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之間,往往只有利益的往來,所謂的同盟或者戰略友誼,充其量只是雙方為彼此所需而向外方施展的“障眼法”。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公開表示:俄羅斯或違反了《中導條約》,從而導致了這個條約的失效,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因此喪失了部分軍備限制系統。

默克爾進一步強調:德國將和北約一道,加強對軍備的限制。

"

大國之間,往往只有利益的往來,所謂的同盟或者戰略友誼,充其量只是雙方為彼此所需而向外方施展的“障眼法”。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公開表示:俄羅斯或違反了《中導條約》,從而導致了這個條約的失效,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因此喪失了部分軍備限制系統。

默克爾進一步強調:德國將和北約一道,加強對軍備的限制。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作為美國優先政策的抵制者和俄在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之一,默克爾的話無疑對莫斯科構成了“巨大殺傷”。

這種“殺傷”,依軍情十一處看來,大概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德國對於俄羅斯近年來的擴張深深的“不滿”。

作為歐洲經濟的引擎和發動機,德國一直主導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北約、美國和俄羅斯的分歧。對於德國而言,一個穩固的歐盟組織,一個穩定的世界格局,有利於德國將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也更能通過“德國製造”向外彰顯其整體實力。

遺憾的是,隨著北約東擴策略和俄西進步伐的“衝突”,德國賴以發展的外部條件正在逐步的喪失。

歐盟內部:英國正就“硬脫歐”和德國、法國產生正面衝突;外部方面:北約等組織拉攏德國強行向俄羅斯施加壓力。這種內外部壓力的重疊,使得德國在處理外部關係方面,顯得“左右為難”。

第二、德國對於俄羅斯不斷試射新型導彈、發展新型核力量感到深深的擔憂。

普京執掌俄羅斯的這20年來,莫斯科一改前蘇聯解體時的“落寞”和“衰退”,通過政治強軍、外部“蠶食”等手段,逐步擴大了本方版圖,並給歐洲的地緣政治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

大國之間,往往只有利益的往來,所謂的同盟或者戰略友誼,充其量只是雙方為彼此所需而向外方施展的“障眼法”。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公開表示:俄羅斯或違反了《中導條約》,從而導致了這個條約的失效,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因此喪失了部分軍備限制系統。

默克爾進一步強調:德國將和北約一道,加強對軍備的限制。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作為美國優先政策的抵制者和俄在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之一,默克爾的話無疑對莫斯科構成了“巨大殺傷”。

這種“殺傷”,依軍情十一處看來,大概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德國對於俄羅斯近年來的擴張深深的“不滿”。

作為歐洲經濟的引擎和發動機,德國一直主導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北約、美國和俄羅斯的分歧。對於德國而言,一個穩固的歐盟組織,一個穩定的世界格局,有利於德國將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也更能通過“德國製造”向外彰顯其整體實力。

遺憾的是,隨著北約東擴策略和俄西進步伐的“衝突”,德國賴以發展的外部條件正在逐步的喪失。

歐盟內部:英國正就“硬脫歐”和德國、法國產生正面衝突;外部方面:北約等組織拉攏德國強行向俄羅斯施加壓力。這種內外部壓力的重疊,使得德國在處理外部關係方面,顯得“左右為難”。

第二、德國對於俄羅斯不斷試射新型導彈、發展新型核力量感到深深的擔憂。

普京執掌俄羅斯的這20年來,莫斯科一改前蘇聯解體時的“落寞”和“衰退”,通過政治強軍、外部“蠶食”等手段,逐步擴大了本方版圖,並給歐洲的地緣政治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德國和法國為了抵消俄方的軍事影響,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旨意,在政治、經濟、軍事層面做出讓步。這種妥協方式帶來的影響,已經觸及到德國的核心利益。

目前已知的是,美國為了圍堵俄羅斯,不僅在格魯吉亞部署了薩德系統,還在波蘭大規模增兵。更嚴重的是,白宮正不斷地向德國施加壓力,促使其和莫斯科“劃清界限”,並在“北溪—2號”等項目上和俄羅斯產生隔閡。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通過波蘭等國制約德國的發展步伐,同時利用打壓俄羅斯這條線,實行削弱柏林的戰略企圖。

默克爾總理深知這一點,奈何美國的強勢,以及北約組織的不團結,其在多個層面只能順應白宮的心意,並和俄方有意的保持距離。

第三、俄方的軍事擴張步伐,已經突破了德國的容忍底線。

作為曾經的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對於俄羅斯有著天然的畏懼和牴觸心裡。這種複雜的心理表現在德國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層面。

時至今日,德國似乎沒有采購過一件俄製武器。反觀俄羅斯,除了經濟層面和柏林有著合作的機會,其他領域則諱莫如深。

更嚴重的是,隨著美俄交鋒的日益升級,俄在擴充本方實力的同時,更是將核武器、超高音速導彈等武器擺在“戰略性層面”。換句話說,俄羅斯或已經將核武器的運用擺在了優先的位置。

而這在導致歐洲被“核災難”陰影覆蓋的同時,也加強了各方的軍備競賽。

"

大國之間,往往只有利益的往來,所謂的同盟或者戰略友誼,充其量只是雙方為彼此所需而向外方施展的“障眼法”。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公開表示:俄羅斯或違反了《中導條約》,從而導致了這個條約的失效,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因此喪失了部分軍備限制系統。

默克爾進一步強調:德國將和北約一道,加強對軍備的限制。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作為美國優先政策的抵制者和俄在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之一,默克爾的話無疑對莫斯科構成了“巨大殺傷”。

這種“殺傷”,依軍情十一處看來,大概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德國對於俄羅斯近年來的擴張深深的“不滿”。

作為歐洲經濟的引擎和發動機,德國一直主導通過政治方式解決北約、美國和俄羅斯的分歧。對於德國而言,一個穩固的歐盟組織,一個穩定的世界格局,有利於德國將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也更能通過“德國製造”向外彰顯其整體實力。

遺憾的是,隨著北約東擴策略和俄西進步伐的“衝突”,德國賴以發展的外部條件正在逐步的喪失。

歐盟內部:英國正就“硬脫歐”和德國、法國產生正面衝突;外部方面:北約等組織拉攏德國強行向俄羅斯施加壓力。這種內外部壓力的重疊,使得德國在處理外部關係方面,顯得“左右為難”。

第二、德國對於俄羅斯不斷試射新型導彈、發展新型核力量感到深深的擔憂。

普京執掌俄羅斯的這20年來,莫斯科一改前蘇聯解體時的“落寞”和“衰退”,通過政治強軍、外部“蠶食”等手段,逐步擴大了本方版圖,並給歐洲的地緣政治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德國和法國為了抵消俄方的軍事影響,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旨意,在政治、經濟、軍事層面做出讓步。這種妥協方式帶來的影響,已經觸及到德國的核心利益。

目前已知的是,美國為了圍堵俄羅斯,不僅在格魯吉亞部署了薩德系統,還在波蘭大規模增兵。更嚴重的是,白宮正不斷地向德國施加壓力,促使其和莫斯科“劃清界限”,並在“北溪—2號”等項目上和俄羅斯產生隔閡。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通過波蘭等國制約德國的發展步伐,同時利用打壓俄羅斯這條線,實行削弱柏林的戰略企圖。

默克爾總理深知這一點,奈何美國的強勢,以及北約組織的不團結,其在多個層面只能順應白宮的心意,並和俄方有意的保持距離。

第三、俄方的軍事擴張步伐,已經突破了德國的容忍底線。

作為曾經的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對於俄羅斯有著天然的畏懼和牴觸心裡。這種複雜的心理表現在德國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層面。

時至今日,德國似乎沒有采購過一件俄製武器。反觀俄羅斯,除了經濟層面和柏林有著合作的機會,其他領域則諱莫如深。

更嚴重的是,隨著美俄交鋒的日益升級,俄在擴充本方實力的同時,更是將核武器、超高音速導彈等武器擺在“戰略性層面”。換句話說,俄羅斯或已經將核武器的運用擺在了優先的位置。

而這在導致歐洲被“核災難”陰影覆蓋的同時,也加強了各方的軍備競賽。

默克爾罕見指責普京:或將和北約一道,限制俄羅斯的軍備

一句話,俄羅斯和美國的對壘或是歐洲地緣政治最不穩定的來源。

作為飽受二戰詬病的德意志聯邦而言,避免戰爭、遠離戰爭成為了德國曆屆首腦“嚴以遵守”的“古訓”,也成為德國民眾心裡不可名狀的苦痛。

只是這一切,隨著美國霸權行徑的增強和俄羅斯的“突然崛起”而發生了改變。

作為歐洲政治的穩定器和歐盟組織的領導者,德國有權利對於美俄的軍備競賽和軍事對壘說不。

限於美國的強大,俄羅斯的“劣勢”,默克爾總理更多的只能將矛頭指向後者。

期望美俄能夠重新迴歸《中導條約》框架,並就《限制性核武器》等條款達成共識,還歐洲一片安寧,也給世人一個公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