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如題
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10 個回答
北斗151742957
2017-06-06

絕對有。真正的高手應該是藏在民間,之所以很少出現。我認為可分為四種現象。第一種情況:是文化領域的前輩,自命清高,不願與後學者為伍,覺得是小兒科,參於有失身份。第二種情況:跟不上社會的節湊,對網絡認識不足,一大部分根本就不會用智能手機,更何況上網聊天,發表作品。第三種情況是:寫詩不當吃喝,不當錢用。寫點作品,也屬自我淘醉,自我欣賞。第四種情況:一生懷才不遇,思想偏激,寫出的作品多屬發瀉情緒的內容,低沉,激憤。只能自已收藏。我說的這幾類人,我認為真正的高手很可能藏在第四類人中間。因為要寫出好詩,必須有廣範的生活體驗和豐富思想感情(情緒)以及生活閱歷。那麼我為什麼沒說高手在第一種人中間呢?因為他們已經成名,沒必要再與後輩爭鳴,一步不慎,怕失名頭,所以固步自卦,輕易不會再參與。以上所說幾類人,大多是將盡花甲之年以上人。現在現於網上歲數大的人,多屬點老玩童(說笑麼怪),取樂子,湊熱鬧,不圖名,不圖利,圖個開心,圖個興致與愛好。至於年輕人,後生可威,長江後浪接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認為現代人大腦比古代人發達得多,只是現代社會不提倡,如果提倡,現代詩文會更加燦爛。✌

骑士139040929
2017-04-18

作詩,現在門檻很低。隨便寫幾句分段話,就可以在報刊人發表。這種詩,根本無人看,頂多一眼掃過,連五分鐘的印象存留期都沒有。所以,奉勸諸位還是少寫為妙。倒不如寫些反些反映當下群體生活的古詩詞要好些,只少有人看一眼,僅此而已。朦朧詩,我從小不看,現在工作忙,節奏快,壓力大,更無心去猜你是月朦朧或是鳥朦朧了。要帶著感情寫,要有不吐不快的心情時寫,要讓人看懂。當然,也不能為博眼球,寫什麼穿過大半中國去睡你,有什麼意義呢,難怪叫你屎人。

阿亮的月亮
2017-04-19

詩人或許在你身邊的某一個角落,即使你沒有看見。屈原開創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文以載道,詩以抒懷。

如今,依然有喜歡詩或寫詩的人在,他們或許在車間,或許在高樓大廈的會議室,或許在鄉村等等。在詩歌的爭議上,百家爭鳴,好不熱鬧,其實,愛你所愛的詩,寫你想寫的文字,其他隨性自然,也妙。

霜西草
2017-05-07

【虞美人影】霜西草

霜寒月冷寒聲碎,羅幕閒庭醉。樓裡海棠微睡,樓外傷心悴。

當年誓言今宵淚,今事昨非誰悔?靜夜菊花人累,幾曲新詞廢?



霜西草,原名代鵬飛,1987出生於藍田湯峪。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延河》《詩詞家》《崑崙詩詞》《詩詞月刊》《陝西詩詞》《秦風》等刊。著有詩詞集《莫韻唱晚》。

丁燎原
2017-05-07

當然有,我就一個喜歡寫詩的人,分享一首:

《紅屋子》

文/丁燎原

一定是太陽

在春天把屋頂親吻了

媽媽

就像你親吻我那樣

在我的臉上

留下紅紅的脣印

媽媽

我知道你很愛我

就像天上的太陽

也很愛伊犁河海景公園裡的

每一間屋子

脑洞青年
2017-04-18

連日來,詩人樑小斌腦梗住院的消息成為焦點,詩人伊沙在微博中說:“為中國的鑰匙祈禱。”除了他自身在文學上的高深造詣,及在中國詩壇舉足輕重的地位外,還因為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朦朧詩代表人物,不是體制內的作家,他本人沒有醫保,連醫療費用都難以承擔。

為什麼詩壇地位顯赫,生活卻困窘,這樣一種懸殊的境遇落差,是怎樣形成的?中國的詩人都在做什麼?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

為什麼詩壇地位顯赫,生活卻困窘?

與北島、顧城齊名的朦朧詩人樑小斌以一首《中國,我的鑰匙丟了》聞名詩歌界,創作於1980年的代表詩作《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通過“我”“尋找”鑰匙的過程,體現了一代青年的覺醒和思考,在當時的中國詩壇上,颳起一陣“找鑰匙”旋風。這首詩與同時期的《雪白的牆》等作品也成為中國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作,樑小斌就此也成為朦朧詩人的代表人物,與北島、顧城等詩人齊名。

樑小斌共有9篇詩歌散文入選中學、大學教科書。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徐敬亞曾評價:“在荒原上,中國有兩個天真的孩子,一個是顧城,一個就是樑小斌。”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著名詩人,現實生活中的境況卻堪稱困難。

樑小斌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群體中“生活處境最差的詩人”用著名詩人、學者葉匡政的話說,“樑小斌可能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群體中‘生活處境最差的詩人’。”

樑小斌的詩歌和隨筆創作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不屬於安徽作協、北京作協,多年來從事過電臺編輯等很多工作,近年來年齡大了也還是為了生計四處奔波。

葉匡政表示,“我跟圈內的人也討論過,樑老師隨筆的水平在當代是很高的,但是讀者群比較窄,這樣的作品不會成為暢銷書。”

據瞭解,樑小斌入院後,每天各項檢查、治療費用高達數千元,未來至少還有十多天的治療期。面對這筆醫療費用,樑小斌的夫人卓女士面對記者時稱“我們能挺過去”,但還是流露出有心無力的乏力感。

中國當代詩人生存現狀

20年賣不完一本詩集詩人們在自身與宇宙相通的無邊無涯的精神世界裡,披荊斬棘,艱苦卓絕,創造了驚風雨泣鬼神的語言奇蹟;尤其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他們放棄世俗生活的歡樂,鐵錐般專注於詩域。但是,光靠寫詩歌是無法生活的,這樣的詩人生存狀況不佳,被稱為“不會經營自己的詩人”。目前把精力完全放在詩歌上的職業詩人目前還是很少的,他們在生活窘迫時,往往靠家人、朋友和親戚資助。

職業詩人楊嘉利1996年出版了一本自費印刷的詩集,可是直到今天為止,快20年了,依舊沒有銷售完,還有幾捆詩集放在他的床下。他的作品在全國20幾家刊物發表,每月可以收到幾百元稿費,扣除郵寄和打印的費用,幾乎沒有盈利。因為他是殘疾人,靠政府給予的生活補貼才勉強生存下去。

歐陽江河十年只寫了十首詩在長詩《泰姬陵之淚》之前,歐陽江河差不多有十年沒動筆了,他在北京的一家著名演出公司做演出策劃,一做就是六七年。他很坦然,詩人就不要謀生了嗎?

在這十年裡,曾被成為“中國朦朧詩五大家”之一的歐陽江河(即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只寫了十首左右的詩,但寫了很多文章,包括音樂、繪畫、電影等領域的評論,甚至還有建築、攝影和舞蹈方面的文章,以至於有了音樂和美術評論家的頭銜。辭掉演出公司的工作之後,他的生計主要靠“賣字”來解決。2002年起,有日本人欣賞他的書法,獨家買斷了他十年內的書法作品。

這十年,歐陽江河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樣存在。或許,這長長的寂寞算不上什麼。里爾克、瓦雷裡都曾經沉寂很多年,芒克也沉寂了很多時間。詩人寫作,有人是長流水,有人有間歇期。歐陽江河自己曾解釋說,在這樣的時代,他根本無所謂寫不寫,“我不做詩歌的祕書”。“我成功剝離了作為生活和寫作的歐陽江河,沒把我的寫作變成我的生活方式。”

這十年,歐陽江河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樣存在。

下海難游泳,上岸沒人脈

不僅中國詩人謀生艱難,全世界詩人境況都差不多,即使是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等,也很難找到一位真正的全職詩人。

在現代印刷術普及前,寫作僅僅是愛好,而非職業,印刷術將創作的權利從貴族小圈子中解放出來,讓平民也有機會靠寫作才華過上自由、富裕和名譽的生活。可遺憾的是,詩歌文體與印刷術不易緊密結合。

詩歌語言較概括,對不同圈子的人來說,能從中獲得的信息量太少,此外,詩歌寫作門檻相對較低(俄羅斯人說“每一篇樹葉都有20位詩人在寫詩”),生產量大,且質量標準模糊,造成市場傾斜,故“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余光中的《鄉愁》藝術成就不高,可在公眾眼中,卻成了他的“代表作”。再比如,建國以來作品銷量最大的詩人是汪國真,“順口溜”竟遠超北島、顧城等大師級詩人。市場化失敗,決定了詩歌只能按等級社會中的傳統方式來運作,即:寫詩本身無法盈利,但可以將其兌換成影響力,再把這些影響力變現。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詩歌之所以出現井噴現象,創作更自由固然是一個原因,但當時這個兌現鏈條相對完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現代社會越來越扁平化,等級間藩籬被漸次拆除,在今天,芙蓉姐姐、鳳姐等的影響力比普通詩人要大得多,從而壓縮了後者的生存空間。

詩人們錯過了上岸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出現了“餓死詩人”的聲音。在此之前,中國詩人的職業身份主要是四種:一是體制內專業詩人,二是各國營單位員工,收入不高,生活相對安定;三是校園兼職詩人;四是流浪詩人。

在市場大潮衝擊下,這幾種職業的誘惑力迅速下降,大批詩人投身商海,以從事出版業的為多,比較成功的有李亞偉、萬夏、楚塵、沈浩波、葉匡政等。

出版業制度環境差,導致市場不規範,盜版、欠款等行為氾濫,真正成功者鳳毛麟角。

1995年以後,隨著各大學待遇猛增,當年下海的學者們出現了一個“上岸潮”,絕大多數詩人沒能把握住這個機會。“上岸”需要人脈資源,非詩人所長,詩歌不算專業,大學能提供的教職極少。不適應市場,又無法“上岸”,詩人們不得不在詩與生活間痛苦抉擇。

詩歌之路在何方?

國外的詩人 是怎麼活的呢?

今年63歲的安妮·卡森是一個奇蹟,她的詩集銷量一般,但她不斷斬獲各種文學獎,出道以來,她的總獎金額已超80萬美元。

而過去幾年諾獎熱門作家阿多尼斯的主業是大學教授,用他的話說,一生寫詩從沒賺過錢。幸虧他留在了大學裡,對於詩人而言,這也許是最理想的狀態。

還有一部分詩人靠基金會養活,在社會相對發達的國家,詩人只要知名度足夠,申請一份創作基金並不難,但創作基金有時間限制,一般是1-2年,且管理嚴格,挪用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是在約定時間內,詩人有了一個相對安逸的創作環境而已。

再有就是所謂的“地下詩人”,他們主要有三種生存方式:

一是詩歌朗誦會,收入雖少,但比較有保障,國內詩人也曾嘗試過,但在沙龍文化、酒吧文化不夠發達的前提下,聽眾不會為此付費,朗誦會無法盈利。二是出版私人雜誌,發行量雖小,但經營得當,不僅能提升知名度,還會獲得一筆穩定收入。三是各種兼職。

雖然國外詩人活得不算好,但對於真正熱愛詩的人來說,只要能放棄虛榮,就足以堅持下來,與中國詩人相比,他們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雖然在國外當詩人不難活,但他們在選擇這一職業時,往往更謹慎。

成為職業作家,這是人生的一個重大選擇,需要良好的職業規劃,三思方能後行。

相比之下,許多中國詩人卻認為職業規劃是反詩歌的,是庸俗、墮落的行為,他們更喜歡率性,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這背後是對自由的誤解。

自由的前提是自治,即每個人對自己行為負責,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種誤會,認為詩人就要隨心所欲,就要完全靠感覺來生活,這樣才叫有才華,結果遇到問題時,因心理準備不足,他們往往落入怨天尤人的境地中,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認為自己的麻煩都是這個不讀詩的時代造成的。

反思職業精神事實是,中國古代從沒有什麼職業詩人,不能拿古人來說事,在今天,既然選擇以詩歌為職業,就應有職業精神,就應超越簡單愛好的層面。

許多諾獎獲得者當年在選擇作家這一職業時,都是慎之又慎,為了養活自己,海明威、斯坦貝克、馬爾克斯等當過記者,福克納當過編劇,在今天,左手打工,右手寫作是常態。在文學的世界外,現代人還要食人間煙火。置種種俗務於不顧,很難長久保持良好的創作狀態。

相比於小說,中國當代詩歌更接近國際水準,但也要看到,中國詩人往往是出了一篇好作品後,便很難再上一個臺階,他們的成名作讓人充滿期待,可從那以後,他們幾乎不再進步了。

不是中國詩人們不努力,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抑制了他們的進步,他們以為自己因率性而成功,便刻意誇張自己的率性,甚至以排斥理性為榮,結果,他們與生活的距離越來越遠,隨著當初淪為下層的痛感漸漸被淡忘,則虛偽、裝腔、生硬等等弊端將日益凸顯出來。

與國外不同,中國詩人之間彼此聯繫極少,很難形成一種影響社會的力量。只有出現極端事件時,大家才會想起彼此的存在,而自組織渙散,同樣加劇了詩人們的生存困境。

結語

樑小斌住院,引出了當下中國詩人生存困境的的老話題。我們可以慨嘆詩意喪失的年代,物慾吞噬一切。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詩人是否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在現代社會,自食其力之餘,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對詩人來說應該不是過分要求。(騰文)

闲人一个28
2017-04-19

現在的生活中有沒有詩人?還真不知道呢?什麼樣的標準才能成為詩人呢?

但熱愛詩歌的人士大有人在,我就是很喜歡詩歌,心情好的時候心血來潮也作它幾首。

頭條中好多網友們都能寫作一首好詩來,例如:大海老師,陳老師,敬書,致遠,華山白子,海哥,逍遙....等等友友們太多了,還有一位佛教奇才”法渡塵世”,他們的詩歌我都拜讀。

一首好詩,欣賞悅讀就像美味佳餚,可口順心,觸景生情,以情感而發寫一首詩,自己賞心悅目,算不算詩人不重要,開心快樂舒發自己的詩感,我不是 詩人,但我喜歡寫詩,不成文的詩歌自我享受,快樂幸福知足常樂,就是人生中最美的詩篇。
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江南独伊108572263
2017-04-19

有。我有個同學是某省作家協會會員,詩人。他每天在詩歌網中都寫詩,在微信中寫詩,似乎不寫詩他就無法度過每一天,把寫詩當作了自己的工作和使命,詩對他來說就是陽光和空氣。不寫詩他的生命就好象要枯萎。生活中吃、喝、玩、樂、他都能用詩去舒發心中的豪情。與同學發生矛盾,想挖苦別人,他也能寫詩發洩心中的怨氣,總之,他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

齐翎
2017-05-21

其實每次看到類似的問題我都會心中一陣嘆息,我想說,是有詩人的,我自己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詩人,本人擅長寫古詩,三年來寫詩有將近一本。業餘的詩人並不缺,但真正的詩人並不多,原因想想大家都會明白,現在的社會詩人作家在大家的眼中通常是吃不飽飯的,當今的社會現狀遏制了人們對夢想的追求。

現在的中國可謂是詩國無詩,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人們對文化的摒棄,作為一箇中國人,忘記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是多麼可笑的事情,如果在多年之後外國人奪走了我們的許多東西,我們想去證明卻又無能為力,這時我們後悔但又沒有了任何意義。

現在許許多多的人無法理解古詩中帶給人們的意境,是當代社會生活習慣所至,還是社會進步帶來的代價。總之我們的文化傳承在慢慢退化。有人說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到為什麼日本就可以把中國文化傳承的讓世界為之讚揚,有人說真正的中華文化在日本,而我們中國卻傳承的沒有日本好呢,在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們更不能忘記自己的本,自己國家的文化。古文古詩確實在當今生活中沒有人去之乎者也,但古詩古文中帶給我們那些人生大道和崇高精神是無價的,所以我們要提高文化自覺性,莫要讓詩國無詩的悲劇發生在中華大地上。

最後作詩一首

廣廈層層拔地起,夕陽未暖鴉咽啼。中原黃土為本業,詩國無詩引人泣。九州之業為萬朝,豈在我輩倭寇欺?
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时空里的游客
2017-04-19

我覺得是有的,我也喜歡詩歌,現在的詩沒讀過,讀過的都是以前的如林徽因,余光中,汪國真,徐志摩等人的詩。附自己寫的一首詩,莫見笑。


現在的生活中還有詩人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