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在古代,皇帝加冕遊行一定要經過查理大橋。

大橋上現有29組巴洛克藝術大師的雕塑(複製)品,被西方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大橋在設計之初並沒有雕像,哈布斯堡王朝希望捷克人信奉天主教,遂將耶穌、內波穆克聖約翰等20多個重要宗教人物的雕像安置在了大橋上。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在古代,皇帝加冕遊行一定要經過查理大橋。

大橋上現有29組巴洛克藝術大師的雕塑(複製)品,被西方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大橋在設計之初並沒有雕像,哈布斯堡王朝希望捷克人信奉天主教,遂將耶穌、內波穆克聖約翰等20多個重要宗教人物的雕像安置在了大橋上。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在古代,皇帝加冕遊行一定要經過查理大橋。

大橋上現有29組巴洛克藝術大師的雕塑(複製)品,被西方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大橋在設計之初並沒有雕像,哈布斯堡王朝希望捷克人信奉天主教,遂將耶穌、內波穆克聖約翰等20多個重要宗教人物的雕像安置在了大橋上。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走馬觀城——布拉格

"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一、城市概況

布拉格(Prague),捷克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 Region)、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流域,面積為49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50°05′N, 14°25′E。人口:1,165,581(2019)。

在地理上,布拉格空間距柏林288千米、距維也納246千米,基本處於柏林(Berlin)和維也納(Vienna)兩德語國家首都城市連線的中點,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不同歷史時期的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為主的,多重風格(羅馬式、文藝復興、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等)並存的,頂部變化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的建築群,因而擁有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譽,號稱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走馬觀城——布拉格

二、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大約前500年,凱爾特人(Celts,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波伊部落(Boii)居住在這一地區,他們將這個地區稱為波希米亞(Bohemia,佔據古捷克西部2/3區域)。後來,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趕走凱爾特人,移居到這一地區。到6世紀,日耳曼人部落多數移居到多瑙河流域(The Danube),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機入侵併定居,他們就是捷克民族的祖先。

布拉格是以9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Castle)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又在河對岸建造了今天的布拉格城堡,不久布拉格便成為波希米亞的首都和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走馬觀城——布拉格

查理四世時期

14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盧森堡王朝(Luxembourg Dynasty,1308—1442)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1355年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盧森堡的約翰(1296—1346,通過與捷克公主聯姻取得了波希米亞王位(1311—1346),長子查理四世出生在布拉格,父親去世時成為波希米亞國王,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查理要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

坐落於今聖維特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的位置的教堂是建於925年的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Wenceslaus I,約907—935,在位:921—935)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馬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在原教堂的基礎上,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再建教堂,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成為布拉格最為顯赫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波希米亞學派。

走馬觀城——布拉格

1348年4月7日,查理四世建立了阿爾卑斯山(The Alps)以北、巴黎(Paris)以東(中歐、北歐和東歐)的第一所大學——布拉格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捷克最古老的大學,也曾是德國第一所大學,是世界200強著名高等學府、歐洲大陸頂尖研究型大學和中歐地區文化中心)。

同年,他還在老城旁建立了布拉格新城,並在新老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走馬觀城——布拉格

1402年起,查理大學的神學教授楊·胡斯(Jan Hus,1369—1415,捷克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用捷克語佈道(在正式的宗教儀式上宣傳教義),讓平信徒(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與神職人員同領聖體和聖血(天主教徒在做彌撒時用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稱為聖體,葡萄酒則成為聖血),而被教庭裁定為異端,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Konstanz,德國城市)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Le funeral de Pablini),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Hussite Wars,神聖羅馬帝國5次十字軍東征捷克)。

走馬觀城——布拉格

哈布斯堡時期

自1526年起,波希米亞開始處於哈布斯堡王朝(The Habsburg dynasty)的統治之下。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在位時(1575—1611),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布拉格。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藝術,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等一批天文學家、畫家。

1617年,天主教徒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在位:1617—1619,1620—1637)登基,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Protestants) 。

1618年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引發了30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1621年在城外不遠處進行的白山戰役中(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捷克軍隊戰敗,27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

1648年,瑞典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宮廷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6萬下降到2萬。

1689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布拉格,隨後得以重建。

走馬觀城——布拉格

18世紀,布拉格經濟持續上升,到1771年擁有8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784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小城、老城和新城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19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年,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年,布拉格市又添加了高堡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境內最富裕的地區。1842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走馬觀城——布拉格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布拉格成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的首都,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

1922年初,周邊37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676,000人;1930年人口達到85萬;到1938年人口增加到100萬。

1939年3月10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ctorate of Bohemia and Moravia)。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Plzen,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1945)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將軍阻止。根據此前在雅爾塔會議(Yalta Conference)上達成的祕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蘇聯紅軍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軍正式投降,紅軍坦克開進了布拉格。

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蘇聯軍隊於數月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1948年2月,共產黨接管了布拉格政權。

1967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等許多作家和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開始批評共產黨。

1968年1月5日,捷克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ra Dubceka,1921—1992)開始政治民主化運動,即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同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撲滅了這場運動。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布拉格街頭擠滿了人群,開始了天鵝絨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影響。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治後,布拉格成為捷克共和國的首都。

走馬觀城——布拉格

三、著名景點

布拉格老城廣場

位於布拉格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至今已經存在900多年了,在11~12世紀,這裡是中歐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後來是布拉格群眾集會的地方,也是決定國家歷史命運的政治事件發生地,被人們稱作“布拉格的心臟”。

老城廣場的四周佈滿了歷史悠久的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等風格各異的建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交相輝映。

建於1365年,地面高度約為80米、式樣似火焰般熊熊燃燒的提恩教堂(Tin Temple)是布拉格的地標,代表亞當和夏娃的哥特式雙塔在廣場上非常醒目,教堂頂部還裝飾著一尊17世紀的聖母瑪利亞金像。由於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故也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提恩教堂對面的哥特式建築是建於1338年的老市政廳,而老市政廳外側是建於1410年的鐘樓。雖然鐘樓的外牆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緻的自鳴鐘而聞名於世。每逢整點,鐘上雙窗開啟,一旁的死神開始鳴鐘,12尊聖像(耶穌門徒)在聖保羅的帶領下一一移動現身,最後以雄雞啼叫聲和報時鐘響結束。這個複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在15世紀中期,由皇家鐘錶匠米庫拉(Mikula)和布拉格查理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昂德雷喬夫(Jan Ondrejuvl)合作完成,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位於老城廣場旁的聖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屬於胡斯派(因15世紀早期捷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楊·胡斯得名)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教堂為哥特式建築原建於13世紀,為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一部分,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白色的牆面與青銅色的尖頂,除中央正堂外,還有兩邊對稱的帶圓蔥頭形塔頂的79米高鐘塔,外觀極為搶眼,華麗的雕刻裝飾,顯得與眾不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老城廣場上還豎有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楊·胡斯塑像。胡斯對於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以及翻譯捷克文聖經,在46歲(1415)的壯年被送上了熊熊的烈焰。

走馬觀城——布拉格

火藥門樓是參照舊城橋塔搭建成的哥特式風格建築,是11 世紀興建舊城時所建的13 座城門之一。當時從銀礦產地運來的貴重銀器及錢幣就是從這個城門進入布拉格的;著名的國王加冕典禮遊行也會從火藥塔經過;到了17 世紀初,這裡成為存放軍火的地方,由此獲得火藥門樓之名。火藥門樓為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

與典型的軍事防禦城門不同,火藥門是以豐富的雕飾取勝,但是在1483年國王將皇宮遷到布拉格城堡之後,這項繁複浩大的工程被中斷。直至19世紀末期,再以新哥特式建築的形式重建火藥門樓,拱門上的石雕和金屬雕像都是新增加的部分。

走馬觀城——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區

布拉格城堡區位於伏爾塔瓦河西岸,包括由查理大橋往北綿延的城堡山,建於9 世紀的布拉格城堡就位於山丘上,佔地450,000 平方米,含1 所宮殿、3座教堂和1個修道院。這裡長久以來就是王室所在地,是布拉格的政治中心,直到現在仍然是捷克國家機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也被稱作總統府。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大教堂先後歷經3次擴建: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一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古樸滄桑,是整座城堡最顯眼的建築。

教堂內部長124米、寬60米、高33米。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畫家阿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1860—1939)的作品,為這個千年歷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現代感;繞過聖壇後方,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是的聖約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聖維特大教堂中,並以2噸純銀華麗的裝飾作為紀念;繼續往前是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相較於前面純銀的聖約翰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呈現出金碧輝煌的光彩,從壁畫到聖禮尖塔都有金彩裝飾,相當具有藝術價值。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紅色外牆和白色雙塔的聖喬治大教堂(St.Georges Basilica)是整個波希米亞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自920年完成後已擴建多次,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與前面的聖維特教堂相比,聖喬治大教堂的高度寬度尺寸要小很多,在當年修建時,整個城堡區就是這麼一座教堂,到後來才有了聖維特大教堂和皇宮等等建築。

走馬觀城——布拉格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是一座三層的建築,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建於12世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分進行修繕,增加了哥特、文藝復興等樣式。入口進入後是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下層有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分是後來重建的遺蹟。這裡曾經用作騎士們進行馬上競技以及國王加冕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現在還作為國宴舉辦場所,捷克總統選舉便在這裡舉行。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黃金巷(Zlata Ulicka)原本是僕人工匠居住之處,後來因為聚集不少為國王鍊金的術士,因而得此名稱。自19世紀之後這裡逐漸變成了貧民窟;20世紀中期重新規劃,原本的房舍被改為小店家,每個店內都可看到不同種類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如:16號的木製玩具、19號是花園小屋、20號的錫制布拉格小士兵、21號的手繪衣服、22號是一家小巧的書店……林立的小屋宛如童話故事裡的小巧房舍,現為布拉格城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布拉格最富詩情畫意的街道。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面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

查理大橋長520米,寬不足10米,是布拉格人於1357年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樑(兩端分別為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蹟之一。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在古代,皇帝加冕遊行一定要經過查理大橋。

大橋上現有29組巴洛克藝術大師的雕塑(複製)品,被西方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大橋在設計之初並沒有雕像,哈布斯堡王朝希望捷克人信奉天主教,遂將耶穌、內波穆克聖約翰等20多個重要宗教人物的雕像安置在了大橋上。

走馬觀城——布拉格

(網絡圖片)

走馬觀城——布拉格

走馬觀城——布拉格

四、結束語

有著歐洲歷史名城和中歐“小巴黎”美譽的布拉格,是眾多悲歡離合故事的起點和終點,這裡濃縮了捷克藝術精華和歷史的悲歡,美麗璀璨高雅帶著一絲淡淡的憂鬱,它是莫扎特(Mozart,1756—1791)和維瓦爾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1741)的音樂,是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和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的小說,是一個藝術和夢想交織的地方……

(文+圖:王永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