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不完美媽媽 陽春麵 英國 餘華 雲開有話聊 2019-08-23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1 許三觀為什麼不接受一樂?這不僅關乎男性尊嚴。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掙了35塊錢,想給爺爺幾塊錢,爺爺老得不會花,四叔對他最好,想給四叔幾塊,又捨不得。賣力氣掙的他捨得,賣血掙的賣命錢他捨不得,最後他決定用來結婚。對於賣命錢,許三觀很講究。

千挑萬選,他選了油條西施許玉蘭,5年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最喜歡一樂,因為一樂最親近他。

但命運總在你順風順水時,看你不順眼,擺你一道。最喜歡的一樂竟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子。

生命中總有些事,突如其來,難以承受。

怎麼會這樣?許三觀將一樂養到9歲,竟當了9年的烏龜,不僅他的男性尊嚴被踐踏到了泥裡,同時他心裡有了道坎兒,怕養大的兒子終究是別人家的。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認為:我們的習慣,尤其是我們的恐懼,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自身推演的結果。

一樂第一次去找親爹,許三觀覺得更印證了自己的推想,“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書,對他那麼好,他還要去找他親爹,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怎麼養也養不親。”

所以,多年的情義不會假,他願意養大一樂,但不再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養,他的賣命錢不想花在一樂身上,這是這個卑微的男人最後的堅持。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1 許三觀為什麼不接受一樂?這不僅關乎男性尊嚴。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掙了35塊錢,想給爺爺幾塊錢,爺爺老得不會花,四叔對他最好,想給四叔幾塊,又捨不得。賣力氣掙的他捨得,賣血掙的賣命錢他捨不得,最後他決定用來結婚。對於賣命錢,許三觀很講究。

千挑萬選,他選了油條西施許玉蘭,5年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最喜歡一樂,因為一樂最親近他。

但命運總在你順風順水時,看你不順眼,擺你一道。最喜歡的一樂竟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子。

生命中總有些事,突如其來,難以承受。

怎麼會這樣?許三觀將一樂養到9歲,竟當了9年的烏龜,不僅他的男性尊嚴被踐踏到了泥裡,同時他心裡有了道坎兒,怕養大的兒子終究是別人家的。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認為:我們的習慣,尤其是我們的恐懼,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自身推演的結果。

一樂第一次去找親爹,許三觀覺得更印證了自己的推想,“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書,對他那麼好,他還要去找他親爹,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怎麼養也養不親。”

所以,多年的情義不會假,他願意養大一樂,但不再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養,他的賣命錢不想花在一樂身上,這是這個卑微的男人最後的堅持。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樂打破了別人的頭,對方上門討要醫藥費,許三觀拿不出,找到一樂的親爹何小勇,讓他出,結果被轟了出來。眼看著經營了9年的家,被搬空抵債,一家人在風中悽苦嗚咽,家不像家。

許三觀第二次去賣血了,為了贖回自己的家。想著自己白養了兒子,如今還要替別人的兒子還債,心口說不出的憋悶。

大躍進時,一家人喝了兩月清湯粥,堅持不下去了,許三觀再次賣血了。賣血的錢他想給家人改善伙食,去吃一塊七的陽春麵,唯獨不願帶一樂,他讓一樂去王二胡子的店裡買個五毛的烤紅薯吃。

這樣的行為令人啼笑皆非,但許三觀在真實的面對自己。誰會心甘情願養別人的孩子?許三觀他不是神,他做不到心理平衡。他可以為老婆兒子賣命,為了養不熟的別人的兒子,他做不到。

別人嘲笑他是烏龜,他還要賤得養別人的兒子,他認了,但賣命錢,他只願花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只是他忽略了這個行為本身對一樂的傷害。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1 許三觀為什麼不接受一樂?這不僅關乎男性尊嚴。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掙了35塊錢,想給爺爺幾塊錢,爺爺老得不會花,四叔對他最好,想給四叔幾塊,又捨不得。賣力氣掙的他捨得,賣血掙的賣命錢他捨不得,最後他決定用來結婚。對於賣命錢,許三觀很講究。

千挑萬選,他選了油條西施許玉蘭,5年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最喜歡一樂,因為一樂最親近他。

但命運總在你順風順水時,看你不順眼,擺你一道。最喜歡的一樂竟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子。

生命中總有些事,突如其來,難以承受。

怎麼會這樣?許三觀將一樂養到9歲,竟當了9年的烏龜,不僅他的男性尊嚴被踐踏到了泥裡,同時他心裡有了道坎兒,怕養大的兒子終究是別人家的。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認為:我們的習慣,尤其是我們的恐懼,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自身推演的結果。

一樂第一次去找親爹,許三觀覺得更印證了自己的推想,“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書,對他那麼好,他還要去找他親爹,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怎麼養也養不親。”

所以,多年的情義不會假,他願意養大一樂,但不再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養,他的賣命錢不想花在一樂身上,這是這個卑微的男人最後的堅持。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樂打破了別人的頭,對方上門討要醫藥費,許三觀拿不出,找到一樂的親爹何小勇,讓他出,結果被轟了出來。眼看著經營了9年的家,被搬空抵債,一家人在風中悽苦嗚咽,家不像家。

許三觀第二次去賣血了,為了贖回自己的家。想著自己白養了兒子,如今還要替別人的兒子還債,心口說不出的憋悶。

大躍進時,一家人喝了兩月清湯粥,堅持不下去了,許三觀再次賣血了。賣血的錢他想給家人改善伙食,去吃一塊七的陽春麵,唯獨不願帶一樂,他讓一樂去王二胡子的店裡買個五毛的烤紅薯吃。

這樣的行為令人啼笑皆非,但許三觀在真實的面對自己。誰會心甘情願養別人的孩子?許三觀他不是神,他做不到心理平衡。他可以為老婆兒子賣命,為了養不熟的別人的兒子,他做不到。

別人嘲笑他是烏龜,他還要賤得養別人的兒子,他認了,但賣命錢,他只願花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只是他忽略了這個行為本身對一樂的傷害。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2 真正的親人不是因為血緣,一碗麵奠定了一段割不斷的親緣。

一家人面足肚飽回家睡覺,一樂餓得睡不著。他瞪著許三觀,就是這個人經常說不是他親爹,他也不要這個爹了,決定去找他的親爹。

他對著何小勇叫爹,讓爹帶他去吃一碗麵。無論他怎麼喊,他親爹不認,舉起拳頭要揍他,把他拖出巷子口,摔在牆上,恐嚇他再來就宰了他。

世界雖大,一樂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都不願當他的親爹,他的親爹在哪兒?他見人就求一碗麵條吃,誰給他買一碗麵,他就做誰的親兒子。

別人要飯,一樂要面,別人要飯為了生存,一樂要面,為了找親爹。一碗麵成了一樂心中的一個結,給他買面的就是容得下他,給他歸屬的人。

一樂一天沒回家,許三觀擔心了,急急忙忙出門尋,碰上了在家旁邊陰暗處哭泣的一樂,一樂哭著說,“爹,我餓了,我困了,我想吃東西,我想睡覺,我想你就是再不把我當親兒子,你也比何小勇疼我,我就回來了。”

人生中有些苦難雖始料不及,但卻能讓人覺醒,懂得珍惜。

許三觀抹一把男人淚,決定收了這個兒子。他蹲在一樂身前,背起一樂,邁過自家門坎,朝飯店走去,一樂欣喜的發現,老爸帶他吃麵了。

這一刻起,無論在一樂心裡,還是許三觀心裡,他們都是真正的父子了,這不是血緣鑑定的父子,而是彼此認定的父子。這一刻,他們才真正相遇,不是眼睛的看見,而是心靈的碰撞,人與人之間最終都要以心換心。

作家晚晴說過一句話:

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你的親人。反之亦然。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1 許三觀為什麼不接受一樂?這不僅關乎男性尊嚴。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掙了35塊錢,想給爺爺幾塊錢,爺爺老得不會花,四叔對他最好,想給四叔幾塊,又捨不得。賣力氣掙的他捨得,賣血掙的賣命錢他捨不得,最後他決定用來結婚。對於賣命錢,許三觀很講究。

千挑萬選,他選了油條西施許玉蘭,5年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最喜歡一樂,因為一樂最親近他。

但命運總在你順風順水時,看你不順眼,擺你一道。最喜歡的一樂竟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子。

生命中總有些事,突如其來,難以承受。

怎麼會這樣?許三觀將一樂養到9歲,竟當了9年的烏龜,不僅他的男性尊嚴被踐踏到了泥裡,同時他心裡有了道坎兒,怕養大的兒子終究是別人家的。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認為:我們的習慣,尤其是我們的恐懼,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自身推演的結果。

一樂第一次去找親爹,許三觀覺得更印證了自己的推想,“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書,對他那麼好,他還要去找他親爹,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怎麼養也養不親。”

所以,多年的情義不會假,他願意養大一樂,但不再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養,他的賣命錢不想花在一樂身上,這是這個卑微的男人最後的堅持。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樂打破了別人的頭,對方上門討要醫藥費,許三觀拿不出,找到一樂的親爹何小勇,讓他出,結果被轟了出來。眼看著經營了9年的家,被搬空抵債,一家人在風中悽苦嗚咽,家不像家。

許三觀第二次去賣血了,為了贖回自己的家。想著自己白養了兒子,如今還要替別人的兒子還債,心口說不出的憋悶。

大躍進時,一家人喝了兩月清湯粥,堅持不下去了,許三觀再次賣血了。賣血的錢他想給家人改善伙食,去吃一塊七的陽春麵,唯獨不願帶一樂,他讓一樂去王二胡子的店裡買個五毛的烤紅薯吃。

這樣的行為令人啼笑皆非,但許三觀在真實的面對自己。誰會心甘情願養別人的孩子?許三觀他不是神,他做不到心理平衡。他可以為老婆兒子賣命,為了養不熟的別人的兒子,他做不到。

別人嘲笑他是烏龜,他還要賤得養別人的兒子,他認了,但賣命錢,他只願花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只是他忽略了這個行為本身對一樂的傷害。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2 真正的親人不是因為血緣,一碗麵奠定了一段割不斷的親緣。

一家人面足肚飽回家睡覺,一樂餓得睡不著。他瞪著許三觀,就是這個人經常說不是他親爹,他也不要這個爹了,決定去找他的親爹。

他對著何小勇叫爹,讓爹帶他去吃一碗麵。無論他怎麼喊,他親爹不認,舉起拳頭要揍他,把他拖出巷子口,摔在牆上,恐嚇他再來就宰了他。

世界雖大,一樂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都不願當他的親爹,他的親爹在哪兒?他見人就求一碗麵條吃,誰給他買一碗麵,他就做誰的親兒子。

別人要飯,一樂要面,別人要飯為了生存,一樂要面,為了找親爹。一碗麵成了一樂心中的一個結,給他買面的就是容得下他,給他歸屬的人。

一樂一天沒回家,許三觀擔心了,急急忙忙出門尋,碰上了在家旁邊陰暗處哭泣的一樂,一樂哭著說,“爹,我餓了,我困了,我想吃東西,我想睡覺,我想你就是再不把我當親兒子,你也比何小勇疼我,我就回來了。”

人生中有些苦難雖始料不及,但卻能讓人覺醒,懂得珍惜。

許三觀抹一把男人淚,決定收了這個兒子。他蹲在一樂身前,背起一樂,邁過自家門坎,朝飯店走去,一樂欣喜的發現,老爸帶他吃麵了。

這一刻起,無論在一樂心裡,還是許三觀心裡,他們都是真正的父子了,這不是血緣鑑定的父子,而是彼此認定的父子。這一刻,他們才真正相遇,不是眼睛的看見,而是心靈的碰撞,人與人之間最終都要以心換心。

作家晚晴說過一句話:

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你的親人。反之亦然。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3 父愛是堅定的,一旦接納,就是他一輩子的孩子。

心理學中有個最基本的假設:看見,就是愛。父愛雖沉默如山,但也堅定如山,一旦父親的眼裡有你,你就是他一輩子的孩子。

一樂、二樂趕上知青下鄉,被下放到了農場。看著一樂瘦得肩膀凸起背影,許三觀追了出去,他又賣血了。開船前,他將買血錢交給一樂,讓他和二樂省著花,累時補補身體,逢年過節,買點禮送生產隊長,爭取早日抽調回城。

老父親的慈愛,蘊含在許三觀的賣血裡,嘮叨的話裡,然而命運再次重擊了他。

一樂得了嚴重的肝炎,生命垂危,必須立即送上海大醫院。這可愁煞了許三觀,他四處借了錢,讓許玉蘭先送一樂到上海,他繼續籌錢趕過來。

如何籌?只有賣血!這次血頭不再收他的血了,因為他剛賣過。三個月內連續賣血,身體會敗掉,還有生命危險。

怎麼辦?一樂還等著錢救命。外地醫院沒有他的賣血記錄,去上海要經過好多地方,他選出六個地方,決定一路賣血去上海。

連續兩次賣血之後,他已感覺不到熱氣了,走在陽光裡的他,哆哆嗦嗦,牙齒打顫,耳鳴眼花。第三次賣血,他休克了,醫院給他輸回了700毫升的血才救回他的命。

躺在病床上的許三觀想到了一樂,想著照顧一樂的許玉蘭,想著病倒在家的二樂,以及照顧二樂的三樂,這質樸的親情深深牽絆著他,他不能倒下。最後他又賣掉400毫升血後,拖著衰弱的身體上了去上海的汽車。

達芬奇說過: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許三觀作為一個底層小民是卑微的,無足輕重的;但作為父親,他是高大的,無可替代的。在認定了一樂後,一心一意,任勞任怨,這是一個有著博大胸懷的老父親,對兒子毫無保留的愛,令人震撼的舐犢情深。

"

“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

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在無數塵封的回憶中,那鮮活的生命,苦難的人生,蒼涼而又悲憫,像那泥濘沼澤裡開出的一朵小花,苦澀中帶著回甘。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面對苦難,他唯一的依靠只有賣血,不是賣慘,只是無從避免,也不容退讓,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血液、乃至生命,跨越人生中一道道難關,度過命運裡的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卑微、無奈、與微乎其微的抗爭。

和命運抗爭的人很多,但許三觀不同,他是卑微的,柔弱的,又是包容的、闊達的,他的心並不堅硬而充滿溫情,他有著男人的通病,想挺直腰板卻總被世事壓得直不起,但他沒有抱怨,只是用他的方式邁過去。

一個人的心容量有多大?看許三觀就知道了。

他與兒子一樂的情感糾葛雖不是全書主線,卻是本文的主題,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他的糾結、憤怒與愛。

他有尊嚴,所以他矛盾,讓他認了這個非親生的兒子,他不甘心;他有情義,所以他糾結,讓他棄了這個兒子,他不忍心。

“情”是世間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繞,無論父子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無人能逃開情的羈絆,心裡的坎兒需要自己邁,心病只能心藥醫。人生苦旅何嘗不是一次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的歷程呢?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1 許三觀為什麼不接受一樂?這不僅關乎男性尊嚴。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掙了35塊錢,想給爺爺幾塊錢,爺爺老得不會花,四叔對他最好,想給四叔幾塊,又捨不得。賣力氣掙的他捨得,賣血掙的賣命錢他捨不得,最後他決定用來結婚。對於賣命錢,許三觀很講究。

千挑萬選,他選了油條西施許玉蘭,5年生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許三觀最喜歡一樂,因為一樂最親近他。

但命運總在你順風順水時,看你不順眼,擺你一道。最喜歡的一樂竟不是許三觀的親生子。

生命中總有些事,突如其來,難以承受。

怎麼會這樣?許三觀將一樂養到9歲,竟當了9年的烏龜,不僅他的男性尊嚴被踐踏到了泥裡,同時他心裡有了道坎兒,怕養大的兒子終究是別人家的。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認為:我們的習慣,尤其是我們的恐懼,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自身推演的結果。

一樂第一次去找親爹,許三觀覺得更印證了自己的推想,“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書,對他那麼好,他還要去找他親爹,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怎麼養也養不親。”

所以,多年的情義不會假,他願意養大一樂,但不再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養,他的賣命錢不想花在一樂身上,這是這個卑微的男人最後的堅持。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一樂打破了別人的頭,對方上門討要醫藥費,許三觀拿不出,找到一樂的親爹何小勇,讓他出,結果被轟了出來。眼看著經營了9年的家,被搬空抵債,一家人在風中悽苦嗚咽,家不像家。

許三觀第二次去賣血了,為了贖回自己的家。想著自己白養了兒子,如今還要替別人的兒子還債,心口說不出的憋悶。

大躍進時,一家人喝了兩月清湯粥,堅持不下去了,許三觀再次賣血了。賣血的錢他想給家人改善伙食,去吃一塊七的陽春麵,唯獨不願帶一樂,他讓一樂去王二胡子的店裡買個五毛的烤紅薯吃。

這樣的行為令人啼笑皆非,但許三觀在真實的面對自己。誰會心甘情願養別人的孩子?許三觀他不是神,他做不到心理平衡。他可以為老婆兒子賣命,為了養不熟的別人的兒子,他做不到。

別人嘲笑他是烏龜,他還要賤得養別人的兒子,他認了,但賣命錢,他只願花在最重要的人身上,只是他忽略了這個行為本身對一樂的傷害。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2 真正的親人不是因為血緣,一碗麵奠定了一段割不斷的親緣。

一家人面足肚飽回家睡覺,一樂餓得睡不著。他瞪著許三觀,就是這個人經常說不是他親爹,他也不要這個爹了,決定去找他的親爹。

他對著何小勇叫爹,讓爹帶他去吃一碗麵。無論他怎麼喊,他親爹不認,舉起拳頭要揍他,把他拖出巷子口,摔在牆上,恐嚇他再來就宰了他。

世界雖大,一樂茫然四顧,不知何去何從。都不願當他的親爹,他的親爹在哪兒?他見人就求一碗麵條吃,誰給他買一碗麵,他就做誰的親兒子。

別人要飯,一樂要面,別人要飯為了生存,一樂要面,為了找親爹。一碗麵成了一樂心中的一個結,給他買面的就是容得下他,給他歸屬的人。

一樂一天沒回家,許三觀擔心了,急急忙忙出門尋,碰上了在家旁邊陰暗處哭泣的一樂,一樂哭著說,“爹,我餓了,我困了,我想吃東西,我想睡覺,我想你就是再不把我當親兒子,你也比何小勇疼我,我就回來了。”

人生中有些苦難雖始料不及,但卻能讓人覺醒,懂得珍惜。

許三觀抹一把男人淚,決定收了這個兒子。他蹲在一樂身前,背起一樂,邁過自家門坎,朝飯店走去,一樂欣喜的發現,老爸帶他吃麵了。

這一刻起,無論在一樂心裡,還是許三觀心裡,他們都是真正的父子了,這不是血緣鑑定的父子,而是彼此認定的父子。這一刻,他們才真正相遇,不是眼睛的看見,而是心靈的碰撞,人與人之間最終都要以心換心。

作家晚晴說過一句話:

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你的親人。反之亦然。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3 父愛是堅定的,一旦接納,就是他一輩子的孩子。

心理學中有個最基本的假設:看見,就是愛。父愛雖沉默如山,但也堅定如山,一旦父親的眼裡有你,你就是他一輩子的孩子。

一樂、二樂趕上知青下鄉,被下放到了農場。看著一樂瘦得肩膀凸起背影,許三觀追了出去,他又賣血了。開船前,他將買血錢交給一樂,讓他和二樂省著花,累時補補身體,逢年過節,買點禮送生產隊長,爭取早日抽調回城。

老父親的慈愛,蘊含在許三觀的賣血裡,嘮叨的話裡,然而命運再次重擊了他。

一樂得了嚴重的肝炎,生命垂危,必須立即送上海大醫院。這可愁煞了許三觀,他四處借了錢,讓許玉蘭先送一樂到上海,他繼續籌錢趕過來。

如何籌?只有賣血!這次血頭不再收他的血了,因為他剛賣過。三個月內連續賣血,身體會敗掉,還有生命危險。

怎麼辦?一樂還等著錢救命。外地醫院沒有他的賣血記錄,去上海要經過好多地方,他選出六個地方,決定一路賣血去上海。

連續兩次賣血之後,他已感覺不到熱氣了,走在陽光裡的他,哆哆嗦嗦,牙齒打顫,耳鳴眼花。第三次賣血,他休克了,醫院給他輸回了700毫升的血才救回他的命。

躺在病床上的許三觀想到了一樂,想著照顧一樂的許玉蘭,想著病倒在家的二樂,以及照顧二樂的三樂,這質樸的親情深深牽絆著他,他不能倒下。最後他又賣掉400毫升血後,拖著衰弱的身體上了去上海的汽車。

達芬奇說過: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許三觀作為一個底層小民是卑微的,無足輕重的;但作為父親,他是高大的,無可替代的。在認定了一樂後,一心一意,任勞任怨,這是一個有著博大胸懷的老父親,對兒子毫無保留的愛,令人震撼的舐犢情深。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父親的糾結、憤怒與愛

04 人生是一場苦旅,唯有和解才是幸福之道。

人最怕的是什麼?揹負情感的十字架。

無論許三觀,還是一樂,若他們沒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沒有那一出分分合合,他們無法達成心靈的和解。

試想若許三觀開始就接受了一樂,那能是全心的接納嗎?更多可能是道德層面的敷衍,內心永遠有一個疙瘩。而一樂呢?他能得到全心的父愛嗎?他不經歷一番到處祈求,也不會珍惜那個不是親爹,卻勝過親爹的許三觀。

人生實苦,總要揹負一些不情願,卻不得不揹負的命運,所以,正視自己心中的感受,別委屈自己。

但苦澀中又有回甘,當兜兜轉轉,時過境遷,你總會發現那個值得珍惜的人和事,自己何其幸運,何其幸福,為曾經擁有,而不自知的那些美好時光。

愛是呈現在關係中的能量,當我們和他人心靈碰撞的那一刻,生命才有了更多的意義。當放下心中的芥蒂,走出生命的囹圄,與一切和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達至和諧,走向開闊。

《許三觀賣血記》裡,每個人物都在經歷著他們的酸甜苦辣,感悟著自己的得失悲喜,苦難的降臨,必須要一家人齊心,才能跨越難關,擰成一團。

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當你明白,卻早已失去。許三觀與他的家人是幸運的,他們都沒有弄丟彼此,在歲月的摔打中,在磨難的悲喜之中,與自己,與不完美,與命運和解了。

生活雖逃不開一地雞毛,但我們也可以換個心態,從容的將雞毛收集,插成漂亮的雞毛撣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