感,是任何教育方法都無法媲美的。

父母懂得認錯,他們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孩子更有自信,由於有戰勝過成年人的經歷,在做事情的時候,這些孩子往往更果斷、更勇敢,而這些品質是很難定向栽培的。

不過也得注意,這種辦法不能常用,父母要是經常道歉,就會失去威嚴性,得不到孩子的認可。

3、嘗試放手,給孩子自主空間

放鬆對孩子的看管,讓孩子體驗獨自生活的方式,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告誡自己只需要適當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對於孩子的嘗試要給出鼓勵。

必要時可以採用物質鼓勵的方式來驅動孩子脫離父母的依賴,通過這種辦法,能極大的激發孩子鬥志,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狼性”,提前適應社會。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老好人性格”,長期處於父母管教下孩子的典型性格特徵,他們沒有自己的喜好、脾氣以及性格,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會拒絕,早已習慣了屈服,都說人人喜歡“老好人”,可這個“喜歡”二字,到底是真心接受,還是純粹想佔便宜,這得打上一個問號。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控制慾危害大,為避免“慘劇”發生,父母要從三個層面正確教育孩子

1、不要“階級對待”

西方一位學者在中國任教三年之後感慨,沒來中國之前,總是聽人們說中國家長多麼溺愛孩子,可來了之後才發現,相對於溺愛,他們更喜歡把孩子當成“下級”。

這句話很形象,中國家長很容易沉浸在身份帶來的“快感”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直接下命令,孩子照著做即可,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說明,孩子只要反抗,不論出於什麼理由都是錯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跟孩子當朋友也許很難,但以相對公平的角度相處,完全可以實現,在小事情上多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必要的尊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2、學會認錯

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當父母向孩子認錯的時候,帶來的心靈衝擊力以及滿足感,是任何教育方法都無法媲美的。

父母懂得認錯,他們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孩子更有自信,由於有戰勝過成年人的經歷,在做事情的時候,這些孩子往往更果斷、更勇敢,而這些品質是很難定向栽培的。

不過也得注意,這種辦法不能常用,父母要是經常道歉,就會失去威嚴性,得不到孩子的認可。

3、嘗試放手,給孩子自主空間

放鬆對孩子的看管,讓孩子體驗獨自生活的方式,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告誡自己只需要適當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對於孩子的嘗試要給出鼓勵。

必要時可以採用物質鼓勵的方式來驅動孩子脫離父母的依賴,通過這種辦法,能極大的激發孩子鬥志,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狼性”,提前適應社會。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綜上所述,父母擔心孩子受傷、走錯路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管教要有限度,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吃點苦頭,對他們的未來有無可替代的好處。

寶媽們,你們對孩子的管教控制慾強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加入粉絲圈,給你不一樣的育兒知識,限時免費中……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一個朋友,人長得還算清秀,脾氣不錯,家裡的條件不說大富大貴,起碼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兩房一車,父母均有穩定收入來源,可這麼一個各方面都還行的小夥子,29歲了還沒對象,不是找不到,而是每一個對象跟他在一起不會超過一個月,必定分手。

每一次分手的理由都一樣:對方嫌棄他是個“媽寶男”,要知道這三個字一亮,幾乎能嚇退90%的姑娘,剩下的不是遇不到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對此,我們深感同情,畢竟有一個“直升機媽媽”成天繞著轉,相信不管換誰來,都會是這樣的局面吧?

其實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媽寶男”有今天這個局面也不稀奇,因為他們本身並不覺得自己這樣不對,正如朋友常說的那樣:“我聽我媽話,有什麼不對?別說這還沒結婚呢,哪怕結了婚,難道就不認親生父母了?”

這是很典型的“歪曲概念”將孝道強行與聽話捆綁在一起,就這樣的態度,找不到對象也情有可原。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媽寶男”身上,其實這都是父母的“控制慾”在作怪。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那麼,家長為什麼有如此之強的控制慾呢?

一、從小養成的“習慣”

控制慾是一種“習慣”,這一點得到了法國精神分析專家拉康·雅克的認可,他說:

“控制慾”是合理的心理需求,它本身並不摻雜任何強權成分,現實中,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出於“習慣”。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1-3歲):這一階段,父母的控制慾其實非常的單純,初為家長的他們,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想法:不讓孩子受傷害,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價,至於孩子的自由與權力?並不重要。

▲孩子在兒童時期(4-15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認知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安全問題家長開始放下,他們開始專注於“教育”,此時家長控制慾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16-21歲):“學習”與“情商”是這個時期的關鍵詞,父母已經不再滿足於只掌控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如何與別人相處?錢怎麼花?做事情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家長想要孩子轉變的。

▲孩子成人時期(22歲之後):在大學畢業之後,是父母與孩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時期,儘管孩子已經成人,走上了社會,可父母反而更加擔心,畢竟在學校,壞人再壞也就那樣,可社會上就不同了,人心遠比大家想象得更壞

就這樣一點一滴,由小到大,家長們最終將自己的“控制慾望”培養成了習慣,不是父母不知道多管不好,也不是他們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只是二十多年養成的習慣,突然要求改變,真的很難!

二、社會的主流思潮決定

家長管孩子,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就是社會主流想法,不管子女多大,身價如何,爹媽都可以管,而且是隨時可以管,任何事都可以管

其實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孩子再厲害,再有理,只要敢說父母一個不是,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其他人會這麼說:“父母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能這麼對待他們,這可是你親生父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此言一出,誰還敢多言?要是繼續辯解下去,就得做好被人們評價為“低素質人士”的準備,和自己父母翻臉,其實就是在跟整個傳統文化翻臉,一般人的心理素質可扛不住。

難怪有人說:這個社會,對父母這個身份就是太縱容,兒女不孝那是天大的醜事,可父母不為人,又有幾人關注?

總的來看,父母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然而過於誇張的控制慾,帶來的只有災難。

正如日本上尾中央綜合醫院,心理學院一面牆上的一段話:當規矩超過了限度,它將成為混亂之源!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父母“瘋狂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一、極端的性格

場景:彤彤穿著小短裙,化了妝,“放假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她的爸爸媽媽堵在門口,不讓閨女出門。

“你看看你成天穿得什麼東西,這衣服誰買的?哪來的錢?今天不說清楚,我打斷你的腿!”彤彤的爸爸氣得臉通紅,自己書香門第,怎麼教出了這麼一個閨女!

“要你們管,你們不給我錢,還不許別人給我錢嗎?”很顯然,對於父母平時的管教,彤彤很不高興。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像彤彤這樣的案例,現實中不在少數,父母想的是面面俱到,全方位把控孩子,可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父母的想法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就很有可能導致其叛逆,孩子會變得極端化,他們會用過激手段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為此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孩子到了最後,還會將自己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父母身上,他們覺得,要是家長沒那麼嚴苛,自己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二、毫無主見

場景:“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就不能去試一試嗎?”面對父母的責備,孩子面無表情站在那裡,也不反駁,心理沒有任何波動。對於孩子自我放棄的行為,父母只能深深嘆了口氣,親生骨肉,總不能掐死吧?孩子不行,那就他們來想辦法好了。

▲分析: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一手操控的,孩子要做的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務,成還是不成,這不重要,做了就可以。可生活是孩子自己的,小的時候父母要可以幫忙,長大了怎麼辦?又不可能幫助一輩子,當需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長期管控家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這樣的孩子,簡直一無是處。

三、性格畸形

場景:同事拉著小吳說:“你怎麼那麼傻呀,幫他幹什麼?不知道他是白眼狼嗎?”小吳面帶微笑,笑了笑:“沒事,就一點小事情。”見勸說無效,同事搖了搖頭,漸漸開始疏遠他,老好人在公司意味著“牆頭草”,跟哪一邊都不親,這樣的人不會被排擠,但也絕對不會受歡迎。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分析:“老好人性格”,長期處於父母管教下孩子的典型性格特徵,他們沒有自己的喜好、脾氣以及性格,對於別人的要求不會拒絕,早已習慣了屈服,都說人人喜歡“老好人”,可這個“喜歡”二字,到底是真心接受,還是純粹想佔便宜,這得打上一個問號。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控制慾危害大,為避免“慘劇”發生,父母要從三個層面正確教育孩子

1、不要“階級對待”

西方一位學者在中國任教三年之後感慨,沒來中國之前,總是聽人們說中國家長多麼溺愛孩子,可來了之後才發現,相對於溺愛,他們更喜歡把孩子當成“下級”。

這句話很形象,中國家長很容易沉浸在身份帶來的“快感”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直接下命令,孩子照著做即可,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說明,孩子只要反抗,不論出於什麼理由都是錯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跟孩子當朋友也許很難,但以相對公平的角度相處,完全可以實現,在小事情上多聽取孩子的意見,給予必要的尊重。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2、學會認錯

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當父母向孩子認錯的時候,帶來的心靈衝擊力以及滿足感,是任何教育方法都無法媲美的。

父母懂得認錯,他們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孩子更有自信,由於有戰勝過成年人的經歷,在做事情的時候,這些孩子往往更果斷、更勇敢,而這些品質是很難定向栽培的。

不過也得注意,這種辦法不能常用,父母要是經常道歉,就會失去威嚴性,得不到孩子的認可。

3、嘗試放手,給孩子自主空間

放鬆對孩子的看管,讓孩子體驗獨自生活的方式,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告誡自己只需要適當約束孩子的錯誤行為,對於孩子的嘗試要給出鼓勵。

必要時可以採用物質鼓勵的方式來驅動孩子脫離父母的依賴,通過這種辦法,能極大的激發孩子鬥志,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狼性”,提前適應社會。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綜上所述,父母擔心孩子受傷、走錯路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管教要有限度,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吃點苦頭,對他們的未來有無可替代的好處。

寶媽們,你們對孩子的管教控制慾強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加入粉絲圈,給你不一樣的育兒知識,限時免費中……

孩子變身“媽寶男”,並非缺乏男子氣概,是媽媽的“控制慾”作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