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不完美媽媽 聰明孩子養成記 大學 熊娃當家 2019-09-01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控制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都由父母陪伴玩耍,父母會指導孩子玩什麼,怎麼玩,玩後需要做些什麼等等,但是孩子通常表現出這三種反應:反抗、無動於衷、受挫。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控制式養育,當孩子5歲時,將不會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是在孩子10歲時,只有情感問題越少,社交技巧和學習成績才會越好。長此以往的控制,還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1.退縮或暴力

孩子無法將自己的負性情緒發散出來,就不得不積攢在自己身上,會造成上癮行為或者焦慮的情緒;若是發洩到別人身上,就會發展成暴力行為,嚴重者還會犯罪,校園霸凌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

2.過度自我批判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得孩子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孩子不得不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長久以來,很容易就變成抑鬱。

3.無法對自己負責

家長過多的控制孩子,擅自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決斷力沒有得到培養,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控制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都由父母陪伴玩耍,父母會指導孩子玩什麼,怎麼玩,玩後需要做些什麼等等,但是孩子通常表現出這三種反應:反抗、無動於衷、受挫。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控制式養育,當孩子5歲時,將不會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是在孩子10歲時,只有情感問題越少,社交技巧和學習成績才會越好。長此以往的控制,還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1.退縮或暴力

孩子無法將自己的負性情緒發散出來,就不得不積攢在自己身上,會造成上癮行為或者焦慮的情緒;若是發洩到別人身上,就會發展成暴力行為,嚴重者還會犯罪,校園霸凌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

2.過度自我批判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得孩子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孩子不得不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長久以來,很容易就變成抑鬱。

3.無法對自己負責

家長過多的控制孩子,擅自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決斷力沒有得到培養,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高壓控制下,一切氣氛都變得劍拔弩張,孩子為了不觸碰紅線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缺乏自我個性,逐漸變得沒有自我。

5.無法形成感性認知

感性認知是人類行為的初級階段,主要是感覺器官,例如眼鼻耳四肢等直接感受到物體,大腦再形成反映形式。感性認知是認識的最根本源頭,也是形成理性認知的基礎。

知乎用戶“極樂”說道: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去觸摸火焰,被灼痛了,他知道,火不能摸,因為會痛;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正準備去觸摸時,被母親打了一下,警告他火不能碰,孩子依舊不明所以,再次伸手去摸,母親又打了一下他的手,這次孩子就知道了:火不能摸,媽媽會打。

前一種情形,是孩子在與火焰互動,他會在大腦中形成了最感性的認知。

後一種情形,只是孩子在與母親互動,他沒辦法形成感性認知。

當這兩種情形隨著我們的成長,分別發生一萬次之後,後一種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成為典型的“控制型母親”的孩子。

當別人不理解你,或者是用過激方式指責你時,你總是在想,他為何就不能理解我呢?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控制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都由父母陪伴玩耍,父母會指導孩子玩什麼,怎麼玩,玩後需要做些什麼等等,但是孩子通常表現出這三種反應:反抗、無動於衷、受挫。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控制式養育,當孩子5歲時,將不會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是在孩子10歲時,只有情感問題越少,社交技巧和學習成績才會越好。長此以往的控制,還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1.退縮或暴力

孩子無法將自己的負性情緒發散出來,就不得不積攢在自己身上,會造成上癮行為或者焦慮的情緒;若是發洩到別人身上,就會發展成暴力行為,嚴重者還會犯罪,校園霸凌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

2.過度自我批判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得孩子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孩子不得不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長久以來,很容易就變成抑鬱。

3.無法對自己負責

家長過多的控制孩子,擅自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決斷力沒有得到培養,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高壓控制下,一切氣氛都變得劍拔弩張,孩子為了不觸碰紅線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缺乏自我個性,逐漸變得沒有自我。

5.無法形成感性認知

感性認知是人類行為的初級階段,主要是感覺器官,例如眼鼻耳四肢等直接感受到物體,大腦再形成反映形式。感性認知是認識的最根本源頭,也是形成理性認知的基礎。

知乎用戶“極樂”說道: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去觸摸火焰,被灼痛了,他知道,火不能摸,因為會痛;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正準備去觸摸時,被母親打了一下,警告他火不能碰,孩子依舊不明所以,再次伸手去摸,母親又打了一下他的手,這次孩子就知道了:火不能摸,媽媽會打。

前一種情形,是孩子在與火焰互動,他會在大腦中形成了最感性的認知。

後一種情形,只是孩子在與母親互動,他沒辦法形成感性認知。

當這兩種情形隨著我們的成長,分別發生一萬次之後,後一種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成為典型的“控制型母親”的孩子。

當別人不理解你,或者是用過激方式指責你時,你總是在想,他為何就不能理解我呢?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阿德勒:課題分離理論

這個時候就要引入一個課題分離的概念,“課題分離”就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喜惡,那都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權左右,你只需顧好自己的課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課題分離的。

阿德勒認為:人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之所以煩惱,就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同時,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親子關係的疏離以及人際關係的各種矛盾,都是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課題。

阿德勒思想認為:那些不能進行“課題分離”、一味拘泥於認可欲求的人,也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太過自我的表現,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掌控感和目的,希望能夠樹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讓孩子信服,因此會通過情感上的影響讓自己的形象刻畫在孩子腦海中。甚至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這是自私的表現。

這樣的人,有著強烈的認可欲,特別關注別人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同時又非常在意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欲求。所以,一旦期待落空,他們總會大失所望,心生埋怨。

他們看似關注他人意見,實則眼裡只有自己;看似竭力迎合他人,其實只是關心“我”的狀態和人群中的位置。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完全是對自己的執著,是以自我為中心。

詩人魯藜曾說,還是把自己當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太看重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完美,總在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做什麼事都顯得刻意。不但自己活得不開心,也會使身邊的人感到很累。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控制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都由父母陪伴玩耍,父母會指導孩子玩什麼,怎麼玩,玩後需要做些什麼等等,但是孩子通常表現出這三種反應:反抗、無動於衷、受挫。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控制式養育,當孩子5歲時,將不會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是在孩子10歲時,只有情感問題越少,社交技巧和學習成績才會越好。長此以往的控制,還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1.退縮或暴力

孩子無法將自己的負性情緒發散出來,就不得不積攢在自己身上,會造成上癮行為或者焦慮的情緒;若是發洩到別人身上,就會發展成暴力行為,嚴重者還會犯罪,校園霸凌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

2.過度自我批判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得孩子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孩子不得不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長久以來,很容易就變成抑鬱。

3.無法對自己負責

家長過多的控制孩子,擅自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決斷力沒有得到培養,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高壓控制下,一切氣氛都變得劍拔弩張,孩子為了不觸碰紅線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缺乏自我個性,逐漸變得沒有自我。

5.無法形成感性認知

感性認知是人類行為的初級階段,主要是感覺器官,例如眼鼻耳四肢等直接感受到物體,大腦再形成反映形式。感性認知是認識的最根本源頭,也是形成理性認知的基礎。

知乎用戶“極樂”說道: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去觸摸火焰,被灼痛了,他知道,火不能摸,因為會痛;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正準備去觸摸時,被母親打了一下,警告他火不能碰,孩子依舊不明所以,再次伸手去摸,母親又打了一下他的手,這次孩子就知道了:火不能摸,媽媽會打。

前一種情形,是孩子在與火焰互動,他會在大腦中形成了最感性的認知。

後一種情形,只是孩子在與母親互動,他沒辦法形成感性認知。

當這兩種情形隨著我們的成長,分別發生一萬次之後,後一種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成為典型的“控制型母親”的孩子。

當別人不理解你,或者是用過激方式指責你時,你總是在想,他為何就不能理解我呢?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阿德勒:課題分離理論

這個時候就要引入一個課題分離的概念,“課題分離”就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喜惡,那都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權左右,你只需顧好自己的課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課題分離的。

阿德勒認為:人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之所以煩惱,就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同時,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親子關係的疏離以及人際關係的各種矛盾,都是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課題。

阿德勒思想認為:那些不能進行“課題分離”、一味拘泥於認可欲求的人,也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太過自我的表現,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掌控感和目的,希望能夠樹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讓孩子信服,因此會通過情感上的影響讓自己的形象刻畫在孩子腦海中。甚至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這是自私的表現。

這樣的人,有著強烈的認可欲,特別關注別人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同時又非常在意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欲求。所以,一旦期待落空,他們總會大失所望,心生埋怨。

他們看似關注他人意見,實則眼裡只有自己;看似竭力迎合他人,其實只是關心“我”的狀態和人群中的位置。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完全是對自己的執著,是以自我為中心。

詩人魯藜曾說,還是把自己當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太看重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完美,總在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做什麼事都顯得刻意。不但自己活得不開心,也會使身邊的人感到很累。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課題分離:放下“自我”的執著,學會放手

進行課題分離很簡單,只需要考慮清楚“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孩子不愛學習,要承擔最終結果是孩子,所以這是孩子的課題。

父母不應該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和麵子,就去幹涉他的的課題。這不是在推崇放任主義,而是要在瞭解孩子在幹什麼的基礎上加以守護。並且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其後果也會由他自己來承擔。

平時注意在家裡製造學習的氛圍,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並告訴他如果也想學習,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而在沒有求助的時候則不會指手畫腳。

正如一條外國諺語裡所說: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要強迫馬喝水。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小歡喜》主要講述了三組家庭在孩子面對高考時候的一些故事,每一個家庭都反映了當代中國原生家庭的現狀。

劇中單親媽媽與學霸女兒的組合,讓網友一陣唏噓。女兒英子是學霸,一直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媽媽宋倩也是十分愛護女兒,工作之餘就是圍著女兒轉了,但是這位媽媽對女兒期望太高,要求過於嚴苛。要求女兒必須拿第一名,就算是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就完全接受不了。

對女兒的控制慾也是極強,每天熬湯烹飪山珍海味,就給孩子補腦補身體,還要特地在房間另設一個窗口,就是為了隨時監視孩子在房間裡幹什麼,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生活,孩子一有空閒時間就被安排各類試卷,日常詢問孩子每天的社交情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呀。”是這位媽媽的口頭禪,這句話就是最可怕的控制。

無私付出只是“道德綁架”, “為你好”也不是完美的愛,充滿愛的養育並不能全是可怕的控制。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為什麼喜歡控制孩子

1.非愛行為

大家知道 “非愛行為”這個概念嗎?意義為打著愛的名義,但是卻是非愛型的掠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三類“非愛行為”:

① 帶有條件的愛

一直以來父母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吃飯媽媽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媽媽才會愛你”“你這次拿個高分就是爸爸的乖孩子”等等,也經常對比朋友家的兒子女兒們,常說“你看看隔壁XX考了多少分,而你呢,太丟臉了!”“怎麼有你這樣差勁的孩子”……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壓力,不經意間就變成了附加條件,也許很多家長都是下意識就說出口了,但是這已經變成一種“非愛行為”。

② 沒有原則的愛

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需求,這也是一種“非愛行為”,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剛上初中就送了價格不菲的LV手提包,這種愛缺乏原則,並不算是真正的愛。

③ 強制和限制的愛

家長口中說著“都是為你好”,其實是將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的標準,將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一味地剝奪孩子的愛好,只要求學習,這樣強硬的手段,限制性的要求,怎麼能算是愛呢?

父母自以為犧牲,卻並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都變成了孩子心裡的傷。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2.“失控”

人都有內省機制:智慧不夠的父母才會時時想要控制孩子,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一種控制慾,這種控制慾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孩子的出生最大程度上打亂了父母原本的生活,作息時間,生活節奏以及私人空間都發生了變化,固定的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還要去解決著孩子製造的各種 “麻煩”,面對發生的一切“意外情況”,這些都會讓父母感覺到“失控”。

人天生都有控制慾,當生活逐漸失控,控制慾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強。當家長逐漸左右著家裡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變得壓抑了,長期被壓抑就迫使孩子變得叛逆起來,接著就爆發出各種問題。

3.中國式“養兒防老”

家長們總說“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孩子”,看上去是父母的無私。但是孩子從小在這句話的灌輸下長大,內心就會覺得虧欠父母,充滿內疚感。那句話看似在彰顯父母的無私,但這種無私其實就是自私。

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將“養兒防老”稱之為“反饋模式”,上一代撫養了下一代,等到下一代長大了,又由下一代來反饋上一代。

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以及傳統道義“孝道”,綁架了無數的中國家庭,這樣環境下長出來的孩子,嚴重缺乏獨立和尊重。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控制型父母

《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以養育方式為根據,可以將父母分為專制型、溺愛型、忽略型、關係型四種。控制性父母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有可能就是忽略型父母,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懷,成年後情感精神世界就要缺陷,所以就開始過分的關注孩子,她們的一些控制行為甚至都是下意識的行為,沒有真正懂得孩子自身就是一個個體。

控制型父母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1.不尊重孩子

完全忽視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不接受孩子的各種想法,孩子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給予否定的態度。這樣發展下去,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逐步喪失了自尊,甚至變得不自信。

2.侵犯孩子隱私

這是很多家長都有的通病,趁孩子不在的時候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定時翻閱孩子的手機訊息,甚至還調出通訊詳情一一審問,肆意剝奪孩子的私人時間,進出孩子房間也不敲門。

3.包辦孩子的生活

小時候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到孩子上大學,要求孩子在附近城市,以便更好的安排孩子生活,工作後孩子談戀愛交往對象,也都要一一過問。一切生活事宜都由家長一手負責包辦,全憑父母說了算。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剝奪財務自主權

家裡吃喝拉撒的一切物品,父母都一一置辦好了,就是為了不給孩子自己消費的機會,這樣子孩子根本沒有金錢的概念,剝奪了孩子的財務自主權,也讓孩子在社交這一塊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5. 濫用情感

情感控制最為可怕,以養育的名義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用情感綁架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講述自己多麼含辛茹苦養育她們,為了她們自己犧牲了時間和青春,這樣的情感壓力,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以上五點就是控制性父母常有的特徵,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個體呀!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控制孩子造成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都由父母陪伴玩耍,父母會指導孩子玩什麼,怎麼玩,玩後需要做些什麼等等,但是孩子通常表現出這三種反應:反抗、無動於衷、受挫。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控制式養育,當孩子5歲時,將不會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是在孩子10歲時,只有情感問題越少,社交技巧和學習成績才會越好。長此以往的控制,還會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1.退縮或暴力

孩子無法將自己的負性情緒發散出來,就不得不積攢在自己身上,會造成上癮行為或者焦慮的情緒;若是發洩到別人身上,就會發展成暴力行為,嚴重者還會犯罪,校園霸凌其實就是這樣產生的。

2.過度自我批判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得孩子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孩子不得不日復一日的自我批判,長久以來,很容易就變成抑鬱。

3.無法對自己負責

家長過多的控制孩子,擅自替孩子做各種決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沒有為自己做過決定,決斷力沒有得到培養,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4.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高壓控制下,一切氣氛都變得劍拔弩張,孩子為了不觸碰紅線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缺乏自我個性,逐漸變得沒有自我。

5.無法形成感性認知

感性認知是人類行為的初級階段,主要是感覺器官,例如眼鼻耳四肢等直接感受到物體,大腦再形成反映形式。感性認知是認識的最根本源頭,也是形成理性認知的基礎。

知乎用戶“極樂”說道: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去觸摸火焰,被灼痛了,他知道,火不能摸,因為會痛;

一個孩子看到點燃的蠟燭,正準備去觸摸時,被母親打了一下,警告他火不能碰,孩子依舊不明所以,再次伸手去摸,母親又打了一下他的手,這次孩子就知道了:火不能摸,媽媽會打。

前一種情形,是孩子在與火焰互動,他會在大腦中形成了最感性的認知。

後一種情形,只是孩子在與母親互動,他沒辦法形成感性認知。

當這兩種情形隨著我們的成長,分別發生一萬次之後,後一種孩子,長大之後就會成為典型的“控制型母親”的孩子。

當別人不理解你,或者是用過激方式指責你時,你總是在想,他為何就不能理解我呢?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阿德勒:課題分離理論

這個時候就要引入一個課題分離的概念,“課題分離”就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喜惡,那都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權左右,你只需顧好自己的課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課題分離的。

阿德勒認為:人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之所以煩惱,就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同時,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親子關係的疏離以及人際關係的各種矛盾,都是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課題。

阿德勒思想認為:那些不能進行“課題分離”、一味拘泥於認可欲求的人,也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太過自我的表現,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掌控感和目的,希望能夠樹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讓孩子信服,因此會通過情感上的影響讓自己的形象刻畫在孩子腦海中。甚至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這是自私的表現。

這樣的人,有著強烈的認可欲,特別關注別人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同時又非常在意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欲求。所以,一旦期待落空,他們總會大失所望,心生埋怨。

他們看似關注他人意見,實則眼裡只有自己;看似竭力迎合他人,其實只是關心“我”的狀態和人群中的位置。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完全是對自己的執著,是以自我為中心。

詩人魯藜曾說,還是把自己當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太看重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完美,總在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做什麼事都顯得刻意。不但自己活得不開心,也會使身邊的人感到很累。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課題分離:放下“自我”的執著,學會放手

進行課題分離很簡單,只需要考慮清楚“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孩子不愛學習,要承擔最終結果是孩子,所以這是孩子的課題。

父母不應該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和麵子,就去幹涉他的的課題。這不是在推崇放任主義,而是要在瞭解孩子在幹什麼的基礎上加以守護。並且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其後果也會由他自己來承擔。

平時注意在家裡製造學習的氛圍,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並告訴他如果也想學習,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幫助,而在沒有求助的時候則不會指手畫腳。

正如一條外國諺語裡所說: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要強迫馬喝水。

父母控制慾強其實是自私,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陳銘說過:“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給Ta一方花園,給Ta養料和空間。你自由開放,你枝繁葉茂,你一枝獨秀,你孤芳自賞,我都為你鼓掌。”

當我們我們不再嘗試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允許他人對自己的問題橫加干涉時,我們和他人都會更加自由的為自己而活,人生便會更加輕鬆愜意。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