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監會排查保險公司風險,停售大量保險產品?

保險 投資 非銀金融行業 財經 智能保險師 2017-06-13

保監會大規模停保險產品,我想說“幹得漂亮”

現在可以相信保監會那句“保險姓保”不只是說說而已了。

這次,必須立場鮮明的站隊保監會。

可以說這是對保險行業的一次有節奏的整改。梳理一下保監會的近期動作,排查保險公司(該罰的罰)—“保險姓保”(理念重申)—大規模停產品(市場整治)。

此處必須給保監會掌聲。

保監會大規模停保險產品,會帶來哪些顯性影響?

1、偏理財型產品面臨市場清洗

根據保監會的動作,不難看出其針對的主要是高分紅、理財重於保障的理財型產品。這些產品改變了保險的初衷——保障。

保險是轉移風險的重要手段,在抵抗風險這一部分,它可以發揮極高的槓桿原理,但增添了分紅、收益等因素,槓桿作用大大降低。讓保險回到保障,逐漸停售偏理財型產品是必經途徑。

2、以萬能、分紅險為主要產品的保險公司面臨壓力

以高紅利為噱頭的保險公司將面臨壓力,很多初創保險公司為了吸納資金,會大批量發售高於市場平均投資水平的保險產品,比如萬能險、分紅險,高者甚至達到7%-9%,通過高紅利刺激消費者購買,達到大規模吸納資金的目的,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

保監會點名批評這一類保險公司和產品,勢必會對其產品的銷售造成影響,壓力可想而知。

3、對保險的本質是保障這一功能可以得到官方加碼

普通消費者對於官方認證的信任度要遠遠高於精算師及專業代理人的苦口婆心,保監會已經做出表率了,這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接收信號。長期看,保監會為讓保險姓保及讓保險回到保障這一本質做了官方背書。

4、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降低,用戶保單更安全。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高紅利的萬能險、分紅險,保險公司給投保人的分紅要取決於自身的投資能力,如果投資環境不好,保險公司承諾的高紅利就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舉個例子,如果保險公司吸納了1000萬的保費用於投資(扣除管理費、風險金等費用),承諾的分利是9%,但市場投資環境帶來的企業年投資收益僅為7%(已經非常高了),這意味著企業當年要自掏腰包賠付大於等於2%的差額,是20萬,通常保費都是10年、20年繳納,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如果保險公司吸納了1000萬的保費用於投資(扣除管理費、風險金等費用),承諾的分利是5%,但市場投資環境帶來的企業年投資收益為7%,這也會給企業帶來2%的利差,如果投資環境不好,降為6%,也不會讓保險公司出現資金鍊的壓力。

所以高紅利的保單,面臨的投資風險是非常大的;將保單紅利定價在市場合理區間內,用戶的保單更加安全。

短期來看,影響集中在保險公司,長期來看,對保險市場的規範及健康發展是個利好消息。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的代理人告訴你

返還型保險,再不買就沒了

萬能險紅利即將消失,最後幾日趕快上車

錯過這幾天,再也買不到返還型保險了,趕緊緻電來詢

......

請別猶豫,直接將其加入黑名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