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要那個”,孩子被誘惑時,家長這樣做會讓她一生受益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一雙筷子,一疊碗,一個杯子,都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關注。好奇心是永無止境的,一旦孩子看上了不屬於自己東西,深深被吸引,無法自拔,這時候家長又該如何處理呢?

“媽媽,我想要那個”,孩子被誘惑時,家長這樣做會讓她一生受益

很多家長其實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小孩的玩具,就是想要,無論如何勸說都不行。當然,每個父母對此做出的迴應不同,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姚莉和老公帶著女兒出去吃飯,途中看到了一個蹲在地上玩玩具的男孩子,女兒對這個玩具特別感興趣,逗留了好久之後,突然跟媽媽說,她也想要那個玩具。姚莉拗不過孩子,就過去問了那個男孩,這個玩具在哪裡買的,男孩回答說:“在網上。”

姚莉就和女兒說:“媽媽馬上就在網上給你買一個,兩三天就到了”。起初孩子一直鬧,後來沒辦法也就同意了。

碰巧的事,在吃飯的過程中,她們又碰到了那個男孩,坐在隔壁桌。女兒又看到了那個玩具,每看一眼就急得不行。姚莉看出了孩子的心思,為了緩和女兒的情緒,飯都沒吃飽,就匆匆走了。還好姚莉不是熊家長,女兒也不是熊孩子,事情就才能悄無聲息的平息。

熊孩子和熊家長

如果熊孩子遇上熊家長,面對這種“誘惑”會如何?

1.孩子直接上手搶,雙方發生矛盾

熊家長在看到別人家孩子在那邊玩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把孩子帶到旁邊,熊孩子什麼都不懂,想要,但是別人家孩子正在玩,又不會表達,就會直接動手去搶。突然被別人掠奪東西的孩子,第一反應也就是本能地保護好自己的玩具,更不會輕易送給其他人,這就必然會發生矛盾。

2.熊家長讓別的孩子,將玩具讓給自己孩子玩玩,不給還會道德綁架

有的熊家長會自認為很有禮貌地過去,跟別家孩子商量,比如說“小妹妹也想玩,你作為大哥哥,能不能先給她玩一會呢?”

但是對方的孩子,面對陌生人的要求,是有權利拒絕的,可是熊家長未必這樣想。這個時候,有些熊家長甚至會進行道德綁架,弄得對方十分不愉快。

3.直接對孩子訓斥:什麼你都要!

有些熊孩子面對這些情況,會又哭、又鬧、又撒嬌。作為家長的無能為力,為了讓孩子收斂一下,有的家長會直接訓斥孩子,甚至會動手。可是,這種方式本來就是錯誤的,如果還是在公開場合這樣打罵孩子,更是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媽媽,我想要那個”,孩子被誘惑時,家長這樣做會讓她一生受益

面對相同的問題,錯誤的方法就會毀掉孩子

孩子是很容易被誘惑的,因為好奇心強,可是家長在這種情況,用力錯誤的解決辦法,會影響孩子。

1.助長孩子的熊

家長如果一味地去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達成孩子的想法,而不考慮當下的情況,那麼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孩子會一次一次地去挑戰家長的底線,最後恃寵而驕,變成沒辦法管教的熊孩子。

2.引發矛盾,影響孩子性格和心理健康

熊家長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以大人的身份去和其他孩子溝通,但求而不得卻道德綁架,最終更會引起矛盾。事件發生多了,孩子會養成非要去強求別人的心理。長大之後,很難會交到真心的朋友,也會很自私。

3.不給孩子留面子,留下心理陰影

直接對孩子斥責,家長以為能約束孩子,實則不然。孩子雖小,但也會要面子,這樣的處理方式,會激發他的逆反心理。或者讓孩子變得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就算以後想要什麼也會放在心裡,因為孩子害怕父母的責怪。

成年之後,父母發現和孩子關係疏遠了,卻不知道,這是在早年間,就已經埋下的禍根。

“媽媽,我想要那個”,孩子被誘惑時,家長這樣做會讓她一生受益

家長該這樣解決孩子被誘惑的問題

第一次做爸爸媽媽,在遇到問題是,家長的內心必定是焦慮的。但是為了孩子,無論當下的情況多麼尷尬,孩子有多麼不可理喻,家長也一定要考慮好,再進行正確的處理。

1.帶孩子遠離誘惑

當孩子被某樣東西深深吸引,並且想要得到的時候,作為家長,可以試圖帶孩子離開這個地方,從源頭斷絕這種誘惑。這種事情在我們成年人的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個減肥的人,如果一直面對美食,當然無法抵禦誘惑,但是離開之後,就會慢慢地忘記了。

2.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深深被一樣東西吸引的時候,家長沒有辦法滿足孩子,可以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小意志力是很不堅定的,有時候就是出於好奇。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另外一件玩具,或者好吃的來吸引孩子,孩子一旦沉浸到另一個世界裡,就會忘記剛剛求而不得的情緒。

3. 跟對方提出交換請求

作為家長,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如果可以通過協商去解決,也可以試圖和其他小朋友溝通。但是溝通不是強求,問其他孩子是否願意。和自己小朋友互換玩具玩一會,玩一會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覺得好奇,也就膩了。

但是,如果對方不願意,作為家長,也要明白對方有拒絕的權利。也可以通過這件事,教會孩子,人也需要學會拒絕,合理的拒絕會受到尊重,也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媽媽,我想要那個”,孩子被誘惑時,家長這樣做會讓她一生受益

好奇心過後,孩子應懂得道理

事情解決之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家長要及時地跟孩子一起解決。對孩子正確的行為,可以提出適當的表揚,當然錯誤的行為,也需要讓孩子認識到原因所在。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非常重要。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告訴孩子。

1.求之不得,是人生的常態

“作為孩子,你的眼裡現在有的只是一個玩具,我們能滿足的,都會盡量讓你滿足。但是孩子,你需要知道世界很大,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喜愛的事物會越來越多,想要的東西會更多。

有些東西,即使再努力也可能也得不到。明明知道得不到,內心就不要再去琢磨這件事情。在成長過程中,你會得到很多,同樣也會失去很多,學會放棄,也是成長的一大課題。畢竟再優秀的人,都會有求而不得的東西,凡事不要鑽牛角尖,懂得捨棄,也是對自己的解脫。”

2.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從前有個小猴子去摘果子,它摘了桃子,吃了一口,途中又看見了西瓜,就把桃子扔了,手裡抱著大西瓜,吃了兩口又扔了。猴子繼續往前走,又渴又累,但是路途中,已經再也沒有水果和食物了,猴子這才開始懷念剛開始摘的桃子。

有時候你覺得後面還有更好的,其實自己擁有的本就是最好的。擁有其實是最寶貴的財富,珍惜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愛護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好好生活。才是人生的意義。”

3.別人沒有讓給你的義務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情緒。你是孩子,別人也是個孩子,孩子之間更是平等的。其他孩子也是家裡的珍寶,他們沒有義務,因為你個人的好奇心,去遷就你、滿足你。如果設身處地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很多事情就沒有那麼糾結。”孩子的成長是一門很深的課題,值得研究和探討。父母作為教育者,孩子在求而不得的情況下,一定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情緒的梳理。在不斷的積累中提高孩子自我的修養,讓孩子擁有好的品行,才是最終的目的。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