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中國有傳統戲曲,那有傳統戲劇嗎?如何區分二者?
8 個回答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而戲曲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唸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   戲曲是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又說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漢族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古時候,對【戲】有稱“百戲”、“散樂”的,有稱“戲文”、“雜劇”的,也有稱“曲”、“詞曲”、“傳奇”的,五花八門。

現在似乎有了統一的標準了:中國土產的戲叫做“戲曲”,外國傳入的話劇叫做“戲劇”。所以,《中國大百科全書》既有講戲曲、曲藝的“戲曲曲藝卷”,又有講話劇的“戲劇卷”。

當然,這種劃分不見得科學以及在語境不斷變化的當下,也不是那麼具有說法力。按照這種說法,戲曲不是戲劇,那是什麼東西?它與戲劇的關係如何?這也是樓主所表述問題的緣由。蓋因,千百年的發展,【戲】已經種類繁雜,文化背景各不一致了。

舉個例子,歌劇、舞劇、滑稽戲等算戲曲還是算戲劇?。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戲】這一個字概括,說實話,外國戲劇的歷史按下不說,但是呢,在我國古代,“戲”、“劇”和“戲劇”的含義是差不多的,它所包括的範圍,也比我們現在所說的戲劇、戲曲等等要廣泛得多。

當然,“戲” ,“劇”的內涵在咱中國古代也是不斷變化的

漢唐時期“戲”“劇”“伎”“藝”是通用的,舉例如下:

1:西漢劉向《列女傳》:“榮)收倡優侏儒押徒,能為奇偉者,者,聚於旁。”

2:東漢張衡《西京賦》:“臨迥望之廣場,程角抵之戲。

3:唐崔令欽《教坊記》談到宜春院、雲韶部之歌舞時說:“至日,上令宜春院人為首尾……”“樓下出隊”,“凡欲出,所司先進曲名。”:《教坊記序》:“凡,輒分兩朋,以判優劣,則人心競勇,謂之熱戲。”

小結一下,以上用“戲”字”,多為動詞,指演出,但也有名詞,如“戲出隊”、“欲齣戲”、“戲熱”等。

所以,稱“戲”,漢唐時代均有,至唐,則多用“伎”或“藝”

1《教坊記’:“戲日,內傅出舞。”《教坊記序》:“一俘戴百尺幢,鼓舞而進。”“詔日:`太常禮司,不宜典徘優,”。《教坊記補錄》:“教坊一小兒·“…雜於內中上(指長竿)”。“中宣使雲:`此尤難’。”《樂府雜錄》有“坐部俘”、“立部博”。“揭鼓”條日:“明皇好此,。以上均用“伎”字。再如《樂府雜錄·琵琶,條,記康崑崙與善本“鬥聲樂”,“德宗詔入,今陳本藝(指彈琵琶)。”康崑崙自雲“初學藝時”如何,“後果盡段(即善本)之藝,。貞元中,王芬、曹保保等,“皆襲其藝”以上則用“藝”字。唯“劇”字用得很少。


到了宋代,到了宋代,“戲”、“伎”、“藝”之外,又出現了一個“伎”與“藝”的複合詞“伎藝”“藝”一詞用得極好,它包括宋代以及宋以前的一切表演藝術和技術,比“散樂”、“百戲”、“雜劇”等詞都要準確和科學,現在也還沒有一個更恰當的詞可以代替它,這說明“戲”、“劇”等詞的概念和名稱,不斷在衍變。


到了近代,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和普及,在生活中,“戲”成了“戲曲”的同義詞或省稱。

如說“到某某地方去看戲”,指的就是去看戲曲,而不是指去聽曲藝或看雜技、歌舞;可見,其內涵比過去縮小了。不過口技之“戲”,就不是戲曲。一個“戲”字,就是指戲劇。也仍有指伎藝的,如“馬戲”、“隔璧戲”(演員與觀眾不見面)的此外,“戲”還引伸為“戲劇性’的意義。如說“這個戲很有戲”,後然而,`誰也沒有對“戲,下過確切的定義。

所以,我以為,至今仍可作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戲”一般可以作為“戲曲”、“戲劇”的簡稱,但在理論闡述上還是以廣義的理解為宜。



“戲劇”一詞的情況稍有不同

到了近代,才固定為“戲劇”,且有了定義,成為“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等的總稱,也常指話劇。在西方,戲劇(英文darma)即指話劇。”(見《辭海,“戲劇”條)這裡,“戲劇”一詞有二義,但“戲劇即指話劇”,完全是西方人的概念。


在中國,“戲劇“也常指話劇”,是照搬西方的結果,完全不適合我國的情況。

我以為,沒有必要將西方人“戲劇即指話劇”的觀念照搬到中國來,將“戲曲”排除在“戲劇”之外。我們並不主張排外,對外國科學的東西應該吸收和引進,不科學的東西就應該排斥和剔除。

“戲劇”的前一種定義,也是外國人下的。這個定義,既可以包括中國的戲曲,也可以包括西方的歌劇、舞劇等,所以,是科學的,合乎實際的。

後一種“戲劇”的定義,不過是西方人的一種習慣稱呼,連西方的歌劇、舞劇也概括不進去,這不是一個科學的定義。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搬來套用,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呢?因此,我贊成按前一種科學定義來運用戲劇,一詞,即戲劇包括戲曲,戲曲不過是戲劇的一個類型。


但是呢,在我國的情況看來,不是那麼簡單,“戲文”這個東西帶來了許多影響。

宋代的戲文,已經是一種具有相當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特點是有了生、旦、淨、末、醜和貼、外完整的戲劇行當,唱、做、念、舞並重的表演“四功”,用以表現一個長篇故事

這是以往任何藝術、戲劇形式都不曾達到的,是當時我國最為先進、成熟的戲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集百戲於一身,具有與眾不同的高度綜合性和大型性。一句話,最早地將“戲”、“曲”、“文”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我國民族戲劇奠定了最基本的框架,規定了戲曲藝術的發展軌道和方向。直到今天,我國各戲曲品種都是從宋戲文基礎上發展而來,並在它規定的框架內演變的。

我國古今任何一種稱得上“戲曲”的戲曲藝術,其主體部分都是“戲”、“曲”和“文”。劇本

文學就是“文”,場上藝術就是“戲”和“曲”。

但最能說明戲文先進性的,還是它的腳色體制。腳色(行當)是戲曲這一特殊藝術形式為協調、解決自身與生活矛盾的產物。

戲曲是要由演員裝扮成劇中人物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藝術。可是,生活中不同性別、年齡、身份、性格的人物無窮,而一個戲班的演員有限。於是,就不得不將生活中的各種人物概括為有限的幾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由一個戲班中不同條件和專長的演員擔任之,這就是生、旦、淨、末、醜腳色的由來。比較完整的腳色形成以後,就要求劇作者按照腳色去配置劇中人物。這樣,人物、腳色、演員之間,就連結成互相制約的體系,以有限的篇幅(劇本)、有限的演員(班社),去反映和表現無限的生活(人物)。這不僅是獨特的(與西方戲劇相比),而且是高明的。

所以,腳色體制的基本形成,是我國戲曲發展成熟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宋戲文最先形成生、旦、淨、末、醜完整的腳色體制,並且唱、做、念、打、舞結合,去表現一個完整的長篇故事,終於在我國出現了大型的綜合性戲劇,這實在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現在,我國戲劇理論界,對我國戲劇何時形成的問題,意見紛紛,爭論不休,有說是秦漢時代的,有說是唐代的,有說是北宋或南宋的,甚至有說是元代的。所以分歧這麼大,是因為對“戲劇”所定的標準或定義各不相同的緣故。如果“戲劇”以演員裝扮人物演出故事為最基本的標誌,那麼,確實“優孟衣冠”、“東海黃公”、“蘇中郎”、“踏搖娘”等,可算是戲劇了。但是,這些“戲劇”,有的不僅沒有形成腳色,而且,故事至簡,手法極少,或全用說白,或僅以歌舞表演故事。參軍戲、宋雜劇等,有了兩個或五個腳色了,但還很不完整多故事略長、手法略多了,但還沒有將“唱,做、念、打、舞”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也還算不

上大型戲劇。所以,從“優孟衣冠”到“宋雜劇”,如果算“戲劇”,也只能說是萌芽狀態、初級形態的“戲劇”,或者如有的論家所稱的“古劇”,還不能說是成熟的、高級形態的“戲劇”,更不能稱為“戲曲”。現代概念的“戲曲”,在宋代,甚至在元代,還只有戲文(元代又稱”南戲”)才具備這個條件;其它的戲劇形式,不是相距太遠,就是還有欠缺。

我們不能忘記,我國戲曲的最大特色,是演員通過腳色扮演劇中人物,並以唱、做、念、打,舞為綜合手段當眾表演長篇故事。這是最為重要的,離開了中國民族戲劇的根本特色去談中國戲劇,許多間題就談不清楚,越談越糊塗。

提到“戲曲”與“戲劇”間的區別,舉一個最貼近小編生活的例子,可能大家就會一目瞭然:長輩們都愛看中國傳統“戲曲”節目;而戲劇,是大學課程的基礎必修課,包括對國內外劇本的欣賞與研究。“戲曲”節目是通俗的,是老一輩的消遣方式,平日愛看的節目;而“戲劇”是深刻的,需要深入研究的。

再或者,更通俗的一點來說,兩者的根本性差別是——從傳統文化上來講,戲劇包括戲曲,戲曲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而戲劇是全世界的!

概念與來源上的區別:

戲劇: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如圖,為中國代表性話劇《暗戀桃花源》)。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

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種假說。比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術儀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對一種乞求戰鬥勝利的巫術活動的合稱,即戲劇的原始形態。另一為勞動或慶祝豐收時的即興歌舞表演,這種說法主要依據是古希臘戲劇,它被認為是起源於酒神祭祀。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通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藝術是相通的,在國外,好的戲劇也多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例如西方的《賣花女》。

戲曲: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湖南花鼓戲等。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戲曲與戲劇有的區別  

從內容上來看,中國戲曲特別強調抒情、傳神、整體美。例如,湯顯祖的《牡丹亭》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是表現青年的愛情故事,兩者都非常富於抒情性,但兩劇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出,莎劇在哲理性、動作性方面見長,抒情性則是湯劇見長,莎劇遠遠不及湯劇。湯劇那籠罩全劇的氛圍,那人物內心情態的表現,都具有詩化的特徵,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容量。"嫋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響,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一縷細長柔弱的晴絲吹進了靜靜的庭院,逗起了情思,春天少女的心緒是多麼如遊絲般的搖曳飄忽啊!慢慢地等待那激動跳躍的心平靜下來,唯恐他人覷見內心的祕密,陡然在鏡裡看見自己的面影,一霎那的慌亂,梳好的頭髮都激動得亂了......你看少女的感情多麼細膩豐富!  從形式方面來看,中國戲曲在表演方式上講究四功五法。

所謂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種表現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發法(頭髮)、步法。在演一齣戲時,如何運用手式、如何運用眼神、身體如何動作、頭髮如何甩動、步子怎樣走,都是有講究的。連怎樣表現人物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感情,也全都提煉美化成一套完整程式。不像話劇那樣,可以讓每個演員根據自己對劇情的體會,根據實際生活和塑造人物的需要設計自己的動作,中國戲曲具有相對的固定性。

從藝術形式上看,表現手法具有兩大特徵:虛擬性——景物、動作一般是虛擬的,騎馬、行舟、上樓下樓、上嶺下坡,伴隨著人物的虛擬動作,出現了高山、平地、江河、湖海、廳堂、臥室;瞬息之間,廳堂、臥室可轉化為長街、小巷,一馬平川可以轉化為浩蕩江河。因此戲劇舞臺的時間與空間非常靈活,不受限制;規範性——即程式化,它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加以誇張,使之節奏化、美化,成為一種規範的東西,大家約定俗成,沿用了下來。這兩點,是中國戲曲與西方戲劇在審美表現上的根本區別。可以說,虛擬是產生程式化(規範化、標準化)的理論根據,程式化是虛擬在藝術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從結構方法上來看與傳統的話劇也有區別。話劇雖有一條主線貫穿全劇,但是它的一幕或一場,情節的主線與副線總是縱橫交織,如同繞成的線團一樣,形成一個立體的團塊。比如曹禺的《雷雨》,幕一拉開,複雜的人物關係,尖銳的衝突,立刻就呈現在觀眾面前:四鳳與魯貴、魯貴與大海、四鳳與繁漪、繁漪與周萍、繁漪與周衝、周樸園與繁漪、周樸園與周萍,參差交錯,四幕戲就是四個團塊,全劇用一根隱伏的主線,把四個團塊串聯、組合起來,展示了一幕深刻的人生悲劇。

而中國戲曲常常採用點線結合,每一齣戲一條主線,每一場戲一箇中心事件,強調一線到底,有頭有尾,脈絡分明。比如《西廂記》共五本二十折(有說二十一折):第一本里面第一折,驚豔;第二折,借廂;第三折,酬韻;第四折,鬧齋。確實是一折一箇中心事件。

要想知道兩者的區別,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戲劇和戲曲的概念。

那麼什麼是戲劇?

戲劇:指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用語言、動作、舞臺、音樂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舞臺綜合性藝術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分類:話劇 歌劇 舞劇 音樂劇(這些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劇本之上的),就像說一部電視劇,在開拍之前每個演員都會有劇本一樣。戲劇就是將一個要講述的故事搬到舞臺上,用不同的形式演繹出來而已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那麼什麼是戲曲?

戲曲:是融合文學、音樂、表演三者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誒,從兩者的定義上來看是不是發現很像)其實所謂的戲曲音樂就是戲劇中的音樂,它在綜合性的戲曲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用。所以戲曲其實是包括在戲劇之內的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戲曲的表現手段是採用樂器,通過伴奏、唱、念、做、打即表演藝術。通過樂器的表演來開展戲劇矛盾,塑造人物性格,抒發思想感情和渲染舞臺氣氛。

所以如何區分二者,通俗來說靠演員演繹出來的有故事情節,並且表演形式多變的就是戲劇。採用器樂作為表演手段的,並且表演形式單一的就是戲曲。更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靠自己的第一感覺來判斷區分,因為通常都是看“劇”聽“曲”嘛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戲劇是大的藝術分類之中的一種藝術形式,泛指一切舞臺劇,戲曲是戲劇分類中的一種,特指中國特有的一種戲劇形式。也就是說戲曲包含於戲劇之中,戲劇的種類包括戲曲。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因此,又被人稱為“舞臺藝術”或“演員藝術”。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圍繞著演員的表演,戲劇包含著文學因素(劇本)、音樂因素(音樂伴奏、音響效果及戲曲、歌劇中唱腔等)、美術因素(佈景、燈光、舞臺佈景)、舞蹈因素(演員優美的動作、姿態)等多種因素,是一種綜合藝術。在戲劇作品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由於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開的矛盾鬥爭叫戲劇衝突。戲劇作品總是由一個衝突的提出、發展和解決而得到完成的。戲劇衝突的成功與否是戲劇的關鍵,所謂戲劇性正是由於戲劇衝突解決得獨特、新穎、有豐富內涵而形成的。由於受演出的時間、空間和觀眾的限制,戲劇的矛盾衝突應當更集中、更簡練、更尖銳的反應現實生活中的矛盾的衝突。

戲曲和戲劇有什麼區別?

而戲曲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唸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   戲曲是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又說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漢族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

我不做概念解釋,又不是寫教科書,做直觀的說法。區別主要有三:第一,表現形式不同。戲曲是世界上綜合性最強的藝術。歌唱、舞蹈、雜技、武術、雕塑、文學全囊括,戲劇只是單一的,歌、舞、話只取一點。第二,核心要素不同。戲劇更強調思想,把靈魂架在火上烤。戲曲強調藝術,賣的是玩藝兒。唱、念、做、打的功夫是號召力。戲曲嚴格說不是表演,而是表現。第三,機制不同。戲劇是導演中心制,戲曲是主演中心制,即角兒的藝術。同樣是《借東風》,馬連良唱就一票難求,換個人可能就銷不動,看戲得發紅包才來。一個戲班所有事都圍繞角兒展開。

搬運於豆丁

戲曲與戲劇有哪些區別,

戲劇藝術與戲曲藝術的區別可以這樣理解:

廣義上講戲劇包括話劇、中國戲曲、歌劇、舞劇。本教材所談戲劇,主要指話劇。話劇在歐美各國通常就被稱為戲劇。

戲劇與戲曲在表現與再現、時空建構、表演方式、戲劇結構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戲曲重寫意,戲劇重寫形;(虛擬性與寫實性)

戲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與戲劇表演的表演理論、體驗理論;

戲曲豐富的表現手段與戲劇的時空限制、戲劇性衝突、戲劇動作。

具體講:

(1)話劇注重再現生活,舞臺大多是寫實和具象的,包括佈景、化妝、燈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實,創造出使觀眾彷彿身臨其境的舞臺氣氛,在舞臺上形象地展現出社會生活環境;戲曲則注重表現生活,戲曲的舞臺美術基本上是寫意和抽象的,戲曲的佈景和道具都很簡單,全憑演員的虛擬表演來表現,演員手中的一根馬鞭,可以讓觀眾想象到劇中人物正揚鞭策馬,疾飛如奔,演員手中的一隻船槳,彷彿使觀眾看到了大江中一葉扁舟正破浪前行。

(2)話劇注重寫實,戲曲注重寫意。話劇藝術是一種建立在體驗基礎上的舞臺表演藝術,演員對於角色必須有深切的體驗,不管是本色表演還是性格化表演,話劇演員都必須從客觀現實生活中找到創造角色的依據、塑造出真實、生動的人物形象。戲曲藝術作為一種表現性藝術,它是將生活中的動作加以變形和誇張,形成戲曲表演藝術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來表現。

(3)話劇的戲劇性衝突在特定的場景中表現,而且是用對話來表現行動,戲曲則要憑藉劇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現自己的感情和內心世界。戲劇動作帶有更強的外在實體性,而戲曲在完成內心動作向外部動作轉化的過程中,則更多地流連徘徊於內心活動之中,側重於內在情感的盡情抒發,戲劇衝突多在內心活動中展開,並不過多地強調外在的面對面地進行,很多戲都在內心衝突最激烈的場合、情感抒發最濃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戲曲常用一些動物神態豐富人物形象,藉助動物形態、神態、取其精神加以提煉並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採用虎型步,以顯示體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動作特點,表現人物動作上的迅速滑脫,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佇立時的姿態表現旦角的文靜莊嫻;取蝴蝶展翅形態表現人物體形輕盈飄逸等等。這方面,戲劇則更多地是展示舞臺人物形象自身所應具有的美,並用人物在特定場合下所應有的動作來刻畫人物,再現人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