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瀟藝原創散文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
胡瀟藝原創散文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文/胡瀟藝

什麼是時光?

當你看著這句話的時候,你便再也回不到讀第一個字的那一刻了。

這就是時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間一向最是不講道理,逼得任何一刻都成為獨一無二,但這也有好處,好讓匆匆百年人生更顯得彌足珍貴——是苦是甜,都珍貴。

不過在文學史上,似乎苦更值得拿來記上一記,“苦盡甘來”更是最好不過的話題了。“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只是這樣的故事對大多數被迫學習古文的學生——譬如我——來說,大抵是掀不起太大波瀾的。

噫!到底我是看客!說直白了,就是針不紮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但至少我們都能認識到一點——芸芸眾生,都有自己的不易。想來也真是可憐:本來人生在世的時光就渺如滄海一粟,還要分出些許拿來傷春悲秋乃至哭天搶地,浪費浪費!

大好的時光啊,拿去傷感作甚,不如多看看美好的——

美也往往稍縱即逝。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引用過一句詩:“世間好物不牢堅,彩雲易散琉璃脆”,語自白居易詩中:

簡簡吟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一開始只知末尾一句,頗有些覺得討嫌:彩雲易散的道理做什麼非要直白的點出來,留點空間給我自欺欺人不好嗎?讀了全詩又覺得,一個薔薇樣的女孩子十三歲便逝去,換成誰都要嘆一聲可惜罷?

紅顏易老,韶華易逝,皆是不可逆的自然過程。而在這時光裡,究竟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呢?

至少,通過上述已知,不是容顏。

前幾天我和幾位同伴在湖南旅遊,中間有一站是名為“銀寨”的苗寨,來自苗族的講解員在車上為我們普及關於苗族的知識。講了幾句,他問道:“大家有誰知道我們苗族的祖先是誰嗎?”同伴中有一頗為博古通今者答出“蚩尤”二字,竟令這位三四十歲的苗族漢子激動地要請她喝酒。而後我們便知,這問題他不是第一次問漢族遊客,有不答之,有亂答之,能答對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後面的講解裡,聽他講述苗族的五次遷徙,倒是聽出了幾分成王敗寇的意思和幾分歷史的厚重與肅殺。說到最後,他情緒略有些激動,指著自己胸口道:“一個人這裡的東西永遠不會倒下,人的精神,才是真正永存的!”

全車人報以熱烈的掌聲。

精神永存,這個答案妙啊。

屈子《國殤》有云,“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身軀已死精神不死,魂魄鬼中也為英雄,此身縱滅,此心長存。

蘇子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不論你我如何折騰,時光的步履依舊會平穩的向前,世界的進程也還是不變的行進,易逝的終會失去,長存的自會永恆,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這平凡的日常中多珍惜一點一滴罷了。

那便去珍惜——畢竟流光,向來容易把人拋!

"
胡瀟藝原創散文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文/胡瀟藝

什麼是時光?

當你看著這句話的時候,你便再也回不到讀第一個字的那一刻了。

這就是時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間一向最是不講道理,逼得任何一刻都成為獨一無二,但這也有好處,好讓匆匆百年人生更顯得彌足珍貴——是苦是甜,都珍貴。

不過在文學史上,似乎苦更值得拿來記上一記,“苦盡甘來”更是最好不過的話題了。“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只是這樣的故事對大多數被迫學習古文的學生——譬如我——來說,大抵是掀不起太大波瀾的。

噫!到底我是看客!說直白了,就是針不紮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但至少我們都能認識到一點——芸芸眾生,都有自己的不易。想來也真是可憐:本來人生在世的時光就渺如滄海一粟,還要分出些許拿來傷春悲秋乃至哭天搶地,浪費浪費!

大好的時光啊,拿去傷感作甚,不如多看看美好的——

美也往往稍縱即逝。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引用過一句詩:“世間好物不牢堅,彩雲易散琉璃脆”,語自白居易詩中:

簡簡吟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一開始只知末尾一句,頗有些覺得討嫌:彩雲易散的道理做什麼非要直白的點出來,留點空間給我自欺欺人不好嗎?讀了全詩又覺得,一個薔薇樣的女孩子十三歲便逝去,換成誰都要嘆一聲可惜罷?

紅顏易老,韶華易逝,皆是不可逆的自然過程。而在這時光裡,究竟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呢?

至少,通過上述已知,不是容顏。

前幾天我和幾位同伴在湖南旅遊,中間有一站是名為“銀寨”的苗寨,來自苗族的講解員在車上為我們普及關於苗族的知識。講了幾句,他問道:“大家有誰知道我們苗族的祖先是誰嗎?”同伴中有一頗為博古通今者答出“蚩尤”二字,竟令這位三四十歲的苗族漢子激動地要請她喝酒。而後我們便知,這問題他不是第一次問漢族遊客,有不答之,有亂答之,能答對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後面的講解裡,聽他講述苗族的五次遷徙,倒是聽出了幾分成王敗寇的意思和幾分歷史的厚重與肅殺。說到最後,他情緒略有些激動,指著自己胸口道:“一個人這裡的東西永遠不會倒下,人的精神,才是真正永存的!”

全車人報以熱烈的掌聲。

精神永存,這個答案妙啊。

屈子《國殤》有云,“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身軀已死精神不死,魂魄鬼中也為英雄,此身縱滅,此心長存。

蘇子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不論你我如何折騰,時光的步履依舊會平穩的向前,世界的進程也還是不變的行進,易逝的終會失去,長存的自會永恆,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這平凡的日常中多珍惜一點一滴罷了。

那便去珍惜——畢竟流光,向來容易把人拋!

胡瀟藝原創散文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作者簡介】胡瀟藝(女),2019年高中畢業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實驗中學,獲鋼琴十級證書、全國中小學生國學大賽三等獎、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優秀獎及“費縣首屆文學新銳”稱號,繪畫音樂略有所長,愛執筆書文字,喜展卷賞千秋,有“我欲尋花穿路,直至白雲深處”之壯志,亦有“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之溫婉。願以心聆美好,以筆書心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