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3.應當要如何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的生活當中,當孩子提出吃的要求時,作為父母來說,不要一概的接受或者是拒絕孩子。因而在這個時候,就應當要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例如:孩子想要吃零食,或者是吃水果時,應當要讓孩子完成某個任務後,再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麼,這個任務可以是孩子完成拼圖或者是堆積木,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

在空閒的時候,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往往會與孩子做遊戲。而在做遊戲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不要立馬滿足。

如: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孩子想要玩滑滑梯,此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完成某個事項後,就可以來玩一次。

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不斷經歷挫折與困難後,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不知道的題目,父母不要立馬告訴孩子答案,應當要仔細觀察,讓孩子思考一會。

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情況下,父母在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孩子在解答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學習到解題方法。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3.應當要如何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的生活當中,當孩子提出吃的要求時,作為父母來說,不要一概的接受或者是拒絕孩子。因而在這個時候,就應當要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例如:孩子想要吃零食,或者是吃水果時,應當要讓孩子完成某個任務後,再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麼,這個任務可以是孩子完成拼圖或者是堆積木,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

在空閒的時候,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往往會與孩子做遊戲。而在做遊戲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不要立馬滿足。

如: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孩子想要玩滑滑梯,此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完成某個事項後,就可以來玩一次。

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不斷經歷挫折與困難後,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不知道的題目,父母不要立馬告訴孩子答案,應當要仔細觀察,讓孩子思考一會。

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情況下,父母在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孩子在解答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學習到解題方法。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那麼,下次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可以迎刃而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更加自信。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3.應當要如何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的生活當中,當孩子提出吃的要求時,作為父母來說,不要一概的接受或者是拒絕孩子。因而在這個時候,就應當要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例如:孩子想要吃零食,或者是吃水果時,應當要讓孩子完成某個任務後,再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麼,這個任務可以是孩子完成拼圖或者是堆積木,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

在空閒的時候,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往往會與孩子做遊戲。而在做遊戲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不要立馬滿足。

如: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孩子想要玩滑滑梯,此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完成某個事項後,就可以來玩一次。

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不斷經歷挫折與困難後,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不知道的題目,父母不要立馬告訴孩子答案,應當要仔細觀察,讓孩子思考一會。

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情況下,父母在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孩子在解答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學習到解題方法。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那麼,下次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可以迎刃而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更加自信。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對孩子自控能力培養的時候,應當要從短時間開始。剛開始的時候,應當讓孩子等待一分鐘左右,即可滿足孩子的要求。

此時孩子就會意識到,只要自己等待一會,就可以獲得更多。之後再不斷延長時間,當然相應的獎勵也要有所增加,增加吸引力。

在延遲滿足培養方面,父母起到關鍵作用。父母在延遲滿足的時候,應當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2)等待的時候不要過於關注

孩子因為年齡較小,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因而在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時候,父母就應當要藉助其他工具。

例如:父母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喜歡的物品上。伴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父母角色要有所轉變,由父母監督轉變成孩子自我監督。這點對於孩子自律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3.應當要如何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的生活當中,當孩子提出吃的要求時,作為父母來說,不要一概的接受或者是拒絕孩子。因而在這個時候,就應當要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例如:孩子想要吃零食,或者是吃水果時,應當要讓孩子完成某個任務後,再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麼,這個任務可以是孩子完成拼圖或者是堆積木,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

在空閒的時候,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往往會與孩子做遊戲。而在做遊戲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不要立馬滿足。

如: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孩子想要玩滑滑梯,此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完成某個事項後,就可以來玩一次。

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不斷經歷挫折與困難後,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不知道的題目,父母不要立馬告訴孩子答案,應當要仔細觀察,讓孩子思考一會。

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情況下,父母在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孩子在解答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學習到解題方法。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那麼,下次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可以迎刃而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更加自信。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對孩子自控能力培養的時候,應當要從短時間開始。剛開始的時候,應當讓孩子等待一分鐘左右,即可滿足孩子的要求。

此時孩子就會意識到,只要自己等待一會,就可以獲得更多。之後再不斷延長時間,當然相應的獎勵也要有所增加,增加吸引力。

在延遲滿足培養方面,父母起到關鍵作用。父母在延遲滿足的時候,應當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2)等待的時候不要過於關注

孩子因為年齡較小,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因而在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時候,父母就應當要藉助其他工具。

例如:父母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喜歡的物品上。伴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父母角色要有所轉變,由父母監督轉變成孩子自我監督。這點對於孩子自律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對孩子延遲滿足感培養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代幣法。孩子年齡稍大後,父母就可以與孩子約定。

日常的生活當中,孩子想要購買玩具,或者想吃東西的時候,父母就應當要使用“五角星”,讓孩子用積累的“五角星”進行兌換。

當然,父母在該過程當中,應當要有一定的原則,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後,就應當要及時獎勵孩子“五角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根據實踐證明,運用ABCD方法,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增強,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

其中A代表行為,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D代表改變的策略。例如:孩子做事拖延,就應當要改變策略,讓孩子分心的獎勵保持距離。

"

上週星期天,天氣比較好,於是帶兒子琪琪去公園內玩耍。有很多小朋友都在公園內,兒子非常開心,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和妻子就帶兒子去公園內走一走,一來增加兒子的運動量,二來讓孩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助於孩子身體健康。

我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漫步在公園的小道上,是多麼浪漫的畫面,瞬時感到非常幸福。有家、有她、有兒子,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路上兒子和我們有說有笑,不斷的向我和妻子問問題。有時候兒子的無厘頭問題,我們也回答不上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走到一處賣玩具的地方,兒子突然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對我們說道:“爸爸媽媽,我想要買玩具,寶寶好喜歡這個玩具”。

當我正準確想要購買的時候,妻子突然拉著我說道:“孩子提出了要求,父母不要立馬滿足,應當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有助於孩子耐心的培養”。

聽到妻子講得這些話,感覺說得挺有道理,於是將錢包放回了口袋,並對著兒子說道:“寶貝我們家不是有很多玩具嗎?先把家中的玩具玩壞了,我們再買好不好”。

知道我們不給他買玩具,他就開始哭鬧,非要我和妻子給他買玩具。怎麼勸說都不聽,後來強行將兒子抱走,不一會兒子就不哭鬧,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關於“延遲滿足”的著名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開始,在實驗開始之前,實驗工作人員找來了十多名孩子,並且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在一張桌子面前。

在桌子的托盤上,放了一顆孩子們比較喜歡吃的棉花糖。每個孩子就坐後,工作人員開始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現在把棉花糖吃掉,或者等一段時間後,再把棉花糖吃掉,即可獎勵一顆棉花糖”。

有些孩子根本就沒有聽到工作人員所說的,注意力全部在棉花糖上,當聽到可以吃的時候,立馬就把棉花糖吃掉。

還有一些孩子,堅持了一會,最後也把棉花糖給吃掉。留下的孩子,看著桌上的棉花糖想吃。但為了獲得兩顆棉花糖,孩子們熬了過來,最後獲得了一顆棉花糖的獎勵。

等孩子們到了青少年時期,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立馬將糖吃掉的孩子,在個性方面顯示出孤僻,比較固執。願意等待者,適應性較強,具有冒險精神。在學習方面,“等待者”要比“不等待者”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實驗給人們的啟示:可以延遲滿足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更強,能夠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2.延遲滿足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a、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現

其實延遲滿足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為了獲得長遠的價值,能不能抵禦眼前的誘惑。

放棄即時滿足的選擇取向,為了長遠的目標,會不斷剋制自己,這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最好的表現。

b、有助於幼兒情緒的調節

眾所周知,孩子處於成長期,情緒並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面對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孩子抵禦,那麼即可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

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不給孩子買玩具,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引導一下,就不想購買。但是自我情緒調節較差的孩子,則會哭鬧不止,而且會哭鬧很久。

c、有助於孩子日後發展

人生成長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學會各種技能。例如:學習走路要摔倒。

在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遇到更多的挫折與困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強,抗挫折能力強,就會不斷戰勝困難,最終實現目標。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通常情況下,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適應能力較強。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NO3.應當要如何延遲滿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的生活當中,當孩子提出吃的要求時,作為父母來說,不要一概的接受或者是拒絕孩子。因而在這個時候,就應當要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例如:孩子想要吃零食,或者是吃水果時,應當要讓孩子完成某個任務後,再去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麼,這個任務可以是孩子完成拼圖或者是堆積木,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感。

在空閒的時候,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往往會與孩子做遊戲。而在做遊戲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並不要立馬滿足。

如: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孩子想要玩滑滑梯,此時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完成某個事項後,就可以來玩一次。

學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不斷經歷挫折與困難後,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不知道的題目,父母不要立馬告訴孩子答案,應當要仔細觀察,讓孩子思考一會。

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的情況下,父母在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孩子在解答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學習到解題方法。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那麼,下次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可以迎刃而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更加自信。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對孩子自控能力培養的時候,應當要從短時間開始。剛開始的時候,應當讓孩子等待一分鐘左右,即可滿足孩子的要求。

此時孩子就會意識到,只要自己等待一會,就可以獲得更多。之後再不斷延長時間,當然相應的獎勵也要有所增加,增加吸引力。

在延遲滿足培養方面,父母起到關鍵作用。父母在延遲滿足的時候,應當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2)等待的時候不要過於關注

孩子因為年齡較小,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因而在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時候,父母就應當要藉助其他工具。

例如:父母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喜歡的物品上。伴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父母角色要有所轉變,由父母監督轉變成孩子自我監督。這點對於孩子自律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在對孩子延遲滿足感培養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代幣法。孩子年齡稍大後,父母就可以與孩子約定。

日常的生活當中,孩子想要購買玩具,或者想吃東西的時候,父母就應當要使用“五角星”,讓孩子用積累的“五角星”進行兌換。

當然,父母在該過程當中,應當要有一定的原則,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後,就應當要及時獎勵孩子“五角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根據實踐證明,運用ABCD方法,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增強,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

其中A代表行為,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D代表改變的策略。例如:孩子做事拖延,就應當要改變策略,讓孩子分心的獎勵保持距離。

孩子提要求,不要及時滿足,要培養“延遲滿足感”

其實,父母在對孩子延遲滿足培養的時候,方式方法相對較多,選擇什麼樣的方法,應當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就目前而言,絕大多數家長會選擇代幣方法,主要的原因在於,這種方法實現起來更加簡單,孩子也比較樂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