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電子產品對於孩子就是個“禍害”

國家衛健委,日前公佈相關調查結果稱,目前我國低年齡段近視問題比較突出。

同時提示,6歲以下兒童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儘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週末去孩子奶奶家時,常被先生取笑:“盯著電視不動窩兒,都看傻了吧!”

孩子奶奶家的電視近乎於24小時開機的狀態,而我們家沒電視,也沒有iPad——曾經有過,但為了兒子,全“清零”了。

兒子跟著老人生活時,養成了看電視、玩遊戲的習慣;

也曾提醒長輩們,孩子在時儘量少看電視,結果被怒懟:“我們都看一輩子電視了,不讓看——不行!”

我們只好週末儘量帶老人外出遊玩,避免孩子週末跟著奶奶在家看電視。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深入研究人類智力和創造力的著名作家,約瑟夫·切爾頓·皮爾斯的立場和教育心理學家,簡·希利博士的建議:兒童在8歲之前要禁止看電子產品,以便建立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

電子產品搶佔了孩子原本用於身體運動、互動溝通的感官,導致孩子想象力匱乏、語言發展遲緩;

想象力的發育需要在充分調動感官,在運動玩耍、人際關係互動中操練習得。

我們曾一度認為兒子有 “自閉症”,後來又懷疑兒子有“多動症”;

兒子的老師們,在教育兒子時也是苦不堪言,兒子的表現讓我們高度緊張,接近崩潰;

我們甚至帶兒子去醫院查微量元素,以求得兒子不良行為的元凶,而真正挽救兒子的是大量的運動和人際互動。

我們帶孩子做大量的運動與同齡人玩耍,痛痛快快的流汗。

為匹配精力旺盛的孩子的運動量,父母真要有個好體力才行。

這時候,就要考驗爸爸們的陪伴力了,首位擁有非裔血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父親節前夕說:“父愛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無力填補”。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沒有運動就沒有男孩,更不會有男子漢

雖然女孩的運動需求量沒有男孩大,但孩子們都是需要運動調動感官去學習的,坐在教室裡面聽老師講授,不如親自動手做個實驗。

生理學上,在小學階段,男生在讀、寫能力的發育上要晚於女生很多。

戴安娜·麥吉尼斯博士曾指出:明明知道不同性別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卻不予考慮,結果我們的教育是利少弊多。

男孩實際上一點兒毛病也沒有,卻被斷言有病、被貼標籤。

男孩傾向於運動型學習,用動手實驗和操作的學習方法;

女孩聽傾向於聽覺型學習,用文字和語言類的學習方式。

學校中的“紀律問題”,源於老師們必須花大量的時間,抑制孩子們的身體活動。

學校重視寧靜,鼓勵沉默,獎勵整齊劃一的動作。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拯救男孩》書中,揭示了男孩面臨的四大危機:學業危機、體制危機、心理危機和社會危機。

其中,危害最強烈的是教育危機;

男孩喜愛冒險、挑戰、打鬧、跑跳……,這些行為都與男孩體內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關,當男孩體內的神經元催促他去奔跑、去跳躍、去喊叫時,他卻被要求坐正、閉嘴、手放桌上、認真聽講。

其實,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容易對單調的知識灌輸感到厭煩,而對於親自動手實驗感到興致勃勃;

小學的科學課、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就更受學生們歡迎。

而升入中學後,男生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成績會更優異,因為有實驗課啊!

兒子二年級時,學校組織遠足——過馬路,去學校對面的博物館。

這次遠足活動被家長們吐槽——太“遠”了!

先生和兒子是校友,先生回憶自己小學二年級時的遠足活動,是去五公里外的革命烈士紀念館;

五百米和五千米的反差萌,只能靠家長幫孩子補齊了。

曾以“開眼界”為目的,帶兒子參加八中少年班的初選。

意外瞭解到:少年班每週5節體育課,其中有一個下午的校外自然體育課(3課時),內容包含11公里遠足、1000米游泳、冒雨爬山、集體划船、8米跳板等活動。

原以為少年班裡多是“腦力運動達人”,不想人家也是“體力運動達人”。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家長需要花錢給孩子找玩伴、買流汗

孩子想踢足球,家長得給他報個少兒足球俱樂部;

孩子想打籃球,家長得給他買幾節籃球課;

孩子想玩乒乓球,家長得滿世界給他約球友;

孩子想冒險,家長得買年卡送他去“童子軍”訓練營;

學校嚴禁學生跑奔跑,甚至拆掉了單槓、雙槓等運動器械——孩子想要登高爬梯,家長得給他找攀巖俱樂部;

滑冰場要買卡、滑板公園要買卡、游泳館要買卡……;

總之,想讓孩子運動流汗,家長就得花錢外面買!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細思中國足球為什麼差——學校忌憚安全問題不允許學生踢球,孩子們從小就被要求做“木頭人”,國足的後備人才從哪裡來,家長們掏錢報的足球課外班裡嗎?!

曾給剛生了寶寶的發小算了一筆賬:每年花在給兒子找玩伴、買流汗的費用要在五位數上。

放眼戶外少見小孩——不是被關進課外輔導班,就是被關在家裡刷題,偶爾見一個,那也是行色匆匆的趕去運動俱樂部訓練,小區里根本就找不到玩伴,只能去課外班裡結識。

小時候,一個沙子堆就能引來數十幾個孩子,跑上跑下、打鬧、喊叫,全身每個細胞都被喚活,汗氣蒸騰跳躍;

回首時,那群野孩子,多是重點大學畢業的學士、碩士、博士。

過去養孩子只要一個沙子堆,現在需要一個鉑金包


我們沒上過一天課外班,沒在找玩伴、流汗這些事兒上花過一分錢,那群野孩子的童年卻比現在的孩子快樂、幸福多了,真是要感謝我們那個物質匱乏的童年時代啊!

朋友們小聚,各家的孩子們坐在沙發裡玩手機,兒子一個人在門口挖土、摳泥、找螞蟻,玩的不亦樂乎,滿臉留泥湯兒……;

我嗔怪,先生安慰:“挺好的,不玩個土、和個泥,那還叫童年!”

現在養孩子做父母,可比我們的父母們要更具挑戰性,難怪兒子說:我長大可不要孩子,做父母太難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