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

雖然不時有幾篇10萬+文章對中藥保健品圍追堵截,但國民對於保健,特別是中藥保健的熱情不曾衰減。到底該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這次,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目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我國保健食品的定位尚有爭議。

2002年,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範圍。但由於其中諸多原料來源於國家藥典,同時保健食品理念與我國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的“食療”、“食補”同宗同源,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始終存在“食”與“藥”的爭議和混淆。2015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規定為特殊食品。區別於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允許聲稱保健功能;區別於藥品,保健食品不得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根據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我國保健食品定位為膳食補充劑和聲稱功效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

按照定義,保健食品的“保健”可以理解為“保持或改善完好生存狀態”。

從廣義“健康”——完好生存狀態的角度理解疾病狀態是一個欠完好的生存狀態,除了在進入疾病狀態後的治療之外,人們也有通過其他途徑提前改善生存狀態的可能和需要。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可大致定位為調節機體特定功能,維持身體健康,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但可降低疾病發生風險的特殊食品。

《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了“藥食同源”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說的是未病先防。中藥保健食品是保健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是中國特色的保健品種,其原料多是來源於藥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中藥品種,在防病、康復、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祖國醫學把人的生存狀態分為“無病”“未病”“已病”的不同狀態,“無病”和“已病”對應現代醫學的健康和疾病,“未病”是機體從健康向疾病發展的過度狀態,一些學者稱之為“亞健康”。“治未病”是中醫干預無病向已病過度的一種努力。現代醫學關注人體“保健”的歷史不足百年,而祖國醫學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治未病”理念的論述。因此,我國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定位不能僅定位於西方國家以現代醫學、營養學理論為依據的膳食補充劑、保健功能食品等,更應定位於祖國醫學“治未病”等傳統養生保健理論。

保健食品行業是大健康產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保健食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從2011年到2017年保健食品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總產值穩步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儘管目前中藥保健食品的市場巨大,但是其在研發及評價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在配方理論、保健功能聲稱、功能和安全性評價技術、適宜人群範圍、食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缺乏中醫藥理論支撐,使其保健功能聲稱與功效描述關聯模糊,用量大小和配伍關係確定的證據不足,工藝簡單、標準粗劣、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組分不清楚,導致產品開發盲目,產業低質發展。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中成藥?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普通保健食品?

如何保障中藥保健食品姓“中”不姓“西”?

基於這諸方問題,山東大學的孫蓉教授團隊帶來《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與審評專題》。

"

雖然不時有幾篇10萬+文章對中藥保健品圍追堵截,但國民對於保健,特別是中藥保健的熱情不曾衰減。到底該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這次,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目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我國保健食品的定位尚有爭議。

2002年,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範圍。但由於其中諸多原料來源於國家藥典,同時保健食品理念與我國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的“食療”、“食補”同宗同源,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始終存在“食”與“藥”的爭議和混淆。2015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規定為特殊食品。區別於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允許聲稱保健功能;區別於藥品,保健食品不得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根據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我國保健食品定位為膳食補充劑和聲稱功效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

按照定義,保健食品的“保健”可以理解為“保持或改善完好生存狀態”。

從廣義“健康”——完好生存狀態的角度理解疾病狀態是一個欠完好的生存狀態,除了在進入疾病狀態後的治療之外,人們也有通過其他途徑提前改善生存狀態的可能和需要。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可大致定位為調節機體特定功能,維持身體健康,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但可降低疾病發生風險的特殊食品。

《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了“藥食同源”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說的是未病先防。中藥保健食品是保健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是中國特色的保健品種,其原料多是來源於藥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中藥品種,在防病、康復、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祖國醫學把人的生存狀態分為“無病”“未病”“已病”的不同狀態,“無病”和“已病”對應現代醫學的健康和疾病,“未病”是機體從健康向疾病發展的過度狀態,一些學者稱之為“亞健康”。“治未病”是中醫干預無病向已病過度的一種努力。現代醫學關注人體“保健”的歷史不足百年,而祖國醫學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治未病”理念的論述。因此,我國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定位不能僅定位於西方國家以現代醫學、營養學理論為依據的膳食補充劑、保健功能食品等,更應定位於祖國醫學“治未病”等傳統養生保健理論。

保健食品行業是大健康產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保健食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從2011年到2017年保健食品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總產值穩步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儘管目前中藥保健食品的市場巨大,但是其在研發及評價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在配方理論、保健功能聲稱、功能和安全性評價技術、適宜人群範圍、食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缺乏中醫藥理論支撐,使其保健功能聲稱與功效描述關聯模糊,用量大小和配伍關係確定的證據不足,工藝簡單、標準粗劣、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組分不清楚,導致產品開發盲目,產業低質發展。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中成藥?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普通保健食品?

如何保障中藥保健食品姓“中”不姓“西”?

基於這諸方問題,山東大學的孫蓉教授團隊帶來《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與審評專題》。

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專題文章:

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和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

對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幾點思考

基於數據挖掘的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功能評價研究

中藥類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功能評價現狀和研究策略

中藥保健食品的質量控制現狀和研究策略

已批准增強免疫力功能的中藥類保健食品現狀及監管建議

讀一讀,見微知著,您便可瞭解現代中醫藥人在庖解這把能打開中華文明寶庫鑰匙時所付出的滴水穿石之功。

更多5期文章已上線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歡迎下載瀏覽。

"

雖然不時有幾篇10萬+文章對中藥保健品圍追堵截,但國民對於保健,特別是中藥保健的熱情不曾衰減。到底該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這次,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目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我國保健食品的定位尚有爭議。

2002年,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範圍。但由於其中諸多原料來源於國家藥典,同時保健食品理念與我國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的“食療”、“食補”同宗同源,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始終存在“食”與“藥”的爭議和混淆。2015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規定為特殊食品。區別於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允許聲稱保健功能;區別於藥品,保健食品不得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根據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我國保健食品定位為膳食補充劑和聲稱功效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

按照定義,保健食品的“保健”可以理解為“保持或改善完好生存狀態”。

從廣義“健康”——完好生存狀態的角度理解疾病狀態是一個欠完好的生存狀態,除了在進入疾病狀態後的治療之外,人們也有通過其他途徑提前改善生存狀態的可能和需要。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可大致定位為調節機體特定功能,維持身體健康,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但可降低疾病發生風險的特殊食品。

《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了“藥食同源”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說的是未病先防。中藥保健食品是保健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是中國特色的保健品種,其原料多是來源於藥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中藥品種,在防病、康復、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祖國醫學把人的生存狀態分為“無病”“未病”“已病”的不同狀態,“無病”和“已病”對應現代醫學的健康和疾病,“未病”是機體從健康向疾病發展的過度狀態,一些學者稱之為“亞健康”。“治未病”是中醫干預無病向已病過度的一種努力。現代醫學關注人體“保健”的歷史不足百年,而祖國醫學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治未病”理念的論述。因此,我國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定位不能僅定位於西方國家以現代醫學、營養學理論為依據的膳食補充劑、保健功能食品等,更應定位於祖國醫學“治未病”等傳統養生保健理論。

保健食品行業是大健康產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保健食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從2011年到2017年保健食品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總產值穩步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儘管目前中藥保健食品的市場巨大,但是其在研發及評價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在配方理論、保健功能聲稱、功能和安全性評價技術、適宜人群範圍、食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缺乏中醫藥理論支撐,使其保健功能聲稱與功效描述關聯模糊,用量大小和配伍關係確定的證據不足,工藝簡單、標準粗劣、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組分不清楚,導致產品開發盲目,產業低質發展。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中成藥?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普通保健食品?

如何保障中藥保健食品姓“中”不姓“西”?

基於這諸方問題,山東大學的孫蓉教授團隊帶來《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與審評專題》。

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專題文章:

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和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

對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幾點思考

基於數據挖掘的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功能評價研究

中藥類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功能評價現狀和研究策略

中藥保健食品的質量控制現狀和研究策略

已批准增強免疫力功能的中藥類保健食品現狀及監管建議

讀一讀,見微知著,您便可瞭解現代中醫藥人在庖解這把能打開中華文明寶庫鑰匙時所付出的滴水穿石之功。

更多5期文章已上線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歡迎下載瀏覽。

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雖然不時有幾篇10萬+文章對中藥保健品圍追堵截,但國民對於保健,特別是中藥保健的熱情不曾衰減。到底該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這次,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目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我國保健食品的定位尚有爭議。

2002年,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了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範圍。但由於其中諸多原料來源於國家藥典,同時保健食品理念與我國傳統養生保健理論的“食療”、“食補”同宗同源,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始終存在“食”與“藥”的爭議和混淆。2015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規定為特殊食品。區別於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允許聲稱保健功能;區別於藥品,保健食品不得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根據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我國保健食品定位為膳食補充劑和聲稱功效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

按照定義,保健食品的“保健”可以理解為“保持或改善完好生存狀態”。

從廣義“健康”——完好生存狀態的角度理解疾病狀態是一個欠完好的生存狀態,除了在進入疾病狀態後的治療之外,人們也有通過其他途徑提前改善生存狀態的可能和需要。因此,中藥組方保健食品可大致定位為調節機體特定功能,維持身體健康,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但可降低疾病發生風險的特殊食品。

《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了“藥食同源”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說的是未病先防。中藥保健食品是保健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是中國特色的保健品種,其原料多是來源於藥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中藥品種,在防病、康復、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祖國醫學把人的生存狀態分為“無病”“未病”“已病”的不同狀態,“無病”和“已病”對應現代醫學的健康和疾病,“未病”是機體從健康向疾病發展的過度狀態,一些學者稱之為“亞健康”。“治未病”是中醫干預無病向已病過度的一種努力。現代醫學關注人體“保健”的歷史不足百年,而祖國醫學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治未病”理念的論述。因此,我國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定位不能僅定位於西方國家以現代醫學、營養學理論為依據的膳食補充劑、保健功能食品等,更應定位於祖國醫學“治未病”等傳統養生保健理論。

保健食品行業是大健康產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人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保健食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從2011年到2017年保健食品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總產值穩步增加,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儘管目前中藥保健食品的市場巨大,但是其在研發及評價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藥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在配方理論、保健功能聲稱、功能和安全性評價技術、適宜人群範圍、食用注意事項等方面缺乏中醫藥理論支撐,使其保健功能聲稱與功效描述關聯模糊,用量大小和配伍關係確定的證據不足,工藝簡單、標準粗劣、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組分不清楚,導致產品開發盲目,產業低質發展。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中成藥?

如何區分中藥保健食品與普通保健食品?

如何保障中藥保健食品姓“中”不姓“西”?

基於這諸方問題,山東大學的孫蓉教授團隊帶來《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與審評專題》。

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專題文章:

中藥保健食品研發、評價和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

對中藥組方保健食品的幾點思考

基於數據挖掘的中藥複方保健食品功能評價研究

中藥類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功能評價現狀和研究策略

中藥保健食品的質量控制現狀和研究策略

已批准增強免疫力功能的中藥類保健食品現狀及監管建議

讀一讀,見微知著,您便可瞭解現代中醫藥人在庖解這把能打開中華文明寶庫鑰匙時所付出的滴水穿石之功。

更多5期文章已上線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歡迎下載瀏覽。

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如何正確認識中藥保健食品?聽專家從研發、評價、產業層面說起

本文來自《中國中藥》雜誌,文章配圖純屬科普,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