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在舞臺上,除了吳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還有剛剛進團不久的演員嚴慶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們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是編劇的獨具匠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用兩顆心的碰撞帶來更強烈的情感表達。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這種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不僅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各種節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在舞臺上,除了吳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還有剛剛進團不久的演員嚴慶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們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是編劇的獨具匠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用兩顆心的碰撞帶來更強烈的情感表達。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這種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不僅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各種節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紅”“小小竹排江中流”“紅五星”等意象,也被趙明賦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達。“就像《吉賽爾》中的幽靈群舞或《天鵝湖》裡的天鵝群舞一樣,充滿芭蕾的浪漫情懷,但又不僅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臺上的紅軍戰士形成一種形象的反差,達成一種‘超浪漫’的邂逅。”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在舞臺上,除了吳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還有剛剛進團不久的演員嚴慶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們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是編劇的獨具匠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用兩顆心的碰撞帶來更強烈的情感表達。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這種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不僅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各種節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紅”“小小竹排江中流”“紅五星”等意象,也被趙明賦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達。“就像《吉賽爾》中的幽靈群舞或《天鵝湖》裡的天鵝群舞一樣,充滿芭蕾的浪漫情懷,但又不僅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臺上的紅軍戰士形成一種形象的反差,達成一種‘超浪漫’的邂逅。”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保留經典樂曲,讓觀眾產生親切感

電影《閃閃的紅星》中傅庚辰先生創作的《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紅星歌》深入人心,很多旋律至今廣為傳唱,因此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特意保留了這三首經典樂曲。此外,擔任該劇作曲的杜鳴根據編導趙明的要求,進行了全新的創作,為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譜寫了動人的音樂,一方面結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另一方面,在儘可能保證芭蕾高雅的音樂語言和審美品味的同時,也更加展現了民族特性,接近中國人的審美,讓現場觀眾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在舞臺上,除了吳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還有剛剛進團不久的演員嚴慶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們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是編劇的獨具匠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用兩顆心的碰撞帶來更強烈的情感表達。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這種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不僅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各種節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紅”“小小竹排江中流”“紅五星”等意象,也被趙明賦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達。“就像《吉賽爾》中的幽靈群舞或《天鵝湖》裡的天鵝群舞一樣,充滿芭蕾的浪漫情懷,但又不僅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臺上的紅軍戰士形成一種形象的反差,達成一種‘超浪漫’的邂逅。”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保留經典樂曲,讓觀眾產生親切感

電影《閃閃的紅星》中傅庚辰先生創作的《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紅星歌》深入人心,很多旋律至今廣為傳唱,因此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特意保留了這三首經典樂曲。此外,擔任該劇作曲的杜鳴根據編導趙明的要求,進行了全新的創作,為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譜寫了動人的音樂,一方面結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另一方面,在儘可能保證芭蕾高雅的音樂語言和審美品味的同時,也更加展現了民族特性,接近中國人的審美,讓現場觀眾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擔任本劇服飾及造型設計的李銳丁將他的設計定義為“紅色的交響”,他說道:“所有的色彩走向是一種交響式的表現方法,輕、重、濃、淡、張揚、抑制、抒情、高亢,都在設計中有節奏地出現,所有人物的設計來源於原始形象本身,但又區別於原始形象,有著顯而易見的突破及變形,以期達到歷史題材現代化,民俗元素時尚化,中國故事世界化。”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當高亢激昂的旋律響起,不少上了歲數觀眾的眼前會立刻浮現出濃眉大眼、機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轟動全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這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了芭蕾的舞臺,用芭蕾的語言和當代的審美標準進行了全新演繹。該劇將於7月17、18日晚亮相江蘇大劇院舞臺,今天,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和編劇趙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吳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蘇大劇院,回憶起這部芭蕾舞劇創作的臺前幕後。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潘冬子”長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題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幾年後,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中,是從成年人的視角進行敘事,虎頭虎腦的潘冬子已經長成身背鋼槍、馳騁沙場的紅軍戰士,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救起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奮戰到底。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他是一個接地氣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種熱血與堅毅的精神符號。”扮演“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說道:“我所飾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小冬子’的未來式,是一名走在行軍路上的紅軍戰士。他的內心既有對父母、夥伴、家鄉的愛與依戀,又有因為童年的悲傷經歷而立志為了民族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決心。” 跳慣了西方芭蕾裡高大英俊的“王子”,轉而去表演革命戰士“潘冬子”,對年輕演員吳虎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吳虎生和全體演員跟著“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們學習軍姿,在汗水中淬鍊軍人的精氣神,還前往江西“深扎”採風,為舞劇創排和角色表演汲取養分。吳虎生覺得,覺得塑造潘冬子這個形象難在“剛柔並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而紅軍戰士堅毅、剛強,兩者存在較大的反差。趙明認為,一定要把握“剛”與“柔”之間的分寸感,舞劇才能足夠豐滿。“導演編排時很注重邏輯性,在細節方面也考慮到芭蕾舞的優勢、特長,因此整場跳下來覺得很舒服。”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創新大膽的敘事方式,盡顯芭蕾浪漫特質

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由趙明擔任編劇及編導。趙導的作品多次摘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中國舞蹈屆含金量最高的大獎。20年前,趙明曾為舞蹈演員黃豆豆量身定製了舞劇《閃閃的紅星》,時隔20年,再度面對這個題材,他帶著對舞劇的全新理解進行創作,趙導坦言,“我把我本人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我想這部舞劇是有爆破感的。”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在舞臺上,除了吳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還有剛剛進團不久的演員嚴慶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們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是編劇的獨具匠心,以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將過去和現在連接在一起,用兩顆心的碰撞帶來更強烈的情感表達。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這種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劇敘事方式及故事結構不僅理清了人物間的關係,行軍路上各種節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與舞劇的變奏性不謀而合。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紅”“小小竹排江中流”“紅五星”等意象,也被趙明賦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達。“就像《吉賽爾》中的幽靈群舞或《天鵝湖》裡的天鵝群舞一樣,充滿芭蕾的浪漫情懷,但又不僅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臺上的紅軍戰士形成一種形象的反差,達成一種‘超浪漫’的邂逅。”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保留經典樂曲,讓觀眾產生親切感

電影《閃閃的紅星》中傅庚辰先生創作的《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鬥》《紅星歌》深入人心,很多旋律至今廣為傳唱,因此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特意保留了這三首經典樂曲。此外,擔任該劇作曲的杜鳴根據編導趙明的要求,進行了全新的創作,為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譜寫了動人的音樂,一方面結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另一方面,在儘可能保證芭蕾高雅的音樂語言和審美品味的同時,也更加展現了民族特性,接近中國人的審美,讓現場觀眾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擔任本劇服飾及造型設計的李銳丁將他的設計定義為“紅色的交響”,他說道:“所有的色彩走向是一種交響式的表現方法,輕、重、濃、淡、張揚、抑制、抒情、高亢,都在設計中有節奏地出現,所有人物的設計來源於原始形象本身,但又區別於原始形象,有著顯而易見的突破及變形,以期達到歷史題材現代化,民俗元素時尚化,中國故事世界化。”

“潘冬子”長大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首次搬上芭蕾舞臺

“這是第一次用芭蕾舞劇的形式把《閃閃的紅星》搬上舞臺。”上海芭蕾舞團的團長辛麗麗說,舞劇是上芭人對建國七十週年的獻禮,“它並不是對經典故事的複述,它的語彙、結構都是現代的,是立足於當代的全新創作。浪漫與現代化的動人故、經典又極力創新的音樂、藝術化的舞美服裝設計,讓這部劇都極具看點。” 交匯點記者 王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