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挺很多人提起過客家“四州”這個詞,問問大家有誰知道客家“四州”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8 個回答
牛牪犇2013
2017-05-17

汀州、贛州、惠州、梅州只是客家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汀州是世界客家首府;贛州是客家搖籃;惠州是客家僑都;梅州是世界客都。不單這些,其實全部客家地區都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都是客家人,要有客家精神: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把客家話傳承下去,客家文化發揚光大——涯系客家人!!

岭南史话
2017-03-16

“客家四州”是指客家大本營,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在客家遷移發展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客家四州”按遷移路線排列是:贛州、汀州、梅州、惠州。按客家文化影響程度(知名度)排列是:梅州、惠州、贛州、汀州,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客家人避戰亂同中原地區南下遷徙,全新的謀生環境,"衣衫襤褸、以啟山林",造就了客家人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的品性。客家文化特點是耕讀傳家,保留了古代 漢民族的特點,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話,屬於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文化有著華夏文化的顯著特徵,有著博大的中原文化傳承。而汀州人群體龐大,傳統文化的氣勢宏偉博大,如功名文化、宗祠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等得以傳承。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據統計,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江西、海南、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8000萬以上,佔漢族人口的6%。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佈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000萬之眾。在分佈廣闊的客家人聚居地裡,梅州、惠州、贛州、汀州這四個州在客家文化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贛州--“客家搖籃”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贛州歷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就有縣郡建置。唐時,贛南成為“五嶺之要衝”、“粵閩之咽喉”;到宋,贛州成為當時全國36大城市之一。贛州府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贛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發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贛州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自唐代至清末,贛南中進士和狀元550名,贛南歷史上出過5位文科狀元和2位探花。全市95%以上為客家人,與閩、粵、港、澳、臺有獨特的親緣、人緣、地緣關係和長期穩定的交往。目前贛州的海外僑胞及港、澳、臺胞有近十萬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學術上有造詣的知名人士有九百餘人。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汀州--“客家祖地”

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福建西部的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歷史悠久,人文鼎盛,

汀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營,這裡每年秋天都要舉行世界客家公祭母親河大典,吸引大批海內外客家人前來尋根謁祖。因此,汀州被海內外客家人譽為“客家首府”,汀江被稱為“客家母親河”。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梅州--“世界客都”

廣東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積澱,獨特的民俗風情,神奇的遷徙歷史,被譽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在我國民俗史上佔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很高的研究價值。“梅花”很久以前古人就用智慧的結晶創作了“梅花篆字”。當代‘梅花篆字”傳承人王洪軍已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版權局保護等,為中國在世界文化領域贏得更多榮譽。

主要代表人物有葉劍英元帥,愛國詩人黃遵憲,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惠州--“客家僑都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

原惠陽地區管轄現今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海外很多惠州出去的華僑,都說自己是客家人,東南亞有很多客家會館,很多就是惠州人創辦的,特別是印度尼西亞的沙巴州很多是惠州人,是廣東著名僑鄉,故有“客家僑都”之稱。

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留下了96處遺址和2100多件文物。孕育了葉挺、廖仲愷、鄧演達、葉亞來等傑出人士。

大老黑猛张飞
2017-05-17

客家四州即“梅、惠、贛、汀”,是客家人興盛、發展、繁榮之主要地區。客家人勤勞、聰明、吃苦,客家人也極具自利心理。只要有兩個以上選擇的問題,支持其中一個的就要狠踩另一個。比如客家四州的問題,支持某個州的就要狠踩其他州。遠一點說,太平天國洪秀全是客家人,但太平天國在大陸最後一支抵抗力量汪海洋軍是在梅州被清軍和當地客家人消滅的。客家人發展不可謂不大,可是客家人狹隘的個性影響著整個客家團體的發展。

师小胖
2017-03-16

客家四州”指的是贛州、梅州、惠州、汀州。

贛州是歷史名城、文化名城、美麗江城、紅色故都,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境內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旅居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有360多萬人,遍佈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世界客都”之稱,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譽。梅州市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在2009年10月成功承辦了梅州世界客商首屆大會。以後世界客商大會每隔兩年在梅州舉行。因其為客家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其知名度居“客家四州”之首。

惠州不僅是客家民系的華僑文化象徵之一,而且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徵之一。惠州作為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有其歷史必然性。由於客家人的擴散、聚成、繁衍,惠州文化早已成為客家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惠州是最終形成的客家大本營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海外客家重要的原鄉之一。

汀州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國內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寧化縣為先祖曾居處。

奇葩坐在树上吃枇杷
2017-03-20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
客家“四州”是什麼意思?客家民系起源以及遷徙史。

运动用品供应商
2017-04-17

其實我覺得人要有人格,更要鄉(家鄉)格,更多我們客家人到了廣府的地方以說白話為榮,當家鄉不足以強大,我們內心要足以強大,要守護我們家鄉最好的那份榮譽!客家人,當以說客家話為榮,沒有加家鄉認同感,就如行屍,如走肉!

皇佑吴氏
2017-05-18

客家四洲就是全部都是客家人,講客家話、唱客家歌、做客家事、電視臺播客家話節目、在學校從小以客家話為標準。聯合國安理會要從這四洲學講客家話、世界各國領導都想來比拼客家話的地方。

南華優品
2017-03-17

客家五州是一個固定的文化概念,這是客家族群繁衍生息的原鄉,是對客家大本營的具體地理解釋。作為客家族群繁衍生息的原鄉,它實際上也是廣泛分佈在國內外各省各國的所有客家人的最終來源地,按照對各省各國客居地的影響程度來排名,第一名當之無愧屬於惠州,第二名是梅州,第三名是汀州,第四名是贛州,第五名是韶州。

在清末,惠州府籍學者徐旭曾撰著《豐湖札記》雲:“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各屬,潮州之大埔,廣州之龍門各屬是也”。

⑴惠州。

東晉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傅羅縣全域、龍川縣全域、揭陽縣全域設東官郡,郡治在今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城。一說東官郡西鄙原屬番禺縣東半部,即今廣州市從化區、增城區、東莞市、深圳市、清遠市佛岡縣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隋開皇十年(590)合並樑化郡(今海豐縣附近)、義安郡(今潮州市附近)、始興郡(今韶關市附近)、東官郡(今增城區附近)設循州。唐武德五年(622)循州陞格為總管府,循州總管府是唐初“嶺南六管”之一,範圍涉及現在的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韶關市、清遠市、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梅州市等。季唐南漢乾亨元年(917)這裡設為禎州,北宋天禧四年(1020)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惠州之名沿用至今。明洪武元年(1368)惠州陞格為府,管轄歸善、博羅、興寧、長樂、龍川、河源、海豐、東莞、增城、程鄉10縣,次年東莞、增城歸還廣州府,程鄉縣劃歸潮州府,河源縣改置為連平直隸州,直隸州名義上由省直隸,故名,然而實際上仍為府的附屬。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縣陞格為嘉應直隸州,附屬於惠州府,此時惠州府管轄歸善、博羅、龍川、河源、海豐,及從龍川縣和河源縣析出的和平、連平、長寧,從博羅縣和長樂縣析出的永安,從海豐縣析出的陸豐,合共10縣。

民國三年(1914)對明清以來原惠州府管轄的部分縣份進行了名稱的調整,它們是惠陽縣(今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和深圳市龍崗區)、新豐縣(原名長寧縣)、紫金縣(原名永安縣)、五華縣(原名長樂縣)、寶安縣(原名新安縣),以及沿用原名的博羅縣、河源縣、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海豐縣、陸豐縣、興寧縣、東莞縣、增城縣、龍門縣、從化縣。

客家五州中的惠州指的是明清以來的惠州府,海外的惠州十屬會館實際上涉及現在的廣州市、東莞市、深圳市、惠州市、汕尾市、河源市和韶關市的新豐縣。“惠州”作為一個客家原鄉地名,其影響力遠在梅州、汀州、贛州、嘉應和各重要客家僑鄉之上。一方面,汀州韶州贛州籍華僑本來就為數不多;第二方面,梅州籍華僑雖然數量和惠州府不相上下,但是梅州籍華僑最初走到海外的時候,他們的家鄉還叫做“嘉應州”,在整個近代歷史時段“梅州”都不曾正式作為當地行政區名被使用過,晚至1975年8月,梅縣的縣城方更名為“梅州鎮”,使“梅州”一名開始成為現代行政區名;尤其是在東莞、寶安(深圳)、增城、從化、海陸豐籍客家華僑的力挺下,“惠州”作為客家華僑第一僑鄉的地位,極其穩固而不可動搖!

惠州府無愧世界上最大的客家僑鄉之稱號,一來它涉及範圍廣闊,遠遠不是梅州、汀州、贛州、韶州可比,二來惠州府籍華僑(實際上包括深圳市和東莞市)人口數量和梅州籍(實際上包括原嘉應州和潮州府的大埔、豐順)相比有過之無不及,三來惠州府地區目前是客家地區中經濟最發達的板塊,尤其是有深圳和東莞的支持之後,四來惠州府籍華僑在海外分佈區域廣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的客家華僑主體恰恰就是惠莞寶籍,在東南亞,惠莞寶籍客家華僑和嘉應潮府、其它省籍客家三分(各佔客屬僑數的1/3)。

關於客家語的標準口音,根據權威認定是梅州市梅江區5公里範圍內的口音,然而事實上海內外最為主流的客家語口音卻是惠陽話。在臺灣省客家族群原鄉主要分屬四個地方,同時也根據來源分為四支,他們是嘉應籍、惠府籍、閩省籍、潮府籍,其中惠府籍臺灣客家人約佔總數的3/10,嘉應籍約佔4/10;臺灣省客家語的海陸腔繼承於中國內地的陸河縣、東源縣口音,而臺灣省客家語的四海腔幾乎等同於中國內地的惠陽話。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吉隆坡市,該市主流的客家口音是惠陽話,在東馬的沙巴州主流的客家口音也是惠陽話。在拉丁美洲,蘇裡南是世界上唯一認定客家語為其官方語言的國家,該國認定的客家語標準口音即是惠陽話。在拉丁美洲的澳大利亞和大溪地(法屬波利尼西亞),當地主流的客家語就是惠陽腔客家話。你可以有這樣的大致印象,梅州籍客家華僑定居的地方主要在印度洋沿岸國家,惠州府籍客家華僑定居的地方涵蓋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需要指出的是,在海外,客家華僑都把惠陽腔客家話稱為“惠州話”(Fuichiu Dialect)而不是惠陽話,在中國內地的惠州話則和海外主流的惠州話有較大的差別。學術上將海外主流的惠州話稱為客語粵臺片新惠小片,將中國內地的惠州話稱為客語惠州府城獨立片,將惠州府東江中上游的水源音稱為客語粵中片。

粵中片客語俗稱“蛇話”,此名最早在惠州府城使用,後來被其它地區的客家人引用。惠州府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界於省城方言(粵語白話)、閩語閩南話、閩語潮州話、客語惠陽話、客語水源音、東莞土話等方言中間,所以對周邊方言很早就有很深的瞭解。府城人將博羅縣土話稱為蛇話(根據惠州府城本地籍學者吳定球《楚越古語與惠州俗話》記述),將講蛇話的人稱為“蛇佬”;將郊區的主流客家話稱為山話,將講山話的人稱為“卜佬”;將省城人稱為“介佬”,因為在惠州府城土話裡“阿介”是官家、軍兵的意思;將海陸豐人稱為“學佬”,因為海陸豐的閩南話難學,要學到老才學得會;將潮州人稱為“冷佬”,因為潮州人自稱“冷”;將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江門四邑人稱為“孡佬”,因為四邑人把人叫做“孡”;將珠江口東岸的水上人稱為“鄧佬”;惠州府城人自稱本地佬。由此可見,蛇佬和府城人是有區別的,蛇話就是目前學術上界定的客語粵中片,通稱“水源音”。學界認定的客語水源音”僅指博羅縣本地話和河源市各縣的蛇話,不包括惠州城區的本地話。清末惠州府《長寧縣誌•卷八•方言》載:“鄉中小兒讀書多訓官話,亦訓土音,惟言語則不然,語有兩樣,一水源音,一客家音。傳說開建之始,祖自福建而來則為客家音,自江西而來則為水源音。各鄉間有相殊,要亦大同小異耳”。從這段記述可知東江中上游的水源音和主流的客家話大同小異,學術上歸為同一方言系屬。

惠州是客家族群華僑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客家族群作為中國其中一個海洋民性的族群的首要依據和最重要的展示臺。惠州是客家學作為一個社會學科登上歷史舞臺的最初萌生地,清末惠州府籍學者徐旭曾是歷史上第一位對客家族群的源流進行學術研究和解釋的人,他不僅是惠州府當地人,而且他撰寫世界上第一部客家學論著《豐湖札記》的具體地點,就在現在惠州市惠城區,不在惠陽區或其它客家縣市區。惠州是與客家核心居住區相連,並且是客家大本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的,唯一的沿海城市,是客家大本營範圍內唯一的出海口。惠州是客家作為一個族群登上歷史舞臺的所在地,從客家學術研究關於客家族群的發育機制的意義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試金石、表演場之一;也是客家人可以衣錦榮歸的故里和舔養傷口的避難所之一。許多客家人從這裡走向世界,浩浩蕩蕩地行進,真正開始舉起客家的旗號!

⑵梅州。

當今的梅州市行政區域範圍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它是由民國廿五年(1936)原屬循州行政督察區的興寧、長樂,原屬潮州行政督察區的大埔、豐順,結合清代嘉應州的行政區域,於1988年陞格梅縣為梅州地級市的同時整合而成的。當今梅州市別名“老義安”,“老”是舊的、歷史悠久的意思。由於梅州各縣歷史上都曾經屬於義安郡管轄。梅州地區又別名“上韓”,因管轄區域範圍都屬於韓江上游。

⑶贛州。

贛州古名虔州,當今的贛州實際上由晚清的南安府、贛州府、寧都直隸州總合而成。

⑷汀州。

客家學中的汀州是一個歷史概念,與上述三個州概念差異較大。雖然“惠州”也是指舊時的府,但至少現在的惠州市是地級市,也是直接繼承自舊惠州府,然汀州不是地級市。被奉為客家祖地的寧化縣屬於三明市,然而舊汀州府區域目前主要由龍巖市繼承,三明市地區整體上不屬於主要的客家地區,不屬於客家大本營。

⑸韶州。

與汀州相似,韶州也是歷史概念,它涵蓋現在的韶關市和清遠市。根據徐旭曾《豐湖札記》記載:“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各屬是也”。隋開皇九年(589)改東衡州為韶州,治所在曲江縣,韶州範圍最廣時囊括現在的韶關市和清遠市,即晚清的南韶連道。韶州作為客家五州之一,對客家族群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大本營組成部分。古韶州區域北抵贛州、東接惠州、西挾廣西賀州、南扼廣州,和它接壤的贛州、惠州、廣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的地方,因此,韶州在客家大本營佔據極其重要的現銜接地位!

韶州早在西晉時期已經設州,是廣東省歷史上最早設州的其中一個地方,比惠州及其前身循州、潮州、雷州等都更早。西晉永嘉元年(307)改始興郡為衡州,此時的衡州與今湖南省衡陽市毫無關聯,是歷史上最早以“衡州”命名的行政區。湖南省的衡陽市並不是因為地處衡山的南面得名的,實際上是繼承韶關最早的州名而得名的。湖南省衡陽市的衡山最早根本不叫衡山,而叫勾漏山(岣嶁山)。南朝梁天嘉元年(560)分衡州的安遠郡、始興郡置東衡州,原屬衡州的陽山郡、清遠郡置西衡州,從此衡州分為東、西兩州。同時期,湘南的蒸陽郡因位於衡州的北面更名“衡陽郡”。從這時開始,湖南省的衡陽地區才開始用“衡”字命名隋開皇九年(589)改東衡州為韶州,改西衡州為湞州,改衡陽郡為衡州,這是“衡州”這個地名第一次屬於湖南省,也是從這裡開始,一直到清末,“衡州”都是湖南省的行政區,不再在廣東省的行政版圖上。然而我們回顧歷史,則不能忘記“衡州”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最早指的是韶關和清遠,兩晉南齊時期的衡州和隋唐時期的韶州地域範圍是相當的。

㊣其它主要客家州府:

⒈廣州;⒉潮州;⒊漳州;⒋吉州;⒌撫州;⒍賀州;⒎廉州;⒏高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