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六旬老夫妻磨香油為生,孩子長大後再也不願意幹這活,老人收入沒給孩子說
圖說江淮
1/10 今年60多歲的吳大爺做小磨麻油好幾十年了,街坊四鄰無人不曉。每晚磨出來的香油,白天老伴會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在農村一天也能收入一兩百元。這是老吳家裡的小磨香油作坊正在磨製香油。
2/10 家裡的土炕。記憶中的香油坊是很多70後、80後孩童時候最美好的嚮往,每天放學後,成群結隊的小夥伴路過村子的香油坊,那香香甜甜的芝麻香充斥整個鼻尖,只是聞聞味道就會讓人覺得心滿意足。
3/10 老吳在陽光正好的下午,晾晒烘烤後的芝麻。老吳說,以前的農村香油可是“稀罕物”,裝在一個三寸高的止咳糖漿玻璃瓶裡,記憶中那個瓶子好像很多農家從來沒有裝滿過。
4/10 老吳的外孫幫助他篩選芝麻,對於在城裡長大的00後來說,這些工序很繁瑣也很稀奇,但是他們除了一時的好奇心以外,並沒有多久的耐心。
5/10 那時候農村人生活,很多家裡做菜,放香油的時候,不像現在這樣拿著瓶子或油壺直接往外倒,而是拿著一根筷子,小心翼翼的伸入瓶中,蘸一下,然後讓筷子上的那點香油,順著筷子艱難的滴到碗裡,日子節儉卻又很容易滿足,幸福感十足。
6/10 這是老吳的妻子,一直陪伴在老吳的小香油作坊。
7/10 醇厚的香油沿著石磨的邊沿兒流淌下來,那感覺有點像濃濃的巧克力,卻又比巧克力濃香,是飄香千年的中國味兒。
8/10 老吳說,以前農村人多地少,多年來憑著小磨香油的手藝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這個老磨坊是我祖上傳下來的,都是鄉里鄉親,靠這個發不了財,但也夠吃喝,原想孩子能接下去,後來社會發展太快了,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生計,不需要幹這個了”。說到這裡,老吳似乎有點遺憾。
9/10 現在,機制香油的量化生產,精美的各色包裝撩人眼球,但那香飄四溢的氣息與可口的石磨香油卻依舊在很多鄉村保存著,很多像老吳這樣的傳統手藝人在堅持著。
10/10 老人說,每天推一個油,能賣兩天,掙幾百元,平時孩子也不問收入,也不給他們說,喜歡就回家看看,但是他們雖不願意幹這活,還是喜歡吃家裡的小磨香油。更多原創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頭條號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歡迎留言和私信圖說江淮。
2017-07-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