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0~6歲有多重要?和心理學家一起拆解人生前六年找答案'

"

我媽最近催我生娃,經常唸叨:“孩子小,不用管,喂點奶,換個尿布就行,沒你想的那麼複雜。”是不是有一些人和我媽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只要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就足夠了。其實不然,孩子的早期撫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早期撫育到底有多重要?《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告訴我們,這本書詳細拆解了我們人生的前六年,並將這六年分成三個階段,為我們展示了早期撫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乎孩子到底成長為怎樣的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的作者是英國的奧利弗·詹姆斯。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

"

我媽最近催我生娃,經常唸叨:“孩子小,不用管,喂點奶,換個尿布就行,沒你想的那麼複雜。”是不是有一些人和我媽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只要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就足夠了。其實不然,孩子的早期撫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早期撫育到底有多重要?《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告訴我們,這本書詳細拆解了我們人生的前六年,並將這六年分成三個階段,為我們展示了早期撫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乎孩子到底成長為怎樣的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的作者是英國的奧利弗·詹姆斯。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

孩子的0~6歲有多重要?和心理學家一起拆解人生前六年找答案


一、0~6個月形成自體感與自我界限

嬰兒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內,最早體驗的感覺包括飢飽感、冷熱感、恐懼感和安全感。在這個時期,如果照顧者讓嬰兒的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就可以積累關於身體感覺的記憶庫,這是自體感和自我界限的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如果照顧者的共情能力很強,那麼孩子就會更加健康的成長。因為共情能力強的照顧者會根據嬰兒的需求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嬰兒需求。如果照顧者不懂共情,孩子想看別處時,照顧者非要孩子看自己;孩子要睡覺,照顧者非要孩子繼續玩,孩子餓了不給餵奶,孩子不餓卻還要孩子吃奶等等行為都是不考慮嬰兒需求,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去做。這樣做相當於劫持了嬰兒體驗自身需求的能力,就會讓嬰兒形成一個“虛假自體”,感覺自己無價值或者無能力。在這幾個月,母親與嬰兒的無數次互動,以數不清的方式影響嬰兒的成長。其結果是,嬰兒逐漸失去快樂的能力,並且通過兩種主要方式進行補償。

第一種就是變得狂躁,第二種就是自我壓抑、消極絕望的狀態。因為嬰兒缺乏共情撫養時,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上來,比如搖晃身體,轉頭等等。如果還是得不到滿足,嬰兒就會完全退縮,變得嗜睡、昏昏沉沉,對刺激沒反應。

同事給我傳授的育兒理念裡有一條就是:孩子哭鬧不要抱,孩子哭夠了就好了,否則以後一哭就要抱,你不抱他,慢慢他就不哭了。這個理念就是錯的,嬰兒會因得不到滿足而暴躁,所以我時常聽同事說,娃的脾氣大的很。我還一度不理解,這麼小的孩子怎麼知道發脾氣呢,現在才知道原因。慢慢的孩子得不到迴應,就會變得抑鬱消極,從而也就不需要父母抱了。跟這個育兒觀念類似的一條還有:定時定點餵奶,根本不考慮嬰兒到底餓不餓。這樣很可能給孩子埋下了多動症或者人格障礙的隱患。所以照顧者懂得共情對孩子形成自體感及自我界限非常重要。

二、0.5~3歲養成關係模式

在某些鳥類中,雄鳥必須在孵出後80天內聽到並準確學會所有的求偶歌,再晚就學不會了,這80天就是這些鳥類的敏感期。人類也有這種敏感期,如果我們在六歲之前不接觸人類語言,就基本喪失了語言能力,比如狼孩,從小由狼群撫養,長大後即使接回人類身邊撫養,也還是學不會說話。我們形成依戀關係的敏感期在0.5~3歲,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安全型依戀就是人們相信自己會被人愛,在工作和玩耍中都能與人愉快相處,在人跡關係中有安全感,不患得患失。相反不安全型依戀就可能會完全迴避親密關係,十分粘人並且感到不踏實,或者總對另一半感到不放心。

我們形成依戀模式主要受早期撫育方式影響,在0.5~3歲,嬰兒無力控制自己,生存完全靠照顧者。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就會擴大化,以至於影響你的一切人際關係。在童年早期,如果照顧者漠視你的需求,反覆讓你感到失望,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就會覺得其他人也會如此待你。

所以在這一關鍵期,主要照顧者一定要滿足孩子的依戀需求,為了避免不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照顧者一定要非常敏感。上班族媽媽可能要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或者送去育兒所,如果保育員可以固定照顧孩子並且受過良好培訓、有愛心、能夠認真照顧孩子那是最好的,這樣孩子就會有安全感。我小嬸在新加坡工作,在弟弟九個月的時候,她把弟弟送到了育兒所。慢慢小嬸發現弟弟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摔打玩具扔東西。現在想來應該是育兒所裡照顧的人不夠,不能像父母一樣用心去照顧。研究表明,如果照顧者只關注嬰兒的生理需求,不關注其情感和社交需求,這個嬰兒可能死亡,並且不會茁壯成長。

三、3~6歲形成良心類型

什麼是良心?良心是關乎對錯的一套信念。它通過內疚和羞恥來管制自我的慾望。它的職責是管住貪婪的心,迫使慾望延遲滿足。小到決定是不是再吃一塊蛋糕,大到在金錢面前是否能放棄原則。

良心分為三種類型:懲罰性、脆弱或善良。如果我們具有懲罰性的良心,個性就會被壓制,讓本能沒有表達空間。我們可能愛挑剔,過於注重清潔和整潔。我們總是在苛責地評價他人或自己。

懲罰性良心的成因和一種叫“投射”心理機制有關。父母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迫使孩子與父母有一致的情緒。父母不斷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如果投射的是不愉快的以及一些負面的感受,就會使孩子過度內疚,害怕做錯事,就會在成年後剋制自己的慾望,苛刻的對自己和他人。

我覺得我媽就是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她很能剋制自己,我從沒見她哭過。而且我覺得她是完美主義者,不管是對家務,對家人,對自己都要求很高。我小時候一度覺得十分困擾,覺得她怎麼那麼事多。後來得知,她小時候每次父母吵架,她都會被拿來當撒氣筒,父母把不好的情緒投射到她的身上。媽媽跟我說過,每次外公外婆吵架,打架,她就嚇得發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媽媽是懲罰型良心類型了。

如果我們有脆弱性的良心,本能就會佔上風,可能會促使我們做各種反社會的行為。之所以會形成脆弱的良心,可能是由於缺乏對父母的認同或者缺乏成人監督的家庭。童年期長時間得不到大人的照顧,被獨自留在家;青少年期,在外面胡鬧。放學之後,父母不在家,那麼就很容易形成脆弱性的良心。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幾個同學是“掛鑰匙的兒童”,父母早出晚歸,根本顧不到孩子的日常起居以及陪伴。以前只覺得他們幾個有點討厭,總是和老師對著幹,擾亂課堂記錄,不寫作業,整蠱女孩子,後來初中畢業就去混社會了。這些人就是典型的脆弱性良心。

善良的良心形成要求父母即關愛孩子又對孩子有要求。一方面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行為,積極參加家庭活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又關注孩子需求,培養孩子個性和自信。我身邊的鄭姐就做的很好,每週末都帶孩子一起出去玩,他們陪伴孩子的時候幾乎不看手機,上個月還去參加了一個話劇表演,贏得了冠軍家庭。孩子有問題做錯事的時候,他們也會平和的指出,哪裡做的不對,應該怎樣做。這種教養方式可以幫助孩子自我控制。做錯事孩子會覺得很內疚,孩子也會因此做符合父母意願的事而驕傲。最終,道德內化,善良的良心形成了。

孩子良心的形成和父母的教養模式關係非常大。所以心理學家傑裡.怕森特指出:“要改變有問題的孩子,得從改變父母開始。”


"

我媽最近催我生娃,經常唸叨:“孩子小,不用管,喂點奶,換個尿布就行,沒你想的那麼複雜。”是不是有一些人和我媽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只要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就足夠了。其實不然,孩子的早期撫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早期撫育到底有多重要?《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告訴我們,這本書詳細拆解了我們人生的前六年,並將這六年分成三個階段,為我們展示了早期撫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因為這關乎孩子到底成長為怎樣的人。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的作者是英國的奧利弗·詹姆斯。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

孩子的0~6歲有多重要?和心理學家一起拆解人生前六年找答案


一、0~6個月形成自體感與自我界限

嬰兒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內,最早體驗的感覺包括飢飽感、冷熱感、恐懼感和安全感。在這個時期,如果照顧者讓嬰兒的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就可以積累關於身體感覺的記憶庫,這是自體感和自我界限的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如果照顧者的共情能力很強,那麼孩子就會更加健康的成長。因為共情能力強的照顧者會根據嬰兒的需求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嬰兒需求。如果照顧者不懂共情,孩子想看別處時,照顧者非要孩子看自己;孩子要睡覺,照顧者非要孩子繼續玩,孩子餓了不給餵奶,孩子不餓卻還要孩子吃奶等等行為都是不考慮嬰兒需求,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去做。這樣做相當於劫持了嬰兒體驗自身需求的能力,就會讓嬰兒形成一個“虛假自體”,感覺自己無價值或者無能力。在這幾個月,母親與嬰兒的無數次互動,以數不清的方式影響嬰兒的成長。其結果是,嬰兒逐漸失去快樂的能力,並且通過兩種主要方式進行補償。

第一種就是變得狂躁,第二種就是自我壓抑、消極絕望的狀態。因為嬰兒缺乏共情撫養時,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上來,比如搖晃身體,轉頭等等。如果還是得不到滿足,嬰兒就會完全退縮,變得嗜睡、昏昏沉沉,對刺激沒反應。

同事給我傳授的育兒理念裡有一條就是:孩子哭鬧不要抱,孩子哭夠了就好了,否則以後一哭就要抱,你不抱他,慢慢他就不哭了。這個理念就是錯的,嬰兒會因得不到滿足而暴躁,所以我時常聽同事說,娃的脾氣大的很。我還一度不理解,這麼小的孩子怎麼知道發脾氣呢,現在才知道原因。慢慢的孩子得不到迴應,就會變得抑鬱消極,從而也就不需要父母抱了。跟這個育兒觀念類似的一條還有:定時定點餵奶,根本不考慮嬰兒到底餓不餓。這樣很可能給孩子埋下了多動症或者人格障礙的隱患。所以照顧者懂得共情對孩子形成自體感及自我界限非常重要。

二、0.5~3歲養成關係模式

在某些鳥類中,雄鳥必須在孵出後80天內聽到並準確學會所有的求偶歌,再晚就學不會了,這80天就是這些鳥類的敏感期。人類也有這種敏感期,如果我們在六歲之前不接觸人類語言,就基本喪失了語言能力,比如狼孩,從小由狼群撫養,長大後即使接回人類身邊撫養,也還是學不會說話。我們形成依戀關係的敏感期在0.5~3歲,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安全型依戀就是人們相信自己會被人愛,在工作和玩耍中都能與人愉快相處,在人跡關係中有安全感,不患得患失。相反不安全型依戀就可能會完全迴避親密關係,十分粘人並且感到不踏實,或者總對另一半感到不放心。

我們形成依戀模式主要受早期撫育方式影響,在0.5~3歲,嬰兒無力控制自己,生存完全靠照顧者。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就會擴大化,以至於影響你的一切人際關係。在童年早期,如果照顧者漠視你的需求,反覆讓你感到失望,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就會覺得其他人也會如此待你。

所以在這一關鍵期,主要照顧者一定要滿足孩子的依戀需求,為了避免不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照顧者一定要非常敏感。上班族媽媽可能要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或者送去育兒所,如果保育員可以固定照顧孩子並且受過良好培訓、有愛心、能夠認真照顧孩子那是最好的,這樣孩子就會有安全感。我小嬸在新加坡工作,在弟弟九個月的時候,她把弟弟送到了育兒所。慢慢小嬸發現弟弟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摔打玩具扔東西。現在想來應該是育兒所裡照顧的人不夠,不能像父母一樣用心去照顧。研究表明,如果照顧者只關注嬰兒的生理需求,不關注其情感和社交需求,這個嬰兒可能死亡,並且不會茁壯成長。

三、3~6歲形成良心類型

什麼是良心?良心是關乎對錯的一套信念。它通過內疚和羞恥來管制自我的慾望。它的職責是管住貪婪的心,迫使慾望延遲滿足。小到決定是不是再吃一塊蛋糕,大到在金錢面前是否能放棄原則。

良心分為三種類型:懲罰性、脆弱或善良。如果我們具有懲罰性的良心,個性就會被壓制,讓本能沒有表達空間。我們可能愛挑剔,過於注重清潔和整潔。我們總是在苛責地評價他人或自己。

懲罰性良心的成因和一種叫“投射”心理機制有關。父母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迫使孩子與父母有一致的情緒。父母不斷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如果投射的是不愉快的以及一些負面的感受,就會使孩子過度內疚,害怕做錯事,就會在成年後剋制自己的慾望,苛刻的對自己和他人。

我覺得我媽就是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她很能剋制自己,我從沒見她哭過。而且我覺得她是完美主義者,不管是對家務,對家人,對自己都要求很高。我小時候一度覺得十分困擾,覺得她怎麼那麼事多。後來得知,她小時候每次父母吵架,她都會被拿來當撒氣筒,父母把不好的情緒投射到她的身上。媽媽跟我說過,每次外公外婆吵架,打架,她就嚇得發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媽媽是懲罰型良心類型了。

如果我們有脆弱性的良心,本能就會佔上風,可能會促使我們做各種反社會的行為。之所以會形成脆弱的良心,可能是由於缺乏對父母的認同或者缺乏成人監督的家庭。童年期長時間得不到大人的照顧,被獨自留在家;青少年期,在外面胡鬧。放學之後,父母不在家,那麼就很容易形成脆弱性的良心。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幾個同學是“掛鑰匙的兒童”,父母早出晚歸,根本顧不到孩子的日常起居以及陪伴。以前只覺得他們幾個有點討厭,總是和老師對著幹,擾亂課堂記錄,不寫作業,整蠱女孩子,後來初中畢業就去混社會了。這些人就是典型的脆弱性良心。

善良的良心形成要求父母即關愛孩子又對孩子有要求。一方面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行為,積極參加家庭活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又關注孩子需求,培養孩子個性和自信。我身邊的鄭姐就做的很好,每週末都帶孩子一起出去玩,他們陪伴孩子的時候幾乎不看手機,上個月還去參加了一個話劇表演,贏得了冠軍家庭。孩子有問題做錯事的時候,他們也會平和的指出,哪裡做的不對,應該怎樣做。這種教養方式可以幫助孩子自我控制。做錯事孩子會覺得很內疚,孩子也會因此做符合父母意願的事而驕傲。最終,道德內化,善良的良心形成了。

孩子良心的形成和父母的教養模式關係非常大。所以心理學家傑裡.怕森特指出:“要改變有問題的孩子,得從改變父母開始。”


孩子的0~6歲有多重要?和心理學家一起拆解人生前六年找答案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本乾貨十足的書,讓我認識自己對於早期撫育瞭解的不足。慶幸自己在沒有孩子的時候看到這本書,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去重複閱讀。孩子的0~6歲非常重要,這決定孩子成年後的對自己價值的感受,以什麼樣的模式與他人相處,如何兼顧自己和他人。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的新生兒父母足夠重視孩子的前六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