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

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映,因為涉及到夫妻關係、孩子學習、高考的話題,因此受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關注,而劇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也帶給很多父母啟迪。

而最近的劇情中,英子因為不堪忍受媽媽宋倩的管教而想自殺,更是掀起了人們的熱議。

英子苦媽媽宋倩久矣。宋倩為了女兒英子將來能考上北大,嚴格管教喬英子業餘時間,禁止英子去研究航天、航模等業餘愛好,因此英子平常就活的很壓抑。在報考大學時,英子因為喜歡天文而想選擇南京大學(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時英子想遠離媽媽的控制),但是宋倩卻想讓她上北大,留在北京。長期的壓迫最終使得英子崩潰,於是用自殺來威脅媽媽。

"

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映,因為涉及到夫妻關係、孩子學習、高考的話題,因此受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關注,而劇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也帶給很多父母啟迪。

而最近的劇情中,英子因為不堪忍受媽媽宋倩的管教而想自殺,更是掀起了人們的熱議。

英子苦媽媽宋倩久矣。宋倩為了女兒英子將來能考上北大,嚴格管教喬英子業餘時間,禁止英子去研究航天、航模等業餘愛好,因此英子平常就活的很壓抑。在報考大學時,英子因為喜歡天文而想選擇南京大學(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時英子想遠離媽媽的控制),但是宋倩卻想讓她上北大,留在北京。長期的壓迫最終使得英子崩潰,於是用自殺來威脅媽媽。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在過去,我一直是比較反感那些動不動就用“自殺”來威脅父母的孩子,覺得這樣的孩子腦子有病。

生命是自己的,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別人,只能說明被威脅的人在乎你的生命,不然你拿自己生命去威脅一個陌生人試試,看人家管不管。利用別人對你的好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有比這更惡劣的行為嗎?這大概就是現代版的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但是英子自殺的行為卻有讓我看到孩子自殺的另一面:也許,利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歸根結底,自殺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對抗父母、逼父母就犯的一種工具,是他們萬般無奈後的一種選擇,但凡還有別的方式,誰都不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要挾別人。

還有一些孩子,用來對抗父母的手段比自殺更惡劣。

"

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映,因為涉及到夫妻關係、孩子學習、高考的話題,因此受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關注,而劇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也帶給很多父母啟迪。

而最近的劇情中,英子因為不堪忍受媽媽宋倩的管教而想自殺,更是掀起了人們的熱議。

英子苦媽媽宋倩久矣。宋倩為了女兒英子將來能考上北大,嚴格管教喬英子業餘時間,禁止英子去研究航天、航模等業餘愛好,因此英子平常就活的很壓抑。在報考大學時,英子因為喜歡天文而想選擇南京大學(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時英子想遠離媽媽的控制),但是宋倩卻想讓她上北大,留在北京。長期的壓迫最終使得英子崩潰,於是用自殺來威脅媽媽。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在過去,我一直是比較反感那些動不動就用“自殺”來威脅父母的孩子,覺得這樣的孩子腦子有病。

生命是自己的,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別人,只能說明被威脅的人在乎你的生命,不然你拿自己生命去威脅一個陌生人試試,看人家管不管。利用別人對你的好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有比這更惡劣的行為嗎?這大概就是現代版的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但是英子自殺的行為卻有讓我看到孩子自殺的另一面:也許,利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歸根結底,自殺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對抗父母、逼父母就犯的一種工具,是他們萬般無奈後的一種選擇,但凡還有別的方式,誰都不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要挾別人。

還有一些孩子,用來對抗父母的手段比自殺更惡劣。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對抗父母的工具有哪些

對抗父母的工具顯然不是僅有自殺這一種,還有很多種,比如溝通、沉默、跟父母吵架,甚至還有的嚴重的毆打父母,都是對抗父母的工具。

它們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1、互不傷害

主要工具就是尊重理解,友好溝通,最終和平解決。

互不傷害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理想狀況,但這種理想狀況的出現不是靠孩子,而主要是靠父母。如果父母從小就懂得尊重理解孩子,孩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過度干涉,有問題跟孩子討論解決,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養成這種解決問題的習慣。最終尋求一個相互都能接受的問題解決方案,於是家庭和諧,皆大歡喜。

2、傷害自己

主要工具就是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等。

利於父母的對自己的愛,通過傷害自己逼迫父母就犯。父母越愛孩子,這種方式就越好使。

3、傷害父母

主要工具就是咒罵、威脅逼迫父母,甚至毆打父母。

對於青春期以後的孩子,因為身體的發育,有的甚至比父母都要高大強壯,所以他們也就不再害怕父母,甚至可以通過身體來對抗父母,跟父母吵架、對罵,甚至毆打父母。當父母無法承受這種傷害時,就不得不滿足孩子的願望。

這類孩子不算少,特別是那些長大後不孝敬父母的,以前估計就沒少做傷害父母的事。

"

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映,因為涉及到夫妻關係、孩子學習、高考的話題,因此受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關注,而劇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也帶給很多父母啟迪。

而最近的劇情中,英子因為不堪忍受媽媽宋倩的管教而想自殺,更是掀起了人們的熱議。

英子苦媽媽宋倩久矣。宋倩為了女兒英子將來能考上北大,嚴格管教喬英子業餘時間,禁止英子去研究航天、航模等業餘愛好,因此英子平常就活的很壓抑。在報考大學時,英子因為喜歡天文而想選擇南京大學(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時英子想遠離媽媽的控制),但是宋倩卻想讓她上北大,留在北京。長期的壓迫最終使得英子崩潰,於是用自殺來威脅媽媽。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在過去,我一直是比較反感那些動不動就用“自殺”來威脅父母的孩子,覺得這樣的孩子腦子有病。

生命是自己的,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別人,只能說明被威脅的人在乎你的生命,不然你拿自己生命去威脅一個陌生人試試,看人家管不管。利用別人對你的好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有比這更惡劣的行為嗎?這大概就是現代版的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但是英子自殺的行為卻有讓我看到孩子自殺的另一面:也許,利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歸根結底,自殺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對抗父母、逼父母就犯的一種工具,是他們萬般無奈後的一種選擇,但凡還有別的方式,誰都不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要挾別人。

還有一些孩子,用來對抗父母的手段比自殺更惡劣。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對抗父母的工具有哪些

對抗父母的工具顯然不是僅有自殺這一種,還有很多種,比如溝通、沉默、跟父母吵架,甚至還有的嚴重的毆打父母,都是對抗父母的工具。

它們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1、互不傷害

主要工具就是尊重理解,友好溝通,最終和平解決。

互不傷害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理想狀況,但這種理想狀況的出現不是靠孩子,而主要是靠父母。如果父母從小就懂得尊重理解孩子,孩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過度干涉,有問題跟孩子討論解決,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養成這種解決問題的習慣。最終尋求一個相互都能接受的問題解決方案,於是家庭和諧,皆大歡喜。

2、傷害自己

主要工具就是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等。

利於父母的對自己的愛,通過傷害自己逼迫父母就犯。父母越愛孩子,這種方式就越好使。

3、傷害父母

主要工具就是咒罵、威脅逼迫父母,甚至毆打父母。

對於青春期以後的孩子,因為身體的發育,有的甚至比父母都要高大強壯,所以他們也就不再害怕父母,甚至可以通過身體來對抗父母,跟父母吵架、對罵,甚至毆打父母。當父母無法承受這種傷害時,就不得不滿足孩子的願望。

這類孩子不算少,特別是那些長大後不孝敬父母的,以前估計就沒少做傷害父母的事。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選擇哪種方式決定了孩子的類型

孩子選擇哪種方式,一個是基於他的性格習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種工具是否可以實現他的願望。當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可以滿足他的願望時,他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選擇別的工具;但是當他喜歡的工具不能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願望時,孩子就要被逼做出選擇,重新選取新的工具來對抗父母。

在我們現在講究愛與和平的大環境下,孩子一開始最可能選擇的工具肯定是互不傷害的方式,他們會跟父母正常的表達自己的訴求。但是當父母不認可他們的訴求,駁回後,孩子接下來的方式選擇就基於他們的性格習慣了。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有對抗父母的能力後,他們卻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說明他們畏懼父母,或者尊重父母,愛護父母,所以他們不敢也不想去傷害父母,但自己的慾望又很強烈,如果不能滿足,自己就始終處於焦慮中。於是他們就選擇自我傷害的方式,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其實是一種卑微式的祈求,祈求父母給自己機會。試想,誰不怕痛,誰不愛護自己生命呢?但是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用這種方式了。這種孩子本質還是善良的,他們還愛著自己父母,敬畏自己的父母。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用自殺危險父母的孩子還算是好孩子的原因。

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選擇了咒罵,甚至毆打父母來逼父母滿足自己的慾望,那沒話說,這種孩子肯定是最糟糕的。他們對父母已經沒有了畏懼尊重之心,父母也只是滿足他慾望,幫他賺錢的工具。父母的忍讓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而不會換來他們的認真悔改。

"

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映,因為涉及到夫妻關係、孩子學習、高考的話題,因此受到很多父母和孩子的關注,而劇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也帶給很多父母啟迪。

而最近的劇情中,英子因為不堪忍受媽媽宋倩的管教而想自殺,更是掀起了人們的熱議。

英子苦媽媽宋倩久矣。宋倩為了女兒英子將來能考上北大,嚴格管教喬英子業餘時間,禁止英子去研究航天、航模等業餘愛好,因此英子平常就活的很壓抑。在報考大學時,英子因為喜歡天文而想選擇南京大學(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時英子想遠離媽媽的控制),但是宋倩卻想讓她上北大,留在北京。長期的壓迫最終使得英子崩潰,於是用自殺來威脅媽媽。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在過去,我一直是比較反感那些動不動就用“自殺”來威脅父母的孩子,覺得這樣的孩子腦子有病。

生命是自己的,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脅別人,只能說明被威脅的人在乎你的生命,不然你拿自己生命去威脅一個陌生人試試,看人家管不管。利用別人對你的好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有比這更惡劣的行為嗎?這大概就是現代版的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

但是英子自殺的行為卻有讓我看到孩子自殺的另一面:也許,利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歸根結底,自殺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對抗父母、逼父母就犯的一種工具,是他們萬般無奈後的一種選擇,但凡還有別的方式,誰都不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要挾別人。

還有一些孩子,用來對抗父母的手段比自殺更惡劣。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對抗父母的工具有哪些

對抗父母的工具顯然不是僅有自殺這一種,還有很多種,比如溝通、沉默、跟父母吵架,甚至還有的嚴重的毆打父母,都是對抗父母的工具。

它們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1、互不傷害

主要工具就是尊重理解,友好溝通,最終和平解決。

互不傷害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理想狀況,但這種理想狀況的出現不是靠孩子,而主要是靠父母。如果父母從小就懂得尊重理解孩子,孩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過度干涉,有問題跟孩子討論解決,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養成這種解決問題的習慣。最終尋求一個相互都能接受的問題解決方案,於是家庭和諧,皆大歡喜。

2、傷害自己

主要工具就是離家出走、自殘、自殺等。

利於父母的對自己的愛,通過傷害自己逼迫父母就犯。父母越愛孩子,這種方式就越好使。

3、傷害父母

主要工具就是咒罵、威脅逼迫父母,甚至毆打父母。

對於青春期以後的孩子,因為身體的發育,有的甚至比父母都要高大強壯,所以他們也就不再害怕父母,甚至可以通過身體來對抗父母,跟父母吵架、對罵,甚至毆打父母。當父母無法承受這種傷害時,就不得不滿足孩子的願望。

這類孩子不算少,特別是那些長大後不孝敬父母的,以前估計就沒少做傷害父母的事。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選擇哪種方式決定了孩子的類型

孩子選擇哪種方式,一個是基於他的性格習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種工具是否可以實現他的願望。當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可以滿足他的願望時,他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選擇別的工具;但是當他喜歡的工具不能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願望時,孩子就要被逼做出選擇,重新選取新的工具來對抗父母。

在我們現在講究愛與和平的大環境下,孩子一開始最可能選擇的工具肯定是互不傷害的方式,他們會跟父母正常的表達自己的訴求。但是當父母不認可他們的訴求,駁回後,孩子接下來的方式選擇就基於他們的性格習慣了。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有對抗父母的能力後,他們卻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說明他們畏懼父母,或者尊重父母,愛護父母,所以他們不敢也不想去傷害父母,但自己的慾望又很強烈,如果不能滿足,自己就始終處於焦慮中。於是他們就選擇自我傷害的方式,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其實是一種卑微式的祈求,祈求父母給自己機會。試想,誰不怕痛,誰不愛護自己生命呢?但是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用這種方式了。這種孩子本質還是善良的,他們還愛著自己父母,敬畏自己的父母。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用自殺危險父母的孩子還算是好孩子的原因。

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選擇了咒罵,甚至毆打父母來逼父母滿足自己的慾望,那沒話說,這種孩子肯定是最糟糕的。他們對父母已經沒有了畏懼尊重之心,父母也只是滿足他慾望,幫他賺錢的工具。父母的忍讓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而不會換來他們的認真悔改。

《小歡喜》中英子自殺,讓我發現,用自殺威脅父母的還算是好孩子

總結

孩子會有哪種方式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父母不要總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優秀,而看不到別人家父母的付出。

對於孩子到了青春期,還用自殺來要挾父母的,父母應該慶幸,你的孩子還可以挽救。父母需要多反省反省自身的問題,是不是自己控制過多過嚴,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獨立空間。

而對於那些咒罵、毆打父母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的,我只能說“活該”。任何孩子都是自己父母教育的結果,你孩子現在之所以不尊敬你,不畏懼你都是你早期沒有教育好孩子的結果。你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自己做的孽,自己跪著也要走完。我給你的唯一建議:多存點養老錢,記住,別讓你孩子知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