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不完美媽媽 哈佛大學 羽毛球 演講 何來 胡慎之心理 2019-08-20
"

作者:楊思遠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前兩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此刻的她非常痛苦,原因是她的父母堅持讓讀大四的她考研深造,而她自己則很喜歡創作,想要做編劇。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明明小時候很喜歡羽毛球,但是卻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習彈鋼琴,放棄了進入省羽毛球少年隊的機會。而現在,她不想再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她用了這樣一句話描述了她的感受: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這個讀者並不是個案,有很多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的期待。

"

作者:楊思遠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前兩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此刻的她非常痛苦,原因是她的父母堅持讓讀大四的她考研深造,而她自己則很喜歡創作,想要做編劇。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明明小時候很喜歡羽毛球,但是卻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習彈鋼琴,放棄了進入省羽毛球少年隊的機會。而現在,她不想再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她用了這樣一句話描述了她的感受: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這個讀者並不是個案,有很多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的期待。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揹負別人的期待,是對自己的謀殺


這位讀者的來信,讓我想起了華裔作家武綺詩的長篇小說《無聲告白》,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普通美國五口之家的悲情故事。

父親詹姆斯是一個華人,出生在唐人街,來自美國最底層的家庭,經常看見滿面汙垢做著雜工的父母,遭受白人的羞辱。於是,詹姆斯發誓,終有一日,他要躋身到美國上流社會。

他果真做到了,考取了哈佛博士,娶了美國的白人為妻。但是與此同時,他的潛意識裡也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沒有做到,他總覺得自己的黃色皮膚,讓周圍的人從未把他看成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為了尋找身份的認同,詹姆斯甚至還出軌他的亞裔助理,以獲得優越感。

在詹姆斯的三個孩子當中,他最喜歡的是老二莉迪亞,因為只有莉迪亞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看上去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莉迪亞是個很乖的孩子,從小就不會和自己的父母說“不”。為了不讓父親失望,明明沒有朋友,她會用語音助手裝作和朋友通話;母親希望她能繼承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名女醫生,她也表示願意接受。她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一直在努力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以獲得他們的認同。

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發生外遇,這讓本來就活得很辛苦的莉迪亞深感安全感支離破碎。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學業難度增加,她開始覺得滿足父母的願望有多麼艱難,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內心的反抗情緒無處釋放,最後屍沉湖底。

莉迪亞是自殺,但是真正的凶手,卻是來自父母的期待。這把刀並不鋒利,甚至外包裝上會常常冠上“愛”的字眼,讓人無法反抗。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住了三個“自我”,一個是生命最初、不能被清醒意識的“本能的自我”,一個是此時此刻的“現實的自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成為的“理想的自我”。

如果這三股力量能夠目標一致、和諧相處,那麼我們的內在就是健康有力量的;但是如果它們互相抵抗,無論誰輸誰贏,其實最後傷的都是自己。

莉迪亞“現實中的自我”,實際上就是一個被剝削了自由意志的、完成父母希望的囚徒,而她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是激情的、奔放的、自由的。當這二者之間發生巨大的衝突,莉迪亞尋求不到外力協助解決的時候,她最終只能選擇通過毀滅的方式讓內在的自我歸於寂靜。


"

作者:楊思遠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前兩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此刻的她非常痛苦,原因是她的父母堅持讓讀大四的她考研深造,而她自己則很喜歡創作,想要做編劇。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明明小時候很喜歡羽毛球,但是卻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習彈鋼琴,放棄了進入省羽毛球少年隊的機會。而現在,她不想再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她用了這樣一句話描述了她的感受: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這個讀者並不是個案,有很多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的期待。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揹負別人的期待,是對自己的謀殺


這位讀者的來信,讓我想起了華裔作家武綺詩的長篇小說《無聲告白》,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普通美國五口之家的悲情故事。

父親詹姆斯是一個華人,出生在唐人街,來自美國最底層的家庭,經常看見滿面汙垢做著雜工的父母,遭受白人的羞辱。於是,詹姆斯發誓,終有一日,他要躋身到美國上流社會。

他果真做到了,考取了哈佛博士,娶了美國的白人為妻。但是與此同時,他的潛意識裡也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沒有做到,他總覺得自己的黃色皮膚,讓周圍的人從未把他看成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為了尋找身份的認同,詹姆斯甚至還出軌他的亞裔助理,以獲得優越感。

在詹姆斯的三個孩子當中,他最喜歡的是老二莉迪亞,因為只有莉迪亞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看上去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莉迪亞是個很乖的孩子,從小就不會和自己的父母說“不”。為了不讓父親失望,明明沒有朋友,她會用語音助手裝作和朋友通話;母親希望她能繼承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名女醫生,她也表示願意接受。她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一直在努力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以獲得他們的認同。

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發生外遇,這讓本來就活得很辛苦的莉迪亞深感安全感支離破碎。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學業難度增加,她開始覺得滿足父母的願望有多麼艱難,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內心的反抗情緒無處釋放,最後屍沉湖底。

莉迪亞是自殺,但是真正的凶手,卻是來自父母的期待。這把刀並不鋒利,甚至外包裝上會常常冠上“愛”的字眼,讓人無法反抗。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住了三個“自我”,一個是生命最初、不能被清醒意識的“本能的自我”,一個是此時此刻的“現實的自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成為的“理想的自我”。

如果這三股力量能夠目標一致、和諧相處,那麼我們的內在就是健康有力量的;但是如果它們互相抵抗,無論誰輸誰贏,其實最後傷的都是自己。

莉迪亞“現實中的自我”,實際上就是一個被剝削了自由意志的、完成父母希望的囚徒,而她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是激情的、奔放的、自由的。當這二者之間發生巨大的衝突,莉迪亞尋求不到外力協助解決的時候,她最終只能選擇通過毀滅的方式讓內在的自我歸於寂靜。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你有權力大聲說:我不認同


你有沒有像莉迪亞這樣的情況?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怯懦的、膽小的,而另外一個在拼命掙扎,不想順從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

你知道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是如何來的嗎?

它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聲音”塑造的。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你的父母,在你很小大的時候,他們就習慣性地說:你怎麼這麼笨、我怎麼會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兒子!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它這樣說:成功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東西,而有錢是成功的唯一標誌。
  • 這些聲音也可能來自你的老師或者領導,它說:你這個人這麼內向,很難和別人搞好關係,將來的發展成問題啊!
  • ……


這些聲音,都來自你無法反抗的“權威”,久而久之,你只能選擇屈服、認同這些聲音,把它們內化到你的體內,從而構成了你對自己最核心的認知:你覺得自己很笨、很內向,又因追求成功不得而深感痛苦。

也正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認同了這些聲音,你在行為上也會開始讓自己去證明這些聲音是對的,從而進一步加強,使之成為現在的你。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真的像你自己認為的那樣又笨又內向、能力弱爆了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Brian在ted做演講的時候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他說自己平時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他最愛的事情就是窩在家裡的書房裡看書寫東西,他最恨別人找他出門去玩耍;但與此同時,他在課堂上又相當的外向,他為了讓同學們能夠被他吸引,他經常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小段子,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這件事情的好玩之處就在於:在Brian看來,他自己是“內向的”,但是在他的學生們看來,他肯定是個“外向逗B型選手”。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向或者外向,其實都不是絕對的,它們在不同的場景中,是可以變化的。同時,正如Brian一樣,你對自我的認知,很可能並不像你自己想的那麼正確。

笨、內向、能力弱,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其實都是別人強加於你的,它們未必是真實的你。

當你選擇對這些聲音大聲說:我不認同。它們就無法去建構你影響你,而你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去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

作者:楊思遠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前兩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此刻的她非常痛苦,原因是她的父母堅持讓讀大四的她考研深造,而她自己則很喜歡創作,想要做編劇。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明明小時候很喜歡羽毛球,但是卻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習彈鋼琴,放棄了進入省羽毛球少年隊的機會。而現在,她不想再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她用了這樣一句話描述了她的感受: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這個讀者並不是個案,有很多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的期待。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揹負別人的期待,是對自己的謀殺


這位讀者的來信,讓我想起了華裔作家武綺詩的長篇小說《無聲告白》,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普通美國五口之家的悲情故事。

父親詹姆斯是一個華人,出生在唐人街,來自美國最底層的家庭,經常看見滿面汙垢做著雜工的父母,遭受白人的羞辱。於是,詹姆斯發誓,終有一日,他要躋身到美國上流社會。

他果真做到了,考取了哈佛博士,娶了美國的白人為妻。但是與此同時,他的潛意識裡也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沒有做到,他總覺得自己的黃色皮膚,讓周圍的人從未把他看成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為了尋找身份的認同,詹姆斯甚至還出軌他的亞裔助理,以獲得優越感。

在詹姆斯的三個孩子當中,他最喜歡的是老二莉迪亞,因為只有莉迪亞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看上去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莉迪亞是個很乖的孩子,從小就不會和自己的父母說“不”。為了不讓父親失望,明明沒有朋友,她會用語音助手裝作和朋友通話;母親希望她能繼承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名女醫生,她也表示願意接受。她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一直在努力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以獲得他們的認同。

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發生外遇,這讓本來就活得很辛苦的莉迪亞深感安全感支離破碎。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學業難度增加,她開始覺得滿足父母的願望有多麼艱難,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內心的反抗情緒無處釋放,最後屍沉湖底。

莉迪亞是自殺,但是真正的凶手,卻是來自父母的期待。這把刀並不鋒利,甚至外包裝上會常常冠上“愛”的字眼,讓人無法反抗。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住了三個“自我”,一個是生命最初、不能被清醒意識的“本能的自我”,一個是此時此刻的“現實的自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成為的“理想的自我”。

如果這三股力量能夠目標一致、和諧相處,那麼我們的內在就是健康有力量的;但是如果它們互相抵抗,無論誰輸誰贏,其實最後傷的都是自己。

莉迪亞“現實中的自我”,實際上就是一個被剝削了自由意志的、完成父母希望的囚徒,而她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是激情的、奔放的、自由的。當這二者之間發生巨大的衝突,莉迪亞尋求不到外力協助解決的時候,她最終只能選擇通過毀滅的方式讓內在的自我歸於寂靜。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你有權力大聲說:我不認同


你有沒有像莉迪亞這樣的情況?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怯懦的、膽小的,而另外一個在拼命掙扎,不想順從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

你知道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是如何來的嗎?

它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聲音”塑造的。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你的父母,在你很小大的時候,他們就習慣性地說:你怎麼這麼笨、我怎麼會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兒子!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它這樣說:成功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東西,而有錢是成功的唯一標誌。
  • 這些聲音也可能來自你的老師或者領導,它說:你這個人這麼內向,很難和別人搞好關係,將來的發展成問題啊!
  • ……


這些聲音,都來自你無法反抗的“權威”,久而久之,你只能選擇屈服、認同這些聲音,把它們內化到你的體內,從而構成了你對自己最核心的認知:你覺得自己很笨、很內向,又因追求成功不得而深感痛苦。

也正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認同了這些聲音,你在行為上也會開始讓自己去證明這些聲音是對的,從而進一步加強,使之成為現在的你。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真的像你自己認為的那樣又笨又內向、能力弱爆了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Brian在ted做演講的時候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他說自己平時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他最愛的事情就是窩在家裡的書房裡看書寫東西,他最恨別人找他出門去玩耍;但與此同時,他在課堂上又相當的外向,他為了讓同學們能夠被他吸引,他經常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小段子,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這件事情的好玩之處就在於:在Brian看來,他自己是“內向的”,但是在他的學生們看來,他肯定是個“外向逗B型選手”。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向或者外向,其實都不是絕對的,它們在不同的場景中,是可以變化的。同時,正如Brian一樣,你對自我的認知,很可能並不像你自己想的那麼正確。

笨、內向、能力弱,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其實都是別人強加於你的,它們未必是真實的你。

當你選擇對這些聲音大聲說:我不認同。它們就無法去建構你影響你,而你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去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一切的自我救贖,多數只能靠自己

想活出自我,而非活成他人的期待,本質上是要與自己潛意識的反抗力量做鬥爭,這等於是讓一個自己殺死另外一個自己,註定是血腥而艱難的。

在這趟探險裡,如果你找不到抵抗潛意識的方法,不妨試一下下面這個“撕標籤”的想象力訓練,學著去“背叛”一下熟悉的自己。

假設在你看來,你自己是一個內向的、膽小的、能力很弱的人,而你理想的自己是一個陽光自由強大的人,那麼你不妨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內心貼了三個標籤:內向、膽小、能力差。

接下來,對著“內向”的標籤,你想象自己做了一件不內向的事兒,比方說你主動邀請同事或朋友一起看電影,然後把內向的標籤撕下來;

接著你面對“膽小”的標籤,你想象自己做了一件大膽的事兒,譬如你向喜歡的人表白了,或者主動給領導提了一些工作上的意見,然後把膽小的標籤撕下來;

最後面對“能力差”的標籤,想象自己做了一件很牛掰的事兒,譬如每天堅持跑5公里,堅持了一年,然後撕下最後這個標籤。

完成這些想象之後,睜開眼睛,感受這些標籤都被你撕下了,你不再被這些評價限制了,去感受你的變化。

當然,訓練並沒有結束,接下來,你要在現實中去完成那些在你想象中設想的事情,也就是說,你真的要去邀請同事朋友看電影等等。

如果一次想象力訓練,不足以支撐你在行動上實現它,那麼就一直重複這樣的訓練,直到你有勇氣邁出行動的步伐為止。

在這場練習裡,只是你一個人的堅持。而事實上,人生大多數的困境,其實別人都幫不上什麼忙,一切自我的救贖,多數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去領悟,靠自己去打拼。

我知道,在這個反反覆覆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體會到力不從心,甚至有些難過和哀傷。但是,親愛的,這就是生命的真相:每一步成長,都必然伴隨著哀傷。

所以啊,千萬不要放棄。相信我,哀傷過後,必然迎來生命之自由自在的絢爛。

"

作者:楊思遠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前兩天,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此刻的她非常痛苦,原因是她的父母堅持讓讀大四的她考研深造,而她自己則很喜歡創作,想要做編劇。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很乖的孩子,明明小時候很喜歡羽毛球,但是卻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學習彈鋼琴,放棄了進入省羽毛球少年隊的機會。而現在,她不想再聽從父母的意見,但是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她用了這樣一句話描述了她的感受: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這個讀者並不是個案,有很多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的期待。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揹負別人的期待,是對自己的謀殺


這位讀者的來信,讓我想起了華裔作家武綺詩的長篇小說《無聲告白》,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普通美國五口之家的悲情故事。

父親詹姆斯是一個華人,出生在唐人街,來自美國最底層的家庭,經常看見滿面汙垢做著雜工的父母,遭受白人的羞辱。於是,詹姆斯發誓,終有一日,他要躋身到美國上流社會。

他果真做到了,考取了哈佛博士,娶了美國的白人為妻。但是與此同時,他的潛意識裡也一直在努力證明他沒有做到,他總覺得自己的黃色皮膚,讓周圍的人從未把他看成是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為了尋找身份的認同,詹姆斯甚至還出軌他的亞裔助理,以獲得優越感。

在詹姆斯的三個孩子當中,他最喜歡的是老二莉迪亞,因為只有莉迪亞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看上去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莉迪亞是個很乖的孩子,從小就不會和自己的父母說“不”。為了不讓父親失望,明明沒有朋友,她會用語音助手裝作和朋友通話;母親希望她能繼承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名女醫生,她也表示願意接受。她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一直在努力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以獲得他們的認同。

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發生外遇,這讓本來就活得很辛苦的莉迪亞深感安全感支離破碎。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學業難度增加,她開始覺得滿足父母的願望有多麼艱難,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內心的反抗情緒無處釋放,最後屍沉湖底。

莉迪亞是自殺,但是真正的凶手,卻是來自父母的期待。這把刀並不鋒利,甚至外包裝上會常常冠上“愛”的字眼,讓人無法反抗。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住了三個“自我”,一個是生命最初、不能被清醒意識的“本能的自我”,一個是此時此刻的“現實的自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成為的“理想的自我”。

如果這三股力量能夠目標一致、和諧相處,那麼我們的內在就是健康有力量的;但是如果它們互相抵抗,無論誰輸誰贏,其實最後傷的都是自己。

莉迪亞“現實中的自我”,實際上就是一個被剝削了自由意志的、完成父母希望的囚徒,而她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是激情的、奔放的、自由的。當這二者之間發生巨大的衝突,莉迪亞尋求不到外力協助解決的時候,她最終只能選擇通過毀滅的方式讓內在的自我歸於寂靜。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你有權力大聲說:我不認同


你有沒有像莉迪亞這樣的情況?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怯懦的、膽小的,而另外一個在拼命掙扎,不想順從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

你知道那個怯懦、膽小的自己,是如何來的嗎?

它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聲音”塑造的。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你的父母,在你很小大的時候,他們就習慣性地說:你怎麼這麼笨、我怎麼會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兒子!
  • 這些聲音可能來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它這樣說:成功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東西,而有錢是成功的唯一標誌。
  • 這些聲音也可能來自你的老師或者領導,它說:你這個人這麼內向,很難和別人搞好關係,將來的發展成問題啊!
  • ……


這些聲音,都來自你無法反抗的“權威”,久而久之,你只能選擇屈服、認同這些聲音,把它們內化到你的體內,從而構成了你對自己最核心的認知:你覺得自己很笨、很內向,又因追求成功不得而深感痛苦。

也正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認同了這些聲音,你在行為上也會開始讓自己去證明這些聲音是對的,從而進一步加強,使之成為現在的你。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真的像你自己認為的那樣又笨又內向、能力弱爆了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Brian在ted做演講的時候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他說自己平時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他最愛的事情就是窩在家裡的書房裡看書寫東西,他最恨別人找他出門去玩耍;但與此同時,他在課堂上又相當的外向,他為了讓同學們能夠被他吸引,他經常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小段子,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這件事情的好玩之處就在於:在Brian看來,他自己是“內向的”,但是在他的學生們看來,他肯定是個“外向逗B型選手”。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向或者外向,其實都不是絕對的,它們在不同的場景中,是可以變化的。同時,正如Brian一樣,你對自我的認知,很可能並不像你自己想的那麼正確。

笨、內向、能力弱,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其實都是別人強加於你的,它們未必是真實的你。

當你選擇對這些聲音大聲說:我不認同。它們就無法去建構你影響你,而你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去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一切的自我救贖,多數只能靠自己

想活出自我,而非活成他人的期待,本質上是要與自己潛意識的反抗力量做鬥爭,這等於是讓一個自己殺死另外一個自己,註定是血腥而艱難的。

在這趟探險裡,如果你找不到抵抗潛意識的方法,不妨試一下下面這個“撕標籤”的想象力訓練,學著去“背叛”一下熟悉的自己。

假設在你看來,你自己是一個內向的、膽小的、能力很弱的人,而你理想的自己是一個陽光自由強大的人,那麼你不妨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內心貼了三個標籤:內向、膽小、能力差。

接下來,對著“內向”的標籤,你想象自己做了一件不內向的事兒,比方說你主動邀請同事或朋友一起看電影,然後把內向的標籤撕下來;

接著你面對“膽小”的標籤,你想象自己做了一件大膽的事兒,譬如你向喜歡的人表白了,或者主動給領導提了一些工作上的意見,然後把膽小的標籤撕下來;

最後面對“能力差”的標籤,想象自己做了一件很牛掰的事兒,譬如每天堅持跑5公里,堅持了一年,然後撕下最後這個標籤。

完成這些想象之後,睜開眼睛,感受這些標籤都被你撕下了,你不再被這些評價限制了,去感受你的變化。

當然,訓練並沒有結束,接下來,你要在現實中去完成那些在你想象中設想的事情,也就是說,你真的要去邀請同事朋友看電影等等。

如果一次想象力訓練,不足以支撐你在行動上實現它,那麼就一直重複這樣的訓練,直到你有勇氣邁出行動的步伐為止。

在這場練習裡,只是你一個人的堅持。而事實上,人生大多數的困境,其實別人都幫不上什麼忙,一切自我的救贖,多數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去領悟,靠自己去打拼。

我知道,在這個反反覆覆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體會到力不從心,甚至有些難過和哀傷。但是,親愛的,這就是生命的真相:每一步成長,都必然伴隨著哀傷。

所以啊,千萬不要放棄。相信我,哀傷過後,必然迎來生命之自由自在的絢爛。

有多少人,正在努力地將自己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作者介紹:楊思遠,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