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加密貨幣將在未來十年成為主流支付手段

比特幣 支付 觀點 鏈聞速遞 2018-07-23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的支付方式,因它其已經符合了貨幣的三大標準之一。這項研究是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和英國交易平臺 e 投睿聯合進行的。

該報告名為「加密貨幣:克服信任和應用的障礙」,由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威廉•諾滕貝爾特(William Knottenbelt)教授和帝國大學商學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的澤內普•古格克博士(Dr. Zeynep Gurguc)執筆,報告稱加密貨幣是貨幣「自然進化的結果」,並且可以在「十年之內」成為主流支付工具。

根據這份報告,加密貨幣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已經達到了法定貨幣的三個基本標準之一,而它們還不能滿足另外兩個要求:作為交換媒介和作為記帳單位。

根據該研究,要滿足這些要求,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需要解決六個主要挑戰:可擴容性、可用性、監管、波動性、激勵和隱私性。

報告強調,新的支付系統和資產類型「不會在一夜之間出現」。 e 投睿英國公司董事總經理伊克巴爾•甘達姆 (Iqbal Gandham) 指出,第一封電子郵件是在 1971 年發出的,而用了大約 30 年的時間「才被普遍使用,且界面變得友好」。

甘達姆(Gandham)是 CryptoUK 公司的一名主席,他指出,自比特幣完成首筆交易,已過去「八年多一點」時間,「今天我們已經看到比特幣已經開始滿足日常貨幣的需求了。」他還說,加密貨幣簡化跨境支付的能力可能是「將加密貨幣推入主流」的因素。

帝國理工學院的威廉•諾滕貝爾特教授表示,由於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點,它有潛力「顛覆我們所掌握的有關金融系統和金融資產性質的一切知識」。

上週,國際清算銀行 (BIS) 行長奧古斯丁•卡斯滕斯 (Agustin Carstens) 聲稱,加密貨幣「不能承擔貨幣的功能」,並警告「年輕人」不要「試圖創造貨幣」。早在今年 6 月,國際清算銀行就發表了一篇長達 24 頁的文章,聚焦比特幣的可擴容性問題。這篇文章說,在全球經濟中,加密貨幣無法有效擴容,以在全球經濟中成為一種交換媒介。

鏈聞 ChainNews: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區塊鏈新聞。


原文作者:Helen Partz
鏈聞編譯:Mr.Rochester
版權聲明: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 鏈聞 ChainNews 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