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如何理解?

10 個回答
紫玄修行
2018-11-02

這句話出自心經,心經雖短但是實際有非常的深奧的內涵,是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觀音菩薩講的大智慧,並不適合初學者,必須對佛家的經典有系統的瞭解才能解讀一些,比如有的人連五蘊皆空的五蘊都不知道。

我還是想說,佛經講悟,並非你咬文嚼字可以理解的,必須有一定的境界,也就是到了菩薩的境界才能體悟其中的奧妙,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理解事物有無的,色是五蘊之一,簡單的說代表看到事物,那麼色即是空,就是說事物是空的,空是什麼?佛家講的空不是沒有,是佛菩薩悟到的事物本質,看不到的存在,我這樣說不知道一般人能否理解,我的理解是一種在未轉化為具體事物的一種存在狀態,第二句話空即是色,不是廢話,是說這樣本質狀態會轉化為具體事物,後面的話接著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為什麼要說前面的話,也就是菩薩的境界需要領悟這樣的境界,知道事物的生滅轉化,這個只是我個人的理解,絕對沒有那麼簡單,其實說實話古今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沒幾個,理解也沒有用,因為境界達不到,這種境界也是我們學佛的人都應去追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如何理解?
松生空谷5
2018-10-10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好理解,說的是佛學的色空觀,也就是宇宙觀,是對宇宙真相的揭示!

這段話出自“心經”,心經只有260字,卻是般若之母,是佛學的根本之經。

關於色空,“心經”是這樣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裡的“色”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質的,意識的,受想行識等諸相!

“空”指宇宙一切的本質,本性,指無常!

宇宙一切事物的本性,即空性,通過色來表現。

而色的本性是空的,無常的。

它們不是二元對立的,是一體的。所以,空有不二,真空妙有,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比如:我面前的綠蘿,它的空性通過綠葉這個存在的色讓我感知,沒有色何來空。

同時,綠葉的每一個剎那都是變化的無常的,它的細胞永遠的不停地變化,就是它的空性。沒有空何來色?所以空有不二,真空妙有!

色空觀揭示了宇宙的真相,是普世的真理!執有執空都不對!亊物沒有二元對立,萬物融匯一體!

风景线杂谈
2018-10-11

詞句子是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典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義理。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由因果產生,空是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都是從無到有。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句佛經名言,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們喜歡以此開玩笑,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實色並非女色,空也非虛無烏有。要認識此言的真正含義,還得從佛教的基本教義說起。

色即是空,讓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從而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人心中的虛妄產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係,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所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緣由關係及多種因素合成的最好說明。只有認識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才能讓人行善並以自身個體的德性度人,並真正關心世間萬物,以善的基礎。

佛學常見詞彙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其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

補充解釋:色,外在、表面、現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指表象為空,外在為空。進一步解釋,外在為空,表象為空,內在為本,實質為本,看人看事物遇到迷茫迷惑時,去看本質看內容,從而不被表面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看人看本質,看問題看本質。心經的內涵與本質說的是哲學,即般若(智慧)。

從本源上說

色、空從本源上說,是一體的。色是空性“因緣和合”而產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過一定的“因緣和合”而從空性中產生或幻化出來;也就是說,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緣條件下的表徵或表象或表相。色來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則是色的本源或本質。一切色都可以迴歸其本性,也就是迴歸到空性。當色(或有情眾生)迴歸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如何理解?
n是名n
2018-12-15

想像一個模型來解釋這句話吧:

說,我們每個人用眼睛看手機,眼晴就是個攝像頭,我們真正的自己,是坐在心房裡的一個大屏幕前在看。

這個“攝像機”到“大屏幕”這一段信號傳輸系統,叫“色蘊”,色蘊就是指內外世界一一對應的這種關係,這是最簡單的一蘊。

“色即是空”,意思是這個大屏幕如實的反應了攝像頭前的事物,色蘊的信號一點都沒有失真。

有明白人會說:不是這樣啊?我根本看不到真實的世界。

不是這樣就對了,明心見性以後才會見到真實世界呢。

“空即是色”,說,明心見性以後,信號不失真了,卻發現根本沒找到這個“攝像頭”一“色蘊”一“大屏幕”的系統,這是怎麼回事?

廢話,我上邊話都是騙你的,這套東西是我編的,我告訴了你,你又自己騙了自己,本來就是直接用眼看的呀,哪來又多加一套監控。

命理师陈一宏
2018-10-10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深深的懷疑,解釋對的人,不多。你所看到的很多解釋,都不一定正確。(當然,說這個也是我的心得體會,不一定很正確,就是說出來大家參考。)

大家都說講的是色就是空的,會成住壞空,會壞,會不長久,所以是空,有人還更形象的說如身體髮膚,看著沒變,可是都是細胞組成的,細胞非常多,分分鐘在成住壞空更新換代,貌似很有道理。或者另一個解釋就是心能轉物,若是心不住著這些物質世界,世界也可以當是無,這就是空了。

問題是,這就是答案嗎?我不信這些就是答案,因為我相信,另有答案。

色,是物質世界,這個解釋是對的。但空,就值得推敲一翻了。

空,是不是指我們的本性,指佛性呢?因為“心經”也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所以,空,還會是沒有嗎?還是滅嗎?當然了,在其他佛經中,有可能是。但在《心經》這裡,這句話,絕對不是,知者自明啦。【個人心得體會,若有錯誤之處,還請交流指正,不勝感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如何理解?

静空寻無
2018-11-03

我的看法如下,望批評指正:

色(包括受想行識,後文只用色來說)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前一句,是告訴我們熱愛生活,珍惜每一份緣。空性或者極樂與緣,與生活是一體的,一回事。也可以說:無色則無空,無空則無我,無色。

後一句進一步闡述兩者的親切關係。強調。以表真實不虛。

總的來說,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修煉的方向和修煉方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如何理解?
梨花
2018-10-10

其實這話可以這樣說: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

怎麼理解呢?

空與不空看上去是不可疊加的,相對立的。但真正的“空”,恰恰是空與不空的疊加態。

“空”,不是空與不空的空,空與不空是“空”同時呈現的屬性,也是“空”之所以為“空”的原因。比方說,生是一個狀態,死是與之相對的另一狀態,現在這兩種狀態疊加並存,即生又死,一隻貓即是生的也是死的,這就是疊加態,而疊加不是機械地羅列,是兩種完全對立的屬性同時呈現。

而如何呈現,何時呈現取決於心(意志或意識)。心動時貓就呈現單一的狀態,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不空),否則就是死也活(空)。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真意應該是:空色合一而為“空”。即四大皆空或萬事皆空的”空”。如果按這個命題發明一種數學的話,那將得到一個奇怪的等式即“1=2”。而這有可能把科學的根基所謂的經典數學笑死或氣死,但不幸的是佛說這是對的。

閒而思辨,博一笑爾。

阅海人
2018-10-11

色代表現象,故事,形態等可見性東西。空指本質,性格,思想,精神,靈魂素不可見的東西。現象有可見性,過程,有形態即色。本質具概括性,不可見,即空。現象展現著本質,不同現象反映本質不同。本質制約著現象,不同本質,現象不同。有怎樣本質,就有怎樣的現象。現象與本質是對立的,各自獨立的東西,但又存於一體中。如見到一件事物(現象),就透過事物(現象)知道它的(本質)。知道一個人患什麼病(本質)就想得出這人有怎樣病況,(現象受制於本質)。色與空,一實一虛。現象和本質同指一事物兩個不同方面。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即色即空!

壶公89566331
2018-10-11

空,就是本質本體真相內在自然法則,也就是內在道理;色,就其外在表現表象現象與功能作用;空寓於色之中,離開了色的空是不存在的,色體現的就是空,離開了空的色也是不存在的,空就是色的本體本質。

就像“一個人看到一個運動變化的事物”這件事情,其本質就是與這件事情相關的一系列道理相數,也就是相關這一切人、事、物自身內在道與理及一切相關運動變化規律及其表現表象現象,離開了內在的道理及變化規律,這個表現表象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不可能發生這些運動變化、更不可能呈現這些現象表現表象。

其實當一個人看到了真相弄明白了面對世界的自然法則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現象表現表象及其功能作用就是其內在自然法則本身,就是會發現這些存在形式就是其自然法則本身,也就是會看看門道!

離開其存在形式的的自然法則是不存在的,離開自然法則的存在形式也是不存在的,也可以說自然法則的存在形式本身就是自然法則本身,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本為一體!

所以,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能否看到空色不二,是檢驗一個人看到面對事物的真相及其自然法則與否的鑑別要點、分水嶺、試金石!能夠一眼看到並表達出面對事物的色與空即其道理相數、體相用,就是看到了真相及其自然法則,否則都是裝逼作秀!

用户和言悦色
2018-12-14

色即是空:色指一切物相即都是空。空即是色:空也是物相。就是空中不空,空中有妙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