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車門上按鍵的金屬包邊、皮革覆蓋的雙縫線,在細微之處也很上心。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車門上按鍵的金屬包邊、皮革覆蓋的雙縫線,在細微之處也很上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HUD抬頭顯示器,不僅集成了導航、車道以及雷達探測顯示,而且是少數具備全綵的車型。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車門上按鍵的金屬包邊、皮革覆蓋的雙縫線,在細微之處也很上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HUD抬頭顯示器,不僅集成了導航、車道以及雷達探測顯示,而且是少數具備全綵的車型。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相比之下,手套箱、扶手箱、後備箱、和眼鏡盒內的植絨處理,對於星越就屬於常規操作了。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車門上按鍵的金屬包邊、皮革覆蓋的雙縫線,在細微之處也很上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HUD抬頭顯示器,不僅集成了導航、車道以及雷達探測顯示,而且是少數具備全綵的車型。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相比之下,手套箱、扶手箱、後備箱、和眼鏡盒內的植絨處理,對於星越就屬於常規操作了。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的車廂裡,有真皮、有搪塑、有鋼琴烤漆、有鍍鉻飾條,但是這些提升豪華感的材料,並沒有被無節制的濫用,而都是經過了設計師巧妙地設計、搭配,最終呈現出豪華但不過度的恰到好處。

不為了豪華而豪華,這才是真正成熟的設計思路。

配置:秒殺豪華品牌

對比完三大件和外觀、內飾的質感,按慣例應該再對比一下配置的,但在這方面,卻是最無需多言的地方。頂配不足20萬的星越,配置的豐富程度,堪比甚至超越了50萬級別的豪華車,直接放圖。

"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一遇西藏,便是天堂;一遇西藏,便誤終身。

倉央嘉措筆下的西藏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岡仁波齊》影片中的西藏是淨化心靈的聖地。但在汽車媒體人的眼中,西藏不僅於此,它還是日系越野車的天堂。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從318國道往西途徑林芝、拉薩、日喀則,或從317國道往西路徑昌都、巴青再到那曲,藏南、藏北兩條黃金國道上滿眼盡是陸巡、普拉多、途樂和帕傑羅這樣硬派日系越野,稍不濟也是漢蘭達、榮放、CR-V這樣的家用SUV,你很少能看到德系、韓系車,更不用提自主品牌SUV。

沒辦法,地理環境決定歷史。藏區海拔高、氣壓低,發動機很容易動力衰減;同時又天氣多變、路況複雜,大雨、風雪讓藏區道路泥濘不堪,沒有強悍的四驅系統在這裡寸步難行。相比於“嬌貴”的德系發動機,日系發動機“不挑食”又耐造,性能還穩定,比起自主品牌,從動力系統到越野性能,也都有領先優勢。基於此,藏區人民格外偏愛日系SUV。

不過,歷史總是需要被不斷改寫的,自主品牌更需要在極端氣候中檢驗自身,和高端SUV同臺競技,我想這也是吉利星越將“星越36小時追星計劃”第二站放在西藏林芝的重要原因。那麼,星越究竟有沒有媲美普拉多這樣高端SUV的硬核實力,來征服藏區的惡劣環境呢?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進藏,化身“高原症候群剋星”?

對於星越來說,想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部分區域海拔超4000米的林芝地區馳騁,應對空氣稀薄所帶來的動力衰減是其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帶CMA架構高階基因的星越,無論是2.0TD+8AT動力組合,還是1.5TD+7DCT+48V-BSG,兩套動力系統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就拿我試駕的1.5TD輕混車型舉例來說,1.5T發動機動力響應迅速,BSG電機完全不受高原低氣壓影響,為整車額外增加了10kw功率和45N·m的加速助力,綜合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300N·m,所以跑起來的時候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遜色於2.0T車型或者傳統3.5L自吸發動機。在魯朗小鎮來回米林的高速上,輕踩油門,時速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100公里/小時,動力性能和我們在低海拔區域試駕相比幾乎沒有差距。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2.0TD+8AT動力組合,憑藉著動力標定選擇最優換擋策略以確保高原工況下的最佳扭矩輸出,一體式高效渦輪增壓器+精準空燃比傳感器,又能實現14.7:1的最佳空燃比,技術上的加持讓星越在高原馳騁,動力只增不減,從實際體驗來看並不弱於普拉多的3.5L大自吸。

除了氣壓因素外,星越還得面對林芝特殊且複雜的全路況環境。為此,星越不僅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液式四驅系統、AGS智能可變進氣格柵、322*28mm規格大尺寸前制動盤、博世ESP 9.3高動態版等操控配置,還首次搭載了德國蒂森克虜伯DP-EPS齒條式電子轉向系統,實現了舒適和操控的均衡。它保留了操控上的靈活性,在經過一些碎石路或是川藏線上的坑窪路段又能很好的過濾顛簸,山路上的連續緊急變道,懸架也能穩穩的拉住車身,不會讓你有種晃晃悠悠坐船的感覺。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造型是轎跑SUV,星越的底盤調校卻是側重日常駕駛的風格,底盤濾震乾脆利落,但如果把它當成寶馬X6這樣的轎跑SUV來開的話,肯定還是會失望。不是說底盤素質不夠好,只是星越本質上還是一臺動力比較出眾、造型比較運動的家用車,以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它的濾震、彎道支撐的表現,也依然不輸奧迪、奔馳或雷克薩斯。

為什麼說星越在顏值上不輸寶馬奔馳

很多車評人評價一款車的顏值,慣用的一個參考標準是:很有幾分寶馬或者奔馳某車型的感覺,星越卻脫離了這一窠臼,他不是和寶馬、奔馳很像,而是在顏值上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寶馬、奔馳的水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我們直接上圖片對比,因為星越是轎跑SUV的定位,豪華品牌裡50萬級的轎跑SUV只有寶馬X4和奔馳GLCcoupe。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單純從側面來看,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話,可能很難一眼分出誰是吉利、誰是寶馬、誰是奔馳。星越、X4和GLC的側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窗框線都進行了塗黑處理,這是突出運動感的常用手法。

除此之外,星越的門把手做在了腰線上,這點和X4一樣,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設計,能增加側面觀感的整體性,但對鈑金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GLC的門把手獨立於腰線之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輪拱處,星越和X4都沿著輪胎弧線做了很深的內削工藝,讓車身更具力量感,且兩款車的輪輞都有燻黑處理,只是星越的是全黑、X4為黑白雙色,而GLC在輪拱、輪輞上的打磨,就簡單了很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再看正面,三款車各具自己犀利、運動感的風格,大燈炯炯有神,各自進氣格柵也都有精細的質感,例如星越與X4網格條的燻黑,以及GLC星輝中網的亮點,都頗具視覺衝擊力。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是最美的前45度角,幾款車的車身姿態展露無遺,引擎蓋的筋線、側面的腰線在一張畫面裡同時呈現出來,這時能看到星越輪供與引擎蓋接觸的位置也有一條弧形線條,與後面的腰線連為一體,X4和GLC則沒有相應的過度與銜接。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這個角度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幾款車型的後視鏡,X4、GLC的後視鏡都中規中矩,不突兀但也不顯眼,而星越的後視鏡有一條非常優美的銀色弧線,從側面把後視鏡包了起來,值得玩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最後是背面,這一輪最亮眼的應該是X4了,簡潔而極具運動氣息,遮住下半部分,妥妥是一臺轎跑的氣質,特別是半燻黑的細長尾燈,格外出彩。GLC則是簡約圓潤的風格。星越的尾部稍顯繁雜,但雙邊四出的設計還是很霸氣。

外觀方面,幾款車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簡單對比我們起碼能看得出,星越在價格數倍於自己的豪華競品面前,它的設計沒有簡單的跟隨、借鑑,而是有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在輪拱、腰線、後視鏡、進氣格柵等部位的設計,還做出了超越豪華車型的效果。

而最讓我個人驚喜的,還是星越的內飾。

內飾:真正走出自己豪華之路的自主品牌

近幾年自主品牌在外觀上對合資品牌的模仿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對於一些追求豪華感的車型,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借鑑的影子,例如榮威RX5借鑑沃爾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名爵6出風口借鑑奧迪: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紅旗HS5借鑑奔馳: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就連廣汽傳祺即將上市的全新旗艦轎車,內飾也脫離不了奔馳橫置聯屏設計的影響: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自主品牌那些真正有些出彩的內飾設計,稍一對比就會發現,裡面總是存在奔馳、奧迪、沃爾沃甚至保時捷身上的影子。而星越的出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豪華之路: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奔馳的內飾在豪華陣營依然是無可爭議的標杆,星越/X4/GLC/科迪亞克GT四款車的對比,寶馬和斯柯達都中規中矩,從設計上並沒有一眼讓人感受到豪華的氛圍,起碼從觀感層面,星越是明顯優於這兩款車的。

和標杆GLC對比呢?見仁見智,無疑很多人依然會把票投給奔馳,但星越卻無可爭議地以一種全新的風格詮釋了豪華,雖然依然有液晶儀表、中控屏的聯屏設計,但造型和風格和奔馳S級延續下來的完全不同。而當坐進車艙裡細細打量、用身體去感受時,會發現細節的驚喜更多。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中控臺上這個錯位覆蓋的設計,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細節效果極佳,但是對加工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比如電子排擋杆的設計,將皮革和金屬部件很巧妙地結合到一起。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車門上按鍵的金屬包邊、皮革覆蓋的雙縫線,在細微之處也很上心。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HUD抬頭顯示器,不僅集成了導航、車道以及雷達探測顯示,而且是少數具備全綵的車型。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相比之下,手套箱、扶手箱、後備箱、和眼鏡盒內的植絨處理,對於星越就屬於常規操作了。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星越的車廂裡,有真皮、有搪塑、有鋼琴烤漆、有鍍鉻飾條,但是這些提升豪華感的材料,並沒有被無節制的濫用,而都是經過了設計師巧妙地設計、搭配,最終呈現出豪華但不過度的恰到好處。

不為了豪華而豪華,這才是真正成熟的設計思路。

配置:秒殺豪華品牌

對比完三大件和外觀、內飾的質感,按慣例應該再對比一下配置的,但在這方面,卻是最無需多言的地方。頂配不足20萬的星越,配置的豐富程度,堪比甚至超越了50萬級別的豪華車,直接放圖。

吉利星越挑戰寶馬X4奔馳GLC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總結

回到星越是否能夠媲美豪華車的問題,其實在對自主有偏見的人眼中,哪怕它真正全面超越豪華車,只要掛的是吉利的logo,媲美豪華就依然是一句玩笑。但誰都不可否認的是,自主品牌與合資甚至豪華品牌的差距正在快速縮短,如今的星越作為自主燃油車造車的巔峰水平,軟硬實力都不懼與豪華品牌進行PK。

就像華為手機在充電、拍照甚至性能方面超越蘋果iPhone,但果粉依然會對華為不屑一顧。但頑固的果粉勢力正在快速縮小,汽車圈內願意接受自主品牌的人也越來越多,終有一天,自主品牌能否媲美豪華,將不再是一個問題。

西藏,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地方,而星越,代表著中國汽車整體實力最高的水準,在西藏與星越相遇,或許不是巧合,而是冥冥註定。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難忘的試駕經歷,而對星越乃至整個中國汽車陣營來說,這是向豪華品牌衝鋒的第一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