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這樣的母親,何止富三代'

"
"
能有這樣的母親,何止富三代


有這樣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可能有多動症,三分鐘都坐不住,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開心地問:媽媽,老師今天有表揚我嗎?

媽媽鼻子一酸,眼睛就紅了。全班20多位小朋友,只有自己兒子表現最差,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也表現出不屑。

但是,她忍住眼淚告訴兒子:嗯,老師表揚你了,說你原來在小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老師說你進步很快哦。

那天晚上,孩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媽媽喂。


兒子上小學了。

家長會上,老師說:這次數學考試,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6名,最簡單的題他都做錯,注意力很難集中,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

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正在寫作業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完全可以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30名,加油哦。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臉上有了小小的驚喜。她甚至發現,從那以後兒子懂事了許多,每天上學,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她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

她有些不習慣,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難。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沒有意外,兒子真的考上了重點高中。

三年後高考結束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

然後,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裡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這位媽媽用她的欣賞和包容成就了一個普通的孩子,給孩子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這也是心理學裡的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們到一所小學,假裝選了一群孩子進行煞有其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給了老師。

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

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老師這群孩子在基因和智力上優於其他孩子,從而調動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

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老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老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需要學會欣賞孩子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我們都不懂得欣賞和鼓勵自己的孩子,孩子將會真的如你嫌棄的方向發展:

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你們班的誰誰誰,你看看隔壁的誰誰誰,活在對比和別人的陰影之下的孩子,很難獲得內心的自信和自尊。

在今天的教育環境下,有許多無助的父母,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凶狠、叛逆......

父母發現孩子失控時,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悲哀。

教育是一項長線工程,不是今天孩子做錯了,就能馬上糾正。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和正確的方法。


我有一個鄰居,她的孩子很調皮但各方面也很優秀,很少見她指責和批評孩子。

我們向她取經時,她說:孩子怎麼可能不犯錯?只是她犯錯的時候努力忍住不發火,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她做對的時候我一定會去表揚和讚美。慢慢地,她做錯的時候越來越少,做對的時候越來越多。

孩子聽話時,每個家長都會教,最可怕的是面對不那麼聽話的孩子時,不當的教育方式越教越壞,把孩子帶向更糟糕的方向。

經常否定孩子,批評孩子時口不擇言是中國最常見的育兒方式,即使有時是善意或心疼他,但這一切都給孩子強烈的心理暗示:自己很糟糕。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太多負面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更是難以挽回的!


生活中,許多孩子並不是稟賦優渥,但一定不是天生的“差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卻在出生後受到“差生”的對待,在對比和責備中長大,其實是毀在一種長期不當的環境中。

這種“不當”,主要來自家庭教育的粗疏隨意。哪個孩子沒有優點,又有哪個孩子出生後處處都好?

教育幫助孩子,可能不需高深的教育理念,也無需更多技巧。孩子們最需要的,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欣賞、喜愛和基於此的耐心與陪伴。

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真誠的去鼓勵他,用心的陪伴他,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是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去學習的事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