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後,引起網友們的一致怒懟:

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月要求4500元零花,正常工作的人,每個月也未必有這個收入。

更有網友直言,若是這姑娘出去工作後,每個月能賺到4500元嗎?

客觀來講,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如果女孩家裡有條件,給她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無可厚非。

但是她言語中,有兩句話,卻令人憂心:

“高中時肯給我好幾千補課,大學時怎麼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室友),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言外之間,父母有錢,就必須給她花,以前給她花了,現在更不能拒絕;同時,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無須考慮實際經濟條件。

如果一個孩子抱著這樣“必須”和“攀比”的心態,走出社會,勢必會栽不少跟斗。

不禁思考,父母們為了孩子,傾盡所能,傾其所有,無非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若是稍有一點感恩,便也滿懷安慰。

為什麼孩子不僅不知回報,卻變成了燒錢的“無底洞”呢?

02

界限不清的親子經濟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坑

這幾年,若要媽媽用一個動物形容自己的孩子,“四腳吞金獸”位居榜首,意思是指,孩子就是“碎鈔機”。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正常的必須開銷除外,各種培訓班、新鮮的玩具、出國留學、特長班等等,讓父母半年的工資,抵不上孩子的一個暑假。

生而為父母,養育孩子是責任。這些父母主動支出的開銷,為的是給孩子的未來,打個牢固的基礎,可以理解。

然而,常聽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

你現在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我們家的錢,遲早都是你的;

只要咱們家買得起,爸媽就儘量給你買;

人家有的,咱們家孩子也要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話語,剛聽起來,的確令人感動。

細想之後,又發覺不對勁:

類似的話,說得多了,會被解讀成意思很多,最容易出現的便是:爸媽的錢,就是我的錢,他們如果不給我,就是他們的不對。

於是,就有了30幾歲的人,還在伸手找父母要錢花;40幾歲的人,買房缺錢,居然殘忍殺害母親。

也有一些家長,後知後覺,到了晚年無法給予時,被孩子丟棄,或是反目成仇。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後,引起網友們的一致怒懟:

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月要求4500元零花,正常工作的人,每個月也未必有這個收入。

更有網友直言,若是這姑娘出去工作後,每個月能賺到4500元嗎?

客觀來講,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如果女孩家裡有條件,給她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無可厚非。

但是她言語中,有兩句話,卻令人憂心:

“高中時肯給我好幾千補課,大學時怎麼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室友),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言外之間,父母有錢,就必須給她花,以前給她花了,現在更不能拒絕;同時,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無須考慮實際經濟條件。

如果一個孩子抱著這樣“必須”和“攀比”的心態,走出社會,勢必會栽不少跟斗。

不禁思考,父母們為了孩子,傾盡所能,傾其所有,無非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若是稍有一點感恩,便也滿懷安慰。

為什麼孩子不僅不知回報,卻變成了燒錢的“無底洞”呢?

02

界限不清的親子經濟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坑

這幾年,若要媽媽用一個動物形容自己的孩子,“四腳吞金獸”位居榜首,意思是指,孩子就是“碎鈔機”。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正常的必須開銷除外,各種培訓班、新鮮的玩具、出國留學、特長班等等,讓父母半年的工資,抵不上孩子的一個暑假。

生而為父母,養育孩子是責任。這些父母主動支出的開銷,為的是給孩子的未來,打個牢固的基礎,可以理解。

然而,常聽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

你現在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我們家的錢,遲早都是你的;

只要咱們家買得起,爸媽就儘量給你買;

人家有的,咱們家孩子也要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話語,剛聽起來,的確令人感動。

細想之後,又發覺不對勁:

類似的話,說得多了,會被解讀成意思很多,最容易出現的便是:爸媽的錢,就是我的錢,他們如果不給我,就是他們的不對。

於是,就有了30幾歲的人,還在伸手找父母要錢花;40幾歲的人,買房缺錢,居然殘忍殺害母親。

也有一些家長,後知後覺,到了晚年無法給予時,被孩子丟棄,或是反目成仇。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問題的根源,歸根結底,在於父母沒有清楚劃分與孩子之間的邊界。

在孩子成長中,沒有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什麼是屬於他的,什麼是屬於父母的。屬於他的東西,他有權處置;屬於父母的,父母可以不給。

尤其在家庭經濟實力的問題上,父母必須清楚兩點:

一是家裡有多少錢,是父母有多少錢,而不孩子有多少錢。

二是我對你的愛,是無限的;但你需要的金錢,你要自己去奮鬥,當你沒有獨立掙錢能力時,我可以給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父母能夠在金錢上,劃出與孩子之間的邊界,對家庭教育中的其它問題,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意識到,“我的錢是我自己的,不是孩子”,在父母心裡,已經開始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再是:我花了這麼多錢把你養大,你就要按照我的規劃去過一生,再不濟,也要聽我的話。

而孩子一直被當成獨立的個體對待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賺錢不易,花費有度,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懂生活的艱辛。

03

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的世界觀

前段時間,不小心把手機弄掉了,去手機城買手機,無意意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彼時,一個差不多十一、二歲的男孩,看著琳琅滿目的手機,對媽媽說:“我們班某某剛買這款手機,我卻還在用電話手錶,能不能給我也買部手機”。

聽著孩子的話,我饒有興致,兒子身上,也有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每次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慣用伎倆是“咱們家窮,沒錢買”、“媽媽的錢不夠,等賺了錢再買”。

孩子的媽媽停下看手機的腳步,轉過頭,眼睛盯著男孩說:

“我的寶貝,恭喜你,終於知道開始享受生活了。你想要一款新手機,和同學一樣,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但是,媽媽的責任是養育你長大成人、教會你做人的道理,而媽媽能夠給你提供的,也只是電話手錶,這樣方便我們日常聯繫,但享受生活的能力,需要你自己去找到,如果你想要新手機,得自己想辦法,去賺錢買”。

在心裡,默默地為這位媽媽的智慧點贊。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後,引起網友們的一致怒懟:

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月要求4500元零花,正常工作的人,每個月也未必有這個收入。

更有網友直言,若是這姑娘出去工作後,每個月能賺到4500元嗎?

客觀來講,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如果女孩家裡有條件,給她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無可厚非。

但是她言語中,有兩句話,卻令人憂心:

“高中時肯給我好幾千補課,大學時怎麼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室友),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言外之間,父母有錢,就必須給她花,以前給她花了,現在更不能拒絕;同時,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無須考慮實際經濟條件。

如果一個孩子抱著這樣“必須”和“攀比”的心態,走出社會,勢必會栽不少跟斗。

不禁思考,父母們為了孩子,傾盡所能,傾其所有,無非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若是稍有一點感恩,便也滿懷安慰。

為什麼孩子不僅不知回報,卻變成了燒錢的“無底洞”呢?

02

界限不清的親子經濟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坑

這幾年,若要媽媽用一個動物形容自己的孩子,“四腳吞金獸”位居榜首,意思是指,孩子就是“碎鈔機”。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正常的必須開銷除外,各種培訓班、新鮮的玩具、出國留學、特長班等等,讓父母半年的工資,抵不上孩子的一個暑假。

生而為父母,養育孩子是責任。這些父母主動支出的開銷,為的是給孩子的未來,打個牢固的基礎,可以理解。

然而,常聽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

你現在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我們家的錢,遲早都是你的;

只要咱們家買得起,爸媽就儘量給你買;

人家有的,咱們家孩子也要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話語,剛聽起來,的確令人感動。

細想之後,又發覺不對勁:

類似的話,說得多了,會被解讀成意思很多,最容易出現的便是:爸媽的錢,就是我的錢,他們如果不給我,就是他們的不對。

於是,就有了30幾歲的人,還在伸手找父母要錢花;40幾歲的人,買房缺錢,居然殘忍殺害母親。

也有一些家長,後知後覺,到了晚年無法給予時,被孩子丟棄,或是反目成仇。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問題的根源,歸根結底,在於父母沒有清楚劃分與孩子之間的邊界。

在孩子成長中,沒有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什麼是屬於他的,什麼是屬於父母的。屬於他的東西,他有權處置;屬於父母的,父母可以不給。

尤其在家庭經濟實力的問題上,父母必須清楚兩點:

一是家裡有多少錢,是父母有多少錢,而不孩子有多少錢。

二是我對你的愛,是無限的;但你需要的金錢,你要自己去奮鬥,當你沒有獨立掙錢能力時,我可以給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父母能夠在金錢上,劃出與孩子之間的邊界,對家庭教育中的其它問題,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意識到,“我的錢是我自己的,不是孩子”,在父母心裡,已經開始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再是:我花了這麼多錢把你養大,你就要按照我的規劃去過一生,再不濟,也要聽我的話。

而孩子一直被當成獨立的個體對待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賺錢不易,花費有度,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懂生活的艱辛。

03

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的世界觀

前段時間,不小心把手機弄掉了,去手機城買手機,無意意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彼時,一個差不多十一、二歲的男孩,看著琳琅滿目的手機,對媽媽說:“我們班某某剛買這款手機,我卻還在用電話手錶,能不能給我也買部手機”。

聽著孩子的話,我饒有興致,兒子身上,也有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每次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慣用伎倆是“咱們家窮,沒錢買”、“媽媽的錢不夠,等賺了錢再買”。

孩子的媽媽停下看手機的腳步,轉過頭,眼睛盯著男孩說:

“我的寶貝,恭喜你,終於知道開始享受生活了。你想要一款新手機,和同學一樣,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但是,媽媽的責任是養育你長大成人、教會你做人的道理,而媽媽能夠給你提供的,也只是電話手錶,這樣方便我們日常聯繫,但享受生活的能力,需要你自己去找到,如果你想要新手機,得自己想辦法,去賺錢買”。

在心裡,默默地為這位媽媽的智慧點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渴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孩子勢必會沮喪,但是這也是生活的真相。不是什麼東西,伸手就可以得到,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有收穫。

當父母時間越久,就越意識到,在教育孩子時,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培養出三觀正的孩子,常常會面臨兩難的境地,這就特別考驗父母的教育觀念。

尤其當孩子初入學堂、接觸社會後,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孩子,他們中有家庭條件特別優越的,每天車接車送,零花錢是一般孩子的好幾倍;也有條件很差的,被作為貧困生對待。

更多的是,處於中間地位的孩子。人的本能會嚮往一些比較自由的生活,諸如,自由的花錢、自由舒適的出行,等等。

當孩子看到同學,想怎麼買零食、買玩具就怎麼買,經常分享這個品牌又出新款衣服,那個品牌又新限量版玩具、昨天給某遊戲充了很多遊戲幣,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暑假是國外遊,交流起來心裡難免會有落差。

而作為這些孩子的父母,即便已經十分清楚貧富差距,但也同樣會在心裡漣漪不斷,當孩子們把自己家的生活條件,與別人家的家庭狀況相比時,更多的被戳中的是家長們的心。

所以,常常會超出能力範圍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擔心孩子在外面沒面子,落於同學之後。

正應了那句話:越是窮人的孩子,越容易被“富養”。

這句話或許有些以偏概全,但確實揭示了許多家庭的教育現象。

事實上,我們正經的跟孩子談錢談得的確很少,似乎談錢是對親子關係的褻瀆和傷害,然而,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平常的一言一行中,父母說與不說,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學在行動上。

與其讓孩子自己去錯誤解讀,不如明正言順的告訴孩子金錢的真相,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錢、使用錢,養成健康的金錢觀。

04

許多父母被孩子問過:

“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面對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既為難,又不知怎麼回答。

不妨先看看幾個富可敵國的富豪們怎麼說:

玻璃大王、中國首善曹德旺先生,被問道“為什麼不多給子孫們留點錢”時,他說:

“千萬別想把錢留給子孫,子孫們要自己去掙得自己的榮耀和財富。

如果你連這點信心都沒有,你家業再大,也不算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你還為子孫擔心什麼?

我相信我曹德旺的孩子,將來肯定比我更有錢。”

IBM前董事長托馬斯·約翰·沃森,要求兒子從上初中起,就做好每週零錢的支出計劃,兒子最後成了IBM出色的繼承人;

洛克菲勒對5個子女的零花錢極其吝嗇,誰想得到這筆錢,誰就要做家務獲得,還要老實交代每筆錢的用途;

比爾·蓋茨,更是明確的教育孩子們:“不是我們很有錢,而是我很有錢,你擁有的是我對你的愛,你的錢要自己去掙”……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後,引起網友們的一致怒懟:

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月要求4500元零花,正常工作的人,每個月也未必有這個收入。

更有網友直言,若是這姑娘出去工作後,每個月能賺到4500元嗎?

客觀來講,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如果女孩家裡有條件,給她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無可厚非。

但是她言語中,有兩句話,卻令人憂心:

“高中時肯給我好幾千補課,大學時怎麼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室友),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言外之間,父母有錢,就必須給她花,以前給她花了,現在更不能拒絕;同時,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無須考慮實際經濟條件。

如果一個孩子抱著這樣“必須”和“攀比”的心態,走出社會,勢必會栽不少跟斗。

不禁思考,父母們為了孩子,傾盡所能,傾其所有,無非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若是稍有一點感恩,便也滿懷安慰。

為什麼孩子不僅不知回報,卻變成了燒錢的“無底洞”呢?

02

界限不清的親子經濟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坑

這幾年,若要媽媽用一個動物形容自己的孩子,“四腳吞金獸”位居榜首,意思是指,孩子就是“碎鈔機”。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正常的必須開銷除外,各種培訓班、新鮮的玩具、出國留學、特長班等等,讓父母半年的工資,抵不上孩子的一個暑假。

生而為父母,養育孩子是責任。這些父母主動支出的開銷,為的是給孩子的未來,打個牢固的基礎,可以理解。

然而,常聽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

你現在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我們家的錢,遲早都是你的;

只要咱們家買得起,爸媽就儘量給你買;

人家有的,咱們家孩子也要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話語,剛聽起來,的確令人感動。

細想之後,又發覺不對勁:

類似的話,說得多了,會被解讀成意思很多,最容易出現的便是:爸媽的錢,就是我的錢,他們如果不給我,就是他們的不對。

於是,就有了30幾歲的人,還在伸手找父母要錢花;40幾歲的人,買房缺錢,居然殘忍殺害母親。

也有一些家長,後知後覺,到了晚年無法給予時,被孩子丟棄,或是反目成仇。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問題的根源,歸根結底,在於父母沒有清楚劃分與孩子之間的邊界。

在孩子成長中,沒有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什麼是屬於他的,什麼是屬於父母的。屬於他的東西,他有權處置;屬於父母的,父母可以不給。

尤其在家庭經濟實力的問題上,父母必須清楚兩點:

一是家裡有多少錢,是父母有多少錢,而不孩子有多少錢。

二是我對你的愛,是無限的;但你需要的金錢,你要自己去奮鬥,當你沒有獨立掙錢能力時,我可以給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父母能夠在金錢上,劃出與孩子之間的邊界,對家庭教育中的其它問題,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意識到,“我的錢是我自己的,不是孩子”,在父母心裡,已經開始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再是:我花了這麼多錢把你養大,你就要按照我的規劃去過一生,再不濟,也要聽我的話。

而孩子一直被當成獨立的個體對待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賺錢不易,花費有度,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懂生活的艱辛。

03

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的世界觀

前段時間,不小心把手機弄掉了,去手機城買手機,無意意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彼時,一個差不多十一、二歲的男孩,看著琳琅滿目的手機,對媽媽說:“我們班某某剛買這款手機,我卻還在用電話手錶,能不能給我也買部手機”。

聽著孩子的話,我饒有興致,兒子身上,也有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每次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慣用伎倆是“咱們家窮,沒錢買”、“媽媽的錢不夠,等賺了錢再買”。

孩子的媽媽停下看手機的腳步,轉過頭,眼睛盯著男孩說:

“我的寶貝,恭喜你,終於知道開始享受生活了。你想要一款新手機,和同學一樣,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但是,媽媽的責任是養育你長大成人、教會你做人的道理,而媽媽能夠給你提供的,也只是電話手錶,這樣方便我們日常聯繫,但享受生活的能力,需要你自己去找到,如果你想要新手機,得自己想辦法,去賺錢買”。

在心裡,默默地為這位媽媽的智慧點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渴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孩子勢必會沮喪,但是這也是生活的真相。不是什麼東西,伸手就可以得到,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有收穫。

當父母時間越久,就越意識到,在教育孩子時,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培養出三觀正的孩子,常常會面臨兩難的境地,這就特別考驗父母的教育觀念。

尤其當孩子初入學堂、接觸社會後,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孩子,他們中有家庭條件特別優越的,每天車接車送,零花錢是一般孩子的好幾倍;也有條件很差的,被作為貧困生對待。

更多的是,處於中間地位的孩子。人的本能會嚮往一些比較自由的生活,諸如,自由的花錢、自由舒適的出行,等等。

當孩子看到同學,想怎麼買零食、買玩具就怎麼買,經常分享這個品牌又出新款衣服,那個品牌又新限量版玩具、昨天給某遊戲充了很多遊戲幣,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暑假是國外遊,交流起來心裡難免會有落差。

而作為這些孩子的父母,即便已經十分清楚貧富差距,但也同樣會在心裡漣漪不斷,當孩子們把自己家的生活條件,與別人家的家庭狀況相比時,更多的被戳中的是家長們的心。

所以,常常會超出能力範圍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擔心孩子在外面沒面子,落於同學之後。

正應了那句話:越是窮人的孩子,越容易被“富養”。

這句話或許有些以偏概全,但確實揭示了許多家庭的教育現象。

事實上,我們正經的跟孩子談錢談得的確很少,似乎談錢是對親子關係的褻瀆和傷害,然而,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平常的一言一行中,父母說與不說,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學在行動上。

與其讓孩子自己去錯誤解讀,不如明正言順的告訴孩子金錢的真相,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錢、使用錢,養成健康的金錢觀。

04

許多父母被孩子問過:

“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面對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既為難,又不知怎麼回答。

不妨先看看幾個富可敵國的富豪們怎麼說:

玻璃大王、中國首善曹德旺先生,被問道“為什麼不多給子孫們留點錢”時,他說:

“千萬別想把錢留給子孫,子孫們要自己去掙得自己的榮耀和財富。

如果你連這點信心都沒有,你家業再大,也不算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你還為子孫擔心什麼?

我相信我曹德旺的孩子,將來肯定比我更有錢。”

IBM前董事長托馬斯·約翰·沃森,要求兒子從上初中起,就做好每週零錢的支出計劃,兒子最後成了IBM出色的繼承人;

洛克菲勒對5個子女的零花錢極其吝嗇,誰想得到這筆錢,誰就要做家務獲得,還要老實交代每筆錢的用途;

比爾·蓋茨,更是明確的教育孩子們:“不是我們很有錢,而是我很有錢,你擁有的是我對你的愛,你的錢要自己去掙”……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事實上,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在關於“錢”的問題上,都應該直言不諱的告訴孩子:

  • 錢從哪裡來

當孩子問,爸爸怎麼總這麼晚回來時,爸爸多數會說:“爸爸去賺錢了,賺了錢就可以給你買玩具了”。

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在孩子年齡能夠理解的範圍內,告訴孩子,父母是去工作了,做哪些工作,這樣的回答,是在告訴孩子“取之有道”。

  • 不是“東西貴”,是“超支了”

孩子看什麼,都喜歡,都想買。隨著年紀的增長,花錢也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大樂趣。

但他們對東西的價值沒有明確的標準,什麼東西貴、什麼東西便宜,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於是,就常有開口就是幾百的玩具、幾千的手機,甚至隨意轉幾萬打賞給主播。

遇到孩子看上了家庭支撐不了的東西時,可以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想要,媽媽也很想幫你買,但是買了這個,媽媽就沒錢給你們買其它東西了”。

這是在告訴孩子,“計劃花錢”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

除此之外,當孩子出現攀比時,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責怪孩子不懂事,虛榮心強。

事實上,這本是人之常情。

這時候,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選擇性的滿足孩子的一些物質需求,孩子也是有面子,即使實在不能滿足,也不要強行拒絕,讓他們把情緒發洩出來。

另外,再多思考孩子“攀比”背後的原因,如孩子總認為只有穿的好,才能引人注意,招人喜愛,這是否是因為孩子缺乏自信、缺乏關注,缺乏人際交往的技能?

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和鼓勵,引導孩子用自己的友善,而不是外在的東西交到更多朋友,這比起一味指責孩子“虛榮”更值得父母去做。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

文/媽小咪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01

這兩天,“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事情緣於一個大一女生的吐糟:

“本人女,大一,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補課什麼的補習班4000、6000的眼睛都不眨就給我交了。現在大學了一個月就給我2000,每次我都是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

我學費大概一年3萬加上住宿費,我想每個月讓媽媽給我4500,她拒絕了還給我發脾氣,認為我根本花不了這麼多。

可是,女孩本來就花錢多啊,護膚品什麼的,還有買新衣服,要是男孩肯定就花不了這麼多了,再說高中肯給我好幾千補課,怎麼大學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為什麼媽媽偏偏不給我呢?

大家大學時期的生活費都是多少?明明就是2000不夠花的……”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這件事在網上公開後,引起網友們的一致怒懟:

一個讀書的孩子,每月要求4500元零花,正常工作的人,每個月也未必有這個收入。

更有網友直言,若是這姑娘出去工作後,每個月能賺到4500元嗎?

客觀來講,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如果女孩家裡有條件,給她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無可厚非。

但是她言語中,有兩句話,卻令人憂心:

“高中時肯給我好幾千補課,大學時怎麼就不給我了呢?”
“同宿舍的(室友),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言外之間,父母有錢,就必須給她花,以前給她花了,現在更不能拒絕;同時,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無須考慮實際經濟條件。

如果一個孩子抱著這樣“必須”和“攀比”的心態,走出社會,勢必會栽不少跟斗。

不禁思考,父母們為了孩子,傾盡所能,傾其所有,無非是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的生活,若是稍有一點感恩,便也滿懷安慰。

為什麼孩子不僅不知回報,卻變成了燒錢的“無底洞”呢?

02

界限不清的親子經濟關係,是孩子成長的坑

這幾年,若要媽媽用一個動物形容自己的孩子,“四腳吞金獸”位居榜首,意思是指,孩子就是“碎鈔機”。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這些正常的必須開銷除外,各種培訓班、新鮮的玩具、出國留學、特長班等等,讓父母半年的工資,抵不上孩子的一個暑假。

生而為父母,養育孩子是責任。這些父母主動支出的開銷,為的是給孩子的未來,打個牢固的基礎,可以理解。

然而,常聽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我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

你現在要這麼多錢幹什麼,我們家的錢,遲早都是你的;

只要咱們家買得起,爸媽就儘量給你買;

人家有的,咱們家孩子也要有......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話語,剛聽起來,的確令人感動。

細想之後,又發覺不對勁:

類似的話,說得多了,會被解讀成意思很多,最容易出現的便是:爸媽的錢,就是我的錢,他們如果不給我,就是他們的不對。

於是,就有了30幾歲的人,還在伸手找父母要錢花;40幾歲的人,買房缺錢,居然殘忍殺害母親。

也有一些家長,後知後覺,到了晚年無法給予時,被孩子丟棄,或是反目成仇。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問題的根源,歸根結底,在於父母沒有清楚劃分與孩子之間的邊界。

在孩子成長中,沒有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什麼是屬於他的,什麼是屬於父母的。屬於他的東西,他有權處置;屬於父母的,父母可以不給。

尤其在家庭經濟實力的問題上,父母必須清楚兩點:

一是家裡有多少錢,是父母有多少錢,而不孩子有多少錢。

二是我對你的愛,是無限的;但你需要的金錢,你要自己去奮鬥,當你沒有獨立掙錢能力時,我可以給你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父母能夠在金錢上,劃出與孩子之間的邊界,對家庭教育中的其它問題,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意識到,“我的錢是我自己的,不是孩子”,在父母心裡,已經開始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再是:我花了這麼多錢把你養大,你就要按照我的規劃去過一生,再不濟,也要聽我的話。

而孩子一直被當成獨立的個體對待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賺錢不易,花費有度,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懂生活的艱辛。

03

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的世界觀

前段時間,不小心把手機弄掉了,去手機城買手機,無意意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彼時,一個差不多十一、二歲的男孩,看著琳琅滿目的手機,對媽媽說:“我們班某某剛買這款手機,我卻還在用電話手錶,能不能給我也買部手機”。

聽著孩子的話,我饒有興致,兒子身上,也有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每次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慣用伎倆是“咱們家窮,沒錢買”、“媽媽的錢不夠,等賺了錢再買”。

孩子的媽媽停下看手機的腳步,轉過頭,眼睛盯著男孩說:

“我的寶貝,恭喜你,終於知道開始享受生活了。你想要一款新手機,和同學一樣,並沒有錯,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

但是,媽媽的責任是養育你長大成人、教會你做人的道理,而媽媽能夠給你提供的,也只是電話手錶,這樣方便我們日常聯繫,但享受生活的能力,需要你自己去找到,如果你想要新手機,得自己想辦法,去賺錢買”。

在心裡,默默地為這位媽媽的智慧點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渴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孩子勢必會沮喪,但是這也是生活的真相。不是什麼東西,伸手就可以得到,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有收穫。

當父母時間越久,就越意識到,在教育孩子時,並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培養出三觀正的孩子,常常會面臨兩難的境地,這就特別考驗父母的教育觀念。

尤其當孩子初入學堂、接觸社會後,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孩子,他們中有家庭條件特別優越的,每天車接車送,零花錢是一般孩子的好幾倍;也有條件很差的,被作為貧困生對待。

更多的是,處於中間地位的孩子。人的本能會嚮往一些比較自由的生活,諸如,自由的花錢、自由舒適的出行,等等。

當孩子看到同學,想怎麼買零食、買玩具就怎麼買,經常分享這個品牌又出新款衣服,那個品牌又新限量版玩具、昨天給某遊戲充了很多遊戲幣,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暑假是國外遊,交流起來心裡難免會有落差。

而作為這些孩子的父母,即便已經十分清楚貧富差距,但也同樣會在心裡漣漪不斷,當孩子們把自己家的生活條件,與別人家的家庭狀況相比時,更多的被戳中的是家長們的心。

所以,常常會超出能力範圍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擔心孩子在外面沒面子,落於同學之後。

正應了那句話:越是窮人的孩子,越容易被“富養”。

這句話或許有些以偏概全,但確實揭示了許多家庭的教育現象。

事實上,我們正經的跟孩子談錢談得的確很少,似乎談錢是對親子關係的褻瀆和傷害,然而,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平常的一言一行中,父母說與不說,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學在行動上。

與其讓孩子自己去錯誤解讀,不如明正言順的告訴孩子金錢的真相,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錢、使用錢,養成健康的金錢觀。

04

許多父母被孩子問過:

“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面對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既為難,又不知怎麼回答。

不妨先看看幾個富可敵國的富豪們怎麼說:

玻璃大王、中國首善曹德旺先生,被問道“為什麼不多給子孫們留點錢”時,他說:

“千萬別想把錢留給子孫,子孫們要自己去掙得自己的榮耀和財富。

如果你連這點信心都沒有,你家業再大,也不算合格的父母。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你還為子孫擔心什麼?

我相信我曹德旺的孩子,將來肯定比我更有錢。”

IBM前董事長托馬斯·約翰·沃森,要求兒子從上初中起,就做好每週零錢的支出計劃,兒子最後成了IBM出色的繼承人;

洛克菲勒對5個子女的零花錢極其吝嗇,誰想得到這筆錢,誰就要做家務獲得,還要老實交代每筆錢的用途;

比爾·蓋茨,更是明確的教育孩子們:“不是我們很有錢,而是我很有錢,你擁有的是我對你的愛,你的錢要自己去掙”……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事實上,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在關於“錢”的問題上,都應該直言不諱的告訴孩子:

  • 錢從哪裡來

當孩子問,爸爸怎麼總這麼晚回來時,爸爸多數會說:“爸爸去賺錢了,賺了錢就可以給你買玩具了”。

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在孩子年齡能夠理解的範圍內,告訴孩子,父母是去工作了,做哪些工作,這樣的回答,是在告訴孩子“取之有道”。

  • 不是“東西貴”,是“超支了”

孩子看什麼,都喜歡,都想買。隨著年紀的增長,花錢也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大樂趣。

但他們對東西的價值沒有明確的標準,什麼東西貴、什麼東西便宜,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於是,就常有開口就是幾百的玩具、幾千的手機,甚至隨意轉幾萬打賞給主播。

遇到孩子看上了家庭支撐不了的東西時,可以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想要,媽媽也很想幫你買,但是買了這個,媽媽就沒錢給你們買其它東西了”。

這是在告訴孩子,“計劃花錢”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

除此之外,當孩子出現攀比時,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責怪孩子不懂事,虛榮心強。

事實上,這本是人之常情。

這時候,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選擇性的滿足孩子的一些物質需求,孩子也是有面子,即使實在不能滿足,也不要強行拒絕,讓他們把情緒發洩出來。

另外,再多思考孩子“攀比”背後的原因,如孩子總認為只有穿的好,才能引人注意,招人喜愛,這是否是因為孩子缺乏自信、缺乏關注,缺乏人際交往的技能?

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和鼓勵,引導孩子用自己的友善,而不是外在的東西交到更多朋友,這比起一味指責孩子“虛榮”更值得父母去做。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提到的:“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地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大一女生每月零花錢要4500元:我們怎樣把孩子養成“四腳吞金獸”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最直接的影響。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合理的物質需求以及勤儉節約的行為習慣。

那這個孩子未來一定會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開啟成功人生的金鑰匙。

作者簡介:

媽小咪,兒童心理學研究者,在文字裡潛心修行,不願為母則剛,只願回首莞爾一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