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隴客評:合力守護祁連山的“最安靜”

甘肅發佈 2017-04-29

去年底以來,祁連山生態之憂成為長期以“生態和發展並重”為施政重點的甘肅張掖難以迴避的尷尬。尤其是今年以來,祁連山保護區連續被曝出存在無休止探礦採礦、截流發電、過度放牧、旅遊開發項目未批先建等“生態遭破壞”現象,引發社會普遍關注。如今經過4個多月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治理,祁連山已進入“最安靜”的時期——礦山探採全部關停,水電設施規範運行,核心區、緩衝區已無任何經營性項目。

不可否認,面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治理成績單,讓每一個心憂祁連山生態之憂的人終於長舒了一口氣。但眉頭舒展過後,也不禁擔心關停的礦山探採會不會報復性反彈,在核心區、緩衝區已無處可覓的那些經營性項目會不會重新殺回來,還有其他問題又會不會捲土重來。各個方面如何合力守護祁連山的“最安靜”,顯然已成為當務之急。

必須在爭取政策及資金支持上下功夫。我們知道,祁連山生態保護是一項惠及很多省份、對我國生態氣候全局具有重大影響的系統工程,需要巨大投入,這項工作不是甘肅一省所能勝任的。因此,相關各方應積極行動起來,推動生態屏障保護試驗區建設,真正讓祁連山生態保護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必須在鞏固和擴大治理效果上下功夫。諸多亂象問題的治理表明,治理上的忽緊忽鬆,忽嚴忽寬,必然導致一些問題的時好時壞。目前的祁連山雖然“最安靜”,但這一態勢並不代表永遠。如果缺少機制護航,缺少一以貫之的嚴格監管,即使到手的“安靜”也會消失殆盡,繼續回到從前。因此,各相關方面必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整治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堅持一嚴到底,一抓到底,千方百計鞏固和擴大治理效果。

必須在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上下功夫。分析祁連山“生態遭破壞”的具體亂象問題,與一些人認識不到位有莫大關係。由於一些人對祁連山的重要性和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於是在利益的誘惑下置生態於全然不顧。同樣因為這一原因,擔負監管之責的相關方面沒有牢牢繃緊生態安全這根弦,以致於監管缺位、疲軟無力。因此,就要通過有力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自覺將維護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不悔選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做好修復祁連山生態環境這篇文章。

祁連山的生態治理,可以說沿線各市使出了“洪荒之力”。但如何守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最安靜”,離不開對“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發展理念的堅守,離不開各方的合力而為,更離不開制度設計的長久保障。唯有如此,祁連山的“最安靜”才能一直延續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