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這幾天上饒五小的悲劇不斷被提起,雖然案件的真相我們無從而知,但是一條生命的逝去,兩個家庭的毀滅卻讓人真切地感到痛心。

這場以愛之名的暴力犯罪,讓我們看到校園裡一些問題的顯現。當越來越多的家長關心,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被人欺負,是應該動手還是應該找老師告狀的時候,另一個問題也讓父母不得不面對: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暴力傾向,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大家對“殺魚弟”這個孩子一定留有印象,由於家裡經濟窘迫,年幼的他早早地放棄學業,幫父母擺起了魚攤殺起了魚,因為殺魚的手法老練,眼神犀利而走紅於網絡,那年“殺魚弟”才剛滿九歲。

如今,十七歲的“殺魚弟”仍舊殺魚,但是和父親的衝突卻是愈演愈烈。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會打罵孩子。去年八月,“殺魚弟”因為賣魚算差了兩毛錢,和父親起了肢體衝突,甚至掐了他父親的脖子。之後,又衝動地服食了百草枯自殺。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父母無論從年齡到身形,都比孩子佔有優勢,但是父母絕不能在這個時候用體力來征服他,要通過愛和言語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總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陰暗面。面對孩子的暴力傾向,父母從來都不是局外人。

校園霸凌,孩子暴力傾向的“集中營”

近幾年來,校園霸凌越來越多地被提起,《奇葩說》的選手黃執中也曾經在節目中提到,自己被霸凌的經歷。

“我小學的時候,因為個性比較怪,所謂的怪也就是孤僻而已。班上的同學都會趁我下課不在的時候,把我的飯盒拿出來,把那些可樂或汽水或者是我帶的飲料倒進去,然後合起來,當我中午很期待地打開飯盒吃飯的時候,裡頭是一端漿糊,我特別討厭小孩。”

有時候,父母也拿這些愛惹禍、愛打人的孩子沒有辦法,打了罵了,好話說盡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還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只是因為貪玩不懂事,等孩子長大懂事後自然會好的。但心理學家表明:孩子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而70%的暴力少年在兒童期就有很明顯的攻擊行為。

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如果不加以管束和制止,長大後就會出現難以適應社會,在人際交往和工作過程中都會出現障礙。例如出現人際關係緊張、社交困難等問題,甚至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孩子年紀尚幼,怎麼會有暴力傾向?

著名的幼兒心理學家繁多進在《如何導正孩子的壞習慣》一書中,將孩子的暴力傾向概括為:舉止粗魯、喜歡破壞東西,常亂打人等幾項特徵。在現實生活中,有暴力傾向的孩子都有一定的攻擊性和破壞性。如果不針對孩子的問題對症下藥,孩子的暴力傾向會更加嚴重。關於孩子的暴力有以下幾種原因:

1、為了滿足好奇心

孩子很多時候都充滿好奇心,想知道盤子摔下來會不會碎,用石頭砸貓,貓會變成什麼樣子。就連大白也曾經在小時候把漿糊加到白水裡,想看看喝下去有什麼反應。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說是一種符合年齡的心理特徵,雖然這種特徵包含了攻擊性和破壞性。但是每個孩子多少都有攻擊傾向,我們不能只因為這樣就冠上孩子“性格殘暴”的名聲。

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看到周圍的大人舉止粗魯、或是很不文明的動作,這些都讓孩子覺得新鮮、好玩,覺得這是自己的重大發現。如果和大人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動作,感覺自己也像變成了大人,這是孩子渴望長大的心理。另外,家長的激烈反應也讓孩子覺得更有趣。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的好奇心時,不妨和孩子一起探討,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也儘可能告訴他原因,讓孩子明白大人制止他的理由,以及會產生的後果。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2、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和關愛

曾經有一位媽媽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並且夫妻兩人一直為育兒的問題吵架。等他們的工作邁入正軌,媽媽這才注意到了孩子的破壞傾向。

孩子總是故意把玩具破壞,然後要求媽媽再重新買一個。媽媽在訓斥了孩子之後,總是抱著內疚的心理給孩子買了一次又一次,因為她覺得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是自己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職業,孩子才會出現這個問題。

或許孩子並不是真心想要玩具,他想要的是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真摯的愛。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愛,讓他產生了疏離感和失敗感,於是想通過“破壞”引起父母的注意。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失敗感往往會引發孩子的侵犯性行為,挫折、受排斥等社會因素會影響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

如果是這個情況,父母就要努力修復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因為這是沒有辦法通過物質補償來修復的,只有通過父母的愛和陪伴,才能培養出另一種信賴關係。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3、為了掩飾內心的懦弱與無力感

有些稍大一些的孩子,因為無法承認自身的懦弱,只好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用被欺負孩子來安慰自己,自己不是懦弱的那一個,也用這種心理來維繫自己的自尊。

當孩子想說“我不行”“我做不到”的時候,望子成龍的父母總是會露出失望的表情,並且鼓勵他們“你能行,你一定能夠做到。”因此,孩子會感到強烈的不安,於是只好藉由“ 欺負人” ,將這種感覺轉嫁給其他孩子,暴力行為由此產生。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說“不”的機會,接受孩子的軟弱,讓孩子將心中的懦弱和無力發洩出來,不管孩子有多少缺點,都儘可能的接納他,那樣他才有機會去改正自己的缺點,而不是一直放在心裡。

4、父母不當的管教方式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厲,孩子會產生逆反的心理狀態,並且用類似於暴力的手段施加在孩子身上。比如:功課不做完就罰站,考試沒考好就罰抄一百遍。曾經有位母親,因為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裡欺負別的女孩子,就把自己的女兒頭髮全部剃光。父母不懂孩子背後的問題,採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會使孩子的暴力的傾向更加嚴重。

還有些父母過於溺愛、縱容孩子,對孩子的暴力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意間給了孩子不適當的強化,助長了他們的暴力傾向。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敢對家人使用暴力,儼然一副“小霸王”的姿態。

孩子的暴力傾向是成人世界的一種“鏡像”,李玫瑾教授針對孩子暴力傾向說了一段話,讓無數人鼓掌叫好。“我們不會教孩子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不會讓孩子成為施暴者。但我們會教他判斷是非。明白什麼時候他應該反抗,反抗時要注意什麼。”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面對“愛打人”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要接納孩子的社交困境,並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

孩子從一歲開始,語言能力迅速發展,這個過程中會發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音,並且手上有拍打的動作,這是孩子語言發育必經的一個階段。此時,如果父母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就會讓孩子養成喜歡打人的習慣。

例如,有些父母在抱著孩子嬉戲的時候,孩子會無意識地拍打父母的臉,而且發出快樂的笑聲。此時如果父母誇他們長了本領,或者親吻孩子的小手錶示“做得好”,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寶寶這個動作,就會導致孩子日後喜歡打人。而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互相拍打嬉鬧,這樣,孩子可能會誤認為“拍打”就是表達“高興”和“喜歡”情感的方式。

有的時候,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以為是孩子小不懂事的原因,覺得等孩子長大了就不會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小,這種“打人”的表達模式就越容易固定,以後就更不容易糾正。所以,我們除了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識之外,更要教給寶寶正確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孩子親吻家長、輕輕撫摸家長,而不是通過用手拍打別人的方式來表示對他人的愛。

當孩子打人時,父母當時的態度和做法相當重要。無論孩子打人是出於什麼原因,父母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拉到一邊,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嚴肅而認真地告訴他:“爸爸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這樣嚴肅處理過幾次,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自然會消減了。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2、家長要接納孩子之間的社交“衝突”

同事有個八歲的兒子很頑皮,與同學打架,搞得傷痕累累。回家大哭不止,對他爸爸說:“爸爸,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後去砸他!“同事考慮了一會,對兒子說:“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他兒子繼續說:“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

同事上樓,過了20分鐘之後,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問兒子:“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但是,爸爸,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幹嗎?”孩子很困惑。

同事說:“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獄裡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麼我們在監獄裡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帶齊?”“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持你!”

孩子驚愕,並且心情已經恢復平靜。同事趁機普法:“法律是這樣規定。”“爸爸,那我們就不幹了吧?其實我也有錯。”孩子臉紅說道。“好,爸爸支持你!”自此,同事給兒子上了一堂生動的“社交”衝突課。

孩子和孩子之間總是難免發生矛盾和衝突,而面對孩子打架的情況,父母往往倍感頭痛。事實上完全沒必要,如果父母不過多參與,而只是採取中立的態度,反而會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和自我表達能力的發展更有幫助。

孩子有暴力傾向,專家說:以暴制暴不可取,愛和陪伴是良藥

3、家長可以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和他人分享之前,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則尊重孩子的意願,告訴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家長一定不能為了顯示大方而替孩子做主,把玩具交給他人,或者指令孩子“一起玩兒”。使用霸權剝奪孩子的選擇,只會讓孩子的心中滋生恨意。

最後,父母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愛人與被愛,愛孩子 、愛動物 、愛大自然的父母 , 絕對不會教出性格殘暴的孩子。請父母以愛來接納 、化解孩子的心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