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在前七個月已經有累計超過270家房企破產,破產潮下各房企的生存狀況讓人備受關注。近日,前七個月房企銷售數據公佈,排名前三的碧桂園、萬科、恆大累計銷售額直逼1.2萬億元,絲毫沒有受到房企破產潮的影響。快速增長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一批批房企的破產給頂層的大型房企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在前七個月已經有累計超過270家房企破產,破產潮下各房企的生存狀況讓人備受關注。近日,前七個月房企銷售數據公佈,排名前三的碧桂園、萬科、恆大累計銷售額直逼1.2萬億元,絲毫沒有受到房企破產潮的影響。快速增長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一批批房企的破產給頂層的大型房企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在前七個月的銷售數據中,碧桂園依然位居榜首,累計銷售額達4510億元,累計銷售面積達4786.1萬平方米,每平米均價僅為9423元。均價基本與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持平,真的是屬於“薄利多銷”。萬科位居第二,累計銷售額達3832.3億元,累計銷售面積2395.4萬平米,每平米均價為1.6萬元,均價為排名前十房企均價當中最高的。恆大排名第三,累計銷售額達3383.5億元,累計銷售面積3080.9萬平米,每平米均價不到1.1萬元。

"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在前七個月已經有累計超過270家房企破產,破產潮下各房企的生存狀況讓人備受關注。近日,前七個月房企銷售數據公佈,排名前三的碧桂園、萬科、恆大累計銷售額直逼1.2萬億元,絲毫沒有受到房企破產潮的影響。快速增長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一批批房企的破產給頂層的大型房企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在前七個月的銷售數據中,碧桂園依然位居榜首,累計銷售額達4510億元,累計銷售面積達4786.1萬平方米,每平米均價僅為9423元。均價基本與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持平,真的是屬於“薄利多銷”。萬科位居第二,累計銷售額達3832.3億元,累計銷售面積2395.4萬平米,每平米均價為1.6萬元,均價為排名前十房企均價當中最高的。恆大排名第三,累計銷售額達3383.5億元,累計銷售面積3080.9萬平米,每平米均價不到1.1萬元。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在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出,碧桂園的市場佔有率更高,銷售價格更低,所以銷量也更好。對於碧桂園而言,其實並不是薄利多銷,瞭解碧桂園的人也都知道,碧桂園的房價在當地並不低。因此,造成碧桂園低均價的因素就在於碧桂園的市場佈局。碧桂園當前佈局更多的是在三線及以下的小城市,這些小城市對於高一層的樓市有著很大需求,所以碧桂園以房企龍頭入駐也會極大的受到當地購房者的喜愛。也正是這種“搶灘登陸”式的開發銷售模式讓碧桂園的市場佔有率更高。

現階段的樓市在調控的作用之下正在呈現“馬太效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過去進入樓市就賺錢的模式已經在調控之中被顛覆,現在的樓市並不是誰拿著錢就可以割購房者的“韭菜”。而是要以品牌立信,以工程取信,以服務互信。只有讓購房者切實地感受到來自房企的誠意這個房企才能走得更遠。所以現在的樓市既有新生代的房企向上走,也有老傳統的房企面臨破產。只有把企業做好了才能更長久的“活下去”。

"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在前七個月已經有累計超過270家房企破產,破產潮下各房企的生存狀況讓人備受關注。近日,前七個月房企銷售數據公佈,排名前三的碧桂園、萬科、恆大累計銷售額直逼1.2萬億元,絲毫沒有受到房企破產潮的影響。快速增長的銷售數據也表明一批批房企的破產給頂層的大型房企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在前七個月的銷售數據中,碧桂園依然位居榜首,累計銷售額達4510億元,累計銷售面積達4786.1萬平方米,每平米均價僅為9423元。均價基本與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持平,真的是屬於“薄利多銷”。萬科位居第二,累計銷售額達3832.3億元,累計銷售面積2395.4萬平米,每平米均價為1.6萬元,均價為排名前十房企均價當中最高的。恆大排名第三,累計銷售額達3383.5億元,累計銷售面積3080.9萬平米,每平米均價不到1.1萬元。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在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出,碧桂園的市場佔有率更高,銷售價格更低,所以銷量也更好。對於碧桂園而言,其實並不是薄利多銷,瞭解碧桂園的人也都知道,碧桂園的房價在當地並不低。因此,造成碧桂園低均價的因素就在於碧桂園的市場佈局。碧桂園當前佈局更多的是在三線及以下的小城市,這些小城市對於高一層的樓市有著很大需求,所以碧桂園以房企龍頭入駐也會極大的受到當地購房者的喜愛。也正是這種“搶灘登陸”式的開發銷售模式讓碧桂園的市場佔有率更高。

現階段的樓市在調控的作用之下正在呈現“馬太效應”,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過去進入樓市就賺錢的模式已經在調控之中被顛覆,現在的樓市並不是誰拿著錢就可以割購房者的“韭菜”。而是要以品牌立信,以工程取信,以服務互信。只有讓購房者切實地感受到來自房企的誠意這個房企才能走得更遠。所以現在的樓市既有新生代的房企向上走,也有老傳統的房企面臨破產。只有把企業做好了才能更長久的“活下去”。

前三房企累計銷售近1.2萬億,破產潮下樓市呈現“馬太效應”

​樓市當中機會均等,對於開發企業更是如此,小房企的逐漸衰敗給大型企業留下了更多的市場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年年擔心這些大型房企的銷售額會在跌落卻又一次一次上漲的原因。而當前的購房環境也是如此,大房企更受購房者的歡迎,如果購房者還僅是關注到小型房企的破產消息而不買房的話,那麼將來終會感受到當初的選擇並不理智。雖然銷售額的排行並不代表全國的樓市情況,但也基本涵蓋了所有行業領軍企業的銷售情況。如果這都不能說明樓市活力尚存的話,那還有什麼數據可以說明呢?

不論是“薄利多銷”還是“馬太效應”,購房者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有多大,才是決定樓市發展方向的根本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