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怎樣實現自我關懷?

01我們要停止自我批評的交流方式

很多人早就對自我批評習以為常,甚至麻木到察覺不出自己何時在自我批評。因此只要覺得某件事讓你感到很糟糕,你就可以回想剛才自己在心裡說了什麼,用筆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比如你吃了半盒曲奇餅乾後,是否和自己說了“你都這麼胖了還在吃,真噁心” 或是“吃這麼多,你真讓人討厭”之類的話。你要嘗試瞭解自我交流的過程,然後柔化批評自己的聲音,用親切友好的方式重新梳理剛才的話語。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可以讓自己舒服地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想象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場景。

比如海風輕拂的沙灘上、鳥語花香的草地上等等,接著你試想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人,他可以是你現實生活中的親人、好友、老師,或是影視劇中、書本里的人物。想象一下如果他在你的身邊,他會說些什麼,他也許會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吃了半包曲奇不太開心,你的身體也因此不舒服。我希望你能快樂,不如起來活絡一下筋骨,出門跑跑步吧。”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怎樣實現自我關懷?

01我們要停止自我批評的交流方式

很多人早就對自我批評習以為常,甚至麻木到察覺不出自己何時在自我批評。因此只要覺得某件事讓你感到很糟糕,你就可以回想剛才自己在心裡說了什麼,用筆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比如你吃了半盒曲奇餅乾後,是否和自己說了“你都這麼胖了還在吃,真噁心” 或是“吃這麼多,你真讓人討厭”之類的話。你要嘗試瞭解自我交流的過程,然後柔化批評自己的聲音,用親切友好的方式重新梳理剛才的話語。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可以讓自己舒服地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想象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場景。

比如海風輕拂的沙灘上、鳥語花香的草地上等等,接著你試想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人,他可以是你現實生活中的親人、好友、老師,或是影視劇中、書本里的人物。想象一下如果他在你的身邊,他會說些什麼,他也許會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吃了半包曲奇不太開心,你的身體也因此不舒服。我希望你能快樂,不如起來活絡一下筋骨,出門跑跑步吧。”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此外,還可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輕拍自己的雙臂或臉頰,要知道身體接觸能釋放催產素,可以改變你體內的化學反應,平緩壓力與消極情緒,讓你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02你可以每天固定選擇一段時間,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比如,早晨去上班的路上,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腳上,體會一下雙腳接觸地面的感覺。當雙腳交替前行時,你可以體驗一下重心互換的感受。你在行走時,可以留意一下外面的天氣情況,不要沉溺於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中,要關注自己當下的體驗。

這可以鍛鍊你靜觀生活的能力,在今後遇到困然挑戰時,你才會清醒冷靜地看待事情,而不是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怎樣實現自我關懷?

01我們要停止自我批評的交流方式

很多人早就對自我批評習以為常,甚至麻木到察覺不出自己何時在自我批評。因此只要覺得某件事讓你感到很糟糕,你就可以回想剛才自己在心裡說了什麼,用筆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比如你吃了半盒曲奇餅乾後,是否和自己說了“你都這麼胖了還在吃,真噁心” 或是“吃這麼多,你真讓人討厭”之類的話。你要嘗試瞭解自我交流的過程,然後柔化批評自己的聲音,用親切友好的方式重新梳理剛才的話語。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可以讓自己舒服地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想象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場景。

比如海風輕拂的沙灘上、鳥語花香的草地上等等,接著你試想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人,他可以是你現實生活中的親人、好友、老師,或是影視劇中、書本里的人物。想象一下如果他在你的身邊,他會說些什麼,他也許會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吃了半包曲奇不太開心,你的身體也因此不舒服。我希望你能快樂,不如起來活絡一下筋骨,出門跑跑步吧。”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此外,還可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輕拍自己的雙臂或臉頰,要知道身體接觸能釋放催產素,可以改變你體內的化學反應,平緩壓力與消極情緒,讓你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02你可以每天固定選擇一段時間,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比如,早晨去上班的路上,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腳上,體會一下雙腳接觸地面的感覺。當雙腳交替前行時,你可以體驗一下重心互換的感受。你在行走時,可以留意一下外面的天氣情況,不要沉溺於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中,要關注自己當下的體驗。

這可以鍛鍊你靜觀生活的能力,在今後遇到困然挑戰時,你才會清醒冷靜地看待事情,而不是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03希望你能記住下面的四句話

它們同時包括了自我關懷的三個方面。

第一句話“這是個苦難的時刻。”它能提醒我們,自己處在痛苦之中,要學會理性和客觀。

第二句話“苦難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告訴我們不完美是人生常態,現實生活不會事事如我們所願。我們所經歷的痛苦與不愉快,別人也會經歷。

第三句話“這時候,我要對自己好一點。”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安撫慰藉自己。

第四句話“我要給自己一些關懷。”再次強調了我們需要自我關懷,也值得擁有關懷,它對我們很重要。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研究表明,全球78%的人都是對別人比對自己更好,20%的人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只有 2%的人願意對自己更好一些。

你回想一下,當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遭遇挫折時,你是否總是理解、寬慰、鼓勵他們;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卻會苛責自己的無能,不斷地批評打擊自己。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我們最嚴苛、最殘酷、不願意放過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我們總是渴望別人能親近我們,給予我們安慰和理解,卻沒有想到我們需要善待自己,學會關愛和陪伴自己。

這也是《自我關懷的力量》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接納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總有表現欠佳的時候,也總有人比我們更加優秀。只有坦然接受一切,調整好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本書作者克里斯廷·內夫是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她是自我關懷領域的研究者,也是該領域的踐行者。

她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意味著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開口,叫聲“媽媽”。內夫表示這估計是她此生遇到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內夫學會了自我關懷,她一次次在傷心、自責和絕望中陪伴鼓勵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生活,並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為你揭祕,什麼是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有三層含義,分別是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和靜觀當下。要想實現真正的自我關懷,我們需要理解並親身實踐這些要素。

這第一層含義“善待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對自我的嚴厲批判,不再一味地譴責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們常常指責自己貪戀美食又不愛運動、身材嚴重地走樣;或者批評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職場晉升遙遙無期;有時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口才不好,聚會時難以說出大方得體的話等等。

人無完人,我們要理解自己的不足,並進行積極地自我安慰。當我們給予自己關懷、友愛和溫暖時,內心的傷痕才能被撫平。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提及自己在讀書時曾和心儀的男生約會,她原本想塑造自己聰明伶俐的形象。結果由於感冒,她在說話時鼻子卻在冒泡泡,這一幕被男生看到後,他把作者奚落了一番。對此,作者羞愧不已,她覺得自己太差勁了,一連幾周都因為這件事不斷地在心裡指責自己。現在作者回想起這件事時,特別希望當年的自己能有自我關懷的意識,可以充分地理解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而不是一直埋怨自己。

任何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哪怕我們事先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可能依舊無法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就值得被尊重,因為失敗受挫原本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自我關懷的第二層含義“共通人性”就是說,我們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失望和無能為力的時候,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只有自己才會攤上倒黴痛苦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緣由不同,環境不同,但是經歷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幸運地躲避一切問題,哪怕歐洲的皇室貴族也要面臨婆媳問題和各種流言蜚語。也沒有人隨時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站在名利之巔的人也很難長命百歲,他們甚至常因健康問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比如蘋果之父喬布斯年僅56歲就因胰腺癌病逝。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我們參加同學聚會,要是發現自己的事業生活不如老同學,不必感到羞愧憤怒。也不要抱怨現狀,不能事事如意是人生常態。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直奔波忙碌,追求的不過是你現在所過的生活。也許生活時不時就會給我們出一道難題,可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怪罪自己。

比如你被公司裁員了,這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你就不要覺得其他人都在舒舒服服地上班,只有自己在家無聊地刷手機,拼命地投簡歷。這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缺少了歸屬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一個人若沒有基本的歸屬感,那麼所謂的個人發展與幸福快樂也不過是一紙空談。其實,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患者沒有歸屬感,他們覺得自己被周圍世界孤立隔絕了。孤獨不是說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去參加一個派對,周圍都是人,可你覺得茫茫然無所適從,你仍會感到孤獨。研究表明,孤獨感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兩到三倍。此外,假如癌症患者參與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延長自己的性命。因為這樣做能讓患者在抵抗病魔時,想到世界上還有一群和自己經歷相同的人,這種集體意識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歸屬感,讓他們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歸屬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它是人類共同體驗的原因。這樣當我們遭受不幸時,才能意識到無數人也經歷著同樣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歸屬感才不會因此被擊碎。

就像前面提到的作者的兒子羅文患有自閉症,作者曾一度失望透頂,可“共通人性”的思維方式讓她更理性地看待了自己的處境,不再陷入其他父母養育孩子特別容易的誤區,而是認為他們也會遇到不少煩心事,甚至更棘手。此外,和其他更可怕的疾病相比,自閉症也沒有那麼糟糕,作者和丈夫還能為孩子做不少事。就這樣,自我關懷讓作者更從容淡定地對待孩子,接納羅文並非一個正常孩子的事實,扮演好了一個母親的角色。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從這點看,作者無疑是幸運的。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常讓我們覺得自己獨一無二,卻忘了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

最後,自我關懷的第三層含義“靜觀當下”。也就是說,我們要直面現實,客觀清醒地看待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學會接納。我們都曾感受過無法實現目標帶來的痛苦,可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敗這件事上,而不是失敗造成的痛苦上,更別提去關懷自己的痛苦了。

比如你沒有被心儀的公司錄用,或是你的項目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不是照顧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不安抱以友善的關懷。這樣,你的負面情緒就很難被釋放,堆積在內心的憂慮與壓力,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冷靜觀察周圍的世界,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不再糾結於每一次思維或是情緒上的變化,而是在面對問題時,從容地做出反應,不是簡單的反抗。

舉個例子,假如你和朋友在交流中起了爭執,你試圖說服她接受你的觀點,結果她非但沒被說服,還覺得你特別幼稚。你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就很生氣地提高音量和朋友嘶吼。事後你覺得不好意思,便和朋友道歉,在雙方心平氣和地聊完後,你才發現朋友的顧慮是有道理的,是自己反應過度了,為此你又自責不已。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可假如你能在溝通時保持冷靜,你就可以在感受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問問自己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不是為了我們好?也就是說,你的思維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能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說哪些更合適的話。這為我們提供了考慮問題的心理空間,哪怕我們在情緒高漲難以自控時,靜觀當下也能讓我們更快地從過度反應中恢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作者曾跟隨一位禪師修煉,禪師對人生的頓悟可以總結成一個公式,那就是“折磨=痛苦*對抗”。意思是面對痛苦的事情,我們越是無法接受事實,越是進行抵制,我們受到的折磨就會越多。

比如上班路上堵車了,這估計會讓你很氣惱,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靜坐在位置上思考問題或是玩玩手機。而如果你內心一直對抗著這件事,不斷告訴自己“事情不該這樣,怎麼能堵車呢?簡直氣死我了。”那麼你就會更加心煩意亂。越是對抗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是痛苦煎熬,採用靜觀當下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生活。雖然痛苦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折磨自己。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怎樣實現自我關懷?

01我們要停止自我批評的交流方式

很多人早就對自我批評習以為常,甚至麻木到察覺不出自己何時在自我批評。因此只要覺得某件事讓你感到很糟糕,你就可以回想剛才自己在心裡說了什麼,用筆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比如你吃了半盒曲奇餅乾後,是否和自己說了“你都這麼胖了還在吃,真噁心” 或是“吃這麼多,你真讓人討厭”之類的話。你要嘗試瞭解自我交流的過程,然後柔化批評自己的聲音,用親切友好的方式重新梳理剛才的話語。

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可以讓自己舒服地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想象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場景。

比如海風輕拂的沙灘上、鳥語花香的草地上等等,接著你試想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人,他可以是你現實生活中的親人、好友、老師,或是影視劇中、書本里的人物。想象一下如果他在你的身邊,他會說些什麼,他也許會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吃了半包曲奇不太開心,你的身體也因此不舒服。我希望你能快樂,不如起來活絡一下筋骨,出門跑跑步吧。”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此外,還可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輕拍自己的雙臂或臉頰,要知道身體接觸能釋放催產素,可以改變你體內的化學反應,平緩壓力與消極情緒,讓你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02你可以每天固定選擇一段時間,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比如,早晨去上班的路上,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腳上,體會一下雙腳接觸地面的感覺。當雙腳交替前行時,你可以體驗一下重心互換的感受。你在行走時,可以留意一下外面的天氣情況,不要沉溺於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中,要關注自己當下的體驗。

這可以鍛鍊你靜觀生活的能力,在今後遇到困然挑戰時,你才會清醒冷靜地看待事情,而不是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03希望你能記住下面的四句話

它們同時包括了自我關懷的三個方面。

第一句話“這是個苦難的時刻。”它能提醒我們,自己處在痛苦之中,要學會理性和客觀。

第二句話“苦難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告訴我們不完美是人生常態,現實生活不會事事如我們所願。我們所經歷的痛苦與不愉快,別人也會經歷。

第三句話“這時候,我要對自己好一點。”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安撫慰藉自己。

第四句話“我要給自己一些關懷。”再次強調了我們需要自我關懷,也值得擁有關懷,它對我們很重要。

如何遠離焦慮與抑鬱?3招讓你學會自我關懷,從此反轉自己的人生

作者的朋友蕾切爾曾連續幾周使用這四句話進行自我關懷,她發現對自我的批評越少,她的抱怨就越少,她才能正視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情。現在,只要她的內心冒出消極憂鬱的想法,她就會開口唸出這四句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我要給自己一些關懷”上。我們的生活有時候確實很糟糕,可我們無需責怪自己,這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自我關懷,不是讓我們否定痛苦,而是要意識到生活本就不會完美順遂,我們不要期待十全十美,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無瑕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