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曉靜跟我說完她母親的故事之後,我也感嘆了半天

什麼是愛情?我也鬧不清楚,至少對於男人女人之間這看似簡單的事反正是越來越糊塗。對於楊曉靜說的這個“沒話”其實我也深有體會,就像我和梅琳之間一樣。這次回廣州才發現,我跟梅琳之間也沒話,一起去逛街,雖然牽著她的手,人來人往的大街,想跟她說點什麼,可是張張嘴,又不知道說什麼。

吃飯的時候也是隻聽到筷子和碗的聲音。看電視的時候還好一點,假裝看進去了,其實腦子裡想著別的,有時也沒話找話,可是沒話找話話也不是好找的,有時候費老大的勁兒找著話了,說了出來,說出來之後才發現,這說的話還不如不說呢。

可是沒話就不一起生活了?沒話就不在一起嗎?

當楊曉靜跟我說完她母親的故事之後,我也感嘆了半天

我突然又想起一個朋友高迪強說他老婆:

“我跟她之間現在沒有愛情了,只有親情,親情你懂嗎?”

當時還不懂,可是現在終於懂了,親情,愛情,也許愛情發展到最後,都是這種親情。血濃於水的親情啊。

後來楊曉靜告訴我,其實她跟袁卓好是兩家家長的意思,這裡的家長指的是楊曉靜的母親老張,和袁卓的父親老袁。三十年前的楊曉靜的母親老張還是小張,袁卓的父親老袁也是小袁。

小張那個時候還在讀高中,小袁那個時候正是小張的數學老師。只比小張大四歲。小張跟小袁老師好了。在一起好了四年,可是後來小張上了大學,上了大學之後的小張又覺得小袁老師好是好,可是沒想像中的那麼好,大二的時候就分手了。

在一起好了四年,又分手了。痛苦當然是痛苦,可是也得各自結婚生子。再遇上時居然是在一起送孩子上學的小學門口。

袁卓上四年級,楊曉靜上三年級。

後來,兩家就一直有聯繫,可是也只是普通聯繫,沒再向前走一步。

當楊曉靜跟我說完她母親的故事之後,我也感嘆了半天,感嘆完之後又說:

“沒想到你媽還挺風流的。”

當楊曉靜跟我說完她母親的故事之後,我也感嘆了半天

“你嘴裡就沒個好話?風流?好難聽。”

“本來就是嘛,師生戀,快趕上瓊瑤了。”

“瓊瑤也師生戀嗎?”

“不看書吧,沒文化,《窗外》看過嗎?說的就是瓊瑤自己的事。”

“袁江濤,你書倒讀得不少。”

“那是,否則我寫什麼文案啊,還雜誌主編。”

“那我媽也挺浪漫的,其實我媽也還一直愛著老袁。”

我也呆了半天沒有說話,看來這個愛啊,情啊,每一代人都有,只要人類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有各自的故事。想一想楊曉靜的父輩,也就是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的那一代人,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可沒現在開放吧,可是也少不了這樣的事兒。我說:

“你媽還愛著老袁?”

“是的。”

“那你說後來又遇上,沒發生什麼婚外情之類的?”

“沒有。”

“你怎麼知道?”

“他們老一輩很保守的,你以為全世界人都像你一樣?”

當楊曉靜跟我說完她母親的故事之後,我也感嘆了半天

“我怎麼啦?”

“花心大蘿蔔。”

“可是你偏偏還喜歡這個花心大蘿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