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此生無悔入中華'

"


先從電影海報說起,贊恩的笑不露齒,並沒有同齡人一般的陽光燦爛。文案“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莫名戳進我的心窩,再仔細一看,他的眼裡是閃著光的,讓人心疼。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國家的我們似乎無法理解。

“我希望大人們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這是贊恩在法庭上所說的一句話,其實他並沒有那麼恨他的父母吧,只是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他無能為力,在法庭上發聲,不僅能夠讓他的父母聽到孩子的心聲,還有無數和他父母一樣的家長們。“生而不養,養而不育,何以為家。”便是最準確地概括了他們的心聲。

重新說說這部電影的,《何以為家》這部影片就是根據主人公的真實經歷所改編拍攝的。讓我們看到了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裡難民生活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生活在最底層的扎因一家蜷縮在巴黎嫩不知名的角落裡,出身黑戶的扎因兄妹幾人沒有任何出生證明,也不具備這個國家所認可的公民身份,但生活還得繼續下去。為了生存扎因不得不每天撒著各種各樣的謊言來騙取醫生的處方藥,而後還要到雜貨店老闆阿薩德那裡工作幾個小時來賺取微薄的工酬,夜間還要售賣母親自制的果汁。本該學校裡學習,快樂成長的美好童年,和他沒有絲毫關係,稚嫩的臉上有著他不該有的憂鬱眼神,瘦弱的身軀承受著他不該承受的勞力,他被命運扼住了喉嚨,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生活總是這樣的不公,越怕什麼,越會發生什麼。猥瑣又奸詐的阿薩德最終還是帶走了妹妹薩哈。一氣之下決定離開這個沒有人情味的家,獨自流浪遠方。

故事的情節進一步推進,贊恩幾經週轉沒有找到工作,沒有人願意用一個既沒有身份證又沒有力氣的孩子做工,重新找到了在遊樂園認識了黑人拉希爾。拉希爾是埃塞俄比亞移民,在餐廳工作的她同屬於巴黎嫩最底層,所居住的房子也不過是一堆爛石頭和紙板搭建起來的房間。但是贊恩暫時得到了一個溫馨的居所,因為他每天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也不用去雜貨店做那繁重的工作,希拉爾扎因的要求僅僅是自己上班的這幾個小時看護好兒子約納斯即可。

可是“好景”不長,拉希爾因身份證到期,被捕入獄,此後經歷了種種不幸。他最後決定離開這座城市,回家找身份證明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妹妹已經去世,一怒之下,殺了阿薩德。雖然結尾贊恩露出微笑,但不禁令人感慨,有多少難民能和他一樣,而有多難民仍在顛沛流離。

我曾經以為我們長大了,就會變成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要我們當地毯,供人踩踏。法庭上這段告白,喚起觀眾對贊恩的同情,對贊恩父母的道德譴責,但是影片並沒有如此簡單的完成道德層面的講述。

對於電影的意義,導演拉巴基說,“我不想天真地說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變你看待這些孩子的態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態度,那麼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你。當千千萬萬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時,真正的改變才會開始發生。”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中華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