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這部災難科幻片讓中國影迷沸騰的地方,不光在於中國電影中有了不輸好萊塢的特效大場面,更重要的是,這樣一部世界級品質的電影中,包含的是中國的文化內核。

《流浪地球》中將中國人對家的情感拍攝得蕩氣迴腸,影片最後,宇航員劉培強和劉啟這對父子之間親情與傳承,讓影院裡很多人抽泣許久

01

劉培強是一名宇航員,在出任務前他告訴兒子,等到他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木星的時候,爸爸就回來了。

後來,劉啟發現他根本看不到木星,因為北京變成了永晝,沒有夜晚。

劉培強非常愛他的兒子,可是為了地球的生存,他選擇了離開兒子十七年,在太空中執行任務。

因為十七年的分離,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劉啟對爸爸一直心懷怨氣。

但就是這個看似叛逆不懂事的少年,在面臨大是大非時,他是有勇氣有擔當的,而這種對地球對人類的擔當,也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哪怕這十幾年,父親沒有陪伴在他身邊,但父親作為精神榜樣,照亮著他的方向。

父親一直都是他的榮耀。

02

當孩子最初睜開眼睛看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與父母的血緣讓孩子有到了“連接感”。

也因此,父母是這世界上唯一讓孩子100%信任,並視為榜樣的人。

父母們都應當珍視這份信任,讓自己變得更有資格成為孩子的“榜樣”。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中提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想改變孩子,父母要先改變自己”。

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我有個朋友,從小就是一個特別容易焦慮的人,她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件事,所以在自己有意的控制下,現在已經好了一些,但依然算是“頑疾”。

她一直沒想過這種焦慮是從哪裡來的。

有一次她在家的時候,她爸叫她倒一下垃圾,她手頭上還有點事,就跟她爸說一會兒忙完了就去倒,結果她爸爸每隔幾分鐘就催她一次。

那時她突然明白,這是因為她爸爸的舒適區過於狹窄,導致一點點的“不可控感”就能讓他覺得“不舒服”,而她的焦慮感就是這樣從爸爸身上“傳承”下來的。

所以,她說她會努力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更加從容鬆弛,讓孩子不從自己身上學到焦慮。

03

有這樣一種說法,家長也分層次。

“三流”家長是孩子的“保姆”,只知道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整天操心一些雞毛蒜皮,累死累活卻往往得不到孩子的感恩和尊重。

“二流”家長喜歡“遙控”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規劃的方向走,卻沒發現把經驗傳遞給孩子的同時,也把自己認知的侷限也一起給了孩子。

而一流的家長,優秀而努力,成長的速度甚至比孩子更快,是孩子的精神榜樣。

楊絳先生小的時候是很淘氣的,後來逐漸變得好學也是因為父母的榜樣力量。

楊絳的母親在操勞一家大小衣食住用的同時,得空還會翻翻古典文學、現代小說,讀得津津有味。

楊絳便學母親的樣,自己找了家裡的藏書來讀,果然有趣,從此讀書入迷,後來還一路讀進了清華。

優秀的孩子靠的不是管教,而是靠“榜樣”的引導力量。

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

《請回答1988》中,有一次女主角德善在家裡受了委屈,她的父親向她道歉,然後說了這樣一句話:“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

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教育孩子是世界上責任最重大的工作之一,關乎著一個孩子將來的一生,但父母們並沒有經過上崗培訓和資格認證。

有些人,在生活中是失敗者,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後,仗著自己“父母”的身份享受“權利”的滋味,對著孩子頤指氣使,盡情釋放自己的控制慾。

他們還以為,這是教育。

李安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們尊敬,每天還是要來賺他們的尊敬。”

流浪地球: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父母能成為自己的榮耀

如何賺取孩子的尊重?

父母要努力工作和學習、要重孝道尊敬老人、要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成為更加優秀的大人。

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潤物細無聲地學習。

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