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不完美媽媽 好好學習 心理學 糰子媽育兒 2019-09-03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制定階段目標

就像王健林說“我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孩子在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分階段制定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清晰地學習規劃,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學什麼,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每達到一次目標,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是不是做好以上四點,做到真正的學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盡然!

03.考試失敗的原因

臨場發揮能力較差

臨場發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考試是在短時間內比誰答得題目多又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平時練習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少有時間緊迫感或是心裡壓力,而這些不太好的情緒往往也是影響考試時思路不順的原因。

學習方法不適用於考試

有些孩子喜歡在平時鑽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享受花幾個小時攻克一道難題而產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試試卷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習慣於鑽研難題的孩子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所以,他們並不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每一道簡單的題目。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制定階段目標

就像王健林說“我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孩子在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分階段制定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清晰地學習規劃,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學什麼,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每達到一次目標,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是不是做好以上四點,做到真正的學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盡然!

03.考試失敗的原因

臨場發揮能力較差

臨場發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考試是在短時間內比誰答得題目多又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平時練習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少有時間緊迫感或是心裡壓力,而這些不太好的情緒往往也是影響考試時思路不順的原因。

學習方法不適用於考試

有些孩子喜歡在平時鑽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享受花幾個小時攻克一道難題而產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試試卷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習慣於鑽研難題的孩子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所以,他們並不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每一道簡單的題目。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過度自信

這一類孩子就是老師口中 “飄”的孩子,他們聰明、反應快,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他們習慣心算、不願動筆,平時每個知識點看似都能熟記於心,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總是拿不到高分。

這就是過分相信自己,而忽略了很多細節,答卷的時候也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最終導致考試的失敗。

心理壓力大

這一類孩子一般都是太渴望考得好,所以反倒考不好。

他們太渴望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來贏得老師的青睞、家長的讚揚。所以在考場上一旦遇見不會做的題,就會慌亂,心態也容易崩塌,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的試題中去,最終會導致整個考試過程都是煩躁不安的,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成績。

縱觀以上幾點,我們來總結一下,決定一個學得好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考得好,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心態!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制定階段目標

就像王健林說“我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孩子在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分階段制定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清晰地學習規劃,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學什麼,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每達到一次目標,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是不是做好以上四點,做到真正的學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盡然!

03.考試失敗的原因

臨場發揮能力較差

臨場發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考試是在短時間內比誰答得題目多又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平時練習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少有時間緊迫感或是心裡壓力,而這些不太好的情緒往往也是影響考試時思路不順的原因。

學習方法不適用於考試

有些孩子喜歡在平時鑽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享受花幾個小時攻克一道難題而產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試試卷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習慣於鑽研難題的孩子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所以,他們並不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每一道簡單的題目。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過度自信

這一類孩子就是老師口中 “飄”的孩子,他們聰明、反應快,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他們習慣心算、不願動筆,平時每個知識點看似都能熟記於心,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總是拿不到高分。

這就是過分相信自己,而忽略了很多細節,答卷的時候也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最終導致考試的失敗。

心理壓力大

這一類孩子一般都是太渴望考得好,所以反倒考不好。

他們太渴望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來贏得老師的青睞、家長的讚揚。所以在考場上一旦遇見不會做的題,就會慌亂,心態也容易崩塌,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的試題中去,最終會導致整個考試過程都是煩躁不安的,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成績。

縱觀以上幾點,我們來總結一下,決定一個學得好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考得好,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心態!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4.如何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態

1.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

面對現在嚴峻的考試、就業形式,很多家長把學習、考試作為孩子的唯一出路,平時苦口婆心念叨的都是成績好如何重要,學習不好以後沒有好的出路。更是有很多家長把學習好壞作為評判孩子好壞的重要標準。

這些話語和行為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的很大的心裡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很多孩子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畏懼的心理,過於注重考試結果,反倒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績 。

2.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

很多家長又要說,我平時也沒怎麼給孩子壓力,但是面對考試的時候,孩子還是很緊張怎麼辦?

當然了,有些孩子就是很要強,很想考出一個優秀的成績來回饋父母,那麼面對這麼懂事的孩子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從這種高壓的情緒中走出來,教會他們要享受學習過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試結果。

只有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享受學習的快樂,也才更容易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

3.要知道孩子的努力比聰明更值得被肯定!

像我在上文中舉的例子,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聰明,所以才總是“飄”著。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待這一類孩子的時候,各位家長就不要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瞭。

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沉下心來,真正的鑽研問題,紮實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制定階段目標

就像王健林說“我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孩子在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分階段制定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清晰地學習規劃,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學什麼,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每達到一次目標,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是不是做好以上四點,做到真正的學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盡然!

03.考試失敗的原因

臨場發揮能力較差

臨場發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考試是在短時間內比誰答得題目多又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平時練習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少有時間緊迫感或是心裡壓力,而這些不太好的情緒往往也是影響考試時思路不順的原因。

學習方法不適用於考試

有些孩子喜歡在平時鑽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享受花幾個小時攻克一道難題而產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試試卷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習慣於鑽研難題的孩子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所以,他們並不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每一道簡單的題目。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過度自信

這一類孩子就是老師口中 “飄”的孩子,他們聰明、反應快,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他們習慣心算、不願動筆,平時每個知識點看似都能熟記於心,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總是拿不到高分。

這就是過分相信自己,而忽略了很多細節,答卷的時候也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最終導致考試的失敗。

心理壓力大

這一類孩子一般都是太渴望考得好,所以反倒考不好。

他們太渴望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來贏得老師的青睞、家長的讚揚。所以在考場上一旦遇見不會做的題,就會慌亂,心態也容易崩塌,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的試題中去,最終會導致整個考試過程都是煩躁不安的,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成績。

縱觀以上幾點,我們來總結一下,決定一個學得好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考得好,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心態!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4.如何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態

1.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

面對現在嚴峻的考試、就業形式,很多家長把學習、考試作為孩子的唯一出路,平時苦口婆心念叨的都是成績好如何重要,學習不好以後沒有好的出路。更是有很多家長把學習好壞作為評判孩子好壞的重要標準。

這些話語和行為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的很大的心裡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很多孩子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畏懼的心理,過於注重考試結果,反倒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績 。

2.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

很多家長又要說,我平時也沒怎麼給孩子壓力,但是面對考試的時候,孩子還是很緊張怎麼辦?

當然了,有些孩子就是很要強,很想考出一個優秀的成績來回饋父母,那麼面對這麼懂事的孩子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從這種高壓的情緒中走出來,教會他們要享受學習過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試結果。

只有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享受學習的快樂,也才更容易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

3.要知道孩子的努力比聰明更值得被肯定!

像我在上文中舉的例子,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聰明,所以才總是“飄”著。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待這一類孩子的時候,各位家長就不要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瞭。

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沉下心來,真正的鑽研問題,紮實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4.把每一次練習都當做考試來對待。

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經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連續出了幾道數學題,都是相當於高考試卷上中等難度的大題,要求大家在5分鐘之內做出來,並且每次找兩名同學去黑板上做。

有個有趣的現象,題並不難,但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仍然有很多同學做不完,黑板上的同學做對的更是很少。

這個實驗說明:“上了講臺的人會變笨,那麼上了考場的人,豈不是更容易變笨。”

這個小實驗就是老師在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對待平時的每一次練習,不僅要練習,更是要當做考試一樣來練習,這樣在考場上的高壓氛圍內才不容易 “變笨”。

所以家長不要縱容孩子,因為孩子平時練習什麼樣,考場上很可能就是什麼樣。

"


最近很多寶媽私信我,問我感覺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在書桌前一坐就是一晚上,但是怎麼一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呢?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學得好”和“考得好”的關係。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1.“學得好”和“考得好”是兩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學得好卻考不好”其實是個偽命題,也就是說自以為的“學得好”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因為低效的學習和努力更容易給人一種充實、掌握的感覺,但這種低效的學習一旦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就會露餡。

我們一起來看看所謂“學得好”的例子:

放學回家,家長檢查孩子的書本和筆記本,發現孩子在書上圈圈點點,甚至還記了筆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合上書本,要求孩子簡述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我相信很多孩子都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

還有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孩子學得好。但是,如果你讓他講述一下課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考試重點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對考試重點更是一頭霧水。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家長所謂的學得好,不過是孩子看似努力給了家長一種“已學懂已明白”的錯覺罷了。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2.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得好”

有紮實的基礎知識

學習的基礎就像是樓房的地基一樣,如果孩子沒有把基礎打牢,那麼他蓋的這棟“樓”一定是不穩的,是搖搖欲墜的。一個地基不穩的樓房是永遠建不起來的!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整理筆記、做習題練習……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所以掌握好基礎知識,才是學得好的第一步。

學會管理時間

學習講究的是效率,而不是整天不停休的埋頭苦學。

在學業任務很重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對已經掌握的題目不要反覆練習,相反的,要把學習時間多花費在“跛腳”的題目上,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

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的反義詞就是“心不在焉”。一個在學習上“心不在焉”的孩子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呢?在書桌前坐一晚上、舉著書本舉一天,這些看似“認真”、“努力”的表現,並不代表著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在了學習上,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所以,要想學得好,一定要提高專注力。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制定階段目標

就像王健林說“我先定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孩子在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分階段制定可實現的學習目標。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清晰地學習規劃,知道自己現階段該學什麼,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同時每達到一次目標,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會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是不是做好以上四點,做到真正的學得好,就一定能考得好了呢?也不盡然!

03.考試失敗的原因

臨場發揮能力較差

臨場發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考試成績。

考試是在短時間內比誰答得題目多又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平時練習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少有時間緊迫感或是心裡壓力,而這些不太好的情緒往往也是影響考試時思路不順的原因。

學習方法不適用於考試

有些孩子喜歡在平時鑽研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享受花幾個小時攻克一道難題而產生的成就感。但是,考試試卷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比例的,而且,習慣於鑽研難題的孩子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所以,他們並不一定能在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每一道簡單的題目。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過度自信

這一類孩子就是老師口中 “飄”的孩子,他們聰明、反應快,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他們習慣心算、不願動筆,平時每個知識點看似都能熟記於心,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總是拿不到高分。

這就是過分相信自己,而忽略了很多細節,答卷的時候也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最終導致考試的失敗。

心理壓力大

這一類孩子一般都是太渴望考得好,所以反倒考不好。

他們太渴望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來贏得老師的青睞、家長的讚揚。所以在考場上一旦遇見不會做的題,就會慌亂,心態也容易崩塌,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的試題中去,最終會導致整個考試過程都是煩躁不安的,自然也就無法取得好的成績。

縱觀以上幾點,我們來總結一下,決定一個學得好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考得好,最關鍵的是什麼呢?是心態!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04.如何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態

1.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

面對現在嚴峻的考試、就業形式,很多家長把學習、考試作為孩子的唯一出路,平時苦口婆心念叨的都是成績好如何重要,學習不好以後沒有好的出路。更是有很多家長把學習好壞作為評判孩子好壞的重要標準。

這些話語和行為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的很大的心裡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很多孩子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畏懼的心理,過於注重考試結果,反倒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績 。

2.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

很多家長又要說,我平時也沒怎麼給孩子壓力,但是面對考試的時候,孩子還是很緊張怎麼辦?

當然了,有些孩子就是很要強,很想考出一個優秀的成績來回饋父母,那麼面對這麼懂事的孩子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從這種高壓的情緒中走出來,教會他們要享受學習過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考試結果。

只有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享受學習的快樂,也才更容易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

3.要知道孩子的努力比聰明更值得被肯定!

像我在上文中舉的例子,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聰明,所以才總是“飄”著。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待這一類孩子的時候,各位家長就不要一味地誇獎孩子聰明瞭。

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沉下心來,真正的鑽研問題,紮實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4.把每一次練習都當做考試來對待。

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經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連續出了幾道數學題,都是相當於高考試卷上中等難度的大題,要求大家在5分鐘之內做出來,並且每次找兩名同學去黑板上做。

有個有趣的現象,題並不難,但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仍然有很多同學做不完,黑板上的同學做對的更是很少。

這個實驗說明:“上了講臺的人會變笨,那麼上了考場的人,豈不是更容易變笨。”

這個小實驗就是老師在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對待平時的每一次練習,不僅要練習,更是要當做考試一樣來練習,這樣在考場上的高壓氛圍內才不容易 “變笨”。

所以家長不要縱容孩子,因為孩子平時練習什麼樣,考場上很可能就是什麼樣。

孩子學得好卻考不好,到底差在哪?可能是沒有做到這幾點

最後,我還想和各位家長說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習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不要一味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的好壞並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少給孩子一點壓力,多給孩子一點信任,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