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這句話用在剛剛成為有車一族的小張身上十分恰當。從今年上半年提到自己人生中第一輛車那天起,小張就開始後悔成為車奴了。“開著車上班,表面很風光,但各種費用花銷超出了想象”。

除了停車費、燃油和日常保養外,車險費用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按他所購買的裸車價10萬元的轎車計算,當時4S店給出的車險預算費用為5000多元。

“你是全款購車,車險還那麼多?”同事聽到小張所講述後十分吃驚,他以自己的20多萬元越野車為例,每年車險不到4000元。作為老司機的同事告訴小張“沒有必要在4店指定的保險公司購買車險。換一家可以爭取到更大的折扣”。

提車之日,本著“多退少補”原則的4S店對當著小張的面對前期上牌費用進行核算。只是沒有想到的,原本以為會退還一些費用的小張,在車險還差4S店200元。不但沒有多退,最後他又補交了。

事已至此,小張只好自我安慰“明年一定要重新換一家保險公司,爭取大點的折扣”。然而今年實行的車險新規讓小張算盤落空了。

新規讓車險高返點成泡影

4月2日,銀保監會官網公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嚴禁利用中介渠道業務為其他機構或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要求保險中介機構合規經營,不得給予客戶合同約定以外利益。

據業內人士透露:多年以來車險一直奉行“以補貼換市場”。原來手續費給中介和代理人,再由中介以返現、油卡等優惠給了客戶。現在保險公司自己控制的網銷和電銷,都直接返現、贈送,導致車險市場變成了一個比拼返點高低的大賣場。常規行情,四大保險公司返點卡線40%,小型保險公司返點卡線50%。

“今年購買保險的折扣受到了條例限制,去年的保險優惠幅度達到了50%,今年卻保費8千卻只能少1千元”。對於小張同事這樣一位老司機來說,低折扣的車險也要跟他說拜拜了。以他去年交付車險4000元保費計算,今年續費時他要交7000元左右。“此前一直聯繫的營銷員說:公司正在內部整頓,以後車險50%的折扣肯定沒有了”。

車險提前續保時間縮短為30天

對於車主來說,除了享受不到高返點的車險外,車險提前續保時間也在縮短。儘管小張所在的重慶還目前還沒有開始,但今年3月15日廣東省車協對汽車保險已經作出新規定:車險提前續保時間由90天(3個月)縮短為30天(1個月)。

大額折扣被叫停 車險也成「賣車難」誘因?

這樣的車險新規是好是壞呢?表面上,是保險行業為進一步減少過度營銷擾民、縮短手續費搶單“窗口期”、緩解長期困擾行業的不良中介炒作問題,有效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一項積極舉措。

“讓車主多些選擇不好嗎?”對於縮短續保期,一些車主心懷不解。在他們看來:縮短續保時間,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他們在續保問題上,不能做過多選擇。“作為有車一族,為了能花更少的錢享受到相同的保險服務,還真是很樂於那些中介騷擾。只要你出的價錢公道”。

以車主為中心才是硬道理

去年車險新規中對交強險的繳費規則做了一些改動:第一年交強險的費用為950元,如果你不發生事故,第二年的交強險費用就會減少百分之十。相反,如果你一年發生了一次事故,第二年保險金額不變,兩次事故保險金額就要上漲百分之三十。

大額折扣被叫停 車險也成「賣車難」誘因?

這條新規表面上體現對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視,讓司機們注意交通安駕駛,避免犯錯。但仔細想想理由說不通,首先很多交通事故發生時,意外佔很大部分,並不都是司機們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其次,該條款有保險公司為了降低成本,規避風險之嫌。

儘管有些老司機自以為技術了得,開車出刮蹭等小事故的可能性較低,這樣降低保險金額也能為他們省下一筆小費用。但對於眾多新手司機來說:1次出險影響3年保費,日後還會多交很多保險費用,這樣的改動顯得不合理。

因此,車險營銷人員也建議:為了不影響日後保險增幅,在遭遇一般小擦小碰,賠付金額在1500元以下,還是不走保險,自己承擔就算了。

紅點觀察

據此前《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一季五大A股上市險企報已悉數披露,受益於A股市場利好行情,季報成績紛紛奏響“閤家歡”。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260.34億元、455.17億元、54.79億元、33.67億元、58.87億元,共計862.84億元,皆實現大漲。

據統計,今年前3個月,A股5家上市險企共實現保費收入約9110.68億元。除開去年一季度並未在A股上市的中國人保,另外4家險企實現保費收入7178.38億元,同比增長9.36%。

今年以來江蘇、安徽、海南、河南、廣西、廈門等地實施車險投保人實名繳費和短信認證,嚴禁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其他第三方機構或個人以各種形式為保險消費者墊付保費。監管發起的中介亂象整治,是車險市場治理的標準動作,在側面包抄了車險違規後路的同時,也杜絕了車險的高返點現象。

一方面是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險企形勢一片大好。另一方面,服務過程中價格不透明、服務不到位,造成車主每年交付鉅額保費後,感受不到相應的回報。

另外,從車主的角度來看:險企不能把用戶當成“唐僧肉”,只想著旱澇保收,而不權衡消費者權益。應該在做好產品、規範服務的同時,還要豐富服務內容,提升品牌口碑,從而吸引更多回頭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