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比亞迪組織一大幫媒體參觀工廠,浩浩蕩蕩,估計有幾十號人。

可奇怪的是,當我走進這幫媒體時發現,他們聊的都不是汽車,而是手機,細問一下才知道,這幫媒體中大部分都是科技類的媒體,而汽車類的媒體只有少數幾個。而我們要參觀的也並不是什麼發動機工廠、汽車裝配線,而是手機的生產工廠。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說到比亞迪,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造車,我也是,壓根就不知道它還會造手機,而且還造出了個行業巨頭來——比亞迪電子目前已經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規模提供金屬、玻璃、陶瓷、塑膠等全系列手機結構件及整機設計製造解決方案的公司,且已經針對5G時代佈局了大量的技術和產品。

而與比亞迪保持合作關係的有華為、三星、蘋果、Google等全球逾百家知名品牌。其中,被稱為納斯達克市值最高的“科技5巨頭”已有4家與比亞迪電子建立深度合作,而全球出貨量排名前10的Android手機品牌,比亞迪電子都是主力供應商。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看看你隨身攜帶的手機,說不定就是比亞迪工廠出來的。

當然,這篇文章我也並不打算把比亞迪電子造手機究竟有多牛逼寫出來,對於還用著諾基亞的汽車媒體人來說,這難度也有點大。而比亞迪電子之所以也把汽車媒體邀請過來,其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證明,比亞迪是一家“會造車的科技企業”。

早前,美國就芯片問題掐住了中興脖子,讓中興差點一命嗚呼。中興事件過後,就是國人對各行各業核心技術的渴望,因為誰也保不準未來誰大手一伸,掐死一個企業,甚至是一個行業。

特別是汽車行業,我國本土品牌的市場規模並不小,年銷量達百萬輛的本土車企不在少數。可即便如此,我們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只是大,遠稱不上強。因為,就目前而言,汽車科技類的公司,例如博世,德爾福,大陸這樣的汽車電子零部件商,中國還沒有。要是這些巨頭一反水,我們本土品牌的汽車真的會回到“四個輪子+兩個沙發”的年代。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所以,一家車企不應該只是把自己當作是組裝廠,更應該佈局造車的全產業鏈,至少在被人家掐脖子的時候,能掰一掰它的手指頭,讓自己能喘口氣。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燃油車要是被人掐脖子了,敲敲打打也能造出一臺車,但是新能源車不同,如果電池、電機和電控被人掐掉了,那就只能做手推車了。

所以,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掌握核心技術,非常重要。

比亞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整車技術的車企,且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DM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產品涵蓋七大常規領域——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築物流、環衛車,以及四大特殊領域——倉儲、港口、機場、礦山。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比亞迪用以打破國外壟斷的IGBT芯片,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比起國外的芯片,其性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比亞迪佈局新能源全產業鏈,也並不只是因為要避免人家來掐脖子,以現在貿易之穩定,別人也不會閒著沒事過來掐脖子。可不為生存也為更長遠的發展!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上的競爭,終歸是產業鏈上的競爭——一臺新能源車的成本考量要比燃油車要嚴格得多。

現在,很多新能源造車企業也正在吃著這個苦頭,後悔沒有早早佈局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業鏈!以動力電池為例,目前國內的動力電池基本已經被寧德時代壟斷,在這個賣方市場中,主機廠們基本沒有議價能力,所有定價幾乎就是由寧德時代來說了算。

在去年年底,據瑞銀分析師Colin Langan表示,在特斯拉/松下、LG化學、三星SDI以及寧德時代生產的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分析中,松下21700型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最低,僅為111美元/kWh,LG化學公司的成本為148美元/kWh,而三星SDI和寧德時代的成本均超過150美元/kWh,寧德時代稍遜於三星SDI位列第四名。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正因為動力電池被人掐住了脖子,導致造車成本過於高昂,目前大部分的新能源造車企業也都基本處於虧損狀態,我和一些新能源廠家聊天時也會聊到:“賣純電動車已經賣到懷疑人生了,賣一臺虧一臺,要不是因為雙積分政策,誰會掉這個坑裡。”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也坦言:“目前車企普遍是傳統燃油車業務掙錢,新能源汽車業務虧錢。”未來,政策的補貼全面退坡後,這埋怨聲絕對會更大!

而比亞迪卻從未有過埋怨的聲音,因為掌握新能源全產業鏈的它在定價上有著極大的優勢。譬如秦Pro,一臺2718mm軸距,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車,補貼後的售價僅僅為16.99萬,基本與同級燃油車同價。不僅是秦Pro,唐EV和元EV都基本和同級燃油車同價。


嘴上說著不買比亞迪的人,其實你早已逃不出它的魔爪

新能源汽車行業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帶動起來的!

以前燃油車的升級大部分都是在機械層面上的,譬如研究發動機的熱效率能有多高,能通過什麼手段來實現它……所以汽車和科技還是有比較明顯的界限。可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它更需要科技,要讓新能源汽車高效起來,更多是談半導體用上了什麼材料,IGBT芯片轉換效率有多高……這正是電車和油車的根本區別!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跑者,比亞迪深知這一點,所以更樂意稱自己為科技企業,再加上比亞迪多年來的造車經驗,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比亞迪潛力無限!


文 | 李建豪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