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

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如何理解「新零售」的概念?
10 個回答
创美学院
2019-09-03

他們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前端的創業先鋒團隊,從2013年成立至今,他們服務品牌超過千家,他們為蒙牛、小豬佩奇、國家體育總局等多個國內知名品牌提供平臺運營和小程序APP搭建等服務,成功運營多個平臺月GMV過億流水,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對不起!!他們就是千耀傳媒科技;創美背後的強大操盤團隊;一家擅長運營的技術型企業。

他們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前端的創業先鋒團隊,從2013年成立至今,他們服務品牌超過千家,他們為蒙牛、小豬佩奇、國家體育總局等多個國內知名品牌提供平臺運營和小程序APP搭建等服務,成功運營多個平臺月GMV過億流水,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對不起!!他們就是千耀傳媒科技;創美背後的強大操盤團隊;一家擅長運營的技術型企業。

創美學院-操盤團隊

千耀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聯網創新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是國內領先的社交新零售服務商。

公司以過人的戰略佈局和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專注為客戶提供高於行業的互聯網社交新零售策劃運營輔助與軟件平臺開發等服務,致力於賦能品牌增值營銷,構建一站式品牌服務鏈條。

我們深度關注品牌營銷賦能的意義,以“增值營銷”為導向,幫助企業實現品牌價值與品牌營銷的高度契合,更注重深度挖掘自有流量對品牌可持續生長的關鍵作用。

他們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前端的創業先鋒團隊,從2013年成立至今,他們服務品牌超過千家,他們為蒙牛、小豬佩奇、國家體育總局等多個國內知名品牌提供平臺運營和小程序APP搭建等服務,成功運營多個平臺月GMV過億流水,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對不起!!他們就是千耀傳媒科技;創美背後的強大操盤團隊;一家擅長運營的技術型企業。

創美學院-操盤團隊

千耀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聯網創新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是國內領先的社交新零售服務商。

公司以過人的戰略佈局和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專注為客戶提供高於行業的互聯網社交新零售策劃運營輔助與軟件平臺開發等服務,致力於賦能品牌增值營銷,構建一站式品牌服務鏈條。

我們深度關注品牌營銷賦能的意義,以“增值營銷”為導向,幫助企業實現品牌價值與品牌營銷的高度契合,更注重深度挖掘自有流量對品牌可持續生長的關鍵作用。

千耀科技-專注品牌營銷賦能

在洞察了市場風口後,千耀打造了“創美學院”,並運用企業獨有的運營思維灌注其中,讓一個知識付費學院注入社交新零售的靈魂,在圍繞用戶的核心需求中,展開研發和設計,不單讓用戶有最便捷的操作體驗,還融入社交分享的分潤理念。這也是“創美學院”最初的雛形就是本著經濟進步和文化文明的推進順勢而生的。

他們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前端的創業先鋒團隊,從2013年成立至今,他們服務品牌超過千家,他們為蒙牛、小豬佩奇、國家體育總局等多個國內知名品牌提供平臺運營和小程序APP搭建等服務,成功運營多個平臺月GMV過億流水,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對不起!!他們就是千耀傳媒科技;創美背後的強大操盤團隊;一家擅長運營的技術型企業。

創美學院-操盤團隊

千耀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聯網創新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是國內領先的社交新零售服務商。

公司以過人的戰略佈局和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專注為客戶提供高於行業的互聯網社交新零售策劃運營輔助與軟件平臺開發等服務,致力於賦能品牌增值營銷,構建一站式品牌服務鏈條。

我們深度關注品牌營銷賦能的意義,以“增值營銷”為導向,幫助企業實現品牌價值與品牌營銷的高度契合,更注重深度挖掘自有流量對品牌可持續生長的關鍵作用。

千耀科技-專注品牌營銷賦能

在洞察了市場風口後,千耀打造了“創美學院”,並運用企業獨有的運營思維灌注其中,讓一個知識付費學院注入社交新零售的靈魂,在圍繞用戶的核心需求中,展開研發和設計,不單讓用戶有最便捷的操作體驗,還融入社交分享的分潤理念。這也是“創美學院”最初的雛形就是本著經濟進步和文化文明的推進順勢而生的。

創美學院-時刻走在創業前沿

2019年全球經濟將迎來新的挑戰,千耀做為新零售品牌賦能領先者,在洞察了當下知識經濟時代後,開啟了碎片化時間的創收革命,“創美學院”應運而生,為廣大學者的成長賦能提供了一個專業的知識新零售教育學院,讓創美學員們時刻走在創業前沿。

创新工场
2019-08-29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3、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地租模式,並不見得能從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業地產有很多,比如各種mall。

儘管有幾個不同類別,新零售的核心還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今天大家熱炒的盒馬鮮生,裡面的蔬菜比例其實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裝,不讓大爺、大媽進去翻撿貨;水果也是包裝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裝水果。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3、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地租模式,並不見得能從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業地產有很多,比如各種mall。

儘管有幾個不同類別,新零售的核心還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今天大家熱炒的盒馬鮮生,裡面的蔬菜比例其實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裝,不讓大爺、大媽進去翻撿貨;水果也是包裝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裝水果。

百果園的水果更小,全都是中高檔、高品質的水果,肯定有一些人不喜歡,不喜歡就對了,這種模式本身就重組了顧客群。貨品的組織和現場體驗,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新的流量從哪裡來?

我們覺得有三塊增量是值得注意的:

1、原來線下已經存在的流量。比如在mall、街邊,本來就有人,原來是跟你無關的,如果體驗和技術到位,現在可以被數字化地收集起來,變成跟你有關的了。

摩拜和ofo這麼快速的傳播,在它飛速發展的時候也沒有投多少廣告,所以線下流量不見得一定比線上貴,線下流量紅利依然存在。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3、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地租模式,並不見得能從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業地產有很多,比如各種mall。

儘管有幾個不同類別,新零售的核心還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今天大家熱炒的盒馬鮮生,裡面的蔬菜比例其實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裝,不讓大爺、大媽進去翻撿貨;水果也是包裝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裝水果。

百果園的水果更小,全都是中高檔、高品質的水果,肯定有一些人不喜歡,不喜歡就對了,這種模式本身就重組了顧客群。貨品的組織和現場體驗,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新的流量從哪裡來?

我們覺得有三塊增量是值得注意的:

1、原來線下已經存在的流量。比如在mall、街邊,本來就有人,原來是跟你無關的,如果體驗和技術到位,現在可以被數字化地收集起來,變成跟你有關的了。

摩拜和ofo這麼快速的傳播,在它飛速發展的時候也沒有投多少廣告,所以線下流量不見得一定比線上貴,線下流量紅利依然存在。

2、被電商化改造的線上流量。有些線上流量看似已經沒有增長,其實未必。這些流量原來可能很淺,沒有交易,但隨著交易習慣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很多網民擁有了交易能力,消費能力也因此會進一步釋放。

3、IP帶來的流量。隨著內容電商的轉化能力大幅度增強,一些自帶流量的IP既可以在網上傳播,也可以把流量帶到實體的線下店

舉一個特別直接的例子,原麥山丘原來只開門店,不做線上,而且在北京只開了六家店。但後來鐵粉們自發在淘寶上做原麥山丘的代購,到店裡面買來在淘寶上賣。於是,公司就開始了線上零售和配送服務。有意思的是,公司的配送到不了的地方,淘寶代購依然會作為補充。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3、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地租模式,並不見得能從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業地產有很多,比如各種mall。

儘管有幾個不同類別,新零售的核心還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今天大家熱炒的盒馬鮮生,裡面的蔬菜比例其實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裝,不讓大爺、大媽進去翻撿貨;水果也是包裝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裝水果。

百果園的水果更小,全都是中高檔、高品質的水果,肯定有一些人不喜歡,不喜歡就對了,這種模式本身就重組了顧客群。貨品的組織和現場體驗,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新的流量從哪裡來?

我們覺得有三塊增量是值得注意的:

1、原來線下已經存在的流量。比如在mall、街邊,本來就有人,原來是跟你無關的,如果體驗和技術到位,現在可以被數字化地收集起來,變成跟你有關的了。

摩拜和ofo這麼快速的傳播,在它飛速發展的時候也沒有投多少廣告,所以線下流量不見得一定比線上貴,線下流量紅利依然存在。

2、被電商化改造的線上流量。有些線上流量看似已經沒有增長,其實未必。這些流量原來可能很淺,沒有交易,但隨著交易習慣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很多網民擁有了交易能力,消費能力也因此會進一步釋放。

3、IP帶來的流量。隨著內容電商的轉化能力大幅度增強,一些自帶流量的IP既可以在網上傳播,也可以把流量帶到實體的線下店

舉一個特別直接的例子,原麥山丘原來只開門店,不做線上,而且在北京只開了六家店。但後來鐵粉們自發在淘寶上做原麥山丘的代購,到店裡面買來在淘寶上賣。於是,公司就開始了線上零售和配送服務。有意思的是,公司的配送到不了的地方,淘寶代購依然會作為補充。

廣義的IP能夠帶來的流量仍然存在。淘寶一個造物節,集客能力是幾十萬人的量級。淘寶的無人店,不管是作秀還是PR,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流。

所以,線下的流量、被電商化改造的線上流量以及IP帶來的流量都會是增量。

新零售場景下,消費者的體驗會變成什麼樣?

新零售在供應鏈上的努力和創新是值得被肯定的,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把現成的東西組織一下。

創新工場投的一家公司叫F5未來商店,它可以做熱食,內置蒸、煮這樣的加工方法。因為有冷藏功能,還可以做冰淇凌。這種快速供應速食的能力,要比組織現成的包裝商品更重要。

新零售很難定義,但其核心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新零售並不需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而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以下是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的分享,從業態、流量、供應鏈等方面闡述了什麼是新零售:


什麼叫做真正的新零售?你心中的零售新業態是什麼?

新零售很難嚴格定義,創新工場覺得零售有三大類

1、品牌零售。品牌商自營零售,比如很多服裝行業都是品牌零售,包括我們投的原麥山丘。品牌零售要全渠道覆蓋,管他是線上還是線下,反正所有能賣的地方都覆蓋掉,也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努力滲透就好了。

2、品類零售。像各種專營店、迪卡儂、Costco、7-11,都屬於品類零售,不管是某一個垂直品類,還是便利店,都屬於組合多個品牌商和產品的零售方式。

3、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地租模式,並不見得能從直接的交易中拿到多大的利益,更多是收租金。商業地產有很多,比如各種mall。

儘管有幾個不同類別,新零售的核心還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和優化,讓塑造的場景所吸引的人群更聚焦,但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一定是讓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

今天大家熱炒的盒馬鮮生,裡面的蔬菜比例其實大幅度下降了,即便有蔬菜,也做成了精品小包裝,不讓大爺、大媽進去翻撿貨;水果也是包裝化、中高端的,不是大量的散裝水果。

百果園的水果更小,全都是中高檔、高品質的水果,肯定有一些人不喜歡,不喜歡就對了,這種模式本身就重組了顧客群。貨品的組織和現場體驗,導致在某個市場更有競爭力,讓能效更高、人均產值更高、單位坪效更高

新的流量從哪裡來?

我們覺得有三塊增量是值得注意的:

1、原來線下已經存在的流量。比如在mall、街邊,本來就有人,原來是跟你無關的,如果體驗和技術到位,現在可以被數字化地收集起來,變成跟你有關的了。

摩拜和ofo這麼快速的傳播,在它飛速發展的時候也沒有投多少廣告,所以線下流量不見得一定比線上貴,線下流量紅利依然存在。

2、被電商化改造的線上流量。有些線上流量看似已經沒有增長,其實未必。這些流量原來可能很淺,沒有交易,但隨著交易習慣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很多網民擁有了交易能力,消費能力也因此會進一步釋放。

3、IP帶來的流量。隨著內容電商的轉化能力大幅度增強,一些自帶流量的IP既可以在網上傳播,也可以把流量帶到實體的線下店

舉一個特別直接的例子,原麥山丘原來只開門店,不做線上,而且在北京只開了六家店。但後來鐵粉們自發在淘寶上做原麥山丘的代購,到店裡面買來在淘寶上賣。於是,公司就開始了線上零售和配送服務。有意思的是,公司的配送到不了的地方,淘寶代購依然會作為補充。

廣義的IP能夠帶來的流量仍然存在。淘寶一個造物節,集客能力是幾十萬人的量級。淘寶的無人店,不管是作秀還是PR,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流。

所以,線下的流量、被電商化改造的線上流量以及IP帶來的流量都會是增量。

新零售場景下,消費者的體驗會變成什麼樣?

新零售在供應鏈上的努力和創新是值得被肯定的,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把現成的東西組織一下。

創新工場投的一家公司叫F5未來商店,它可以做熱食,內置蒸、煮這樣的加工方法。因為有冷藏功能,還可以做冰淇凌。這種快速供應速食的能力,要比組織現成的包裝商品更重要。

盒馬鮮生同樣提供了獨特的體驗,類似帝王蟹這種高貴的海鮮,可以在商店現場烹飪製作,雖然口味比不上餐館,但可以讓人低成本體驗到平常不易得到的東西。

無人便利店此時此刻靠譜嗎?

現在很多無人技術,更多聚焦在不用排隊結帳,這在便利店行業是不是最大的問題,我覺得見仁見智。

傳統便利店,服務交互做的再好,顧客就是想吃碗熱湯麵,但是你沒有,那還不如提供熱食的無人便利店。

為什麼我們投F5未來商店,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大家吃熱食鮮食的需求,這是頭部需求。目前,F5未來商店鮮食的購買比例在50%以上。所以,便利店最重要的是保證頭部的、最高頻的供給能夠做到位,有沒有人可能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歡迎關注創新工場的微信訂閱號:chuangxin2009。這裡是一個創新工場和創業者的溝通交流平臺,您可以學習創業相關的法務、市場、財務、HR等各個業務領域所需的知識乾貨,還有機會參與到創新工場舉辦的創業者培訓、沙龍和其他各類活動中。

吴怼怼
2019-11-27

談起這輪零售變革背後的驅動邏輯,我們大概可以從三個維度思考。供給端,互聯網技術賦能線下,使人貨場更加數據化、智能化;需求端,中產崛起推動消費升級,年輕一代追求個性和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商業本質,線上的玩家將流量做到極致之後,逐漸意識到線下實體業的重要性,同時線上線下獲客成本沒有了明顯差距,電商紛紛佈局線下,實體零售商逐步強化線上。

從阿里、蘇寧和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零售實現路徑上看,無論是參股或收購,還是創新業態開店,都是為了實現優質服務體驗落地和便利性以及成本優化等等。最終,實現互聯網化的線下資產和站點網點資源的價值都會被重估。

經營面臨痛點也意味著拐點到來

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零售商,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模式都面臨不同的經營痛點。電商雖然成為消費主流,但單一流量模式也開始顯示出市場增長疲軟。線上高速增長期已過,流量紅利消失後線上業務天花板開始顯現。

實體百貨、商超、便利店等傳統零售則面臨效率低下、供應鏈冗長、跨區域難以整合等挑戰難以盈利,他們急需圍繞用戶和數據做文章,用場景引流。二者強烈的轉型需求也意味著,線上和線下的拐點出現。

所以我們看到,巨頭們紛紛強強聯合或者充分發揮已具備的線下基因優勢,如阿里和三江、蘇寧的雙線模式、京東和永輝、網易嚴選和萬科、小米生態鏈搶攤線下等等。

阿里更多是基於平臺思路,打通產業鏈,而不是主導去做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阿里參股百貨(銀泰)和超市(三江購物),與百聯集團戰略合作;投資盒馬鮮生和易果生鮮,加之自身天貓生鮮,完善生鮮領域線上線下的佈局。

談起這輪零售變革背後的驅動邏輯,我們大概可以從三個維度思考。供給端,互聯網技術賦能線下,使人貨場更加數據化、智能化;需求端,中產崛起推動消費升級,年輕一代追求個性和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商業本質,線上的玩家將流量做到極致之後,逐漸意識到線下實體業的重要性,同時線上線下獲客成本沒有了明顯差距,電商紛紛佈局線下,實體零售商逐步強化線上。

從阿里、蘇寧和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零售實現路徑上看,無論是參股或收購,還是創新業態開店,都是為了實現優質服務體驗落地和便利性以及成本優化等等。最終,實現互聯網化的線下資產和站點網點資源的價值都會被重估。

經營面臨痛點也意味著拐點到來

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零售商,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模式都面臨不同的經營痛點。電商雖然成為消費主流,但單一流量模式也開始顯示出市場增長疲軟。線上高速增長期已過,流量紅利消失後線上業務天花板開始顯現。

實體百貨、商超、便利店等傳統零售則面臨效率低下、供應鏈冗長、跨區域難以整合等挑戰難以盈利,他們急需圍繞用戶和數據做文章,用場景引流。二者強烈的轉型需求也意味著,線上和線下的拐點出現。

所以我們看到,巨頭們紛紛強強聯合或者充分發揮已具備的線下基因優勢,如阿里和三江、蘇寧的雙線模式、京東和永輝、網易嚴選和萬科、小米生態鏈搶攤線下等等。

阿里更多是基於平臺思路,打通產業鏈,而不是主導去做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阿里參股百貨(銀泰)和超市(三江購物),與百聯集團戰略合作;投資盒馬鮮生和易果生鮮,加之自身天貓生鮮,完善生鮮領域線上線下的佈局。

此外,推進淘咖啡、無人汽車超市、智能家居、天貓小店等,都是圍繞體驗和效率展開,其強大的技術後臺和用戶數據是阿里新零售的護城河。

從廣義上來講,蘇寧在2012年就開了智慧零售先河,當年他們正式提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2013年品牌升級為蘇寧雲商。有趣的是,這兩年蘇寧也都是電商巨頭裡率先開始雙十一預熱大會的。今年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用更“三全三化”來落地概括蘇寧的智慧零售理念,即“全渠道、全產業、全客群”和“場景化、智能化、個性化”。

蘇寧線上和線下的磨合已經有多年,其線下經驗是其智慧零售發展的先發優勢。除了升級的蘇寧雲店、渠道下沉的農村直營店外,其他業態也在推進中,思路是“大店更全、小店更專”。蘇寧的門店從地域、人群和屬性來說都較為全面,大型店有云店和旗艦店(主要設立於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定位於為消費者提供舒適、豐富的購物體驗),中型店包括中心店、社區店(設立於一二線城市非核心地段的社區商圈,以及縣級市場開設的3000平方米業態),縣鎮店,以及一站式母嬰體驗中心紅孩子店。

京東的新零售則是以自有物流和供應鏈為核心,入股永輝超市,與沃爾瑪戰略合作,拓展加盟便利店、試水辦公室無人值守迷你超市等等。

下沉用戶市場可能是最後的流量紅利

根據國家統計局、天風證券研究所統計顯示,目前三線城市的人口規模是一線城市的6倍左右。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人均GDP正處在3000-5000美元這一重要的門檻值,參考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消費升級在這一階段集中體現,消費者對品牌品質的需求不斷強化。

與零售業態高度發達、電商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及以下的中小城市、縣級小城鎮、農村地區顯然是決定未來零售規模和體量的重點。

阿里研究院公佈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6)》顯示,到2016年底,全國淘寶村突破1000個、淘寶鎮突破100個。農村淘寶通過搭建縣村兩級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瓶頸,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三四線城市由於消費終端相對分散,存在物流範圍覆蓋不全的問題,近年來電商巨頭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渠道下沉,完善“最後一公里”的物流網絡布。

蘇寧是國內最早完成渠道下沉的企業之一。過去幾年蘇寧深耕農村市場,通過鋪設易購直營店,保證在縣鎮級地區的商品和服務質量和城市統一。蘇寧服務站和蘇寧小店相當於線下網絡中的毛細血管,相比於純電商,蘇寧的優勢在於縮短末端配送半徑、提升最後一公里配送效率。截至2017年中報,蘇寧易購服務站直營店2079家,授權網點833家。

易購直營店是蘇寧在縣域自建開設的新業態,提供購物、金融、招商、便民、售後五大功能。易購直營店也成為蘇寧“向城市引入農村特產、向農村下沉優質商品、提升農村網絡應用能力、健全網購服務”的支撐。

京東方面,其集團副總裁馮軼此前在2017年合作伙伴大會上宣佈“將從技術驅動、品類管理、營銷開放、區域下沉四個方面深入佈局。”京東超市的區域下沉業務將在今年全面啟動,即在全國七大區成立區域採銷部,加強區域招商、運營、營銷,以保障目標的順利完成。

IP文創內容與零售產業的融合

從目前落地的智慧零售模式來看,共同點是以消費體驗為核心,運用數字化、技術化、智能化思維,打通線上線下,將零售業態延伸至物流、文娛、餐飲等多元業態和領域圍繞智慧零售流量拓展的邏輯。

很贊同新消費內參的觀點,如果說過去的內容產業是以一種純精神產品形態出現,作為一種單獨售賣體,雖然嘗試過通過各種衍生產品進行增值擴展方式去創造收入,但是純粹的線上消費已經很難單一放大內容的價值,未來的內容也會尋求與實體產業的融合,從而讓精神消費通過實物空間與用戶形成強力互動,創造出全新的用戶感受。

而線下實體產業,也在不斷尋找著新的流量通道,線上內容的IP自然很容易成為線下實體空間去主動擁抱的“靈魂伴侶”,一個缺流量,一個缺品牌的落地,文創空間結合的密度將會越來越快,文創產品的精神消費將會持續擁抱線下實體產業。

談起這輪零售變革背後的驅動邏輯,我們大概可以從三個維度思考。供給端,互聯網技術賦能線下,使人貨場更加數據化、智能化;需求端,中產崛起推動消費升級,年輕一代追求個性和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商業本質,線上的玩家將流量做到極致之後,逐漸意識到線下實體業的重要性,同時線上線下獲客成本沒有了明顯差距,電商紛紛佈局線下,實體零售商逐步強化線上。

從阿里、蘇寧和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零售實現路徑上看,無論是參股或收購,還是創新業態開店,都是為了實現優質服務體驗落地和便利性以及成本優化等等。最終,實現互聯網化的線下資產和站點網點資源的價值都會被重估。

經營面臨痛點也意味著拐點到來

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零售商,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模式都面臨不同的經營痛點。電商雖然成為消費主流,但單一流量模式也開始顯示出市場增長疲軟。線上高速增長期已過,流量紅利消失後線上業務天花板開始顯現。

實體百貨、商超、便利店等傳統零售則面臨效率低下、供應鏈冗長、跨區域難以整合等挑戰難以盈利,他們急需圍繞用戶和數據做文章,用場景引流。二者強烈的轉型需求也意味著,線上和線下的拐點出現。

所以我們看到,巨頭們紛紛強強聯合或者充分發揮已具備的線下基因優勢,如阿里和三江、蘇寧的雙線模式、京東和永輝、網易嚴選和萬科、小米生態鏈搶攤線下等等。

阿里更多是基於平臺思路,打通產業鏈,而不是主導去做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阿里參股百貨(銀泰)和超市(三江購物),與百聯集團戰略合作;投資盒馬鮮生和易果生鮮,加之自身天貓生鮮,完善生鮮領域線上線下的佈局。

此外,推進淘咖啡、無人汽車超市、智能家居、天貓小店等,都是圍繞體驗和效率展開,其強大的技術後臺和用戶數據是阿里新零售的護城河。

從廣義上來講,蘇寧在2012年就開了智慧零售先河,當年他們正式提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2013年品牌升級為蘇寧雲商。有趣的是,這兩年蘇寧也都是電商巨頭裡率先開始雙十一預熱大會的。今年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用更“三全三化”來落地概括蘇寧的智慧零售理念,即“全渠道、全產業、全客群”和“場景化、智能化、個性化”。

蘇寧線上和線下的磨合已經有多年,其線下經驗是其智慧零售發展的先發優勢。除了升級的蘇寧雲店、渠道下沉的農村直營店外,其他業態也在推進中,思路是“大店更全、小店更專”。蘇寧的門店從地域、人群和屬性來說都較為全面,大型店有云店和旗艦店(主要設立於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定位於為消費者提供舒適、豐富的購物體驗),中型店包括中心店、社區店(設立於一二線城市非核心地段的社區商圈,以及縣級市場開設的3000平方米業態),縣鎮店,以及一站式母嬰體驗中心紅孩子店。

京東的新零售則是以自有物流和供應鏈為核心,入股永輝超市,與沃爾瑪戰略合作,拓展加盟便利店、試水辦公室無人值守迷你超市等等。

下沉用戶市場可能是最後的流量紅利

根據國家統計局、天風證券研究所統計顯示,目前三線城市的人口規模是一線城市的6倍左右。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人均GDP正處在3000-5000美元這一重要的門檻值,參考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消費升級在這一階段集中體現,消費者對品牌品質的需求不斷強化。

與零售業態高度發達、電商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及以下的中小城市、縣級小城鎮、農村地區顯然是決定未來零售規模和體量的重點。

阿里研究院公佈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6)》顯示,到2016年底,全國淘寶村突破1000個、淘寶鎮突破100個。農村淘寶通過搭建縣村兩級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瓶頸,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三四線城市由於消費終端相對分散,存在物流範圍覆蓋不全的問題,近年來電商巨頭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渠道下沉,完善“最後一公里”的物流網絡布。

蘇寧是國內最早完成渠道下沉的企業之一。過去幾年蘇寧深耕農村市場,通過鋪設易購直營店,保證在縣鎮級地區的商品和服務質量和城市統一。蘇寧服務站和蘇寧小店相當於線下網絡中的毛細血管,相比於純電商,蘇寧的優勢在於縮短末端配送半徑、提升最後一公里配送效率。截至2017年中報,蘇寧易購服務站直營店2079家,授權網點833家。

易購直營店是蘇寧在縣域自建開設的新業態,提供購物、金融、招商、便民、售後五大功能。易購直營店也成為蘇寧“向城市引入農村特產、向農村下沉優質商品、提升農村網絡應用能力、健全網購服務”的支撐。

京東方面,其集團副總裁馮軼此前在2017年合作伙伴大會上宣佈“將從技術驅動、品類管理、營銷開放、區域下沉四個方面深入佈局。”京東超市的區域下沉業務將在今年全面啟動,即在全國七大區成立區域採銷部,加強區域招商、運營、營銷,以保障目標的順利完成。

IP文創內容與零售產業的融合

從目前落地的智慧零售模式來看,共同點是以消費體驗為核心,運用數字化、技術化、智能化思維,打通線上線下,將零售業態延伸至物流、文娛、餐飲等多元業態和領域圍繞智慧零售流量拓展的邏輯。

很贊同新消費內參的觀點,如果說過去的內容產業是以一種純精神產品形態出現,作為一種單獨售賣體,雖然嘗試過通過各種衍生產品進行增值擴展方式去創造收入,但是純粹的線上消費已經很難單一放大內容的價值,未來的內容也會尋求與實體產業的融合,從而讓精神消費通過實物空間與用戶形成強力互動,創造出全新的用戶感受。

而線下實體產業,也在不斷尋找著新的流量通道,線上內容的IP自然很容易成為線下實體空間去主動擁抱的“靈魂伴侶”,一個缺流量,一個缺品牌的落地,文創空間結合的密度將會越來越快,文創產品的精神消費將會持續擁抱線下實體產業。

在這方面,蘇寧的做法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蘇寧雖沒有阿里大文娛的說法,但蘇寧文創其實等同於這一概念。可以看出,蘇寧正探索“蘇寧影院+VR體驗店+蘇寧小店+U趣+體育旗艦店”新業態,讓文娛尤其體育來結合智慧零售。

蘇寧可以根據用戶群體的特徵,有針對性地進行品類差異化配置,引入文創、智慧智能商品,作為流量的新入口。比如蘇寧2015年末提出將開設200家蘇寧影院,2016年4月在HTC VR生態大會上提出將在300家門店開設文創VR體驗專區,同時蘇寧已在大量門店中上線新奇特產品專區“U趣店”。同年,蘇寧以2.7億歐元控股國際米蘭,並將在2017年開出第一家亞洲體育旗艦店。

不可否認,諸多零售的新物種其實還在孕育中。雖然諸如無人店等這些新物種,都還沒有跡象表明一定能夠規模化。但我們又得承認,即將過去的2017年互聯網圈大體只有共享經濟和智慧零售這兩個頂級熱點。未來2到3年一定是是零售產業新競爭格局加速形成的階段,巨頭之間的縱橫捭闔會越來越多。

李论
2019-01-18

新零售一直是今年以來的大風口。去年的風口可能是單車,前年的風口是直播,今年的風口毫無疑問就是新零售。這個風口緣起於哪兒?馬雲說了一句話,未來的阿里要all in新零售。

馬雲說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我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為什麼阿里會提新零售這個概念,以及為什麼騰訊也會迅速跟進新零售這件事情,本質上來說,就像中國古時候說一個人有多富有,(取決於)你有多少可以像韭菜一樣收割的國民,能收多少稅,在這些人身上反覆掙到錢,萬戶侯、千戶侯等等。在中國存在兩個巨無霸的互聯網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不談了,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兩個巨頭騰訊和阿里,他們提新零售的原因是希望不僅在線上挖掘所有用戶的價值,還能夠再到線下進行進一步挖掘。

本質而言,現在中國互聯網的競爭就是對用戶擁有的競爭。中國為什麼會出現類似百度在BAT當中掉隊的情況?我個人理解,百度在這麼多年的競爭當中沒有形成自己非常有效的或者高質量的用戶帳號系統。

阿里和騰訊這麼多年的投資併購行為,在基礎用戶系統上面做了非常多的層級,比如2009年騰訊就併購了Discuz!,讓全國幾十萬箇中小論壇網站全部可以按用QQ號一鍵登陸,緊接著又有了微信這個擁有超級用戶數的工具,進一步在全國進行投資佈局,所以騰訊積累出了非常完整的用戶體系。阿里本來就有淘寶、支付寶、蝦米音樂等等,這兩個互聯網巨頭都在擁有自己最基礎的用戶數之後,迅速積累起來自己的帳戶體系。但現在中國擁有能夠建立起自己用戶帳號體系的公司其實機會並不多。

縱觀市場,為什麼這些公司能跑到五百億、四百億美金?因為擁有自己非常紮實的用戶帳號系統。比如滴滴,有出行需求頻次比較高,有了一套自己的帳號系統,具有海量用戶。再比如說美團和點評合併之後的新美大一樣有自己的酒店業務、出行業務、團購業務、外賣業務,也擁有了非常高頻使用、幾千萬量級的用戶體系。頭條在線上內容領域有非常完整的用戶體系,還有摩拜,每天超過3000萬次騎行的用戶體系。在中國,擁有超過一億用戶的帳號體系公司都可能成為五百億美金的公司,都需要圍繞用戶做出更多對用戶價值挖掘,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看新零售的原因:需要通過零售,通過消費的方式把用戶進行更大規模的變現。一部分虛擬用戶的變現,一部分是實物變現,這裡面產生新零售大量的機會。

我自己的理解是,新零售是非常寬的概念,不單單指線下零售,新零售更多包括這麼多年出現的知識付費、內容分享,這些都屬於新零售,包括這幾年特別火的王者榮耀、吃雞這樣的遊戲。人在對食物或者對某種體驗進行付費,這些零售行為本質的背後,是所有擁有海量用戶體系的大巨頭們、小巨頭們對於用戶進行價值的再次、多次變現。

齿轮易创
2019-01-25

今天和大家講講新零售,不知道大家對新零售這個概念瞭解有多少。它是2016年11月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來的,2017年尤其!特別!的熱!

一切新名詞、新模式都要從本質開講,這次也不例外~

以下正文,歡迎交流學習。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是什麼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技術、供應鏈等改變給合適的消費者帶來更適合的商品、更出色的體驗,並不僅僅是通過新技術把場景變得酷炫。

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第一:
    • 近些年來因為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大範圍普及而帶來的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放緩
  • 數據:
    •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 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
    • 每年在以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 所以可以說距離傳統電商的“天花板”越來越近了
  • 第二:
    • 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
    • 線上購物的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

以前人們在網上購物更多地追求的是性價比,可以購買原產地的平價商品——因為信息不對稱等等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地區價格不對等。

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關注點不僅僅是價格低廉了,愈發關注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新零售目前的發展和佈局情況:

新零售是由阿里巴巴主導的,此外騰訊、京東以及傳統零售企業也都有新零售佈局(如下圖)

今天和大家講講新零售,不知道大家對新零售這個概念瞭解有多少。它是2016年11月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來的,2017年尤其!特別!的熱!

一切新名詞、新模式都要從本質開講,這次也不例外~

以下正文,歡迎交流學習。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是什麼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技術、供應鏈等改變給合適的消費者帶來更適合的商品、更出色的體驗,並不僅僅是通過新技術把場景變得酷炫。

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第一:
    • 近些年來因為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大範圍普及而帶來的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放緩
  • 數據:
    •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 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
    • 每年在以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 所以可以說距離傳統電商的“天花板”越來越近了
  • 第二:
    • 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
    • 線上購物的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

以前人們在網上購物更多地追求的是性價比,可以購買原產地的平價商品——因為信息不對稱等等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地區價格不對等。

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關注點不僅僅是價格低廉了,愈發關注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新零售目前的發展和佈局情況:

新零售是由阿里巴巴主導的,此外騰訊、京東以及傳統零售企業也都有新零售佈局(如下圖)

阿里收購了聯華超市、新華都、三江購物、銀泰商業、蘇寧雲商等企業的一部分股份,又與百聯集團合作,開展了盒馬生鮮代表的生鮮超市,銀泰代表的體驗式專業連鎖,阿里零售代表的2B的商業體系,以及蘇寧雲商代表的無人零售。

而在泛騰訊系中,也有這四個新零售版圖的佈局。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商家也在個別板塊中有所佈局。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發展方式

新零售各家巨頭目前也仍在探索階段,但是在打法上有幾個相似之處:

今天和大家講講新零售,不知道大家對新零售這個概念瞭解有多少。它是2016年11月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來的,2017年尤其!特別!的熱!

一切新名詞、新模式都要從本質開講,這次也不例外~

以下正文,歡迎交流學習。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是什麼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技術、供應鏈等改變給合適的消費者帶來更適合的商品、更出色的體驗,並不僅僅是通過新技術把場景變得酷炫。

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第一:
    • 近些年來因為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大範圍普及而帶來的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放緩
  • 數據:
    •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 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
    • 每年在以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 所以可以說距離傳統電商的“天花板”越來越近了
  • 第二:
    • 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
    • 線上購物的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

以前人們在網上購物更多地追求的是性價比,可以購買原產地的平價商品——因為信息不對稱等等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地區價格不對等。

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關注點不僅僅是價格低廉了,愈發關注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新零售目前的發展和佈局情況:

新零售是由阿里巴巴主導的,此外騰訊、京東以及傳統零售企業也都有新零售佈局(如下圖)

阿里收購了聯華超市、新華都、三江購物、銀泰商業、蘇寧雲商等企業的一部分股份,又與百聯集團合作,開展了盒馬生鮮代表的生鮮超市,銀泰代表的體驗式專業連鎖,阿里零售代表的2B的商業體系,以及蘇寧雲商代表的無人零售。

而在泛騰訊系中,也有這四個新零售版圖的佈局。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商家也在個別板塊中有所佈局。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發展方式

新零售各家巨頭目前也仍在探索階段,但是在打法上有幾個相似之處:

1)藉助APP拓展門店覆蓋範圍內的線上到家業務;

2)提高生鮮比例、引入中高端生鮮;

3)設立餐飲檔口、支持現買現做現吃;

4)調整佈局和動線,增強用戶體驗;

5)商品定位精品化,客群結構年輕化。

目前做的比較好的:

盒馬鮮生:(目前是進度比較靠前的,安裝量也很可觀。)

今天和大家講講新零售,不知道大家對新零售這個概念瞭解有多少。它是2016年11月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來的,2017年尤其!特別!的熱!

一切新名詞、新模式都要從本質開講,這次也不例外~

以下正文,歡迎交流學習。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是什麼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技術、供應鏈等改變給合適的消費者帶來更適合的商品、更出色的體驗,並不僅僅是通過新技術把場景變得酷炫。

為什麼要做新零售:

  • 第一:
    • 近些年來因為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大範圍普及而帶來的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放緩
  • 數據:
    •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 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
      •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
      • 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
    • 每年在以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 所以可以說距離傳統電商的“天花板”越來越近了
  • 第二:
    • 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
    • 線上購物的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

以前人們在網上購物更多地追求的是性價比,可以購買原產地的平價商品——因為信息不對稱等等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地區價格不對等。

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關注點不僅僅是價格低廉了,愈發關注消費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新零售目前的發展和佈局情況:

新零售是由阿里巴巴主導的,此外騰訊、京東以及傳統零售企業也都有新零售佈局(如下圖)

阿里收購了聯華超市、新華都、三江購物、銀泰商業、蘇寧雲商等企業的一部分股份,又與百聯集團合作,開展了盒馬生鮮代表的生鮮超市,銀泰代表的體驗式專業連鎖,阿里零售代表的2B的商業體系,以及蘇寧雲商代表的無人零售。

而在泛騰訊系中,也有這四個新零售版圖的佈局。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商家也在個別板塊中有所佈局。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新零售發展方式

新零售各家巨頭目前也仍在探索階段,但是在打法上有幾個相似之處:

1)藉助APP拓展門店覆蓋範圍內的線上到家業務;

2)提高生鮮比例、引入中高端生鮮;

3)設立餐飲檔口、支持現買現做現吃;

4)調整佈局和動線,增強用戶體驗;

5)商品定位精品化,客群結構年輕化。

目前做的比較好的:

盒馬鮮生:(目前是進度比較靠前的,安裝量也很可觀。)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盒馬是超市,是餐飲店,也可以是菜市場。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

而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盒馬鮮生多開在居民聚集區,下單購物需要下載盒馬App,只支持支付寶付款,不接受現金、銀行卡等任何其他支付方式。用戶不能支付現金,必須下載APP通過支付寶完成支付——最終阿里會有所有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能讓阿里更準確知道用戶是誰,他們喜歡什麼。最終基於大數據,商家能精準推送用戶喜歡的商品,每一個人看到的商品都是不同的。

而且由於超市有區域半徑,不同社區的人群收入,消費層次也不同,最終將導致每一個盒馬鮮生的產品也會不同。目前盒馬鮮生已實現盈利,盒馬的數據相當健康,其轉化率和復購率都很高。

盒馬鮮生服務的都是城市中對價格不敏感的一批人,更關注時間和品質,這種客群和銷售品類,限制了其在二三線城市的擴張。同時畢竟因為有錢人是少數,盒馬單店的絕對交易額並不高。消費的商品也比較單一,是海鮮為絕對主力,標品為輔。所以盒馬鮮生代表的是創新型自營業務,以自由力量開發新業態新物種,創造增量市場,目前20家規模有限,更多的是起到一個新零售的先鋒和樣本作用。

暢想新零售未來的趨勢:

未來線下流量未必侷限於實體店鋪。

技術允許的時候淘寶天貓的界面會從現在的網頁和app延伸到實體世界的各個角落,流量入口變得無處不在。

舉個例子: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走到商場的鏡子前,因為我們的畫像和數據不同,就像淘寶的“猜你喜歡”一樣推送不同的廣告/商品,並實現下單線上與線下不再有明確的界限,

但是,無論新零售如何改變傳統零售,“人”和“貨”永遠是核心,另外就是如何精準地將兩者匹配,是零售行業永遠不變的本質。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袁川-品牌策划
2019-08-22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2016年底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的,由於是“馬雲”這個超牛逼的大IP提出來的,所以從事相關行業的,沒人敢忽視它,而且是一年比一年熱,雖然“新零售”現在已經不那麼“神祕”了,但不理解的人還是不理解,理解的人各有各的理解。

如果你去百度一下“新零售”的概念,那就太高大上了,什麼“新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物流”,什麼“人、貨、場”的重構,什麼“智慧零售、無界零售”亂花漸欲迷人眼,簡直是要顛覆世界的節奏,從業者都是霧裡看花,更何況老百姓?如果某位大師專家給你如此這般的解釋一通,你是不是更懵逼了?

我有個觀點,“磚家”分四個檔次:

一流磚家,自己很明白,也能解釋明白;

二流磚家,自己很明白,給別人解釋不明白;

三流磚家,自己不太明白,解釋完別人更不明白;

四流磚家,自己不太明白,解釋完別人更懵逼了,自己更糊塗了。

這些年我從傳統行業到金融行業、再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直圍繞著如何更好的賦能銷售,如今也算是“新零售”從業者吧,那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儘量不做後兩種“磚家”。


研究新零售,首先得知道傳統零售是怎麼回事,對吧?

傳統零售很簡單:廠家生產出商品——找到各級別經銷商——把商品放在特定場所去展示——讓顧客選擇購買。傳統電商也是這樣的,只是把商場、超市放到了互聯網上,都是先有產品,再找客戶,廠家生產什麼,客戶就買什麼,賺的是代理層級差價和產品服務的利潤,這就是傳統零售的商業邏輯。

現在,“新零售”來了,是馬爸爸召喚來的嗎?顯然不是,我認為,新零售是一種自然的商業進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首先,市場變了。

市場就是供需關係。物質缺乏的時代,你想買的東西,可能有錢也買不到,至少你所在的城市買不到,現在還有這個問題嗎?不存在的,互聯網可以連接整個世界,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這說明什麼?如果你還停留在產品思維,就別怕產能過剩,商品堆在倉庫爛掉,因為選擇權在消費者手裡,他可以不需要,或者他需要也不在你這裡買。

其次,消費者變了。

我們都是消費者,問一問自己,哪兒改變了?有人說,消費升級了。原來我開大眾,現在換奧迪了;有人說,消費降級了。原來我穿阿迪耐克,現在拼多多有件衣服,沒牌子,看著也不賴,拉上朋友一起買,便宜,還挺有參與感。其時,消費升級也好,消費降級也好,這裡不多討論,反正消費者已不是原來的消費者了,他已經不再滿足於擁有某件商品的使用功能,而是希望那些更適合自己的,更彰顯自己獨特品味的東西和感覺。

再次,消費場景變了。

過去人們買東西,就是商場、超市、便利店、批發市場,後來是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現在呢?消費無處不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走到哪裡就買到哪裡,想在哪買在哪買,看見什麼就可以買什麼,想什麼時間買就什麼時間買,管他是拼多多、抖音、快手,還是朋友圈呢,只要我喜歡。所以,社交電商來了,自購省錢,分享賺錢,我是消費者,也是消費商,而微信,只是我的一種工具罷了。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2016年底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的,由於是“馬雲”這個超牛逼的大IP提出來的,所以從事相關行業的,沒人敢忽視它,而且是一年比一年熱,雖然“新零售”現在已經不那麼“神祕”了,但不理解的人還是不理解,理解的人各有各的理解。

如果你去百度一下“新零售”的概念,那就太高大上了,什麼“新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物流”,什麼“人、貨、場”的重構,什麼“智慧零售、無界零售”亂花漸欲迷人眼,簡直是要顛覆世界的節奏,從業者都是霧裡看花,更何況老百姓?如果某位大師專家給你如此這般的解釋一通,你是不是更懵逼了?

我有個觀點,“磚家”分四個檔次:

一流磚家,自己很明白,也能解釋明白;

二流磚家,自己很明白,給別人解釋不明白;

三流磚家,自己不太明白,解釋完別人更不明白;

四流磚家,自己不太明白,解釋完別人更懵逼了,自己更糊塗了。

這些年我從傳統行業到金融行業、再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直圍繞著如何更好的賦能銷售,如今也算是“新零售”從業者吧,那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儘量不做後兩種“磚家”。


研究新零售,首先得知道傳統零售是怎麼回事,對吧?

傳統零售很簡單:廠家生產出商品——找到各級別經銷商——把商品放在特定場所去展示——讓顧客選擇購買。傳統電商也是這樣的,只是把商場、超市放到了互聯網上,都是先有產品,再找客戶,廠家生產什麼,客戶就買什麼,賺的是代理層級差價和產品服務的利潤,這就是傳統零售的商業邏輯。

現在,“新零售”來了,是馬爸爸召喚來的嗎?顯然不是,我認為,新零售是一種自然的商業進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首先,市場變了。

市場就是供需關係。物質缺乏的時代,你想買的東西,可能有錢也買不到,至少你所在的城市買不到,現在還有這個問題嗎?不存在的,互聯網可以連接整個世界,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這說明什麼?如果你還停留在產品思維,就別怕產能過剩,商品堆在倉庫爛掉,因為選擇權在消費者手裡,他可以不需要,或者他需要也不在你這裡買。

其次,消費者變了。

我們都是消費者,問一問自己,哪兒改變了?有人說,消費升級了。原來我開大眾,現在換奧迪了;有人說,消費降級了。原來我穿阿迪耐克,現在拼多多有件衣服,沒牌子,看著也不賴,拉上朋友一起買,便宜,還挺有參與感。其時,消費升級也好,消費降級也好,這裡不多討論,反正消費者已不是原來的消費者了,他已經不再滿足於擁有某件商品的使用功能,而是希望那些更適合自己的,更彰顯自己獨特品味的東西和感覺。

再次,消費場景變了。

過去人們買東西,就是商場、超市、便利店、批發市場,後來是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現在呢?消費無處不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走到哪裡就買到哪裡,想在哪買在哪買,看見什麼就可以買什麼,想什麼時間買就什麼時間買,管他是拼多多、抖音、快手,還是朋友圈呢,只要我喜歡。所以,社交電商來了,自購省錢,分享賺錢,我是消費者,也是消費商,而微信,只是我的一種工具罷了。

以上變化導致了什麼呢?

原本屬於門店的流量,都跑到線上去了,實體不好乾了;原本屬於平臺的流量,都跑到抖音去了,傳統電商也不好乾了;社交電商就好乾了嗎?如果不懂經營私域流量,可能也就不好乾了。一切都在變,但是,商業進化永遠離不開這四個字:多、快、好、省。即:產品越來越豐富,效率越來越高,體驗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實惠。

我認為,一切能優化多快好省的新玩法,新模式,我認為都可以叫“新零售”。之所以不談那些所謂的智能化、雲計算、大數據,是因為它們只是零售在追求“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過程中,可以應用的一些工具和手段,來幫助我們更精準的服務用戶。

所以,新零售的根本邏輯是:洞察用戶需求(大數據)——創造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商品和服務)——線上線下全維度展示(信息隨時觸達用戶)——客戶隨時隨地消費(用戶在任意場景下成交)。

時代在發展,零售行業在發展,實體也好,微電商也罷,你要做的,就是踏上時代的節拍,不斷的創新優化,不說站上時代潮頭,至少別被時代的巨浪拍死在沙灘上。

一米君666
2019-03-03

”新零售”這個概念成為最近熱炒的新名詞,多數人認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傳統零售”的簡單結合,但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新零售”是將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零售方式,並加以改良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以及物流的簡單融合,還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這個概念成為最近熱炒的新名詞,多數人認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傳統零售”的簡單結合,但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新零售”是將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零售方式,並加以改良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以及物流的簡單融合,還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戶體驗,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同時,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在線下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上渠道、線上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下渠道的同時,線下與線上的零售商彼此開展合作,實現渠道互補和共贏。這種“新零售”模式需要有云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後臺支撐與配合;二是提供更廣範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消費場景化。消費場景化是“新零售”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顧客未來需求的發展方向;三是營造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即打造全渠道產業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既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也包括上游的製造商、下游的商家以及渠道內的所有合作伙伴,多方在一個公共平臺上進行更深更廣的合作,最後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新零售”只有在與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等相結合,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新零售”這個概念成為最近熱炒的新名詞,多數人認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傳統零售”的簡單結合,但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新零售”是將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零售方式,並加以改良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以及物流的簡單融合,還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戶體驗,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同時,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在線下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上渠道、線上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下渠道的同時,線下與線上的零售商彼此開展合作,實現渠道互補和共贏。這種“新零售”模式需要有云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後臺支撐與配合;二是提供更廣範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消費場景化。消費場景化是“新零售”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顧客未來需求的發展方向;三是營造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即打造全渠道產業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既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也包括上游的製造商、下游的商家以及渠道內的所有合作伙伴,多方在一個公共平臺上進行更深更廣的合作,最後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新零售”只有在與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等相結合,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新零售”這個概念成為最近熱炒的新名詞,多數人認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傳統零售”的簡單結合,但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新零售”是將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零售方式,並加以改良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以及物流的簡單融合,還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戶體驗,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同時,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在線下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上渠道、線上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下渠道的同時,線下與線上的零售商彼此開展合作,實現渠道互補和共贏。這種“新零售”模式需要有云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後臺支撐與配合;二是提供更廣範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消費場景化。消費場景化是“新零售”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顧客未來需求的發展方向;三是營造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即打造全渠道產業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既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也包括上游的製造商、下游的商家以及渠道內的所有合作伙伴,多方在一個公共平臺上進行更深更廣的合作,最後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新零售”只有在與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等相結合,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新零售”這個概念成為最近熱炒的新名詞,多數人認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傳統零售”的簡單結合,但是,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新零售”是將互聯網新思維、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零售方式,並加以改良和創新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以及物流的簡單融合,還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戶體驗,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同時,實現商品與物流渠道整合,在線下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上渠道、線上零售商不斷開拓線下渠道的同時,線下與線上的零售商彼此開展合作,實現渠道互補和共贏。這種“新零售”模式需要有云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後臺支撐與配合;二是提供更廣範圍內的體驗式消費服務,實現消費場景化。消費場景化是“新零售”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顧客未來需求的發展方向;三是營造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臺,即打造全渠道產業生態鏈。這個生態鏈既包括零售企業內部員工,也包括上游的製造商、下游的商家以及渠道內的所有合作伙伴,多方在一個公共平臺上進行更深更廣的合作,最後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新零售”只有在與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資源等相結合,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為什麼最近“新零售”代替了傳統電商,成為零售業的風口呢。我們還記得,淘寶、京東剛剛出現時,大家都預言線下傳統零售業都會被顛覆,在若干年後,線下零售甚至將被電商完全取代。但是,事實是目前各大電商都發現了線下的重要性,紛紛投資線下實體店。包括盒馬鮮生、永輝、大潤發等等都被巨頭們爭搶投資。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呢。其實,之所以電商發展前期被看好,發展迅猛,主要是因為中國原有的零售體系過於陳舊落後,效率低下,滿足不了物質生活需求的發展,因此,隨著電商的崛起,傳統零售業受到重大沖擊。但是,傳統零售業有著自己的先天優勢,是不能完全被電商替代的。比如,線下用戶的極致體驗,而這正式互聯網企業所倡導的核心價值,二者一拍即合,就催生了目前如火如荼的電商與傳統零售相結合的“新零售”大潮。

新零售创业者
2019-08-18

新零售是依託最新的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對原有的零售業態,進行優化和創新。

比如酒店客房無人售貨機,是傳統便利店在酒店客房的一種延伸。

在店鋪位置,店鋪規模,營業時間、消費體驗上進行了創新。

以滿足特定人群對便利性、時效性的特殊需求。

為消費者提供了清晰的價值供給,從而也使經營者獲得了利潤。

垂定报单—团购小程序
2019-05-16

01

什麼是“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02

“新零售”如何演變而來?

01

什麼是“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02

“新零售”如何演變而來?

03

“新零售”有哪些特徵?

01

什麼是“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02

“新零售”如何演變而來?

03

“新零售”有哪些特徵?

04

新零售今後的發展趨勢?

01

什麼是“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02

“新零售”如何演變而來?

03

“新零售”有哪些特徵?

04

新零售今後的發展趨勢?

05

零售企業如何應對新零售發展趨勢?

Step1藉助大數據識別消費需求

利用消費大數據,識別各類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和消費特性,決定最優的品類組合、最適合的品牌及產品組合、最具吸引力的價格區間,提供最適合的服務和消費體驗。

Step2分解消費過程,尋找各環節潛在解決方案

將“最佳產品和購物體驗”落實到消費過程各個環節,對各個環節的可行性、效益等進行評估,篩選出較好的組合,並考慮各種組合方案的優劣、明確各個渠道的定位與功能。

01

什麼是“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02

“新零售”如何演變而來?

03

“新零售”有哪些特徵?

04

新零售今後的發展趨勢?

05

零售企業如何應對新零售發展趨勢?

Step1藉助大數據識別消費需求

利用消費大數據,識別各類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和消費特性,決定最優的品類組合、最適合的品牌及產品組合、最具吸引力的價格區間,提供最適合的服務和消費體驗。

Step2分解消費過程,尋找各環節潛在解決方案

將“最佳產品和購物體驗”落實到消費過程各個環節,對各個環節的可行性、效益等進行評估,篩選出較好的組合,並考慮各種組合方案的優劣、明確各個渠道的定位與功能。

Step3整合資源形成“新零售”業態轉型發展綜合方案

對研發、採購生產、物流、營銷、財務等各個部門的資源和能力現狀進行評估,綜合考量提高各項能力所需的投入,形成最優的新零售轉型發展綜合方案。

天财商龙
2019-04-13

天財商龍來回答一波!如果您覺得說的有點意思,歡迎點贊並瀏覽我們的官網:http://www.tcsl.com.cn/


關於新零售,“新零售”只為了解決一件事情,那就是——“場景重構”,即重構“人、貨、場”。

傳統場景下,消費者購買商品是“人找貨”。試想,你想要喝咖啡了,於是找一家附近的星巴克,到了店裡看著菜單中的咖啡,挑選一杯,付錢,完成交易。

☞ 而在新零售場景下,消費者購買商品被重構為“貨找人”。如果你是一個咖啡愛好者,而此時此刻正在會議桌前與同事展開頭腦風暴。陷入思考僵局的你們急需幾分鐘的休息。這時候,微信推送過來了一張瑞幸的咖啡券,你突然想到,大家來杯咖啡好不好?於是,你打開App,下單,過一會,包裝精美的小藍杯被送到了會議室。


從“人找貨”變成“貨找人”,從“你想要什麼”變成“問你要不要”。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場”無限化。“場”則包括空間的“場”和時間的“場”,這就讓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時間和地點都擴展了。

說了這麼多,“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消費場景的重構,通過對“場”的延伸,讓消費者主動找貨,擴展了消費的場所和時間,從而帶來消費機會的增加。而對“場”的重構,往往採用了O2O、大數據、AI等新技術,結合數據分析,進行精準營銷,將消費者從線下引流到線上,利用互聯網的無邊界,實現”場“的無限化。

所以,不是某些實體店用了某些新技術而成為“新零售”,而是他們為了重構“人、貨、場”,才用到了這些新技術


但問題來了,說了這麼多,這個”新零售“怎麼這麼像電商呢?某東、某貓,他們一直不都是這麼做的嗎?為什麼他們從一開始被稱作“電商”,而不是“新零售”呢?

“新零售”與“電商”有什麼區別?

電商們紛紛乾死傳統大商場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嚴重的問題——衣服不試穿,怎麼買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少電商網站推出了智能試衣間等“黑科技”,然而情況並不盡如人意。便宜的衣服可以隨便買來穿穿,而正經八百的好衣服,就不能這麼隨意了。

雖然在電商的不斷教育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衝動消費”,已經習慣了衣服不試穿也可以買,大不了再退貨。但想來想去,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線下實體店還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新零售”就僅僅等於實體店+線上嗎?這個實體店與傳統的零售商店又有什麼區別呢?舉個例子

☞ 傳統書店的老闆,最煩的就是顧客只看不買。於是儘可能將店內擺滿書架,不會給顧客留有座位的空間,想要看書也請站著看。在一些私人書店,店員甚至會變相將顧客趕走(在日本漫畫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

☞ 而新型書店,非但不會反感顧客只看不買,反而會給顧客安排舒適的看書環境,甚至售賣咖啡飲料,提供沙發座椅,方便顧客在店內看書。



傳統書店,發生消費的“場”在店內,講究的是“坪效”,如果顧客只看不買,書店就只能賠錢。

☞ 而新型書店,發生消費的“場”大部分在線上,講究的是“流量”,店內只是體驗,只要在線上消費就可以,線下能賣出去多少是次要的。

“線下體驗”——這便是“新零售”模式下,實體店的作用了,也是“新零售”與“純電商”最顯著的區別。

“線下體驗、線上銷售”——這便是“新零售”區別於電商和傳統實體店的核心邏輯。一旦違背這個邏輯,將重新迴歸傳統實體店的老模式。



本文整理自天財商龍(

www.tcsl.com.cn

),作者為天財商龍首席產品官(CPO)張璇先生。由於篇幅有限,更多內容歡迎到我們的頭條號主頁或者官網(

www.tcsl.com.cn

)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