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四、北京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四、北京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五、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建於15世紀上半葉,座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1998年,天壇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四、北京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五、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建於15世紀上半葉,座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1998年,天壇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六、明十三陵

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寢建設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將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鬥式方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又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明十三陵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四、北京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五、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建於15世紀上半葉,座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1998年,天壇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六、明十三陵

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寢建設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將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鬥式方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又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明十三陵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七、大運河

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運河(衛河、通濟河段)、京杭大運河(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涉及沿線8個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個遺產點,全長2700千米(含遺產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被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在《國際運河古蹟名錄》中列為最具影響力的水道。自從第七世紀,中國的歷代王朝到現代的中國,運河已經成為影響經濟和政治的統一的重要因素,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住在運河沿岸的人們創造和保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通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影響著中國領土上的大部分人口。運河是中國古代高度統一的哲學概念的論證,是中國的農業帝國時代的統一,互補和整合的一個基本要素。大運河於2014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法國巴黎不僅是世界藝術之都,更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法國是第一大外來遊客接收國,巴黎更是很多人歐洲之行的起點。香奈兒、LV等世界頂級奢侈品固然是巴黎人掛在嘴上驕傲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是源於巴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的世界遺產,盧浮宮、塞納河畔等世界遺產給巴黎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驕傲的高盧人有可以驕傲的資本。

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逐漸轉向亞太,尤其是東北亞的迅速發展,北上廣深等一批領軍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除了經濟本身,東方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北京這座擁有7處世界遺產的城市將帶領中國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是50萬年前北京猿人、10―20萬年前新洞人、1―3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1929年,又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蹟,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瞭人類進化的進程。北京猿人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二、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包含近一萬間房間及其傢俱陳設與工藝,眾多殿宇及花園景觀,是明清兩朝中華文明的無價見證。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北京故宮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三、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四、北京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五、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建於15世紀上半葉,座落在皇家園林當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天壇以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鬱,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1998年,天壇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六、明十三陵

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寢建設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將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鬥式方形改為圓形或長圓形,又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明朝,從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縣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明十三陵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七、大運河

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運河(衛河、通濟河段)、京杭大運河(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涉及沿線8個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個遺產點,全長2700千米(含遺產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被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在《國際運河古蹟名錄》中列為最具影響力的水道。自從第七世紀,中國的歷代王朝到現代的中國,運河已經成為影響經濟和政治的統一的重要因素,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住在運河沿岸的人們創造和保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通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影響著中國領土上的大部分人口。運河是中國古代高度統一的哲學概念的論證,是中國的農業帝國時代的統一,互補和整合的一個基本要素。大運河於2014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7座世界遺產將幫助北京超越巴黎成為21世紀的世界文化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