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個聰明孩子,躺著教育都是贏!”……別逗了

“只要生個聰明孩子,躺著教育都是贏!”

“教育孩子說來說去就是運氣,碰到一個聰明孩子,不用管都能教育好”!

“好孩子不是父母厲害,而是那孩子本身聰明!”

“生孩子就像抽大獎,抽中了智商高的娃,怎麼教都是對的!”

教育孩子的智商決定論似乎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很有市場。持有這種觀點的父母,無外乎有兩種心理:

第1種是推脫責任的心理, 如果孩子沒有教育好,你可以把沒有教育好的責任推給自己的孩子。

第2種則是受到了智商決定論的影響,認為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取決於孩子的智商好壞。

其實,這樣的認識是多麼的糊塗,會害了多少的孩子。

我想問你的是,你希望你的孩子的智商有多高呢?能夠達到200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出息嗎?

美國一個名叫克里斯托弗·蘭甘(Christopher Langan)的人是已知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之一,他的IQ高達210左右。而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智商只有160,比克里斯托弗低了起碼40到50個點。

據說,克里斯托弗在參加SAT考試的時候,即使中途睡了一覺,也順利通過,後來,他還拿到了裡德學院(喬布斯母校)的獎學金。

按理說這樣高智商的人應該比愛因斯坦的成就更大,最起碼超過普通人吧,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只要生個聰明孩子,躺著教育都是贏!”……別逗了

天才克里斯托弗·蘭甘

讀大學以後,克里斯托弗的畫風開始跑偏,他在大學只讀了一個學期就扛不住了,原因是:他媽媽忘了幫他填寫《經濟資助表》。

從名校輟學後,克里斯托弗又嘗試在當地大學註冊,但他要求學校把上午8點的課程換到下午,因為他的汽車壞了,沒錢去修。這個無理的要求當然立刻就被學校拒絕了。克里斯托弗從此再沒有踏進大學一步。

之後,他常年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當過建築工人、牧牛人、農場工人,還在酒吧裡當了20多年的保安。一個智商上的“天才”,因為人格上的缺陷,過著泯然眾人的生活。

據說,他正在寫作一部規模浩大的理論著作,他稱之為“CTMU”——“宇宙的理論認知模型”。但是因為沒有文憑,他已經對投稿學術期刊不報任何希望了。

仔細分析他的家庭生活就可以得知:雖然他的智商很高,但家庭環境卻很差。


蘭根的母親是舊金山人,她跟家裡關係不好,很早就離家出走。

她一生有四個兒子,分屬四任丈夫。

蘭根是年齡最長的一個。蘭根的父親在蘭根出世前就離開了,據說後來死在墨西哥。母親的第二任丈夫死於謀殺,第三任丈夫死於自殺。

蘭根媽媽的第四任丈夫叫傑克·蘭根,是個事業失敗的新聞記者。而這個繼父卻是喜歡喝酒,一事無成。他要是想去喝酒就會把廚房門鎖上再走,為的是防止孩子們偷吃東西,而且他特別對孩子們動粗。但這些掩蓋不了他事業的失敗,他找過幾份工作,繼而就失業,長期在家。

蘭根十四歲那年,繼父又對孩子動粗,這是他常乾的事。小蘭根奮起反抗,差點把繼父打死。之後繼父就走了,從此再沒回來。

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惡劣教育環境恰恰決定了孩子的未來。這個家庭出來的孩子都成為了問題少年:蘭根小的時候,他的一個弟弟去了孤兒撫養家庭一段時間,另一個弟弟進過少年教養所。

子不教,父之過。子不教,母之過。在這個家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僅從這一個事例都足以表明,智商決定不了孩子的未來,而父母的人生功底卻對孩子的未來起著巨大的作用。

蘭根的弟弟傑夫說,“如果蘭根生在富裕家庭,如果他的父親在社會上廣交人脈,我敢保證你會多聽到一個17歲獲得博士頭銜天才少年的傳奇,”

蘭根的弟弟感慨的說:“這一切都是一個人出生環境的文化水平決定的。蘭根當年只能百無聊賴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他已經完全理解的東西。如果有人能挖掘蘭根的智商潛力,或者他能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人生不會如此無聊。”

蘭根的弟弟說的沒有錯,一個孩子無論他天資再聰明都無法抵消家庭環境差的危害。

發生在蘭根身上的故事告訴各位父母這樣的一個道理:請看淡孩子的智商,看重自己提供給孩子的家庭環境。

這才是對孩子教育的最大的負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