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知道,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可以說了不聽,那麼,以後家裡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角色,更無規則可言,孩子甚至可能會驕縱蠻橫,誰的話都不聽了。

(2)引發家庭矛盾

我跟我老公,我們跟家裡老人,都曾經因為出現育兒觀念分歧時,一方拆臺另一方;或者在我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出面護短、干涉,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引發了家庭矛盾。

(3)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觀察孩子,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就育兒問題互相爭執的時候,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法分辨對錯,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別說去改正了。

同時,家人間的爭執,也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知道,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可以說了不聽,那麼,以後家裡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角色,更無規則可言,孩子甚至可能會驕縱蠻橫,誰的話都不聽了。

(2)引發家庭矛盾

我跟我老公,我們跟家裡老人,都曾經因為出現育兒觀念分歧時,一方拆臺另一方;或者在我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出面護短、干涉,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引發了家庭矛盾。

(3)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觀察孩子,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就育兒問題互相爭執的時候,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法分辨對錯,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別說去改正了。

同時,家人間的爭執,也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不拆臺,巧溝通,化解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家人的意見有分歧,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怕大人們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指出對方的錯誤,揭對方的短,互相拆臺,從而大大增加今後教育孩子的難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分歧、化解矛盾呢?

(1)與家人好好溝通

在節目中,李湘說,她選擇了跟她父母私下好好溝通。她對她的父母說,不能這樣子,因為她現在不單純是他們的女兒,還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面前,要尊重一個媽媽。

李湘的一番話,不僅得到了父母的理解,還機智化解了出現的問題,防止了家庭矛盾的發生。通過交談,李湘的父母表示,他們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見,出現教育孩子被拆臺的問題時,家長們要及時溝通。

在這裡,大家不妨試試李湘的溝通話術:在孩子面前,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被尊重。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知道,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可以說了不聽,那麼,以後家裡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角色,更無規則可言,孩子甚至可能會驕縱蠻橫,誰的話都不聽了。

(2)引發家庭矛盾

我跟我老公,我們跟家裡老人,都曾經因為出現育兒觀念分歧時,一方拆臺另一方;或者在我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出面護短、干涉,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引發了家庭矛盾。

(3)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觀察孩子,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就育兒問題互相爭執的時候,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法分辨對錯,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別說去改正了。

同時,家人間的爭執,也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不拆臺,巧溝通,化解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家人的意見有分歧,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怕大人們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指出對方的錯誤,揭對方的短,互相拆臺,從而大大增加今後教育孩子的難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分歧、化解矛盾呢?

(1)與家人好好溝通

在節目中,李湘說,她選擇了跟她父母私下好好溝通。她對她的父母說,不能這樣子,因為她現在不單純是他們的女兒,還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面前,要尊重一個媽媽。

李湘的一番話,不僅得到了父母的理解,還機智化解了出現的問題,防止了家庭矛盾的發生。通過交談,李湘的父母表示,他們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見,出現教育孩子被拆臺的問題時,家長們要及時溝通。

在這裡,大家不妨試試李湘的溝通話術:在孩子面前,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被尊重。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尊重管教者,再有意見也私底下溝通解決

在節目中,針對姨媽和媽媽的爭執,專家表示,哪怕媽媽做的不對,也要私底下跟她溝通,要在孩子面前,給媽媽留些威嚴。否則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話才是對的,他還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姨媽要是我媽媽就好了。

所以,當一方教育孩子時,家庭的其他成員,不妨去忙自己該忙的,不要添亂,一起維護管教者的權威。如果實在忍不住,心疼孩子,不管你覺得教育得對還是不對,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做個安靜的觀眾。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知道,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可以說了不聽,那麼,以後家裡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角色,更無規則可言,孩子甚至可能會驕縱蠻橫,誰的話都不聽了。

(2)引發家庭矛盾

我跟我老公,我們跟家裡老人,都曾經因為出現育兒觀念分歧時,一方拆臺另一方;或者在我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出面護短、干涉,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引發了家庭矛盾。

(3)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觀察孩子,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就育兒問題互相爭執的時候,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法分辨對錯,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別說去改正了。

同時,家人間的爭執,也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不拆臺,巧溝通,化解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家人的意見有分歧,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怕大人們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指出對方的錯誤,揭對方的短,互相拆臺,從而大大增加今後教育孩子的難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分歧、化解矛盾呢?

(1)與家人好好溝通

在節目中,李湘說,她選擇了跟她父母私下好好溝通。她對她的父母說,不能這樣子,因為她現在不單純是他們的女兒,還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面前,要尊重一個媽媽。

李湘的一番話,不僅得到了父母的理解,還機智化解了出現的問題,防止了家庭矛盾的發生。通過交談,李湘的父母表示,他們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見,出現教育孩子被拆臺的問題時,家長們要及時溝通。

在這裡,大家不妨試試李湘的溝通話術:在孩子面前,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被尊重。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尊重管教者,再有意見也私底下溝通解決

在節目中,針對姨媽和媽媽的爭執,專家表示,哪怕媽媽做的不對,也要私底下跟她溝通,要在孩子面前,給媽媽留些威嚴。否則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話才是對的,他還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姨媽要是我媽媽就好了。

所以,當一方教育孩子時,家庭的其他成員,不妨去忙自己該忙的,不要添亂,一起維護管教者的權威。如果實在忍不住,心疼孩子,不管你覺得教育得對還是不對,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做個安靜的觀眾。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在孩子面前,呈現一致的教育理念

在心理學,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帶一塊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但當他帶著兩塊表或者更多的表在身上時,卻難以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準確時間把握的信心。

這個定律應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父母及其他的家人,都應溝通協商好,儘量統一意見,在孩子面前呈現一致的教育理念,不能互相拆臺。

在這點上,黃磊一家就做得很好。在教育女兒的原則上,黃磊就提到,父母要多進行溝通,聽聽對方的理由,瞭解對方真實的想法,出現分歧時,要儘量達成一致。他和孫莉選擇的也是統一戰線,保持立場一致。

"

1、姨媽和媽媽育兒大作戰,媽媽被拆臺

9月12日晚,@山東衛視家長成長類節目《育兒大作戰》節目正式開播,節目主持人李湘協同明星育兒幫幫團及專家們,就參與節目的兩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進行了育兒觀點大碰撞。

在節目中,出場的第一個家庭,平時主要是媽媽和姨媽一起帶孩子,她們倆的育兒觀念產生了分歧。

媽媽是全職媽媽,她認為,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規律的生活,必須聽媽媽的話。而姨媽的觀點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顆有趣的靈魂,他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們在養育孩子的其他事情上也有分歧。比如,平時媽媽都給孩子餵飯,因為她覺得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油乎乎的,很煩,寧願自己代勞,而她根據孩子的食量煮了多少飯,都必須吃完。而姨媽則認為,孩子體檢結果都很好,很健康,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逼他吃完,餓了可以再吃。諸如此類的事情,當媽媽和姨媽的意見不一致時,姨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場的明星幫幫團和專家,通過節目中的紀實短片,及姨媽和媽媽在節目現場的觀察,提到了這個問題:兩人育兒觀念有分歧時,姨媽和媽媽進行爭執,姨媽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育兒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拆媽媽的臺,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李湘聽了表示很贊同,她講了被自己父母“拆臺”的經歷:她的父母曾經在她女兒王詩齡面前批評她,甚至對她女兒說,“不用聽你媽媽的話”。李湘說,她當時都懵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被自己父母、公婆當孩子面拆臺的經歷。

我們帶孩子回婆婆家時,我婆婆也有拆臺的時候:我們讓孩子自己收玩具,她幫著孩子一起收;我們讓孩子自己吃飯,她給孩子喂;孩子做錯事,我們批評孩子,孩子一哭,她很心疼,也批評我們道:“幹嘛呀,孩子還小呢。”

我的朋友們也吐槽過,自己教育孩子時,經常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拆臺,甚至夫妻之間也有互相拆臺的時候。

教育孩子時,家人們在孩子面前互相拆臺,其實是很不好的。

2、教育孩子被拆臺時有發生,不好在哪

(1)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在節目中,親子教育專家就表示,這個媽媽和姨媽,她們在教育孩子有不一致觀點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爭執,孩子會覺得,媽媽其實沒有威信可言,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才是對的,他可能會覺得,要是姨媽是他媽媽就好了。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要知道,管教者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可以說了不聽,那麼,以後家裡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角色,更無規則可言,孩子甚至可能會驕縱蠻橫,誰的話都不聽了。

(2)引發家庭矛盾

我跟我老公,我們跟家裡老人,都曾經因為出現育兒觀念分歧時,一方拆臺另一方;或者在我們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出面護短、干涉,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引發了家庭矛盾。

(3)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觀察孩子,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就育兒問題互相爭執的時候,孩子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會產生困擾,不知道該聽誰的,無法分辨對錯,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別說去改正了。

同時,家人間的爭執,也會讓孩子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不拆臺,巧溝通,化解矛盾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家人的意見有分歧,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怕大人們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指出對方的錯誤,揭對方的短,互相拆臺,從而大大增加今後教育孩子的難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分歧、化解矛盾呢?

(1)與家人好好溝通

在節目中,李湘說,她選擇了跟她父母私下好好溝通。她對她的父母說,不能這樣子,因為她現在不單純是他們的女兒,還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面前,要尊重一個媽媽。

李湘的一番話,不僅得到了父母的理解,還機智化解了出現的問題,防止了家庭矛盾的發生。通過交談,李湘的父母表示,他們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見,出現教育孩子被拆臺的問題時,家長們要及時溝通。

在這裡,大家不妨試試李湘的溝通話術:在孩子面前,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被尊重。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尊重管教者,再有意見也私底下溝通解決

在節目中,針對姨媽和媽媽的爭執,專家表示,哪怕媽媽做的不對,也要私底下跟她溝通,要在孩子面前,給媽媽留些威嚴。否則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媽媽說的話沒有用,姨媽說的話才是對的,他還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姨媽要是我媽媽就好了。

所以,當一方教育孩子時,家庭的其他成員,不妨去忙自己該忙的,不要添亂,一起維護管教者的權威。如果實在忍不住,心疼孩子,不管你覺得教育得對還是不對,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做個安靜的觀眾。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在孩子面前,呈現一致的教育理念

在心理學,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帶一塊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但當他帶著兩塊表或者更多的表在身上時,卻難以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準確時間把握的信心。

這個定律應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父母及其他的家人,都應溝通協商好,儘量統一意見,在孩子面前呈現一致的教育理念,不能互相拆臺。

在這點上,黃磊一家就做得很好。在教育女兒的原則上,黃磊就提到,父母要多進行溝通,聽聽對方的理由,瞭解對方真實的想法,出現分歧時,要儘量達成一致。他和孫莉選擇的也是統一戰線,保持立場一致。

李湘談育兒被父母拆臺:教育孩子時,家人別拆臺,巧溝通解決矛盾

(圖片來自於節目《育兒大作戰》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父母和家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如果處理不當,尤其是當意見存在分歧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拆臺另一方,爭執甚至吵鬧的話,都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教育產生不好的影響。

父母和其他的家庭成員,都應學會溝通,事先溝通好彼此的意見和看法,統一戰線;同時,學會互相尊重,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誰先教育誰負責的方式,其他的家庭成員不參與不拆臺,有意見事後再私下溝通解決。

#育兒大作戰##

#育兒##

#育兒經#

#頭條育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