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幾個五六歲的孩子拿著彩色粉筆在地上畫畫,就在小傢伙們津津有味地畫畫的時候,走過來一個老奶奶,她看了看孩子們的畫,吃驚地對孩子們說:“你們怎麼把蘋果畫成了藍色,而且還長在花盆裡,蘋果是紅色的,是長在樹上的……”老人耐心地給孩子們解釋。

如果你是一位孩子的家長,當你聽到老人這樣告訴你的孩子,你會支持老人的做法嗎?恐怕很多中國的家長都會覺得老人說得很有道理,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讓孩子聽我們的話?我們的話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孩子們說:“寶寶乖,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那樣爸爸媽媽就會喜歡你,會給你買好玩的玩具。”總之,聽話才是好孩子的標準。其實,這個標準只不過是我們成人自私的做法,因為聽話的孩子好帶,能省去很多麻煩,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有大麻煩了。

聽話的孩子不會太優秀

當下,有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觀點: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我認為這非常有道理,如果一個三歲的孩子不會反抗,那才是有問題。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獨立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一個獨立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人生價值。

曉梅,21歲,護理專業畢業,大學畢業後,就一直窩在家裡,不願意出去找工作,父母很著急,催促她快點出去找工作,“你看你的同學都找好了工作。”

“他們的工作都是父母幫忙找的,你們為什麼不幫我找工作呢?”曉梅反倒質問起父母來了。

“你已經成年了,找工作就得自己去找,我們沒有關係,怎麼幫你找工作嘛!”父親很生氣。

“可當初我就不喜歡護理這個專業,是你們非要讓我報這個專業,現在你們又不給我找工作,反倒怪起我來了!”曉梅的一句話說得父母啞口無言。

細細想來,這事真的不能完全怪曉梅。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他聽話,凡事父母做主,從來沒有給他自主的機會,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我們又會抱怨:我的孩子幹什麼都不行,找工作還需要我託關心,真不讓人省心啊?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教育理念的問題,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聽話,才導致了辦事能力不足。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就像孩子們畫藍色的蘋果一樣,你為什麼非要糾正他呢?也許,有一天,孩子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將蘋果種在花盆裡。遺憾的是,孩子還沒有動手,甚至連想象的機會,大人都沒有給他,早早地就剝奪了他的創新想法。

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孩子有主見,將來才有可能有作為,但有主見的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如此的,這與後天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麼,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1.不做強勢的父母

一次,我和好友文帶著孩子們去逛商場,文想給女兒小恩買條裙子,“小恩,你喜歡哪個顏色的裙子,紅色、黃色,還是藍色呢?”站在琳琅滿目的貨架前,小恩搖了搖頭,“我不知道,媽媽給我選。”文選了一件紅色的連衣裙,“小恩,你看這件怎麼樣?”小恩沒有說話,有些不知所措。“給你買衣服,你都不知道要什麼顏色的,算了,就這件了。”文沒有耐性在和女兒商量,拿起一件紅色的連衣裙就去付賬。

逛街逛了一半,沛澤嚷著要吃冰激凌,“媽媽,我要吃草莓味的冰激凌。”我答應給沛澤買,轉過頭問小恩,“你喜歡吃什麼味道的冰激凌呀?”小恩聽說給她買冰激凌,很高興,拍著手說:“我喜歡吃奶油味的。”“吃什麼奶油味的,那又不是真正的奶油,對身體不好,你和哥哥一樣吃草莓味的吧。”就這樣,在整個逛街過程中,小恩唯一一次的自我做主還把母親給拒絕了,小恩並不哭鬧,只是沉默不說話。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強勢的父母一味地讓孩子學會服從,會讓他成為家裡的弱者,讓他無法感知自己的力量,會覺得自己是無力的,任何事情都是他把握不了的,所以遇到事情時,往往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響,無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人云亦云,左右搖擺。

其實,說到底強勢的父母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他們認為孩子並非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依附於父母存在的,所以,我們要對孩子發號施令,不用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有父母改變這種心理,孩子才能得到釋放。

2.給孩子選擇權

孩子放學回家,對媽媽說:“我能看會電視,再去寫作業嗎?”“不行!現在就去寫作業。”孩子想學畫畫,不學舞蹈,父母卻不同意,“女孩子學跳舞,能塑身,以後有氣質。”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如果我們總是習慣地拒絕,不給孩子一點選擇的空間,什麼決定都父母說了算,大包大攬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那麼,孩子長大了,就會和曉梅一樣,連找工作這種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都要拉著父母。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我們拒絕孩子自己做決定,是因為擔心孩子的決定是不正確的,可是沒有嘗試的機會,孩子長大了就能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嗎?為什麼不試著讓孩子去規劃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呢?我們壓制了孩子的選擇權,事情就真的會朝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嗎?

以孩子是先看電視還是先寫作業為例,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如何平衡看電視與寫作業兩者的關係,或允許孩子自己固定看多長時間電視再去寫作業。我們一句“不行”全盤的否定,孩子就能心平氣和地寫作業了嗎?

只有經常給孩子選擇權,孩子的思維才能更活躍,才會更好地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把握自己的時間,所以,不僅不能阻止孩子去做選擇,還應該為他能夠主動做選擇點贊,告訴他“自己決定事情”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3.家長要學會示弱

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次老公出差,我在家照顧兩娃時,沛澤都特別懂事,能主動幫助我做事,照顧二寶。但是老公在家,沛澤就非常作,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不願意做。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呢?因為我會在沛澤面前示弱。

比如,二寶因為不會搭積木著急哭鬧時,我就會說:“哎呀,這積木怎麼搭啊?我沒你哥哥聰明,媽媽小時候也沒有玩過啊?”這樣一來,沛澤就會很高興,很有成就感的幫助二寶。

在孩子能做的事情面前,家長越示弱,孩子就會表現得越強,更為重要的是,這對提高孩子的自信非常有幫助,要想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自信是必備因素。

有一種有“毒”的表揚,它會毀掉孩子的未來,我們卻經常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