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
"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百度一下“下一個比特幣”,你會發現,至少有上百個項目曾經被冠以“下一個比特幣”的名義進行宣傳,其中更不乏一些傳銷幣和空氣幣。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是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比特幣這一“神話”的誕生,可謂是彙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隨著計算科學和互聯網技術的空前發展,使得分佈式計算成為可能與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本身彙集了人類當前對數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最高認識,凝結了數學之美和科技之妙。

類似比特幣這樣空前絕後的“神話”,恐怕是很難以複製與再現的,至少在當前一堆自我宣稱為“下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實用場景的各類ERC20代幣身上,小編看不出任何“下一個比特幣”的影子。

然而,Conflux的出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百度一下“下一個比特幣”,你會發現,至少有上百個項目曾經被冠以“下一個比特幣”的名義進行宣傳,其中更不乏一些傳銷幣和空氣幣。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是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比特幣這一“神話”的誕生,可謂是彙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隨著計算科學和互聯網技術的空前發展,使得分佈式計算成為可能與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本身彙集了人類當前對數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最高認識,凝結了數學之美和科技之妙。

類似比特幣這樣空前絕後的“神話”,恐怕是很難以複製與再現的,至少在當前一堆自我宣稱為“下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實用場景的各類ERC20代幣身上,小編看不出任何“下一個比特幣”的影子。

然而,Conflux的出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1、共識之爭:中本聰共識才是真正的區塊鏈

區塊鏈這一偉大發明中最核心的設計在於:通過共識機制允許各個參與方在無需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憑藉一套事先設定的規則,即可以實現一個公開且無法篡改的分佈式賬本,同時這個賬本對於惡意的攻擊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為人類組織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帶來了革命,在數字貨幣、金融改革、社區治理、業務流程自動化等多方面引發廣泛思考。

在這其中,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基礎和核心。隨著對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各種與比特幣相比有著幾十上百倍性能提升的共識機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我們根據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最核心的“抗女巫攻擊策略”進行分類,區塊鏈共識機制最主流的兩個分支分別採用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即 POW)和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即 POS)。

關於 POW與POS的區別,有人曾經打過一個這樣的比方:

在一個典型的 POS 共識系統中,大家通過股權質押獲取一張門票,然後獲得門票的人坐在會議室裡指點江山。

而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POW 共識系統中,一群人坐在漆黑的荒野裡,他們既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荒野裡一共有多少人、其他人何時來何時走,只能通過喊出自己的觀點和聽清他人的喊聲來交流並最終達成共識。

這個比方很好地描述了 PoW 共識機制無許可加入的特點,而這也正是去中心化理念最根本的來源。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在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只有基於 PoW 的共識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些優點。

前兩年,以EOS、波場等為代表的DPOS共識曾經一度火爆,DPOS採用聯盟鏈的方式,通過選舉出一定數量的“超級節點”,以實現所謂的高性能區塊鏈。然而,所謂的DPOS,在筆者看來,其實根本是“偽區塊鏈”,將數據與記賬的權力賦予數十個“超級節點”,實際已經與中本聰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弊遠遠大於利,以EOS為例,“賄選”、中心化、巨鯨與超級節點結盟等等問題,已經成為公開的祕密,EOS的海外社區,也已經基本消亡。

"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百度一下“下一個比特幣”,你會發現,至少有上百個項目曾經被冠以“下一個比特幣”的名義進行宣傳,其中更不乏一些傳銷幣和空氣幣。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是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比特幣這一“神話”的誕生,可謂是彙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隨著計算科學和互聯網技術的空前發展,使得分佈式計算成為可能與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本身彙集了人類當前對數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最高認識,凝結了數學之美和科技之妙。

類似比特幣這樣空前絕後的“神話”,恐怕是很難以複製與再現的,至少在當前一堆自我宣稱為“下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實用場景的各類ERC20代幣身上,小編看不出任何“下一個比特幣”的影子。

然而,Conflux的出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1、共識之爭:中本聰共識才是真正的區塊鏈

區塊鏈這一偉大發明中最核心的設計在於:通過共識機制允許各個參與方在無需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憑藉一套事先設定的規則,即可以實現一個公開且無法篡改的分佈式賬本,同時這個賬本對於惡意的攻擊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為人類組織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帶來了革命,在數字貨幣、金融改革、社區治理、業務流程自動化等多方面引發廣泛思考。

在這其中,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基礎和核心。隨著對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各種與比特幣相比有著幾十上百倍性能提升的共識機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我們根據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最核心的“抗女巫攻擊策略”進行分類,區塊鏈共識機制最主流的兩個分支分別採用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即 POW)和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即 POS)。

關於 POW與POS的區別,有人曾經打過一個這樣的比方:

在一個典型的 POS 共識系統中,大家通過股權質押獲取一張門票,然後獲得門票的人坐在會議室裡指點江山。

而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POW 共識系統中,一群人坐在漆黑的荒野裡,他們既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荒野裡一共有多少人、其他人何時來何時走,只能通過喊出自己的觀點和聽清他人的喊聲來交流並最終達成共識。

這個比方很好地描述了 PoW 共識機制無許可加入的特點,而這也正是去中心化理念最根本的來源。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在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只有基於 PoW 的共識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些優點。

前兩年,以EOS、波場等為代表的DPOS共識曾經一度火爆,DPOS採用聯盟鏈的方式,通過選舉出一定數量的“超級節點”,以實現所謂的高性能區塊鏈。然而,所謂的DPOS,在筆者看來,其實根本是“偽區塊鏈”,將數據與記賬的權力賦予數十個“超級節點”,實際已經與中本聰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弊遠遠大於利,以EOS為例,“賄選”、中心化、巨鯨與超級節點結盟等等問題,已經成為公開的祕密,EOS的海外社區,也已經基本消亡。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2、Conflux的DAG結構:拓展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

作為首個成功的加密數字貨幣,並由此開創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自然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比特幣的一個最大缺點,在於其性能的侷限性。儘管比特幣的系統參數幾經修改,在性能上獲得幾倍的提升,然而目前其TPS大約為6左右,即每秒最多處理6筆交易。這樣的性能,顯然是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可以對比的是,當前採用中心化機制的VISA卡,其TPS為4000左右,是比特幣的700倍左右。

事實上,在區塊鏈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是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即任何一個區塊鏈系統都無法同時達到高效性、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1、追求“安全”與“去中心化”則無法達到“高效性”。比特幣是一種追求“去中心化”與“安全”的技術組合。它的每一個節點都下載和儲存所有的數據包,使得網絡可以民主自治,但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儲存空間損耗和校驗成本。也因為如此,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6筆交易,這是遠遠無法承載全球貨幣支付場景需求的。

2、追求“高效性”與“去中心化”則需要犧牲“安全”。以太坊相當於同構的半獨立的多鏈,世界狀態是共享的,但是交易歷史是分開的。多鏈也就是選取了“去中心化”與“可擴展性”而部分犧牲了“安全”,因為算力分散了。

3、追求“高效性”與“安全”則無法實現“去中心化”。採用DOPS共識的聯盟鏈,只允許預設的節點進行記賬,加入的節點都需要申請和身份驗證,這種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在確保安全和效率的基礎犧牲了最根本的“去中心化”。

可以說,誰突破了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誰就掌握了區塊鏈的“核心科技”。

2018年5月,一個來自中國的最頂尖技術團隊,發表一篇名為《將中本聰共識擴容至每秒數千計次交易》(Scaling Nakamoto Consensus to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的技術論文,引發業內轟動。

在這篇相當於是該項目白皮書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表示,通過實驗證明,Conflux可以在堅持中本聰共識的基礎上,實現吞吐量擴充至每秒 6400 次交易,超越 Visa 在系統巔峰時間的每秒約 4000 次交易處理量,相當於將中本聰共識性能提升了1000倍。

這其中的主要奧妙,就在於區塊鏈設計結構的變化。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傳統區塊鏈,均主要採用線性方式進行工作,當同時生成兩個以上區塊時,整個網絡的節點必須遵循最長鏈原則,捨棄其它區塊,以免導致分叉。這不僅導致許多浪費,也限制了區塊容量既不能太大、出塊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整個網絡的安全性都會受到危害。

而 Conflux 的核心理論是可以容許不同區塊同時生成,同時通過運用基於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概念的排序算法來避免分叉的問題,先決定所有區塊的整體排序,再決定衍生的交易排序。

換句話說,Conflux 通過算法先決定一個一致的區塊順序,併發的區塊可以依序排列。因為區塊有順序,就可以進一步決定所有交易的執行順序,衝突的交易也可以按照順序來決定是成立或拒絕。這樣一來,就打破了現有系統吞吐率難以提升的限制。

"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百度一下“下一個比特幣”,你會發現,至少有上百個項目曾經被冠以“下一個比特幣”的名義進行宣傳,其中更不乏一些傳銷幣和空氣幣。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是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比特幣這一“神話”的誕生,可謂是彙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隨著計算科學和互聯網技術的空前發展,使得分佈式計算成為可能與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本身彙集了人類當前對數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最高認識,凝結了數學之美和科技之妙。

類似比特幣這樣空前絕後的“神話”,恐怕是很難以複製與再現的,至少在當前一堆自我宣稱為“下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實用場景的各類ERC20代幣身上,小編看不出任何“下一個比特幣”的影子。

然而,Conflux的出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1、共識之爭:中本聰共識才是真正的區塊鏈

區塊鏈這一偉大發明中最核心的設計在於:通過共識機制允許各個參與方在無需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憑藉一套事先設定的規則,即可以實現一個公開且無法篡改的分佈式賬本,同時這個賬本對於惡意的攻擊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為人類組織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帶來了革命,在數字貨幣、金融改革、社區治理、業務流程自動化等多方面引發廣泛思考。

在這其中,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基礎和核心。隨著對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各種與比特幣相比有著幾十上百倍性能提升的共識機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我們根據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最核心的“抗女巫攻擊策略”進行分類,區塊鏈共識機制最主流的兩個分支分別採用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即 POW)和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即 POS)。

關於 POW與POS的區別,有人曾經打過一個這樣的比方:

在一個典型的 POS 共識系統中,大家通過股權質押獲取一張門票,然後獲得門票的人坐在會議室裡指點江山。

而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POW 共識系統中,一群人坐在漆黑的荒野裡,他們既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荒野裡一共有多少人、其他人何時來何時走,只能通過喊出自己的觀點和聽清他人的喊聲來交流並最終達成共識。

這個比方很好地描述了 PoW 共識機制無許可加入的特點,而這也正是去中心化理念最根本的來源。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在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只有基於 PoW 的共識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些優點。

前兩年,以EOS、波場等為代表的DPOS共識曾經一度火爆,DPOS採用聯盟鏈的方式,通過選舉出一定數量的“超級節點”,以實現所謂的高性能區塊鏈。然而,所謂的DPOS,在筆者看來,其實根本是“偽區塊鏈”,將數據與記賬的權力賦予數十個“超級節點”,實際已經與中本聰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弊遠遠大於利,以EOS為例,“賄選”、中心化、巨鯨與超級節點結盟等等問題,已經成為公開的祕密,EOS的海外社區,也已經基本消亡。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2、Conflux的DAG結構:拓展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

作為首個成功的加密數字貨幣,並由此開創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自然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比特幣的一個最大缺點,在於其性能的侷限性。儘管比特幣的系統參數幾經修改,在性能上獲得幾倍的提升,然而目前其TPS大約為6左右,即每秒最多處理6筆交易。這樣的性能,顯然是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可以對比的是,當前採用中心化機制的VISA卡,其TPS為4000左右,是比特幣的700倍左右。

事實上,在區塊鏈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是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即任何一個區塊鏈系統都無法同時達到高效性、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1、追求“安全”與“去中心化”則無法達到“高效性”。比特幣是一種追求“去中心化”與“安全”的技術組合。它的每一個節點都下載和儲存所有的數據包,使得網絡可以民主自治,但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儲存空間損耗和校驗成本。也因為如此,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6筆交易,這是遠遠無法承載全球貨幣支付場景需求的。

2、追求“高效性”與“去中心化”則需要犧牲“安全”。以太坊相當於同構的半獨立的多鏈,世界狀態是共享的,但是交易歷史是分開的。多鏈也就是選取了“去中心化”與“可擴展性”而部分犧牲了“安全”,因為算力分散了。

3、追求“高效性”與“安全”則無法實現“去中心化”。採用DOPS共識的聯盟鏈,只允許預設的節點進行記賬,加入的節點都需要申請和身份驗證,這種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在確保安全和效率的基礎犧牲了最根本的“去中心化”。

可以說,誰突破了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誰就掌握了區塊鏈的“核心科技”。

2018年5月,一個來自中國的最頂尖技術團隊,發表一篇名為《將中本聰共識擴容至每秒數千計次交易》(Scaling Nakamoto Consensus to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的技術論文,引發業內轟動。

在這篇相當於是該項目白皮書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表示,通過實驗證明,Conflux可以在堅持中本聰共識的基礎上,實現吞吐量擴充至每秒 6400 次交易,超越 Visa 在系統巔峰時間的每秒約 4000 次交易處理量,相當於將中本聰共識性能提升了1000倍。

這其中的主要奧妙,就在於區塊鏈設計結構的變化。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傳統區塊鏈,均主要採用線性方式進行工作,當同時生成兩個以上區塊時,整個網絡的節點必須遵循最長鏈原則,捨棄其它區塊,以免導致分叉。這不僅導致許多浪費,也限制了區塊容量既不能太大、出塊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整個網絡的安全性都會受到危害。

而 Conflux 的核心理論是可以容許不同區塊同時生成,同時通過運用基於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概念的排序算法來避免分叉的問題,先決定所有區塊的整體排序,再決定衍生的交易排序。

換句話說,Conflux 通過算法先決定一個一致的區塊順序,併發的區塊可以依序排列。因為區塊有順序,就可以進一步決定所有交易的執行順序,衝突的交易也可以按照順序來決定是成立或拒絕。這樣一來,就打破了現有系統吞吐率難以提升的限制。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百度一下“下一個比特幣”,你會發現,至少有上百個項目曾經被冠以“下一個比特幣”的名義進行宣傳,其中更不乏一些傳銷幣和空氣幣。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是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比特幣這一“神話”的誕生,可謂是彙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隨著計算科學和互聯網技術的空前發展,使得分佈式計算成為可能與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本身彙集了人類當前對數學、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的最高認識,凝結了數學之美和科技之妙。

類似比特幣這樣空前絕後的“神話”,恐怕是很難以複製與再現的,至少在當前一堆自我宣稱為“下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實用場景的各類ERC20代幣身上,小編看不出任何“下一個比特幣”的影子。

然而,Conflux的出現,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1、共識之爭:中本聰共識才是真正的區塊鏈

區塊鏈這一偉大發明中最核心的設計在於:通過共識機制允許各個參與方在無需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憑藉一套事先設定的規則,即可以實現一個公開且無法篡改的分佈式賬本,同時這個賬本對於惡意的攻擊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為人類組織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帶來了革命,在數字貨幣、金融改革、社區治理、業務流程自動化等多方面引發廣泛思考。

在這其中,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基礎和核心。隨著對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各種與比特幣相比有著幾十上百倍性能提升的共識機制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我們根據區塊鏈共識機制中最核心的“抗女巫攻擊策略”進行分類,區塊鏈共識機制最主流的兩個分支分別採用了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即 POW)和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即 POS)。

關於 POW與POS的區別,有人曾經打過一個這樣的比方:

在一個典型的 POS 共識系統中,大家通過股權質押獲取一張門票,然後獲得門票的人坐在會議室裡指點江山。

而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POW 共識系統中,一群人坐在漆黑的荒野裡,他們既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荒野裡一共有多少人、其他人何時來何時走,只能通過喊出自己的觀點和聽清他人的喊聲來交流並最終達成共識。

這個比方很好地描述了 PoW 共識機制無許可加入的特點,而這也正是去中心化理念最根本的來源。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在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只有基於 PoW 的共識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些優點。

前兩年,以EOS、波場等為代表的DPOS共識曾經一度火爆,DPOS採用聯盟鏈的方式,通過選舉出一定數量的“超級節點”,以實現所謂的高性能區塊鏈。然而,所謂的DPOS,在筆者看來,其實根本是“偽區塊鏈”,將數據與記賬的權力賦予數十個“超級節點”,實際已經與中本聰的初衷背道而馳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設計弊遠遠大於利,以EOS為例,“賄選”、中心化、巨鯨與超級節點結盟等等問題,已經成為公開的祕密,EOS的海外社區,也已經基本消亡。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2、Conflux的DAG結構:拓展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

作為首個成功的加密數字貨幣,並由此開創整個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自然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比特幣的一個最大缺點,在於其性能的侷限性。儘管比特幣的系統參數幾經修改,在性能上獲得幾倍的提升,然而目前其TPS大約為6左右,即每秒最多處理6筆交易。這樣的性能,顯然是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可以對比的是,當前採用中心化機制的VISA卡,其TPS為4000左右,是比特幣的700倍左右。

事實上,在區塊鏈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是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即任何一個區塊鏈系統都無法同時達到高效性、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

1、追求“安全”與“去中心化”則無法達到“高效性”。比特幣是一種追求“去中心化”與“安全”的技術組合。它的每一個節點都下載和儲存所有的數據包,使得網絡可以民主自治,但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儲存空間損耗和校驗成本。也因為如此,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6筆交易,這是遠遠無法承載全球貨幣支付場景需求的。

2、追求“高效性”與“去中心化”則需要犧牲“安全”。以太坊相當於同構的半獨立的多鏈,世界狀態是共享的,但是交易歷史是分開的。多鏈也就是選取了“去中心化”與“可擴展性”而部分犧牲了“安全”,因為算力分散了。

3、追求“高效性”與“安全”則無法實現“去中心化”。採用DOPS共識的聯盟鏈,只允許預設的節點進行記賬,加入的節點都需要申請和身份驗證,這種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在確保安全和效率的基礎犧牲了最根本的“去中心化”。

可以說,誰突破了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的邊際,誰就掌握了區塊鏈的“核心科技”。

2018年5月,一個來自中國的最頂尖技術團隊,發表一篇名為《將中本聰共識擴容至每秒數千計次交易》(Scaling Nakamoto Consensus to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的技術論文,引發業內轟動。

在這篇相當於是該項目白皮書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表示,通過實驗證明,Conflux可以在堅持中本聰共識的基礎上,實現吞吐量擴充至每秒 6400 次交易,超越 Visa 在系統巔峰時間的每秒約 4000 次交易處理量,相當於將中本聰共識性能提升了1000倍。

這其中的主要奧妙,就在於區塊鏈設計結構的變化。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傳統區塊鏈,均主要採用線性方式進行工作,當同時生成兩個以上區塊時,整個網絡的節點必須遵循最長鏈原則,捨棄其它區塊,以免導致分叉。這不僅導致許多浪費,也限制了區塊容量既不能太大、出塊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整個網絡的安全性都會受到危害。

而 Conflux 的核心理論是可以容許不同區塊同時生成,同時通過運用基於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概念的排序算法來避免分叉的問題,先決定所有區塊的整體排序,再決定衍生的交易排序。

換句話說,Conflux 通過算法先決定一個一致的區塊順序,併發的區塊可以依序排列。因為區塊有順序,就可以進一步決定所有交易的執行順序,衝突的交易也可以按照順序來決定是成立或拒絕。這樣一來,就打破了現有系統吞吐率難以提升的限制。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下一個比特幣?Conflux將中本聰共識提升了1000倍

3、區塊鏈“華人之光”:誕生於清華“姚班”的下一代公鏈

實事求是來講,儘管小編團隊具備較強的技術背景,然而對於Conflux項目的核心內容,仍然只能算是一知半解,相信對於更多的“小白”讀者,技術上講的再多,可能也是一頭霧水。

不可否認的是,令小編團隊認準Conflux項目的關鍵原因,是Conflux背後的技術團隊。Conflux 團隊的亮眼學術背景是該項目最引人注目之處,Conflux項目創始團隊 5 人中就有 4 人,出自有“姚班”之稱的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這其中,更還包含“姚班”的靈魂人物、唯一一位華人圖靈獎得主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

儘管團隊強調姚期智並不涉入項目運營,僅扮演首席科學家(Chief Scientist)的角色,帶領整個理論研究工作,為技術研究方向把關,但這無疑仍為 Conflux 增添了強大的技術光環

基於將中本聰共識提升1000倍後產生的強大實用性,Conflux直言不諱其目標是打造一個通用的區塊鏈底層平臺,供各式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運行。這意味,Conflux 的目標並非僅是單一市場,而是對標諸如以太坊、EOS 等通用型平臺。正如 Conflux 這一名字的含義——海納百川, Conflux要做信用的底層,將所有信息和數據匯聚在一起。

2018年底, Conflux 項目“逆市”獲得了包含紅杉中國、順為資本、Metastable 和 IMO Ventures 等機構在內的3500萬美元的投資,其中多家投資人是傳統 VC。

隨著近一年來研究和開發的不斷深入,Conflux 團隊進一步優化了原有的設計方案,在高性能共識機制設計、基於樹圖結構的區塊鏈系統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碩的成果。在 Conflux 的最新版測試網絡中,PoW 鏈的確認時間大幅度壓縮,其在30秒之內即可實現等同於比特幣 6 個確認塊的安全性。

尤為重要的是,得到了頂級資本重金投資的Conflux項目,無需走ICO、IEO、做市、控盤……等“老路子”,而是會和比特幣一樣,先有共識價值,後有投資價值。而此時參與Conflux項目,也不同此前的一些項目一樣需要太多真金白銀投資、動不動“梭哈”,而是老老實實參與項目推廣與“挖礦”,擴大共識、產生價值。

據悉,Conflux項目測試網將於8月上線,屆時可以進行體驗式“挖礦”,而可以獲取1比1代幣“糖果”的Conflux bounty項目,目前已經開始內測。

老規矩,獲取參與途徑,請私信小編團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