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是媽媽身上掉下的肉

十月懷胎,

在孩子還沒降臨到這個世界前,

在媽媽的子宮裡已經跟自己的母親有了親密的連接。

孩子幼年時更依戀於媽媽,

畢竟,

人類原始的慾望是吃,

母親的乳汁是滿足孩子唯一慾望的唯一源泉,

所以,

相比父親孩子更依戀於母親。

媽媽除了滿足孩子吃的慾望,

孩子天性喜愛美的事物,

媽媽的形象確實比爸爸更精緻、更美,

就連聲音都是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柔聲細氣。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一個街頭採訪節目,

話題是:“如果離婚,你是要孩子還是要房子?”

採訪對象中,

所有女性無一例外的選擇要孩子,

絕大部分男性選擇要房子。

採訪結果不能涵蓋所有人的選擇,

但可以顯現一個比例,

女人也更看重孩子。

當然,

隨著離婚率的攀升,

離婚時主動放棄孩子撫養權的媽媽,

也大有人在。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媽媽們“躺槍”式的委屈

《我是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的作者薇妮斯蒂·馬丁在接受採訪時說,

美國的文化傾向於責備母親。

如果她們為孩子做太多事情會被責備,

當她們做得太少時,

同樣也會被責備。

我們將母親置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

現今,

我們的文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社會的問題,

都是人的問題,

人的問題都是早年的問題,

也就是原生家庭裡的問題,

原生家庭中孩子第一個並接觸最多的是媽媽。

孩子的問題都是滯後反應的,

三歲前培養自控,

六歲前培養性格,

教育全憑孩子對媽媽依戀的同時,

媽媽親密陪伴過程中對孩子心理的控制;

上行下效,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佔比很大。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嫁錯男人悔一生,娶妻不賢毀三代

民間俗語說,

好妻望三代,

壞妻毀三代。

女人相夫教子,

孝敬老人,

對於家庭來說無異於定海神針。

美國某歷史專業雜誌,

評選隋文帝楊堅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之一。

楊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獨孤皇后的父親獨孤信,

被稱為中國第一老丈人;

獨孤信有三位夫人,

共有八子七女;

長女,諡號明敬皇后;

四女,唐追封元貞皇后;

只有後夫人清河崔氏生的獨孤伽羅,

生前就被封為皇后。

獨孤皇后的母親養育了影響一個時代的睿智女性,

稱其為中國第一丈母孃,不為過吧!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俗話說,娶妻當看丈母孃,嫁夫先瞧婆婆媽

現今,

有些母親操縱兒女婚姻,

為維持兒女 “已閃紅燈”的婚姻,

勸其為保婚姻生孩子;

事實證明,

孩子不是失敗婚姻的紐帶,

只可能成為離婚的催化劑。

母親無疑是為孩子考慮的,

只因母親自己的知識和眼界不足以支撐她有更長遠的目光;

老人很有可能自食其果,

孩子失婚後由自己幫著帶孫輩。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法國散文家蒙田說,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

也就是說,

進入意願相投的階段,

它就會衰弱和消逝。

由愛情昇華的友誼,

其實,

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

婚姻裡的愛情最終昇華成親情。

在蒙田眼裡愛情比不上友誼,

不是什麼好東西,

蒙田的話雖然說的太激烈、太極端;

然而我們卻不得不承認,

它有合理的、實事求是的一方面。

婚姻的維續,

拼的是相同的三觀;

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的慾望,

越是躲避的東西越要追求,

一旦享有了也就不復存在了,

婚姻裡的相濡以沫靠的是精神的匹配,

是兩個家庭文化的融合。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網上報道,

演員孫紅雷幼年時因家境貧寒,

母親要靠撿破爛貼補家用。

媽媽的小布袋裡總是裝著一個小圓鏡子和一個橘子,

休息時媽媽就拿出小鏡子將橘汁往臉上抹,

媽媽說,

這樣可以美容,

我們雖然身份低微也比較貧困,

但是我們一定要熱愛生活,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必須讓自己感到快樂。

在生活那麼艱難的情況下,

孫紅雷從沒有被貧困和艱難嚇倒,

媽媽的生活態度舒展了孩子心頭的沮喪和憂慮。

還有莫言母親,

她們都擁有非常強的個人魅力,

雖然她們沒有機會讀書學習,

但是,

她們有很強的自我修正意識和自我修正的能力,

為了認真生活,

她們的大腦一直在轉,

從未停歇,

一直在思考當下、思考未來。

數年前,

看過一個綜藝節目至今記憶猶新;

小男孩喜愛毛絨玩具近乎狂魔,

男孩媽媽束手無策向節目組求助。

當時,

主持人問男孩的媽媽:“你兒子,這幾百個毛絨玩具,是誰給他買的?”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媽媽用什麼餵養自己的孩子,孩子就長成什麼樣子

孩子從外面撿回一塊石頭送給媽媽,

你把它擺放在臥室的桌子上;

隨後,

孩子有“好東西”都會送給媽媽,

時刻念著媽媽;

媽媽鼓勵孩子什麼,

孩子就會執著的重複做什麼。

成人的大徹大悟只能靠“重大創傷性事件”,

日常裡,

我們在靠從父母那裡習得的行為、習慣、性格生活。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女人的任意妄為悔的是自己,毀的是孩子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單二代”或 “單三代”(單親家庭裡的第二代、第三代),

他們有數位祖父母,

他們能接受繼父、繼母兩家人僅隔一條4米寬的馬路住著,

這是幸福的家庭長大的孩子無法想象的。

《青春鬥》裡的晉小妮,

生下女兒後為養女兒,

重回職場打拼,

但她從一開始就虧欠了女兒一個完整的家。

有能力活的幸福的女人,

從小都有一個能拼著命保護自己的爹。

爸爸對孩子非常重要,

其影響力是媽媽無法替代的;

爸爸帶女兒見過的世面、吃過的大餐,

是那些不懷好意的毛頭小子無法企及的;

爸爸穿著考究帶女兒吃西餐送小鑽戒,

爸爸的行為幫女兒屏蔽渣男,

戀愛的路上女兒會更從容。

女兒知道那個能為自己拼命的男人,

時刻準備著站在自己的身後,

這份底氣將是晉小妮們的女兒們永生的痛。

晉小妮們,

某種意義上算是好媽媽,

相對於離婚後主動放棄孩子撫養權,

將孩子丟給前夫的媽媽要有母性。

將幼年的孩子留給前夫的媽媽,

無非是為自己再婚清除障礙,

除法律判決的其它原因都是藉口,

是為人母者僅存的一點羞恥心的“遮羞布”。

人類性別的分工亙古不變,

這個世界絕不缺少好爸爸,

但女人的天性更適合帶孩子。

是不是好媽媽,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雖然,

帶孩子這活兒,

既沒功勞也沒苦勞,

是個怎麼做都不會對的活兒;

教育明知是個“雷”還是要“背”,

那是為人母的選擇,

不是為人母的本能。

家庭教育典範之國之一的美國,

都是隻見“上東區媽媽”未見“上東區爸爸”。

這個時代,

為人母者,

可以厭棄“慈祥臉”追求“少女感”,

但一定要保留“慈母心”,

生而不養是罪過,

多為孩子考慮下未來,

他(她)的人生質量取決於你在幼年時給他(她)打的教育基礎。

畢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女人的星球”一文中,

關於脫氧核糖核酸的對話是有科學依據屬實的;

女人如何做媽媽,

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未來;

任重路遠,

媽媽們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