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考複習資料 圖丨東方IC

2

“學習太努力太拼了”,是趙強同學對他的看法。張小云眼裡,趙強平常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一天到晚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好像永遠都在學習——在這個超級大班,座位的位置關係到學習的舒適度:最受罪的是每排中間的人,六張桌子靠著,出去一次,牽連幾個人都要挪動。

座位每月更新一次,按照成績和課堂表現兩項綜合得分,作為挑選的順序。課堂表現由班長和輪流值班班長監督打分,吃東西、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等每項扣0.5分。

“趙強不像有的學霸,座位就挑第一排多媒體屏幕下的位置。也許他坐在後面,就想默默的安靜學習?”她說。

早上6點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10分下晚自習,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教室裡。同班同學許業回憶,他愛學習,不愛和別的男生一樣打球什麼的。晚上,趙強是睡最晚的,永遠都在學習。但他說,趙強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男生,“他平時在我眼裡都是一個學霸的姿態。不願意刻意展現自己。”

每次到了飯點,鈴聲一響,趙強會第一時間衝出去,趕在大部隊前到空曠的窗口打飯——食堂很壯觀,打飯排隊期間,還有人拿著英語、詩詞口袋書學習。

吃飯只是呼啦一下,十幾分鍾趙強就回到了教室。宿舍沒電扇,大家都喜歡趴在桌子上午休。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考複習資料 圖丨東方IC

2

“學習太努力太拼了”,是趙強同學對他的看法。張小云眼裡,趙強平常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一天到晚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好像永遠都在學習——在這個超級大班,座位的位置關係到學習的舒適度:最受罪的是每排中間的人,六張桌子靠著,出去一次,牽連幾個人都要挪動。

座位每月更新一次,按照成績和課堂表現兩項綜合得分,作為挑選的順序。課堂表現由班長和輪流值班班長監督打分,吃東西、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等每項扣0.5分。

“趙強不像有的學霸,座位就挑第一排多媒體屏幕下的位置。也許他坐在後面,就想默默的安靜學習?”她說。

早上6點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10分下晚自習,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教室裡。同班同學許業回憶,他愛學習,不愛和別的男生一樣打球什麼的。晚上,趙強是睡最晚的,永遠都在學習。但他說,趙強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男生,“他平時在我眼裡都是一個學霸的姿態。不願意刻意展現自己。”

每次到了飯點,鈴聲一響,趙強會第一時間衝出去,趕在大部隊前到空曠的窗口打飯——食堂很壯觀,打飯排隊期間,還有人拿著英語、詩詞口袋書學習。

吃飯只是呼啦一下,十幾分鍾趙強就回到了教室。宿舍沒電扇,大家都喜歡趴在桌子上午休。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圖丨東方IC

在初中同班同學王紅偉看來,這符合趙強的特點——“快”。初中時,趙強就很自律,“快,走路快,洗頭髮也快”。

王紅偉特別提到,趙強那時留長髮,不是藝術家那種長,但是比普通男生都長,“他很愛學習,但是每天都能堅持洗頭,打理的很乾淨。”

趙強的家在農村,門口貼著精準扶貧幫扶聯繫卡。他的父母在廣東打工,春節才回來。但這些年下來,在村民眼裡,他爸媽沒賺到什麼錢,是爺爺帶趙強長大的。早年,爺爺在縣化肥廠,加上兒子支持,蓋了三層小樓。如今,這棟樓已經斑駁破舊,大廳擺著黑框電視、紅色冰箱和老款臺式電腦,一臺立式電風扇。

在他的書桌上,整齊擺著《史記》《巴黎聖母院》,還有很多期《讀者》雜誌。旁邊,摞著一米多高的複習資料。牆上貼著的,是他用紅色圓珠筆寫的高考倒計時牌。

鄰居們對趙強的印象並不多,他在外面上學,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是學習。在趙村,大部分人都在打工,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他了——村子裡考出一個北大的。

鄰居趙靈芝回憶,高考成績剛出來幾天,趙強的爺爺對趙靈芝說,趙強考得不好,去復讀了,他心理不好受,“他說不想叫趙強復讀,再復讀一年,賴了也是考不走。”命運的轉折叫人意外。8月11日,北大公開回應,對在國家專項計劃中被退檔的河南考生申請補錄。“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嚴格遵守招生錄取工作程序,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他又被錄取了。

3

同學們中炸鍋了,“同學上了北大,厲害!”8月11日下午5點,名為“高三(6)班畢業生”103人QQ群,屏幕閃爍更多的是表情符號和虛擬語氣詞。

“嗯嗯呢”、“夠我吹一年的,我已經給家人吹了”、“想想咱班主任會咋吹”、“吹吧,可以吹了”,最後一個同學發了六個“哈”字。

在另一個有班主任的群裡,袁老師發了北大補錄的新聞,大家開始發言,“厲害了,真厲害。”“我大六班厲害。”“加油。”還有人說:“那個人悶不坑地就上了北大。”而習慣“潛水”的趙強,沒有任何動靜。

“北大退檔,熱搜第一!我們都特別特別關注,之前都不敢提,”張小云頓了一下——“畢竟,趙強也在群裡。”

一個學生考上北大,對新蔡一高意味著什麼呢?——校門口立著巨幅標牌,彩旗裝飾著圍欄。透過圍欄,依稀看到操場上42字的對仗標語,其中一句是:“心想事成金榜有我,笑摘貴冠上清北。”

和很多學校一樣,它的各種標語,總喜歡和北大清華掛鉤。在學校的教育中,不斷地強化著這種意識——要考上清華北大。趙強讀書的教室中,有一塊多媒體屏幕,語文老師最喜歡給他們看振奮人心的視頻,例如北大學生劉媛媛的演講。

多媒體還有一個用途是唱班歌——文藝委員從網上下載。原來的班歌是固定的《最初的夢想》,後來開始更新,例如《大夢想家》。但大家最喜歡的是《不負年少》,唱歌時熱血沸騰。歌詞這樣寫:“十年一劍,終於黎明等到天亮。這是你的天地,也是你的信仰。”

張小云說,平常壓力大的感覺是:“天天想哭,又哭不出來。”所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班級唱歌,她很積極,就當做解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考複習資料 圖丨東方IC

2

“學習太努力太拼了”,是趙強同學對他的看法。張小云眼裡,趙強平常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一天到晚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好像永遠都在學習——在這個超級大班,座位的位置關係到學習的舒適度:最受罪的是每排中間的人,六張桌子靠著,出去一次,牽連幾個人都要挪動。

座位每月更新一次,按照成績和課堂表現兩項綜合得分,作為挑選的順序。課堂表現由班長和輪流值班班長監督打分,吃東西、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等每項扣0.5分。

“趙強不像有的學霸,座位就挑第一排多媒體屏幕下的位置。也許他坐在後面,就想默默的安靜學習?”她說。

早上6點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10分下晚自習,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教室裡。同班同學許業回憶,他愛學習,不愛和別的男生一樣打球什麼的。晚上,趙強是睡最晚的,永遠都在學習。但他說,趙強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男生,“他平時在我眼裡都是一個學霸的姿態。不願意刻意展現自己。”

每次到了飯點,鈴聲一響,趙強會第一時間衝出去,趕在大部隊前到空曠的窗口打飯——食堂很壯觀,打飯排隊期間,還有人拿著英語、詩詞口袋書學習。

吃飯只是呼啦一下,十幾分鍾趙強就回到了教室。宿舍沒電扇,大家都喜歡趴在桌子上午休。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圖丨東方IC

在初中同班同學王紅偉看來,這符合趙強的特點——“快”。初中時,趙強就很自律,“快,走路快,洗頭髮也快”。

王紅偉特別提到,趙強那時留長髮,不是藝術家那種長,但是比普通男生都長,“他很愛學習,但是每天都能堅持洗頭,打理的很乾淨。”

趙強的家在農村,門口貼著精準扶貧幫扶聯繫卡。他的父母在廣東打工,春節才回來。但這些年下來,在村民眼裡,他爸媽沒賺到什麼錢,是爺爺帶趙強長大的。早年,爺爺在縣化肥廠,加上兒子支持,蓋了三層小樓。如今,這棟樓已經斑駁破舊,大廳擺著黑框電視、紅色冰箱和老款臺式電腦,一臺立式電風扇。

在他的書桌上,整齊擺著《史記》《巴黎聖母院》,還有很多期《讀者》雜誌。旁邊,摞著一米多高的複習資料。牆上貼著的,是他用紅色圓珠筆寫的高考倒計時牌。

鄰居們對趙強的印象並不多,他在外面上學,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是學習。在趙村,大部分人都在打工,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他了——村子裡考出一個北大的。

鄰居趙靈芝回憶,高考成績剛出來幾天,趙強的爺爺對趙靈芝說,趙強考得不好,去復讀了,他心理不好受,“他說不想叫趙強復讀,再復讀一年,賴了也是考不走。”命運的轉折叫人意外。8月11日,北大公開回應,對在國家專項計劃中被退檔的河南考生申請補錄。“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嚴格遵守招生錄取工作程序,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他又被錄取了。

3

同學們中炸鍋了,“同學上了北大,厲害!”8月11日下午5點,名為“高三(6)班畢業生”103人QQ群,屏幕閃爍更多的是表情符號和虛擬語氣詞。

“嗯嗯呢”、“夠我吹一年的,我已經給家人吹了”、“想想咱班主任會咋吹”、“吹吧,可以吹了”,最後一個同學發了六個“哈”字。

在另一個有班主任的群裡,袁老師發了北大補錄的新聞,大家開始發言,“厲害了,真厲害。”“我大六班厲害。”“加油。”還有人說:“那個人悶不坑地就上了北大。”而習慣“潛水”的趙強,沒有任何動靜。

“北大退檔,熱搜第一!我們都特別特別關注,之前都不敢提,”張小云頓了一下——“畢竟,趙強也在群裡。”

一個學生考上北大,對新蔡一高意味著什麼呢?——校門口立著巨幅標牌,彩旗裝飾著圍欄。透過圍欄,依稀看到操場上42字的對仗標語,其中一句是:“心想事成金榜有我,笑摘貴冠上清北。”

和很多學校一樣,它的各種標語,總喜歡和北大清華掛鉤。在學校的教育中,不斷地強化著這種意識——要考上清華北大。趙強讀書的教室中,有一塊多媒體屏幕,語文老師最喜歡給他們看振奮人心的視頻,例如北大學生劉媛媛的演講。

多媒體還有一個用途是唱班歌——文藝委員從網上下載。原來的班歌是固定的《最初的夢想》,後來開始更新,例如《大夢想家》。但大家最喜歡的是《不負年少》,唱歌時熱血沸騰。歌詞這樣寫:“十年一劍,終於黎明等到天亮。這是你的天地,也是你的信仰。”

張小云說,平常壓力大的感覺是:“天天想哭,又哭不出來。”所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班級唱歌,她很積極,就當做解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圍欄上的語錄

高考前,班裡有幾個學霸有發燒症狀,班主任說可能是太緊張了。每天放歌的時候,同學們最放鬆。老師要求一次放一遍,但是老師不在的時候,同學們會起鬨“再來一首”。

許業記得,高考前離校最後一天,班裡放的是《情歌王》,這首歌長達12分鐘,大家可以在離別時好好抒懷。

學習的日子,他們渴望外部的信息。對他們來說,北上廣的學生是叫人羨慕的,那裡的學生見識廣,有的暑期去哈佛耶魯“遊學”,他們有名師,有各種輔導班,“不敢想象”。而這裡的學生,他們只有各種各樣的動員大會。學校煞費苦心:從入學開始,一場場誓師大會接連不斷,還會請一些民間演講家來助陣。

張小云聽說請外地演講家來一場,勞務費要小一萬元。班主任甚至會在班上說:“學校花這麼多錢,你們得好好去聽啊。”

不過參加多了,大家都摸清了套路,演講家們一般先熟絡感情,再幽默一把,拋磚引玉加煽情話語,洋氣的還用上英語。最後環節,是讓臺下同學30秒跑上講臺。

跑最快的幾個人,有資格在臺上大聲喊:“我要上北大”,“我要上清華。”——趙強從沒有跑上臺,但他也一次次在臺下宣誓。例如,離高考18天時,校長帶領全體師生共同宣誓:“緊握拳,咬牙關,為夢而戰戰猶酣;能堅持,敢亮劍,清北重點夢必圓!”

當輿論開始把這所學校裹挾進來時,這個總投資4.8億元、佔地503畝、能容納一萬五千名學生就讀的西區校園,8月11號突然宣佈放假,整個學校一下子空空蕩蕩,大門緊鎖。連學校官方網站,也臨時關閉了。

“莫名其妙,班主任說是食堂需要修繕什麼,也不說啥時開學。大家都明白,就是因為退檔新聞太熱,學校壓力太大了。”王紅偉說。

8月11日下午5點,太陽威力弱了點,他決定在校園打會兒籃球放鬆。汗涔涔中,他一眼看到球場旁站著的趙強,很自然的表情,和一個老師和同學在商量著什麼。

4

趙強的分數遠遠不是最高的,新蔡一高理科最高分是677分,而他只有538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有時候,幾分之差,命運就天差地別——同一個班,同樣是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李豪529分,比趙強低了9分,但他只能讀河南中醫藥大學。

529分——這已經是河南中醫藥大學專項計劃理科錄取的最低分了,最高分是568分。這意味著,選擇也是一場博弈。6月25日凌晨,查完分數:538分的趙強報了北京大學,李豪報了河南中醫藥大學。

這是巨大的落差。“我不會覺得不公平啊,我知道我的實力,”李豪說,“分數差不多,那隻能說他報的好吧。”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考複習資料 圖丨東方IC

2

“學習太努力太拼了”,是趙強同學對他的看法。張小云眼裡,趙強平常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一天到晚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好像永遠都在學習——在這個超級大班,座位的位置關係到學習的舒適度:最受罪的是每排中間的人,六張桌子靠著,出去一次,牽連幾個人都要挪動。

座位每月更新一次,按照成績和課堂表現兩項綜合得分,作為挑選的順序。課堂表現由班長和輪流值班班長監督打分,吃東西、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等每項扣0.5分。

“趙強不像有的學霸,座位就挑第一排多媒體屏幕下的位置。也許他坐在後面,就想默默的安靜學習?”她說。

早上6點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10分下晚自習,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教室裡。同班同學許業回憶,他愛學習,不愛和別的男生一樣打球什麼的。晚上,趙強是睡最晚的,永遠都在學習。但他說,趙強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男生,“他平時在我眼裡都是一個學霸的姿態。不願意刻意展現自己。”

每次到了飯點,鈴聲一響,趙強會第一時間衝出去,趕在大部隊前到空曠的窗口打飯——食堂很壯觀,打飯排隊期間,還有人拿著英語、詩詞口袋書學習。

吃飯只是呼啦一下,十幾分鍾趙強就回到了教室。宿舍沒電扇,大家都喜歡趴在桌子上午休。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圖丨東方IC

在初中同班同學王紅偉看來,這符合趙強的特點——“快”。初中時,趙強就很自律,“快,走路快,洗頭髮也快”。

王紅偉特別提到,趙強那時留長髮,不是藝術家那種長,但是比普通男生都長,“他很愛學習,但是每天都能堅持洗頭,打理的很乾淨。”

趙強的家在農村,門口貼著精準扶貧幫扶聯繫卡。他的父母在廣東打工,春節才回來。但這些年下來,在村民眼裡,他爸媽沒賺到什麼錢,是爺爺帶趙強長大的。早年,爺爺在縣化肥廠,加上兒子支持,蓋了三層小樓。如今,這棟樓已經斑駁破舊,大廳擺著黑框電視、紅色冰箱和老款臺式電腦,一臺立式電風扇。

在他的書桌上,整齊擺著《史記》《巴黎聖母院》,還有很多期《讀者》雜誌。旁邊,摞著一米多高的複習資料。牆上貼著的,是他用紅色圓珠筆寫的高考倒計時牌。

鄰居們對趙強的印象並不多,他在外面上學,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是學習。在趙村,大部分人都在打工,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他了——村子裡考出一個北大的。

鄰居趙靈芝回憶,高考成績剛出來幾天,趙強的爺爺對趙靈芝說,趙強考得不好,去復讀了,他心理不好受,“他說不想叫趙強復讀,再復讀一年,賴了也是考不走。”命運的轉折叫人意外。8月11日,北大公開回應,對在國家專項計劃中被退檔的河南考生申請補錄。“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嚴格遵守招生錄取工作程序,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他又被錄取了。

3

同學們中炸鍋了,“同學上了北大,厲害!”8月11日下午5點,名為“高三(6)班畢業生”103人QQ群,屏幕閃爍更多的是表情符號和虛擬語氣詞。

“嗯嗯呢”、“夠我吹一年的,我已經給家人吹了”、“想想咱班主任會咋吹”、“吹吧,可以吹了”,最後一個同學發了六個“哈”字。

在另一個有班主任的群裡,袁老師發了北大補錄的新聞,大家開始發言,“厲害了,真厲害。”“我大六班厲害。”“加油。”還有人說:“那個人悶不坑地就上了北大。”而習慣“潛水”的趙強,沒有任何動靜。

“北大退檔,熱搜第一!我們都特別特別關注,之前都不敢提,”張小云頓了一下——“畢竟,趙強也在群裡。”

一個學生考上北大,對新蔡一高意味著什麼呢?——校門口立著巨幅標牌,彩旗裝飾著圍欄。透過圍欄,依稀看到操場上42字的對仗標語,其中一句是:“心想事成金榜有我,笑摘貴冠上清北。”

和很多學校一樣,它的各種標語,總喜歡和北大清華掛鉤。在學校的教育中,不斷地強化著這種意識——要考上清華北大。趙強讀書的教室中,有一塊多媒體屏幕,語文老師最喜歡給他們看振奮人心的視頻,例如北大學生劉媛媛的演講。

多媒體還有一個用途是唱班歌——文藝委員從網上下載。原來的班歌是固定的《最初的夢想》,後來開始更新,例如《大夢想家》。但大家最喜歡的是《不負年少》,唱歌時熱血沸騰。歌詞這樣寫:“十年一劍,終於黎明等到天亮。這是你的天地,也是你的信仰。”

張小云說,平常壓力大的感覺是:“天天想哭,又哭不出來。”所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班級唱歌,她很積極,就當做解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圍欄上的語錄

高考前,班裡有幾個學霸有發燒症狀,班主任說可能是太緊張了。每天放歌的時候,同學們最放鬆。老師要求一次放一遍,但是老師不在的時候,同學們會起鬨“再來一首”。

許業記得,高考前離校最後一天,班裡放的是《情歌王》,這首歌長達12分鐘,大家可以在離別時好好抒懷。

學習的日子,他們渴望外部的信息。對他們來說,北上廣的學生是叫人羨慕的,那裡的學生見識廣,有的暑期去哈佛耶魯“遊學”,他們有名師,有各種輔導班,“不敢想象”。而這裡的學生,他們只有各種各樣的動員大會。學校煞費苦心:從入學開始,一場場誓師大會接連不斷,還會請一些民間演講家來助陣。

張小云聽說請外地演講家來一場,勞務費要小一萬元。班主任甚至會在班上說:“學校花這麼多錢,你們得好好去聽啊。”

不過參加多了,大家都摸清了套路,演講家們一般先熟絡感情,再幽默一把,拋磚引玉加煽情話語,洋氣的還用上英語。最後環節,是讓臺下同學30秒跑上講臺。

跑最快的幾個人,有資格在臺上大聲喊:“我要上北大”,“我要上清華。”——趙強從沒有跑上臺,但他也一次次在臺下宣誓。例如,離高考18天時,校長帶領全體師生共同宣誓:“緊握拳,咬牙關,為夢而戰戰猶酣;能堅持,敢亮劍,清北重點夢必圓!”

當輿論開始把這所學校裹挾進來時,這個總投資4.8億元、佔地503畝、能容納一萬五千名學生就讀的西區校園,8月11號突然宣佈放假,整個學校一下子空空蕩蕩,大門緊鎖。連學校官方網站,也臨時關閉了。

“莫名其妙,班主任說是食堂需要修繕什麼,也不說啥時開學。大家都明白,就是因為退檔新聞太熱,學校壓力太大了。”王紅偉說。

8月11日下午5點,太陽威力弱了點,他決定在校園打會兒籃球放鬆。汗涔涔中,他一眼看到球場旁站著的趙強,很自然的表情,和一個老師和同學在商量著什麼。

4

趙強的分數遠遠不是最高的,新蔡一高理科最高分是677分,而他只有538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有時候,幾分之差,命運就天差地別——同一個班,同樣是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李豪529分,比趙強低了9分,但他只能讀河南中醫藥大學。

529分——這已經是河南中醫藥大學專項計劃理科錄取的最低分了,最高分是568分。這意味著,選擇也是一場博弈。6月25日凌晨,查完分數:538分的趙強報了北京大學,李豪報了河南中醫藥大學。

這是巨大的落差。“我不會覺得不公平啊,我知道我的實力,”李豪說,“分數差不多,那隻能說他報的好吧。”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三(6)班畢業照

現實總有一些遺憾。同班同學文紅的思考是:“他可能說真的是撿了個便宜,中彩票了,忽然又說這彩票失效了,他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補錄了,現在我們只有祝福。”

和班裡很多同學一樣,文紅也是從小跟著父母在打工地上學。關於高考的地域差異,她說——

“我以前小學六年都在北京上的。初中回來還好吧,突然我爸那天給我放在這兒,說報到給你弄好了,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他下午的火車就回北京去了。我感覺其實挺複雜,我怎麼突然躺在這裡,沒有人照顧我,是我自己一個人洗衣服。”

王紅偉也曾在北京上過初中,因為戶籍無法參加高考,才回到老家。他初中同學裡的北京孩子,幾乎都考上了北京的高校。他一個最好的哥們,考到了首都經貿大學,學校就在家門口,很舒服。

但他現在只能選擇復讀,父母心疼他,在新蔡一高附近給他租了個單間,希望他安心學習。趙強的事,他覺得影響很大,特別是對復讀班的同學,“大家都是那麼努力地去學習,日復一日的堅持。”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先是北大提檔,然後是退檔,三次反覆的拉扯之後,北大最終決定補錄。這個夏天,曾是留守兒童的趙強,他的命運經歷了扣人心絃的轉變。如果沒有國家專項計劃,如果沒有北大“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他的命運會完全不同。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在新蔡一高,他的分數也遠遠不是最高的。到底什麼才是公平?在這一事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撰文丨劉楠,編輯丨金赫,來源丨“穀雨實驗室”(ID:guyulab)。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

北大剛剛開學,他現在是新生中的一員了。這個夏天,很多人的命運被一場考試決定,分數把人分成幾檔——他們的未來也被分成幾檔:一些人走入名校,一些人出門打工。但是,回到那場考試,他們的差別真的那樣大嗎?對於河南考生趙強來說,差別或許就在短短的半小時之內。他先是中了一張彩票:北大提檔了。緊接著是通知:退檔了。巨大的驚喜和巨大的失落只在轉眼之間。

一個人的命運還能被怎樣處理呢?當成績出來後,他曾對命運小聲抗議——那些聲音很有限,也不激烈,“現在,依舊貧窮,而且艱難。”他在朋友圈中說,只有這麼一條朋友圈:“得不到粉飾成不想要,無能假裝成沒認真。”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北大2019級新生開學

那些寫於7月1日的話中,還能聽到一個人高考失利最初的沮喪和失落,“……沒有渴望要的無憂生活,因為我覺得我不配。”假如事情就是這樣,假如沒有後來的北大提檔,退檔,假如他不在知乎上提問,假如沒有媒體報道,他的命運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他大概要在復讀班中再熬過一整個年頭。

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班級:今年,新蔡一高復讀的人數特別多,比如學校東區,“文科復讀班,兩個班每個都是160多人,很壯觀,跟禮堂一樣。”一個選擇了復讀的學生說。

生活在北京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樣龐大的班級是怎樣運轉的,但趙強和他的同學們已經習慣了,規模或許只是小一點——整個高三,他們都擠在一個大教室裡。具體人數甚至連他的同學也記不清:97人?他的同學張小云在畢業照上數著人數,但她不是很確定,“或許有人沒來拍照。”

每堂課,90多人分享著一個老師。他們仍然能夠記住一些課堂:有時候老師要拿著擴音器上課,沒有批改的作業,學習全靠自覺——但這已經是他們的精英班了。

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新蔡一高分東西兩區。只有成績較好的同學,才能進入環境好的西區。剛畢業這一屆有42個班,其中6個復讀班。應屆班成績從高到低,分為零班、精英班、清華班和普通班——零班只有兩個,在二樓,同學說專享空調待遇;趙強上的精英班,在四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鳥瞰全景

北大還是復讀?在他的命運不確定的這段日子,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他不是願意表達的人——在一個群裡,他嘲笑自己:差點成為撿漏王。但他平時很少在群裡說話。

張小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8月9日下午四點多。那天,她在學校附近開元大道騎車溜達,迎面遇到往北走的趙強——一米八的個子,中等身材,帶著眼鏡,頭髮整齊。

隔著三四米,她打了個招呼,也沒發現他表情有什麼異樣,只是腳步匆匆。班裡百餘人,很多男生叫不上名字,但她記住了趙強——有一次,她背英語單詞,玩笑般問鄰桌男生:“你覺得我努力嗎?”沒想到對方義正言辭,一板一眼迴應:“你怕是沒見過趙強在寢室打燈背英語詞典的樣子吧!”

正是那一天,網上“北大退檔”新聞熱度不斷攀升,張小云還不知道。回到家,父母正在激烈地討論——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起一個小地方孩子家長的興趣了,他們知道考出去的困難。

北大有資格退檔麼?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這個問題。晚上7點,班裡女生們的微信小群裡——“我的天啊,我都受不了,去上北大和復讀,差距太大”、“明知道分差的大,他估計開始就想著復讀了”、“他本來就是抱著碰運氣的心理”……

趙強懸而未決的命運被反覆地討論著——沒有人能說清楚,他在國家專項計劃志願表上,寫下北大、清華和南開等如雷貫耳的學校名字,究竟是不是一場“賭博”?

538分,只高出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36分。要知道,在2019年參加高考的百萬河南考生中,過一本線的人超過9萬。意外的是,針對貧困地區的提前批次“國家專項計劃”,北大今年在河南只有8個指標,趙強竟然正好是第8名。

他符合一切錄取規則,只是他的分數太低了。

幸運並沒那麼容易降臨。一張河南招辦和北大“過招”的截圖,記錄了驚心動魄的過程——7月10日,先是北大提檔,20分鐘後退回,理由是:“高考成績過低,據教學強度,考生入校後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

河南省招生辦回覆:“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為盼。”北大再次退檔,河南再次回覆:“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趙強還是被退檔了。“他們有權利這樣嗎?”趙強7月20號發的這句話,似乎是一種不甘心的爭辯,而他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第二天,他在知乎補充說明:“我已經去復讀了。嗚呼哀哉。”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考複習資料 圖丨東方IC

2

“學習太努力太拼了”,是趙強同學對他的看法。張小云眼裡,趙強平常不愛說話,喜歡獨來獨往,一天到晚就是坐在教室後排,好像永遠都在學習——在這個超級大班,座位的位置關係到學習的舒適度:最受罪的是每排中間的人,六張桌子靠著,出去一次,牽連幾個人都要挪動。

座位每月更新一次,按照成績和課堂表現兩項綜合得分,作為挑選的順序。課堂表現由班長和輪流值班班長監督打分,吃東西、交頭接耳,上課睡覺等每項扣0.5分。

“趙強不像有的學霸,座位就挑第一排多媒體屏幕下的位置。也許他坐在後面,就想默默的安靜學習?”她說。

早上6點早自習開始,到晚上10點10分下晚自習,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教室裡。同班同學許業回憶,他愛學習,不愛和別的男生一樣打球什麼的。晚上,趙強是睡最晚的,永遠都在學習。但他說,趙強不是書呆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男生,“他平時在我眼裡都是一個學霸的姿態。不願意刻意展現自己。”

每次到了飯點,鈴聲一響,趙強會第一時間衝出去,趕在大部隊前到空曠的窗口打飯——食堂很壯觀,打飯排隊期間,還有人拿著英語、詩詞口袋書學習。

吃飯只是呼啦一下,十幾分鍾趙強就回到了教室。宿舍沒電扇,大家都喜歡趴在桌子上午休。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圖丨東方IC

在初中同班同學王紅偉看來,這符合趙強的特點——“快”。初中時,趙強就很自律,“快,走路快,洗頭髮也快”。

王紅偉特別提到,趙強那時留長髮,不是藝術家那種長,但是比普通男生都長,“他很愛學習,但是每天都能堅持洗頭,打理的很乾淨。”

趙強的家在農村,門口貼著精準扶貧幫扶聯繫卡。他的父母在廣東打工,春節才回來。但這些年下來,在村民眼裡,他爸媽沒賺到什麼錢,是爺爺帶趙強長大的。早年,爺爺在縣化肥廠,加上兒子支持,蓋了三層小樓。如今,這棟樓已經斑駁破舊,大廳擺著黑框電視、紅色冰箱和老款臺式電腦,一臺立式電風扇。

在他的書桌上,整齊擺著《史記》《巴黎聖母院》,還有很多期《讀者》雜誌。旁邊,摞著一米多高的複習資料。牆上貼著的,是他用紅色圓珠筆寫的高考倒計時牌。

鄰居們對趙強的印象並不多,他在外面上學,很少回來,即使回來也是學習。在趙村,大部分人都在打工,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他了——村子裡考出一個北大的。

鄰居趙靈芝回憶,高考成績剛出來幾天,趙強的爺爺對趙靈芝說,趙強考得不好,去復讀了,他心理不好受,“他說不想叫趙強復讀,再復讀一年,賴了也是考不走。”命運的轉折叫人意外。8月11日,北大公開回應,對在國家專項計劃中被退檔的河南考生申請補錄。“認真總結反思,汲取教訓”,“嚴格遵守招生錄取工作程序,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他又被錄取了。

3

同學們中炸鍋了,“同學上了北大,厲害!”8月11日下午5點,名為“高三(6)班畢業生”103人QQ群,屏幕閃爍更多的是表情符號和虛擬語氣詞。

“嗯嗯呢”、“夠我吹一年的,我已經給家人吹了”、“想想咱班主任會咋吹”、“吹吧,可以吹了”,最後一個同學發了六個“哈”字。

在另一個有班主任的群裡,袁老師發了北大補錄的新聞,大家開始發言,“厲害了,真厲害。”“我大六班厲害。”“加油。”還有人說:“那個人悶不坑地就上了北大。”而習慣“潛水”的趙強,沒有任何動靜。

“北大退檔,熱搜第一!我們都特別特別關注,之前都不敢提,”張小云頓了一下——“畢竟,趙強也在群裡。”

一個學生考上北大,對新蔡一高意味著什麼呢?——校門口立著巨幅標牌,彩旗裝飾著圍欄。透過圍欄,依稀看到操場上42字的對仗標語,其中一句是:“心想事成金榜有我,笑摘貴冠上清北。”

和很多學校一樣,它的各種標語,總喜歡和北大清華掛鉤。在學校的教育中,不斷地強化著這種意識——要考上清華北大。趙強讀書的教室中,有一塊多媒體屏幕,語文老師最喜歡給他們看振奮人心的視頻,例如北大學生劉媛媛的演講。

多媒體還有一個用途是唱班歌——文藝委員從網上下載。原來的班歌是固定的《最初的夢想》,後來開始更新,例如《大夢想家》。但大家最喜歡的是《不負年少》,唱歌時熱血沸騰。歌詞這樣寫:“十年一劍,終於黎明等到天亮。這是你的天地,也是你的信仰。”

張小云說,平常壓力大的感覺是:“天天想哭,又哭不出來。”所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班級唱歌,她很積極,就當做解壓。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圍欄上的語錄

高考前,班裡有幾個學霸有發燒症狀,班主任說可能是太緊張了。每天放歌的時候,同學們最放鬆。老師要求一次放一遍,但是老師不在的時候,同學們會起鬨“再來一首”。

許業記得,高考前離校最後一天,班裡放的是《情歌王》,這首歌長達12分鐘,大家可以在離別時好好抒懷。

學習的日子,他們渴望外部的信息。對他們來說,北上廣的學生是叫人羨慕的,那裡的學生見識廣,有的暑期去哈佛耶魯“遊學”,他們有名師,有各種輔導班,“不敢想象”。而這裡的學生,他們只有各種各樣的動員大會。學校煞費苦心:從入學開始,一場場誓師大會接連不斷,還會請一些民間演講家來助陣。

張小云聽說請外地演講家來一場,勞務費要小一萬元。班主任甚至會在班上說:“學校花這麼多錢,你們得好好去聽啊。”

不過參加多了,大家都摸清了套路,演講家們一般先熟絡感情,再幽默一把,拋磚引玉加煽情話語,洋氣的還用上英語。最後環節,是讓臺下同學30秒跑上講臺。

跑最快的幾個人,有資格在臺上大聲喊:“我要上北大”,“我要上清華。”——趙強從沒有跑上臺,但他也一次次在臺下宣誓。例如,離高考18天時,校長帶領全體師生共同宣誓:“緊握拳,咬牙關,為夢而戰戰猶酣;能堅持,敢亮劍,清北重點夢必圓!”

當輿論開始把這所學校裹挾進來時,這個總投資4.8億元、佔地503畝、能容納一萬五千名學生就讀的西區校園,8月11號突然宣佈放假,整個學校一下子空空蕩蕩,大門緊鎖。連學校官方網站,也臨時關閉了。

“莫名其妙,班主任說是食堂需要修繕什麼,也不說啥時開學。大家都明白,就是因為退檔新聞太熱,學校壓力太大了。”王紅偉說。

8月11日下午5點,太陽威力弱了點,他決定在校園打會兒籃球放鬆。汗涔涔中,他一眼看到球場旁站著的趙強,很自然的表情,和一個老師和同學在商量著什麼。

4

趙強的分數遠遠不是最高的,新蔡一高理科最高分是677分,而他只有538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幸運。有時候,幾分之差,命運就天差地別——同一個班,同樣是報考國家專項計劃,李豪529分,比趙強低了9分,但他只能讀河南中醫藥大學。

529分——這已經是河南中醫藥大學專項計劃理科錄取的最低分了,最高分是568分。這意味著,選擇也是一場博弈。6月25日凌晨,查完分數:538分的趙強報了北京大學,李豪報了河南中醫藥大學。

這是巨大的落差。“我不會覺得不公平啊,我知道我的實力,”李豪說,“分數差不多,那隻能說他報的好吧。”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高三(6)班畢業照

現實總有一些遺憾。同班同學文紅的思考是:“他可能說真的是撿了個便宜,中彩票了,忽然又說這彩票失效了,他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補錄了,現在我們只有祝福。”

和班裡很多同學一樣,文紅也是從小跟著父母在打工地上學。關於高考的地域差異,她說——

“我以前小學六年都在北京上的。初中回來還好吧,突然我爸那天給我放在這兒,說報到給你弄好了,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他下午的火車就回北京去了。我感覺其實挺複雜,我怎麼突然躺在這裡,沒有人照顧我,是我自己一個人洗衣服。”

王紅偉也曾在北京上過初中,因為戶籍無法參加高考,才回到老家。他初中同學裡的北京孩子,幾乎都考上了北京的高校。他一個最好的哥們,考到了首都經貿大學,學校就在家門口,很舒服。

但他現在只能選擇復讀,父母心疼他,在新蔡一高附近給他租了個單間,希望他安心學習。趙強的事,他覺得影響很大,特別是對復讀班的同學,“大家都是那麼努力地去學習,日復一日的堅持。”

北大退檔考生補錄之後

新蔡一高對面租房小區標語

張小云的看法是:“咋會有絕對的公平,國家專項計劃只是讓機率大了一些。”她常會感慨,太羨慕趙強的好運氣。覺得他上網求助“挺理智的”,換做是她就認命了。她嘆口氣,又有點宿命般地分析:“想想平常他成績好,這次沒考好,這次補錄大概也是他應得的吧。”

張小云考砸了,被河南一所二本高校錄取。她情緒不高,正在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情,下定決心以後考研,再重新圓夢——考研是全國統考,那時河南考生就有優勢了。她的夢想不是北上廣,而是廈門大學。

“對北上廣大城市會莫名的害怕,消費高,樓也高,有點壓抑吧。”她跟我分享了一個祕密:高二暑假的時候,她想給廈門大學招生辦打個諮詢電話。那時她沒有手機,問家長借,怕被笑話。最後,她用妹妹的兒童電話手錶,偷偷的給廈門大學打過去,卻得知,她想報的專業在河南理工科沒有錄取指標。

說到這裡,她有點憂傷。突然間想到了什麼,問我,你有沒有看過網上很火的演講——就是那個北大學生劉媛媛的演講:寒門再難出貴子?

我搜了一下,演講中說:“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生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這個演講就是趙強事件的寫照啊,她很鄭重地跟我說。

*實習生劉心雨對本文亦有貢獻,文中涉及學生均為化名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穀雨實驗室”,作者劉楠,編輯金赫。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