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又一種回憶,它們常常令我們自己感動,讓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地委屈或者義憤。我們其中的一些人,一旦遭遇到紛爭,為了搶佔政治上的優勢,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揭發對方的“紅衛兵”一類出身問題,完全忘記了自己也白紙黑字地寫過舉報信或者效忠性的“階級鬥爭”文學,在當年的日子裡一點也不缺少凶狠和專橫,甚至比紅衛兵還風光得多;一旦準備向現實利益伸出長長的手臂,最現成的方法就是傾訴和渲染自己在文革中的血淚史,擺出一副人人欠了他三百吊的姿態,完全忘記了自己當時也曾靠不義或者怯懦,換來過相對得勢,相對安逸,相對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好光景……而這些當年複雜格局中的細微差別,錯和更錯之間的差別,慘和更慘之間的差別,恥辱和更恥辱之間的差別,只為當事人寸心所知,後人和外人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比方說那些對中國故事一聽就可以聽傻的外國記者。那麼,誰不願意把這十年攪成一潭渾水然後一拍胸脯讓自己冒充受難最深重的耶穌呢?

如果在十年之後,誰都只會指責別人,誰都只會在歷史責任面前把肩膀閃開去,那麼除去那幾個漸漸抽象成符號的惡棍之外,關於十億人的沉重歷史就成了沒有肇事者的事故,沒有角色的戲劇,沒有音符的旋律,最終是精神上的無。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苦難和流血,終將失去任何重量。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我們在指責日本政客否認二戰時期侵華罪行的謊言時,在指責德國新納粹拒絕承認奧斯維辛集中營真實性的劣跡時,在指責法英美等西方強國從不在他們的歷史教材裡提起“火燒圓明園”一類的殖民歷史的虛偽時(雖然這些二戰的勝利者和人道主義者們對日本和德國某些勢力的自我粉飾同樣不滿),會不會感到底氣不足——我們憑藉什麼指責他人謀殺了歷史?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又一種回憶,它們常常令我們自己感動,讓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地委屈或者義憤。我們其中的一些人,一旦遭遇到紛爭,為了搶佔政治上的優勢,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揭發對方的“紅衛兵”一類出身問題,完全忘記了自己也白紙黑字地寫過舉報信或者效忠性的“階級鬥爭”文學,在當年的日子裡一點也不缺少凶狠和專橫,甚至比紅衛兵還風光得多;一旦準備向現實利益伸出長長的手臂,最現成的方法就是傾訴和渲染自己在文革中的血淚史,擺出一副人人欠了他三百吊的姿態,完全忘記了自己當時也曾靠不義或者怯懦,換來過相對得勢,相對安逸,相對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好光景……而這些當年複雜格局中的細微差別,錯和更錯之間的差別,慘和更慘之間的差別,恥辱和更恥辱之間的差別,只為當事人寸心所知,後人和外人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比方說那些對中國故事一聽就可以聽傻的外國記者。那麼,誰不願意把這十年攪成一潭渾水然後一拍胸脯讓自己冒充受難最深重的耶穌呢?

如果在十年之後,誰都只會指責別人,誰都只會在歷史責任面前把肩膀閃開去,那麼除去那幾個漸漸抽象成符號的惡棍之外,關於十億人的沉重歷史就成了沒有肇事者的事故,沒有角色的戲劇,沒有音符的旋律,最終是精神上的無。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苦難和流血,終將失去任何重量。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我們在指責日本政客否認二戰時期侵華罪行的謊言時,在指責德國新納粹拒絕承認奧斯維辛集中營真實性的劣跡時,在指責法英美等西方強國從不在他們的歷史教材裡提起“火燒圓明園”一類的殖民歷史的虛偽時(雖然這些二戰的勝利者和人道主義者們對日本和德國某些勢力的自我粉飾同樣不滿),會不會感到底氣不足——我們憑藉什麼指責他人謀殺了歷史?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於是有了一種說法,沒有歷史只有對歷史的表述。

我曾經十分贊同這一句話。

照這個說法,不僅只是個體的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都在用敘述構造著歷史。歷史的書寫可以為勝者炫耀戰績,可以為弱者推卸責任,可以為過失者文過飾非,它簡直成了人類忠實的攻守同盟者,成了用盲點來編織輝煌的魔術大師。但是當我站在南京大屠殺的如山白骨面前,我好像突然懂得了:對某一種歷史表述的選擇,本身就是歷史,是人們內心中無可迴避也永遠不可更改不可折算不可通約的歷史。

對於個體的人來說,這種歷史只屬於個人,只屬於你現在的瞬間。如果你有勇氣面對這個自己的瞬間,你就沒有任何“歷史的表述”可供逃遁和隱匿。

我想起了兩年前,一部反映當年雲南邊疆知青生活的小說出版之後,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其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反應是,小說對知青生活過多的苦難描寫和怨恨傾訴,反而引起了一些當年在那裡生活過的老知青的強烈不滿。他們說我們並非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伴隨我們的也不只是度日如年的單調,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痛苦,以及瘟疫和死亡,我們有友誼有愛情有歌聲和歡笑,還有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收穫的喜悅。

關於這部小說的討論似乎並沒有結果,但它提醒了人們:時間並不僅僅只是把過往的一切統統淡化,相反它還在把這其中的某些部分悄悄強化著,而且由於記憶者的心智各異,它強化與淡化的部位也大相徑庭。同樣是來自艱難困苦的記憶,於自強之人,被強化的可能是戰勝艱苦之後的快感,於自憐之人,被強化的則可能是不堪回首的傷感。同樣的道理,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怨恨,可能使狹隘之人一心尋機報復,欲將對手置於死地;可能使寬厚之人更多地自我警策,自我完善,把他人惡的挑釁當成自己向善的動力。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愛情,可能使人在最初的慾望燃燒後只留下枯索無味的漠然;也可能使人將難以忘情的美昇華為更平常更深沉也更綿綿不盡以至與生命等長的關切,演化為大象無形的默契和大音稀聲的呼喚與應答。

我們又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寓言:兩個人都喝去了半杯水,一個說:我已經喝去了半杯,另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沒有喝。在這裡,這則舊寓言有了另外一種引申義:人們因著不同的心智回顧往事—哪怕是片刻之前的半杯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解釋這次關於知青小說的爭論了。爭論當年的生活到底怎麼樣,似乎已經沒有意義,而探討一下當事人產生不同記憶的現實成因,這些不同的記憶又會對知青們將來的歲月產生何等影響,倒是意味深長。事實上,同屬於在那一場空前規模的移民運動中,在油燈下度過了諸多無望夜晚的人們,對知青生活不可能有等質和等量的記憶。一些人已經在紅土地和黃土地上把青春與惡夢一同埋葬,隻身出逃,心甘情願淹沒在都市的茫茫人海和汽車喇叭與搖滾樂交織的噪音裡,而另一些人則在繼續他們的人生長旅時,把那遠方的村落當成脊樑骨後面多出的幾分承託與依靠,當成抵禦末世浮躁症的精神營壘。他們之間長長裂縫的起點,與其說在於事實,不如說在於對待事實的態度;與其說在於過去,不如說在於他們更重要的現在和未來。

我們選擇了各自“歷史的表述”,卻構成了自己眼下非此即彼的歷史選擇。我們必須承擔自己的選擇,遭遇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在這一點上,任何人以及任何人今後的任何表述都幫不上忙。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又一種回憶,它們常常令我們自己感動,讓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地委屈或者義憤。我們其中的一些人,一旦遭遇到紛爭,為了搶佔政治上的優勢,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揭發對方的“紅衛兵”一類出身問題,完全忘記了自己也白紙黑字地寫過舉報信或者效忠性的“階級鬥爭”文學,在當年的日子裡一點也不缺少凶狠和專橫,甚至比紅衛兵還風光得多;一旦準備向現實利益伸出長長的手臂,最現成的方法就是傾訴和渲染自己在文革中的血淚史,擺出一副人人欠了他三百吊的姿態,完全忘記了自己當時也曾靠不義或者怯懦,換來過相對得勢,相對安逸,相對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好光景……而這些當年複雜格局中的細微差別,錯和更錯之間的差別,慘和更慘之間的差別,恥辱和更恥辱之間的差別,只為當事人寸心所知,後人和外人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比方說那些對中國故事一聽就可以聽傻的外國記者。那麼,誰不願意把這十年攪成一潭渾水然後一拍胸脯讓自己冒充受難最深重的耶穌呢?

如果在十年之後,誰都只會指責別人,誰都只會在歷史責任面前把肩膀閃開去,那麼除去那幾個漸漸抽象成符號的惡棍之外,關於十億人的沉重歷史就成了沒有肇事者的事故,沒有角色的戲劇,沒有音符的旋律,最終是精神上的無。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苦難和流血,終將失去任何重量。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我們在指責日本政客否認二戰時期侵華罪行的謊言時,在指責德國新納粹拒絕承認奧斯維辛集中營真實性的劣跡時,在指責法英美等西方強國從不在他們的歷史教材裡提起“火燒圓明園”一類的殖民歷史的虛偽時(雖然這些二戰的勝利者和人道主義者們對日本和德國某些勢力的自我粉飾同樣不滿),會不會感到底氣不足——我們憑藉什麼指責他人謀殺了歷史?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於是有了一種說法,沒有歷史只有對歷史的表述。

我曾經十分贊同這一句話。

照這個說法,不僅只是個體的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都在用敘述構造著歷史。歷史的書寫可以為勝者炫耀戰績,可以為弱者推卸責任,可以為過失者文過飾非,它簡直成了人類忠實的攻守同盟者,成了用盲點來編織輝煌的魔術大師。但是當我站在南京大屠殺的如山白骨面前,我好像突然懂得了:對某一種歷史表述的選擇,本身就是歷史,是人們內心中無可迴避也永遠不可更改不可折算不可通約的歷史。

對於個體的人來說,這種歷史只屬於個人,只屬於你現在的瞬間。如果你有勇氣面對這個自己的瞬間,你就沒有任何“歷史的表述”可供逃遁和隱匿。

我想起了兩年前,一部反映當年雲南邊疆知青生活的小說出版之後,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其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反應是,小說對知青生活過多的苦難描寫和怨恨傾訴,反而引起了一些當年在那裡生活過的老知青的強烈不滿。他們說我們並非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伴隨我們的也不只是度日如年的單調,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痛苦,以及瘟疫和死亡,我們有友誼有愛情有歌聲和歡笑,還有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收穫的喜悅。

關於這部小說的討論似乎並沒有結果,但它提醒了人們:時間並不僅僅只是把過往的一切統統淡化,相反它還在把這其中的某些部分悄悄強化著,而且由於記憶者的心智各異,它強化與淡化的部位也大相徑庭。同樣是來自艱難困苦的記憶,於自強之人,被強化的可能是戰勝艱苦之後的快感,於自憐之人,被強化的則可能是不堪回首的傷感。同樣的道理,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怨恨,可能使狹隘之人一心尋機報復,欲將對手置於死地;可能使寬厚之人更多地自我警策,自我完善,把他人惡的挑釁當成自己向善的動力。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愛情,可能使人在最初的慾望燃燒後只留下枯索無味的漠然;也可能使人將難以忘情的美昇華為更平常更深沉也更綿綿不盡以至與生命等長的關切,演化為大象無形的默契和大音稀聲的呼喚與應答。

我們又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寓言:兩個人都喝去了半杯水,一個說:我已經喝去了半杯,另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沒有喝。在這裡,這則舊寓言有了另外一種引申義:人們因著不同的心智回顧往事—哪怕是片刻之前的半杯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解釋這次關於知青小說的爭論了。爭論當年的生活到底怎麼樣,似乎已經沒有意義,而探討一下當事人產生不同記憶的現實成因,這些不同的記憶又會對知青們將來的歲月產生何等影響,倒是意味深長。事實上,同屬於在那一場空前規模的移民運動中,在油燈下度過了諸多無望夜晚的人們,對知青生活不可能有等質和等量的記憶。一些人已經在紅土地和黃土地上把青春與惡夢一同埋葬,隻身出逃,心甘情願淹沒在都市的茫茫人海和汽車喇叭與搖滾樂交織的噪音裡,而另一些人則在繼續他們的人生長旅時,把那遠方的村落當成脊樑骨後面多出的幾分承託與依靠,當成抵禦末世浮躁症的精神營壘。他們之間長長裂縫的起點,與其說在於事實,不如說在於對待事實的態度;與其說在於過去,不如說在於他們更重要的現在和未來。

我們選擇了各自“歷史的表述”,卻構成了自己眼下非此即彼的歷史選擇。我們必須承擔自己的選擇,遭遇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在這一點上,任何人以及任何人今後的任何表述都幫不上忙。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很久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惑我。我們為什麼對“歷史的表述”那樣關心?表述得相同又怎麼樣?表述得不同又怎麼樣?終於,在某次孤獨的旅程中,一個答案在我心裡豁然明亮:這種強求歷史統一性的焦慮,蓋出於我們對公共評價的過分注重,對他人以及後人評價的過分注重。其實,我們不是為他人以及後人的評價而活著,也沒有必要為這些評價而活著。

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自己歷史的終審者。

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我曾經是一個好孩子。翻開從小學一年級起的學生手冊,翻開一紮扎發黃變脆的優秀少年獎狀—我童年的歷史一字不差地記載著:這是一個好孩子。可是當這樣一個有著優良記錄的孩子天天經過南食店和冰棒車,她會不會產生吃的慾望,會不會趁母親不在的時候,從她的手袋裡抽出一兩張毛票呢?我不敢說這是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但恐怕實在很少有人能在扣心自審之後說自己從無此種劣跡。至少我在少年時期,就不止一次像這樣揹著母親從抽屜裡拿出雖然不多但足夠跟最好的夥伴們去冷飲店揮霍的錢,買來解饞的食物,買來大方和名聲和友誼。在學校,我是一個佩帶兩條槓的中隊長,一個在教師和同學眼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們只知道我曾經撿過一個內容豐富的錢包交給派出所的優秀事蹟,不知道我還有過與壞孩子一般無二的悖行。但是有一天,當我和關係最密切的夥伴吵翻之後,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跑到我家對我的父母揭露我,而她正是眾多與我共享竊果的受惠最多的一個。父親在送走了這個告密者之後,打了我一個耳光。

應該說這件事叫我刻骨銘心,也許正是它教會我把自己漸漸變成一個知道羞恥懂得自尊不輕易為磋來之食不義之財所動的人。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遺忘它,假如不是我的職業要求我有更多更深刻的內省,我很可能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已經成功地將它忘卻了。在更多的時候我漫不經心回首童年,我的影子仍然天真活潑在明亮的太陽裡跳躍,沒有疵點沒有殘缺,還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一個聽話的沒有任何過失記錄的好女孩。我的同學我的老師這樣評價我,有關我的歷史這樣記載我。但這並沒有用,當我用羞澀的目光注視自己的童年時,評價和記載都不會是止痛止血萬應創可貼,過失的痴痕長在那裡,不止一次被我自己的目光刮出血來。

我帶著這樣的記憶與歷史長大了,長成一個懂得對自己的現實行為負責的成年人。可是,我們能夠說,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當年母親的手袋對我們更有誘惑力的東西嗎?幾年前,我曾經又一次遭遇了這種誘惑。那時候,作為一個團體的負責人,我們幾個面對著數額不小的一筆錢,討論它的去處。瓜分進自己的口袋,實在不是不可以,甚至還有點順理成章;捐獻給社會福利事業,反倒會引起猜測,甚至還會給某些人留下混淆視聽的口實,提供整人的材料—因為在商潮洶湧金錢耀眼的特區,如果不是為了任務的攤派,不是為了獵取名聲,不是為了與什麼人或什麼部門進行曲線的利益交換,捐出一筆款子而且不記名,的確讓局外人聽來跟天方夜譚一樣難以置信難於理解。我附議贊成捐獻。果然,這次多數票確定的捐款得以實行之後,各種曲解甚至是攻擊四起。在那有意的無意的善意的惡意的人言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也許是一個匆匆銷洗黑錢的同謀之黨,也許是一個追求虛名的輕薄之徒,也許是一個工於心計老謀深算的功利之人,也許是一個為討好什麼人不惜損失銀錢的阿諛之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不過是我遵循了做人的起碼原則——信守諾言。既然我們在這個團體裡一貫倡導的是廉潔奉公光明磊落,又怎麼可以在團體解散之後暗渡陳倉欺世盜名,在高風亮節的牌坊下中飽私囊?

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出於思考的必要,我不得不提起這件曾經引得眾說紛紜的往事,同時並不想藉此改變任何人關於此事的歷史表述。我知道,即使在我的一些親密的朋友眼中,我的表述也完全可能是一種讓人半信半疑的閃爍之辭,他們未必曾經相信過我的陳述,甚至將來也未必相信。但這又有什麼關係?縱然千萬種可畏的歷史表述積累成了公論的重重高山,也絲毫不會妨礙我在回首當年的時候,獲得一種無愧我心的自信和寧靜。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又一種回憶,它們常常令我們自己感動,讓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地委屈或者義憤。我們其中的一些人,一旦遭遇到紛爭,為了搶佔政治上的優勢,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揭發對方的“紅衛兵”一類出身問題,完全忘記了自己也白紙黑字地寫過舉報信或者效忠性的“階級鬥爭”文學,在當年的日子裡一點也不缺少凶狠和專橫,甚至比紅衛兵還風光得多;一旦準備向現實利益伸出長長的手臂,最現成的方法就是傾訴和渲染自己在文革中的血淚史,擺出一副人人欠了他三百吊的姿態,完全忘記了自己當時也曾靠不義或者怯懦,換來過相對得勢,相對安逸,相對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好光景……而這些當年複雜格局中的細微差別,錯和更錯之間的差別,慘和更慘之間的差別,恥辱和更恥辱之間的差別,只為當事人寸心所知,後人和外人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比方說那些對中國故事一聽就可以聽傻的外國記者。那麼,誰不願意把這十年攪成一潭渾水然後一拍胸脯讓自己冒充受難最深重的耶穌呢?

如果在十年之後,誰都只會指責別人,誰都只會在歷史責任面前把肩膀閃開去,那麼除去那幾個漸漸抽象成符號的惡棍之外,關於十億人的沉重歷史就成了沒有肇事者的事故,沒有角色的戲劇,沒有音符的旋律,最終是精神上的無。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苦難和流血,終將失去任何重量。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我們在指責日本政客否認二戰時期侵華罪行的謊言時,在指責德國新納粹拒絕承認奧斯維辛集中營真實性的劣跡時,在指責法英美等西方強國從不在他們的歷史教材裡提起“火燒圓明園”一類的殖民歷史的虛偽時(雖然這些二戰的勝利者和人道主義者們對日本和德國某些勢力的自我粉飾同樣不滿),會不會感到底氣不足——我們憑藉什麼指責他人謀殺了歷史?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於是有了一種說法,沒有歷史只有對歷史的表述。

我曾經十分贊同這一句話。

照這個說法,不僅只是個體的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都在用敘述構造著歷史。歷史的書寫可以為勝者炫耀戰績,可以為弱者推卸責任,可以為過失者文過飾非,它簡直成了人類忠實的攻守同盟者,成了用盲點來編織輝煌的魔術大師。但是當我站在南京大屠殺的如山白骨面前,我好像突然懂得了:對某一種歷史表述的選擇,本身就是歷史,是人們內心中無可迴避也永遠不可更改不可折算不可通約的歷史。

對於個體的人來說,這種歷史只屬於個人,只屬於你現在的瞬間。如果你有勇氣面對這個自己的瞬間,你就沒有任何“歷史的表述”可供逃遁和隱匿。

我想起了兩年前,一部反映當年雲南邊疆知青生活的小說出版之後,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其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反應是,小說對知青生活過多的苦難描寫和怨恨傾訴,反而引起了一些當年在那裡生活過的老知青的強烈不滿。他們說我們並非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伴隨我們的也不只是度日如年的單調,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痛苦,以及瘟疫和死亡,我們有友誼有愛情有歌聲和歡笑,還有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收穫的喜悅。

關於這部小說的討論似乎並沒有結果,但它提醒了人們:時間並不僅僅只是把過往的一切統統淡化,相反它還在把這其中的某些部分悄悄強化著,而且由於記憶者的心智各異,它強化與淡化的部位也大相徑庭。同樣是來自艱難困苦的記憶,於自強之人,被強化的可能是戰勝艱苦之後的快感,於自憐之人,被強化的則可能是不堪回首的傷感。同樣的道理,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怨恨,可能使狹隘之人一心尋機報復,欲將對手置於死地;可能使寬厚之人更多地自我警策,自我完善,把他人惡的挑釁當成自己向善的動力。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愛情,可能使人在最初的慾望燃燒後只留下枯索無味的漠然;也可能使人將難以忘情的美昇華為更平常更深沉也更綿綿不盡以至與生命等長的關切,演化為大象無形的默契和大音稀聲的呼喚與應答。

我們又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寓言:兩個人都喝去了半杯水,一個說:我已經喝去了半杯,另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沒有喝。在這裡,這則舊寓言有了另外一種引申義:人們因著不同的心智回顧往事—哪怕是片刻之前的半杯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解釋這次關於知青小說的爭論了。爭論當年的生活到底怎麼樣,似乎已經沒有意義,而探討一下當事人產生不同記憶的現實成因,這些不同的記憶又會對知青們將來的歲月產生何等影響,倒是意味深長。事實上,同屬於在那一場空前規模的移民運動中,在油燈下度過了諸多無望夜晚的人們,對知青生活不可能有等質和等量的記憶。一些人已經在紅土地和黃土地上把青春與惡夢一同埋葬,隻身出逃,心甘情願淹沒在都市的茫茫人海和汽車喇叭與搖滾樂交織的噪音裡,而另一些人則在繼續他們的人生長旅時,把那遠方的村落當成脊樑骨後面多出的幾分承託與依靠,當成抵禦末世浮躁症的精神營壘。他們之間長長裂縫的起點,與其說在於事實,不如說在於對待事實的態度;與其說在於過去,不如說在於他們更重要的現在和未來。

我們選擇了各自“歷史的表述”,卻構成了自己眼下非此即彼的歷史選擇。我們必須承擔自己的選擇,遭遇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在這一點上,任何人以及任何人今後的任何表述都幫不上忙。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很久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惑我。我們為什麼對“歷史的表述”那樣關心?表述得相同又怎麼樣?表述得不同又怎麼樣?終於,在某次孤獨的旅程中,一個答案在我心裡豁然明亮:這種強求歷史統一性的焦慮,蓋出於我們對公共評價的過分注重,對他人以及後人評價的過分注重。其實,我們不是為他人以及後人的評價而活著,也沒有必要為這些評價而活著。

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自己歷史的終審者。

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我曾經是一個好孩子。翻開從小學一年級起的學生手冊,翻開一紮扎發黃變脆的優秀少年獎狀—我童年的歷史一字不差地記載著:這是一個好孩子。可是當這樣一個有著優良記錄的孩子天天經過南食店和冰棒車,她會不會產生吃的慾望,會不會趁母親不在的時候,從她的手袋裡抽出一兩張毛票呢?我不敢說這是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但恐怕實在很少有人能在扣心自審之後說自己從無此種劣跡。至少我在少年時期,就不止一次像這樣揹著母親從抽屜裡拿出雖然不多但足夠跟最好的夥伴們去冷飲店揮霍的錢,買來解饞的食物,買來大方和名聲和友誼。在學校,我是一個佩帶兩條槓的中隊長,一個在教師和同學眼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們只知道我曾經撿過一個內容豐富的錢包交給派出所的優秀事蹟,不知道我還有過與壞孩子一般無二的悖行。但是有一天,當我和關係最密切的夥伴吵翻之後,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跑到我家對我的父母揭露我,而她正是眾多與我共享竊果的受惠最多的一個。父親在送走了這個告密者之後,打了我一個耳光。

應該說這件事叫我刻骨銘心,也許正是它教會我把自己漸漸變成一個知道羞恥懂得自尊不輕易為磋來之食不義之財所動的人。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遺忘它,假如不是我的職業要求我有更多更深刻的內省,我很可能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已經成功地將它忘卻了。在更多的時候我漫不經心回首童年,我的影子仍然天真活潑在明亮的太陽裡跳躍,沒有疵點沒有殘缺,還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一個聽話的沒有任何過失記錄的好女孩。我的同學我的老師這樣評價我,有關我的歷史這樣記載我。但這並沒有用,當我用羞澀的目光注視自己的童年時,評價和記載都不會是止痛止血萬應創可貼,過失的痴痕長在那裡,不止一次被我自己的目光刮出血來。

我帶著這樣的記憶與歷史長大了,長成一個懂得對自己的現實行為負責的成年人。可是,我們能夠說,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當年母親的手袋對我們更有誘惑力的東西嗎?幾年前,我曾經又一次遭遇了這種誘惑。那時候,作為一個團體的負責人,我們幾個面對著數額不小的一筆錢,討論它的去處。瓜分進自己的口袋,實在不是不可以,甚至還有點順理成章;捐獻給社會福利事業,反倒會引起猜測,甚至還會給某些人留下混淆視聽的口實,提供整人的材料—因為在商潮洶湧金錢耀眼的特區,如果不是為了任務的攤派,不是為了獵取名聲,不是為了與什麼人或什麼部門進行曲線的利益交換,捐出一筆款子而且不記名,的確讓局外人聽來跟天方夜譚一樣難以置信難於理解。我附議贊成捐獻。果然,這次多數票確定的捐款得以實行之後,各種曲解甚至是攻擊四起。在那有意的無意的善意的惡意的人言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也許是一個匆匆銷洗黑錢的同謀之黨,也許是一個追求虛名的輕薄之徒,也許是一個工於心計老謀深算的功利之人,也許是一個為討好什麼人不惜損失銀錢的阿諛之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不過是我遵循了做人的起碼原則——信守諾言。既然我們在這個團體裡一貫倡導的是廉潔奉公光明磊落,又怎麼可以在團體解散之後暗渡陳倉欺世盜名,在高風亮節的牌坊下中飽私囊?

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出於思考的必要,我不得不提起這件曾經引得眾說紛紜的往事,同時並不想藉此改變任何人關於此事的歷史表述。我知道,即使在我的一些親密的朋友眼中,我的表述也完全可能是一種讓人半信半疑的閃爍之辭,他們未必曾經相信過我的陳述,甚至將來也未必相信。但這又有什麼關係?縱然千萬種可畏的歷史表述積累成了公論的重重高山,也絲毫不會妨礙我在回首當年的時候,獲得一種無愧我心的自信和寧靜。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我們在歲月中行走,今天是一座恆久的界碑,分割過去與未來。

在今天的身後,我們栽種下端正或者歪斜的腳印已經沿來路長成一帶茂密的森林。林中掛滿枯榮興衰世事,掛滿悲歡離合情懷,掛滿我們自己高貴或者卑瑣的肖像,把過去充盈成伸手可觸的實體。然在今天的前方,我們預定而未知的道路正在悄悄延伸,通往只能憑著冥想達到的疆土。我們聽說過那裡有升也不升落也不落的日頭,有孟婆店門庭若市的茶樓。也許訣別我們而去的親人,正在迢遠的去路上蹣跚不前,等待與後繼者最後團聚的機會。未來在雲遮霧障的傳說中時隱時現,給我們以無盡的虛構與幻想,又在虛構與幻想中空靈成無。

所以我們說,歲月是充沛的實體又是空靈的虛無,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既是實在的又是虛幻的,我們只能在今天,在此時感受它依附於它。當它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不能重新找回;同樣,當它懸掛在我們前方,我們也不能預支。

分分秒秒,歲月與我們同在,恰似透明的空氣親切地包圍著我們。我們毫不吝惜地揮灑著時光,不過憑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覺。太陽每天格盡職守,東昇西落,把它永恆的光照佈滿人寰土地。季節跟太陽一樣守時守信,伺候著花開花謝草長草衰雨來風去霜降雪飄,從來不爽約。山巒千載聳立,江河萬古流淌,我們習慣了這一切。

夜來了,我們拖著疲憊的軀體躺倒,自然而然想到了明天,同時並不期待明天有奇蹟發生。歲月一氣呵成,沒有停頓,沒有間隙,只有當新年鐘聲又一次迢遙而悠長地響起,心中才像陡然失落了什麼,惆悵倍至。可這鐘聲只不過是一個頓號,連喘息的功夫都沒有,最後一天須臾間就變成了第一天。我們互祝新年好運之際,歲月重新貶值,變得讓我們無動於衷,新年伊始,我們又成了時間的富有者。歲月是一個莫比烏斯圈,微觀則有始,宏觀則無終,人類正如同這個圈中的螞蟻,一代一代接力,也永遠爬不到它的背面。

"

天有際,思無涯。

投稿郵箱:tianyazazhi@126.com

本文原刊《天涯》1996年第5期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之約

蔣子丹

想到歲月的時候,就有一片蒼茫降落,如同下午四五點鐘在大山裡走路,太陽突然間被山林吞沒,叫你頃刻走入驀色。當歲月的蒼茫籠罩你的思維,也就籠罩了天地人寰。歲月很大。

歲月之大是一個無限。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碎片旋轉膨脹,成為紅移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在飛速分離,繼續膨脹,繼續冷卻,直到在黑洞裡坍縮,在大擠壓的奇點結束宇宙。敬愛的科學家為我們描繪的宇宙圖形,是我們根本無法設想的景象。但是我們可以在清朗無月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想象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銀河系外銀河系裡億萬顆不知名的星星,正在歲月中遠離我們而去。星空之下,我們學會了一個量詞叫光年。

當我們用光年丈量歲月,自己就小成了一粒塵埃。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很小。記不得是晴天還是雨天的早晨,你在梳理頭髮的時候發現鬢角有一絲捲曲的銀白。好多年前你就聽人說過,鬢角的白髮才是真正的白髮。

在這個早晨,下雨或者晴朗的早晨,你伸手摘下鬢角新生的銀白,分明看見了歲月,它長不盈寸徑只分毫。可你驀然憶起的,是當年校辦農場採摘下一片新茶時的心情。

你們在農場裡度過了整個寒冷的冬季,每天挑著大擔豬糞去給茶樹上肥。茶樹撐著佈滿塵土與蛛網的老葉子,在湘北凜冽的風中一天天無動於衷地看你勞作。你不止一次對著滿山如仿真盆栽般毫無生氣的老茶樹發愣,難道它們還有長出新芽的一天?然而就在你的心情漸漸變得與老茶樹一樣無動於衷的時候,一夜春雨就將整山整壠的新茶葉催將出來。第二天你們出工的時候,欣喜的驚叫正像夜來新綠落滿茶樹的枝杈。你在也如新茶似淳清潔淨的心境裡開始採摘新茶,斷不曾想到這每一手對口的嫩芽都是歲月。

在這個早晨,你看見白髮季節向你透露了它即將來臨的消息,心中難免長出一絲悽惶。年少的女孩久已盼望的新茶,一經季節來臨就採不盡摘不完,從春到夏。那麼這鬢角的白色呢,採得盡摘得完嗎?還是在採摘新茶的年紀,你就用工整的筆跡抄錄過著名的詩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你無法解釋如何在幼小的年齡就偏愛這樣悲涼的句子,卻能夠在重新吟誦之際暗中釋然,偉丈夫李白尚可對鏡悲歌白髮,況一個曾為春茶的新葉發出驚喜呼聲的女兒?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似乎就在同一個早晨,你接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電話,得知年近八旬的母親生病的消息。如同當年母親尋著你的哭聲而來,你即日起飛,應著母親的召喚奔向她的病床。果然母親見到你時,顯出一種兀然而至的踏實,一種找到了依靠的安寧。那個表情,讓你重溫的另一番情景,是小時候母親深夜未歸,你在屋前臺階上小聲抽泣等待她,一俟路燈下出現她的身影,你便不顧一切撲上前去。你找到了依靠,就像現在你年邁的母親在她生病的當兒找到了你。

你的母親對你說,她願意跟你一塊回到你的居住地去。這其實是你調遷外地的幾年間一再向她提出,也一再被她否決的建議。你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了隱身在母親的皺紋與蒼髮中,忍不住露出獰笑的歲月。它終於讓一個從來好強與獨立的老人喪失了自立的信心。歲月如願以償,它不能不笑。你被這猙獰的歲月授予了責任,帶著責任和母親你踏上歸程。在飛機上你為母親系好安全帶,當氣流帶來震盪之際,你按捺住自己內心的不安對母親說,一切正常不要緊。

不要緊不要緊,在三十多年前一個雨的晚上,你和母親坐著黃包車在漢口的街道上,她這樣對你說。因為火車晚點,你們錯過了接站的父親,而你們說出的地址又讓一個個黃包車伕搖頭。所以你們長久地在雨裡在街上尋找,你一邊往母親懷裡鑽一邊嚷著要回北京。母親抱緊你說不要緊,找到爸爸就好了。你以你四歲的判斷力相信了母親,在她溫暖的臂彎中迷迷瞪瞪睡過去。等你醒來的時候,你看見了父親長著鬍鬚的臉,從此你學會了信賴母親。她從沒有失信於你,當你和你的哥哥姐姐們生病,當你的家被抄了一個底朝天,當父親突然去世你曾經殷實的家乍貧如洗,你都把目光投向母親,都能在母親樸實而堅定的眼睛裡找到希望。如此你們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直走到你肩負起某種責任對母親說不要緊不要緊。你這麼說著,也就體驗到了過往那些有雨和無雨的夜晚,母親對你一次次說出不要緊這個詞組,她肩頭無形但又重如磐石的責任。

現在輪到你了。你以並不太有力量的臂膀支撐著母親病弱的身體,一寸寸向前蹣跚,拿小勺舀起稠稠的米粥喂進她牙齒稀疏的嘴,用洗髮液在她枯白的髮梢揉起泡沫,把溫熱的水流澆在她身上,看水在她彎曲的脊背淌出片片潰跡。你和母親在泡沫和水流裡錯位,你成為往昔的母親,母親成為往昔的你。歲月默默無語地改變了你們,沒有人不臣服於它柔軟的暴力,你們也不能例外。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歲月改變了我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時辰,我們明白過來。

可是我們彷彿並不歡迎改變,我們都希望孩子們永不長大自己永遠年輕。我們開始愈來愈喜歡回憶。在獨坐燈下的夜晚,我們百玩不厭的遊戲,是把記憶的萬年曆一遍又一遍翻得嘩嘩直響。在記憶裡我們年輕快活,又能吃又能睡健康如奔跑的羚羊。我們又愛哭又愛笑為真愛之吻激動不已,我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知道畏怯。幻想是我們須臾片刻不離的夥伴,共同的幻想足以讓我們輕易把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引為刎頸之交,激情地慨嘆相見恨晚。憑著幻想的鼓動,我們一次次向輝煌的目標衝刺,於是我們自信我們莽撞,不甘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只管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人類最卓越的楷模,用他們的背影標記生命的上限。

可是我們仍然被改變了。

我們變了,步履不再如往日輕盈,常常肩酸背痛稍稍過勞就累得不行。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市場上流連,甚至想不出有哪樣食品能真正引起食慾,有哪件東西真正叫人愛不釋手。我們像看破紅塵的隱士,無大喜無大怒,有的只是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憂思。我們喪失了好奇心也就喪失了驚喜,聲稱一切全在我們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我們為曾經在戀愛中表現的痴情汗顏,認為那些事蹟的發掘有損於我們端莊的成熟,以至於守口如瓶直到對自己都諱莫如深的程度。我們變得老於世故,深諳交際技巧,不再欣賞心直口快古道熱腸。我們害怕陷阱害怕無賴,在並不危急的時刻也可能閃爍其辭敷衍塞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疏遠了幻想,年輕時代的種種設計多半已經褪色,成為永無機會施工也無收藏價值的舊圖紙被我們隨手拋棄。我們一步步用回憶取代了幻想。作為回憶的富有者,不同的回憶阻礙著我們,使我們再難跟什麼人一拍即合心息相通。我們交結新朋友的願望越來越清淡,一味審慎地迴避陌生人哪怕是誠懇相邀的目光。可是在對新朋友愈加挑剔的另一面,是對老朋友日甚一日的寬宵,因為我們懂得通過經年累月的甄別,留存下來的朋友恰如從童年時代精心保存下來的舊郵票一樣珍貴,撕一張就少一張,永無機會再版。我們用反反覆覆的篩選虐待青春期的偶像,眼看它們一個個坍塌,或者定格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裡。就這樣·我們在歲月的引誘下,一天天走進了記憶的牢籠。

我們的確是變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而每個人真正進入中年的標記,似乎並不在於年齡,卻在於他(她)是否已經用回憶取代了幻想。

世界在我們的記憶中四分五裂。對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幾乎從來不會有共同的確定不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機會,我看到幾本死囚留下的日記。它們多半起於死刑宣判之後,止於死刑執行之前。那些筆記本斑斑駁駁寫滿蠅頭小字,字跡或者工整或者零亂,內容卻出人預料地一致,除了恐懼和悔恨,千篇一律是對母親父親手足和愛人的懷戀,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時光的追憶。生活在這些殺人見血甚至狠毒凶殘的人臨終的目光裡,迸發出驚人的美麗。你完全找不到罪孽,找不到陰暗,找不到他們向惡的進程,即使涉及到犯罪經過,也都是三言兩語淡寫輕描,帶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偶然性。好像他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突然間掉進了一個黑洞,淬不及防就從乖孩子變成了流氓強盜,所有循序漸進的墮落過程都被遺忘被省略了。

我並不懷疑這些日記裡包含著真實的成份。但我們可以完全相信這些日記嗎?我們是否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把它們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劃入文過飾非的偽言?如果這些用斑駁小字寫成的日記,出自另一些人之手——出自因為小小口角就被打斷雙腿的老漢,出自被強姦被毀容被葬送了終生幸福的姑娘,出自委曲求全付出了鉅額贖金卻只領回了兒子殘缺不全屍體的父親—它所記錄的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受害者們,如果他們有一雙眼睛可以跟隨這些罪犯的一生,他們會如何回憶這些罪犯的面孔?會怎樣看待他們的歡笑和悲泣,凶殘和恐懼?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請原諒我這麼無情地揭露了記憶的虛妄性,實際上這種揭露在我也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自己記憶欺騙的盲點,而且我們是那樣熱愛這些盲點,那樣煞費苦心甚至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種欺騙,我們就像一些自己變戲法給自己看的藝人,一邊遮掩著一邊對自己說,噓,看破者請勿說破。我們一天天一年年反覆玩著這些自欺欺人的把戲,漸漸發現歲月是障眼法最好的道具。豈止如此。當我們發現了記憶所擁有的特殊功效時,我們是何等高興,經歷中一切不光彩不體面不愉快的事件,都可以被記憶一件件淡去,好比用褪色靈塗去了一行行錯字。接著我們開始在這些空白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一些莫須有的內容。如同一個潛入檔案室非法塗改自己檔案的人那樣心虛,這些被加工過的片斷一度讓我們自己也覺得陌生。然後歲月幫助了我們,年深日久我們將這些偽造的段落一遍遍重複,漸漸說得滾瓜溜圓爛熟於心,我們居然忘卻了事實本來的面目,將被篡改過的經歷命名為歷史。

不光是犯罪者,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無法逃脫對記憶的審視和製作。而且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發現,當我們在記憶中審視自己的時候,記憶總是給予我們一個修正過的成像。

1976年秋天,哀樂未盡之時,一場歷時十年的劫難終於落幕。隨著舉國上下對這場劫難給予的公開的否定和譴責,我們中間的大部分人一點也不費事就跟著潮流學會了批判文革,批判極“左”,批判造反派和紅衛兵,批判對十年劫難負有重大責任的某些歷史人物……這當然沒有錯。問題在於,在一場幾乎人人都亮著傷疤抹著鼻涕,人人都充滿著正義感並且都能說出幾句深刻格言的批判中,很少有人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很少有人在指責他人之餘,也來談談自己,談談自己在受傷害的前後,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為了表白自己保全自己甚至為了用投靠換取發達,作為兒子,你是否曾經聲明與落難的父親脫離關係?作為妻子,你是否曾經把剛從批鬥現場歸來的丈夫拒之門外?作為弟子,你是否用揭發材料報答過你的恩師?作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事和鄰居,你是否也違心或自願地參與過傷害其他無辜的舉報與聲討?時過境遷,人們日漸積累了一萬條可以自我原諒的理由。比如說用政治上的無知,用被逼迫的無奈,用處境的險惡,或者用求得一間住房或一個飯碗的人之常理和常情,來原諒自己對惡行的參與和沉默。然而不幸的是,諱莫如深和假話連篇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原諒的理想借口。一個人若是失去了誠實,那就不僅僅失去了懺悔的勇氣,也失去了原諒自己的前提。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於培育出了一種又一種回憶,它們常常令我們自己感動,讓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地委屈或者義憤。我們其中的一些人,一旦遭遇到紛爭,為了搶佔政治上的優勢,最方便的手段就是揭發對方的“紅衛兵”一類出身問題,完全忘記了自己也白紙黑字地寫過舉報信或者效忠性的“階級鬥爭”文學,在當年的日子裡一點也不缺少凶狠和專橫,甚至比紅衛兵還風光得多;一旦準備向現實利益伸出長長的手臂,最現成的方法就是傾訴和渲染自己在文革中的血淚史,擺出一副人人欠了他三百吊的姿態,完全忘記了自己當時也曾靠不義或者怯懦,換來過相對得勢,相對安逸,相對左右逢源進退自如的好光景……而這些當年複雜格局中的細微差別,錯和更錯之間的差別,慘和更慘之間的差別,恥辱和更恥辱之間的差別,只為當事人寸心所知,後人和外人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比方說那些對中國故事一聽就可以聽傻的外國記者。那麼,誰不願意把這十年攪成一潭渾水然後一拍胸脯讓自己冒充受難最深重的耶穌呢?

如果在十年之後,誰都只會指責別人,誰都只會在歷史責任面前把肩膀閃開去,那麼除去那幾個漸漸抽象成符號的惡棍之外,關於十億人的沉重歷史就成了沒有肇事者的事故,沒有角色的戲劇,沒有音符的旋律,最終是精神上的無。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苦難和流血,終將失去任何重量。

如果事情只能如此,我們在指責日本政客否認二戰時期侵華罪行的謊言時,在指責德國新納粹拒絕承認奧斯維辛集中營真實性的劣跡時,在指責法英美等西方強國從不在他們的歷史教材裡提起“火燒圓明園”一類的殖民歷史的虛偽時(雖然這些二戰的勝利者和人道主義者們對日本和德國某些勢力的自我粉飾同樣不滿),會不會感到底氣不足——我們憑藉什麼指責他人謀殺了歷史?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於是有了一種說法,沒有歷史只有對歷史的表述。

我曾經十分贊同這一句話。

照這個說法,不僅只是個體的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都在用敘述構造著歷史。歷史的書寫可以為勝者炫耀戰績,可以為弱者推卸責任,可以為過失者文過飾非,它簡直成了人類忠實的攻守同盟者,成了用盲點來編織輝煌的魔術大師。但是當我站在南京大屠殺的如山白骨面前,我好像突然懂得了:對某一種歷史表述的選擇,本身就是歷史,是人們內心中無可迴避也永遠不可更改不可折算不可通約的歷史。

對於個體的人來說,這種歷史只屬於個人,只屬於你現在的瞬間。如果你有勇氣面對這個自己的瞬間,你就沒有任何“歷史的表述”可供逃遁和隱匿。

我想起了兩年前,一部反映當年雲南邊疆知青生活的小說出版之後,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其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反應是,小說對知青生活過多的苦難描寫和怨恨傾訴,反而引起了一些當年在那裡生活過的老知青的強烈不滿。他們說我們並非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伴隨我們的也不只是度日如年的單調,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痛苦,以及瘟疫和死亡,我們有友誼有愛情有歌聲和歡笑,還有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收穫的喜悅。

關於這部小說的討論似乎並沒有結果,但它提醒了人們:時間並不僅僅只是把過往的一切統統淡化,相反它還在把這其中的某些部分悄悄強化著,而且由於記憶者的心智各異,它強化與淡化的部位也大相徑庭。同樣是來自艱難困苦的記憶,於自強之人,被強化的可能是戰勝艱苦之後的快感,於自憐之人,被強化的則可能是不堪回首的傷感。同樣的道理,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怨恨,可能使狹隘之人一心尋機報復,欲將對手置於死地;可能使寬厚之人更多地自我警策,自我完善,把他人惡的挑釁當成自己向善的動力。一段存積在記憶中的愛情,可能使人在最初的慾望燃燒後只留下枯索無味的漠然;也可能使人將難以忘情的美昇華為更平常更深沉也更綿綿不盡以至與生命等長的關切,演化為大象無形的默契和大音稀聲的呼喚與應答。

我們又想起了那個著名的寓言:兩個人都喝去了半杯水,一個說:我已經喝去了半杯,另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沒有喝。在這裡,這則舊寓言有了另外一種引申義:人們因著不同的心智回顧往事—哪怕是片刻之前的半杯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解釋這次關於知青小說的爭論了。爭論當年的生活到底怎麼樣,似乎已經沒有意義,而探討一下當事人產生不同記憶的現實成因,這些不同的記憶又會對知青們將來的歲月產生何等影響,倒是意味深長。事實上,同屬於在那一場空前規模的移民運動中,在油燈下度過了諸多無望夜晚的人們,對知青生活不可能有等質和等量的記憶。一些人已經在紅土地和黃土地上把青春與惡夢一同埋葬,隻身出逃,心甘情願淹沒在都市的茫茫人海和汽車喇叭與搖滾樂交織的噪音裡,而另一些人則在繼續他們的人生長旅時,把那遠方的村落當成脊樑骨後面多出的幾分承託與依靠,當成抵禦末世浮躁症的精神營壘。他們之間長長裂縫的起點,與其說在於事實,不如說在於對待事實的態度;與其說在於過去,不如說在於他們更重要的現在和未來。

我們選擇了各自“歷史的表述”,卻構成了自己眼下非此即彼的歷史選擇。我們必須承擔自己的選擇,遭遇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在這一點上,任何人以及任何人今後的任何表述都幫不上忙。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很久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惑我。我們為什麼對“歷史的表述”那樣關心?表述得相同又怎麼樣?表述得不同又怎麼樣?終於,在某次孤獨的旅程中,一個答案在我心裡豁然明亮:這種強求歷史統一性的焦慮,蓋出於我們對公共評價的過分注重,對他人以及後人評價的過分注重。其實,我們不是為他人以及後人的評價而活著,也沒有必要為這些評價而活著。

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自己歷史的終審者。

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我曾經是一個好孩子。翻開從小學一年級起的學生手冊,翻開一紮扎發黃變脆的優秀少年獎狀—我童年的歷史一字不差地記載著:這是一個好孩子。可是當這樣一個有著優良記錄的孩子天天經過南食店和冰棒車,她會不會產生吃的慾望,會不會趁母親不在的時候,從她的手袋裡抽出一兩張毛票呢?我不敢說這是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但恐怕實在很少有人能在扣心自審之後說自己從無此種劣跡。至少我在少年時期,就不止一次像這樣揹著母親從抽屜裡拿出雖然不多但足夠跟最好的夥伴們去冷飲店揮霍的錢,買來解饞的食物,買來大方和名聲和友誼。在學校,我是一個佩帶兩條槓的中隊長,一個在教師和同學眼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們只知道我曾經撿過一個內容豐富的錢包交給派出所的優秀事蹟,不知道我還有過與壞孩子一般無二的悖行。但是有一天,當我和關係最密切的夥伴吵翻之後,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跑到我家對我的父母揭露我,而她正是眾多與我共享竊果的受惠最多的一個。父親在送走了這個告密者之後,打了我一個耳光。

應該說這件事叫我刻骨銘心,也許正是它教會我把自己漸漸變成一個知道羞恥懂得自尊不輕易為磋來之食不義之財所動的人。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遺忘它,假如不是我的職業要求我有更多更深刻的內省,我很可能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已經成功地將它忘卻了。在更多的時候我漫不經心回首童年,我的影子仍然天真活潑在明亮的太陽裡跳躍,沒有疵點沒有殘缺,還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一個聽話的沒有任何過失記錄的好女孩。我的同學我的老師這樣評價我,有關我的歷史這樣記載我。但這並沒有用,當我用羞澀的目光注視自己的童年時,評價和記載都不會是止痛止血萬應創可貼,過失的痴痕長在那裡,不止一次被我自己的目光刮出血來。

我帶著這樣的記憶與歷史長大了,長成一個懂得對自己的現實行為負責的成年人。可是,我們能夠說,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當年母親的手袋對我們更有誘惑力的東西嗎?幾年前,我曾經又一次遭遇了這種誘惑。那時候,作為一個團體的負責人,我們幾個面對著數額不小的一筆錢,討論它的去處。瓜分進自己的口袋,實在不是不可以,甚至還有點順理成章;捐獻給社會福利事業,反倒會引起猜測,甚至還會給某些人留下混淆視聽的口實,提供整人的材料—因為在商潮洶湧金錢耀眼的特區,如果不是為了任務的攤派,不是為了獵取名聲,不是為了與什麼人或什麼部門進行曲線的利益交換,捐出一筆款子而且不記名,的確讓局外人聽來跟天方夜譚一樣難以置信難於理解。我附議贊成捐獻。果然,這次多數票確定的捐款得以實行之後,各種曲解甚至是攻擊四起。在那有意的無意的善意的惡意的人言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也許是一個匆匆銷洗黑錢的同謀之黨,也許是一個追求虛名的輕薄之徒,也許是一個工於心計老謀深算的功利之人,也許是一個為討好什麼人不惜損失銀錢的阿諛之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不過是我遵循了做人的起碼原則——信守諾言。既然我們在這個團體裡一貫倡導的是廉潔奉公光明磊落,又怎麼可以在團體解散之後暗渡陳倉欺世盜名,在高風亮節的牌坊下中飽私囊?

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出於思考的必要,我不得不提起這件曾經引得眾說紛紜的往事,同時並不想藉此改變任何人關於此事的歷史表述。我知道,即使在我的一些親密的朋友眼中,我的表述也完全可能是一種讓人半信半疑的閃爍之辭,他們未必曾經相信過我的陳述,甚至將來也未必相信。但這又有什麼關係?縱然千萬種可畏的歷史表述積累成了公論的重重高山,也絲毫不會妨礙我在回首當年的時候,獲得一種無愧我心的自信和寧靜。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我們在歲月中行走,今天是一座恆久的界碑,分割過去與未來。

在今天的身後,我們栽種下端正或者歪斜的腳印已經沿來路長成一帶茂密的森林。林中掛滿枯榮興衰世事,掛滿悲歡離合情懷,掛滿我們自己高貴或者卑瑣的肖像,把過去充盈成伸手可觸的實體。然在今天的前方,我們預定而未知的道路正在悄悄延伸,通往只能憑著冥想達到的疆土。我們聽說過那裡有升也不升落也不落的日頭,有孟婆店門庭若市的茶樓。也許訣別我們而去的親人,正在迢遠的去路上蹣跚不前,等待與後繼者最後團聚的機會。未來在雲遮霧障的傳說中時隱時現,給我們以無盡的虛構與幻想,又在虛構與幻想中空靈成無。

所以我們說,歲月是充沛的實體又是空靈的虛無,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既是實在的又是虛幻的,我們只能在今天,在此時感受它依附於它。當它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不能重新找回;同樣,當它懸掛在我們前方,我們也不能預支。

分分秒秒,歲月與我們同在,恰似透明的空氣親切地包圍著我們。我們毫不吝惜地揮灑著時光,不過憑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覺。太陽每天格盡職守,東昇西落,把它永恆的光照佈滿人寰土地。季節跟太陽一樣守時守信,伺候著花開花謝草長草衰雨來風去霜降雪飄,從來不爽約。山巒千載聳立,江河萬古流淌,我們習慣了這一切。

夜來了,我們拖著疲憊的軀體躺倒,自然而然想到了明天,同時並不期待明天有奇蹟發生。歲月一氣呵成,沒有停頓,沒有間隙,只有當新年鐘聲又一次迢遙而悠長地響起,心中才像陡然失落了什麼,惆悵倍至。可這鐘聲只不過是一個頓號,連喘息的功夫都沒有,最後一天須臾間就變成了第一天。我們互祝新年好運之際,歲月重新貶值,變得讓我們無動於衷,新年伊始,我們又成了時間的富有者。歲月是一個莫比烏斯圈,微觀則有始,宏觀則無終,人類正如同這個圈中的螞蟻,一代一代接力,也永遠爬不到它的背面。

蔣子丹:歲月之約|天涯·頭條

年逾八旬的母親將她癱瘓的身子陷在沙發裡,以異常清晰的聲音,又向我講述起六十多年前的某個下午。在那個永遠的明亮午後,有一個用紅色頭繩扎著兩條烏黑髮辮的十六歲女孩,站在黃瓜秧架碧綠的葉子後邊,驚喜地窺視著她未來的夫君。那天下午,大舅帶著你爸爸來了,他很高很清瘦穿著一件灰布長袍子,這是鄉下鄰里少見的打扮。他看見在黃瓜架子後邊躲躲藏藏的我,很注意地瞧了我一眼,我知道我被他看中了。三天以後,我嫁給了他,又過了五夭,也許是六天,我跟他去了南京。這一去,就是一輩子。母親說著,費力地用她有些僵直的手指,將六十多年的朝雲暮雨抿進了籠盆之人枯疏的髮際。一恍忽,我就按照母親的指點走進了那個已經古老的下午,走進了那一架碧綠的黃瓜秧子中間,那兒有與生命同在的歲月,也有永遠只屬於生命本身的回望。

寫於1995.1

改於1996.1

蔣子丹,作家,現居海口。主要著作有《左手》、《一個人的時候》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